西周兴亡简述

合集下载

2019年西周历史简介范文

2019年西周历史简介范文

2019年西周历史简介范文篇一:中国历史朝代简介中国历史朝代简介夏朝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

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

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

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

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

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

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

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

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

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

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

4 夏商西周的兴亡

4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三、西周的分封制
一、夏朝的兴衰(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1、夏朝的建立:禹,公元前2070年 我国从原始社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 的氏族、部落发展 2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奴隶制国家,是社 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进步还是倒退?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 说说你的看法。 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2070年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禹 商王汤 商王盘庚 周武王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朝 都城 代
开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开国 君主 禹
末代 君主 桀
公元前 公元前 夏 阳城 2070年 1600年 商
4、武王伐纣 利?
周文王奠定基础
动脑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
1.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 了奴隶和平民的不满与反抗。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 束桀、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3.商汤和周武王能重用贤人,联合周 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而胜。
讲练结合二 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 ) A、原始社会部落之间的战争 B、反暴政的正义战争 C、争霸战争 D、反侵略的战争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 的义务的是( ) ①交纳贡赋 ②交纳租赋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①③④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兴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兴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兴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西周的兴衰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
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
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
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
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夏商西周的兴亡分析

夏商西周的兴亡分析

史称西周。
2、灭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灭亡。
四、西周的分封制
1、原因(目的):
2、内容①分、封②诸侯的义务a、b、c、d
3、作用: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 (sì)。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派 人无故点燃骊(lí)山的烽火,示 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 来到,准备与敌人厮杀,保卫周王。 褒姒看到他们到达时气喘吁吁的样 子,开心地笑了。但是,从此周王 却失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件事称 作“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 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 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镐京被攻破,
朝代 起止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暴君
都城
公元前2070年
夏朝

(夏)桀 (夏)桀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公元前1600年
商朝
(商)汤 (商)纣
公元前1046年
(商)纣
殷 河南安阳
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周武王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
周厉王
镐京 陕西西安
抄在P27上面 1、夏、商、西周兴盛的共同原因是重用人才 2、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实行暴政 3、夏、商、西周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③实行仁政,反对暴政。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 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之哉?日亡吾 亦亡矣。”
(1)材料一中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有什 么表现?
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建立后,设置了哪些国家机器? 政府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周朝的陨落乱世之初

周朝的陨落乱世之初

周朝的陨落乱世之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建立了周边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朝逐渐走向衰落,陷入了乱世之初。

本文将从周朝的兴起到陨落乱世之初的过程展开论述。

一、周朝的兴起周朝的兴起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个时期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周文王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其周公制度,周公制度为后来封建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周武王在他的统治下,打败了商朝的王朝,建立了以周朝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二、周朝的全盛时期周朝在周武王后期和周文王的儿子周成王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

周成王为了巩固周朝的势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与诸侯国的联系,确保政权稳定;推行和睦政策,通过婚姻等方式拉拢和平诸侯国;同时,他还重视教育,注重文化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人。

三、周朝的衰落然而,随着周朝的权力逐渐集中,封建制度逐渐变得僵化,周朝开始走向衰落。

首先,在周朝后期,贵族的权力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贵族地主阶级,他们借助封建制度获取了更多的权力和土地,导致社会的不平等愈发严重。

其次,各个诸侯国开始分裂,对周朝的统治产生怀疑和不满,局势日益动荡。

最后,周朝内部的腐败问题也日益凸显,以及外部威胁的增多,导致周朝的实力逐渐削弱。

四、乱世之初随着周朝的衰落,乱世之初的局势逐渐形成。

国力的衰退导致了周朝无法有效维持统一,各个诸侯国纷纷割据,开始了战国时代。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争霸,相互攻伐,国家的利益成了最重要的目标。

战国时期的乱世是周朝陨落的直接原因。

结语:周朝的陨落乱世之初,是由于内部的腐败、贵族地主阶级的扩张以及外部的威胁等多种因素所导致。

尽管周朝在其兴盛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衰落乱世的到来注定了它的结束。

这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政治演变奠定了基础。

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兴亡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1、武王伐纣 ⑴ 商纣暴政
炮烙等酷刑, 残害人民。 “以酒为 池”“悬肉为 林”,嬉戏享 乐
⑵ 周国强大
周文王任用姜尚国力渐强
⑶、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
动脑筋:
武王伐纣是一次著名的战争
问题:
武王伐纣是什么性质的?
答: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 争,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 统治, 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 其次,从人类进化程度看。在原始社会,劳 动产品常常不能维持人们最低限度的生活需 求,到了奴隶社会,不再杀死俘虏,把大批 俘虏当作奴隶用到生产上进行劳动,实行简 单的协作。这在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 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男女 间也由配偶婚姻代替了群婚。特别是文字的 发明和应用,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基础,使人 类精神生产得以迅速发展,这些精神生产又 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不 同于以往的新面貌。
C.启时期 二、问答题
B.禹时期
D.汤时期 (
B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
• 首先,从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看,在原始社会 里,人们在洪水面前只能逃到高处或爬上树进 行逃避。但到了奴隶社会,人们能以筑坝和疏 导的办法去战胜洪水,可见,人类战胜自然的 能力有了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从河南夏代文化 遗址出土的工具、武器和酒具看,反映了当时 冶炼青铜的技术和制造器物的工艺水平。河南 安阳武官村出土的空前庞大的青铜“司母戊” 鼎,更是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从 造型、纹饰上可见其气势宏大、工艺精巧是世 界上罕见的。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金属工 具广泛应用。这些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成 果,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已步入了真正的工业 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兴亡

内容
诸侯权力 弊端:诸侯实力过强时 中央难以管制 诸侯义务
保护周天子安全、随从作战 定期朝见、交纳贡赋、
为什么封这 些人为诸侯?
想一想,这会 产生消极影响?
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目的
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影响 分封制使西周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西周的统治
周幽王为了讨 褒姒欢心,竟 烽火戏诸侯!
分封类别 姬姓诸侯 异姓诸侯 所占比例 约75% 约25%
“(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篇》
材料说明西周所封诸侯以王族为主!
•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 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 进攻 • B.乙同学做了商朝来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 佳 •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内容
诸侯权力 弊端:诸侯实力过强时 中央难以管制
保护周天子安全、随从作战 定期朝见、交纳贡赋、
为什么封这 些人为诸侯?
想一想,这会 产生消极影响?
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诸侯义务
2、目的
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西周所封诸侯:王族、 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所封诸侯哪一部分比例较大?
不同种类诸侯所占比例
3、经济、军事实力远不敌周族
在那个交通、通信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周天子 是如何去管理这庞大的国家?
分封制
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在周朝,哪些人可以成为诸侯?
周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
烽一 火笑 戏失 诸天 侯下
二、分封制

西周的兴衰

西周的兴衰

西周的兴衰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周文王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积极开展灭商的准备。

吕尚,又称姜尚,俗称姜子牙、姜太公。

他先后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为西周兴起作出重大贡献,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牧野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少数精锐率先冲杀,大破商军,为武王伐纣灭商立下大功。

周朝建立后,他因功被册封在今天的山东北部一带,成为齐国的开创者。

当时的商都朝歌,和交战的位置牧野,都在河南淇县。

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 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开展决战,大获全胜。

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稍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营建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诸侯的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同时,诸侯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
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次分封。

周朝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朝的分封制,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平民百姓的暴动,史称“国人暴动”,厉王不得不逃亡。

到了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居住在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部落,攻陷镐京,曾经强盛一时、持续不到三百年的西周灭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一,暴政引起民愤。 第二,商汤和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 民心。 第三,重用贤臣。
启示有:
第一,成由勤俭败由奢。
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对象: 亲属、功臣 内容: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 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 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夏、商、西周的兴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夏朝
1、夏朝建立: 禹,公元前2070年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等。 4、末代暴君: 桀
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 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 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 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 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 “自比于日”,自夸说:“天 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 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 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史记· 殷本 纪》与《尚书· 汤誓》)后一句 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 这个太阳灭亡啊,我们愿意与 你同亡!”
作用:开发边远山区,巩固统治, 维护了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商朝
1、商汤灭夏: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2、盘庚迁殷:疆域不断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末代暴君: 纣
1、残暴统治
2、政治腐败 3、残害忠良 4、赋税沉重 5、连年征战 6、荒淫无度 7、贪财好利 8、贪图享乐
动脑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取胜的原因有: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传启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建都阳城。

2、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
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暴君名臣备注
夏约前2070年阳城禹桀————
商约前1600年殷汤纣伊尹殷朝
西周约前1046年镐京武王幽王、厉王姜尚——
3、西周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商西周的兴亡
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夏桀

(残暴荒淫无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公元前1600 年进攻夏朝
商朝

建立
商部落 (日益强大)
二、商朝
1、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2、盘庚迁殷:疆域不断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末代暴君: 纣
殷墟遗址
三、西周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阅读页去广告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福利特权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VIP专属身份标识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优惠活动,活动多多,优惠多多。

西周王朝的崛起和衰落

西周王朝的崛起和衰落

西周王朝的崛起和衰落西周王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崛起和衰落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

西周王朝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打败了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纣王,建立了周朝,西周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历史篇章。

西周王朝的崛起源于其君主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周武王在发动革命战争时,广泛吸收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广结善缘,形成了反商联盟。

而周文王、周成王等西周君主,也在治国之道上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例如,周文王相比之前更加尊重天命,提倡崇尚德行,倡导以文治国,进一步加强周王朝的威信和统治权威。

西周王朝的衰落,则源于其自身的腐败和内部矛盾。

一些君王在权力面前,不知廉耻,违反礼法,荒淫无度,导致国家治理出现严重问题。

除此之外,西周王朝还遭遇了来自周边部族的威胁。

这些洋溢着野蛮气息的部族,对周王朝的统治一直心存不满,逐渐形成了侵略的态势。

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外强中干、内惊外悚,西周王朝乃至她的统治思想文化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西周崛起和衰落过程中,王朝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西周王朝开创了一种叫做“礼”的文化和思想,它是一种基于儒家思想和孔子的批判所发展的新的社会伦理体系,提倡“中庸之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纯粹的人性。

同时,西周王朝也是中国古代经济体系的开创者之一。

在周武王与商朝作战前期,已经提倡“兼并并吞”的政策,增加了周朝的疆土面积;到了周宣王时期,设立了九卿制度,加快了经济手段来地区的整合,扶植了若干经济中心;到了东周时期,设立郡县制,对农业发展、税收征费、市场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开创了中国的农业庄园经济和国家税收管理体系。

可以说,西周王朝的兴衰,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经济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西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其崛起和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西周王朝在国造、政治和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其尊重人性、崇尚德行的思想以及农业和税收管理体系,对中国历史深远影响至今。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西周的兴亡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西周的兴亡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初中一年级历史西周的兴亡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一年级历史西周的兴亡的总结】西周的兴亡引起了一连串的事件发生,下面是对此事的介绍。

西周王朝的兴衰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要求他的子女、亲属、功臣和一些古代皇帝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分封制。

这就是分封制度。

封建国家的统治者被称为君主(通常称为王子)。

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建国家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同时,我们要承担起支持周王做为天子的义务,经常出现在周王面前,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仪式,奉献宝物特产,服从周王的差遣作战,,否则我们将受到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公元前771年,灿荣人攻破了河城,周代游王被杀。

西周王朝结束了。

从上面我们了解到西周时期的兴起到灭亡。

同学们认真学习。

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兴亡

◆ 西周的建立
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
商朝衰落
扩建沙丘的宫殿苑囿,将野 兽飞鸟散放其中,多次举行 大规模的宴会,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极尽铺张奢靡之 能事。他又巧取豪夺,高赋 重税,残酷地压榨人民,以 满足庞大的开支。他还大施 淫威发明一种"炮烙"的刑具, 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柱子中 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 臣民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 活活烤死。
◆西周的建立
商朝衰落
商朝的持续了500多年,到纣王的时候,统 治已经非常腐朽。纣王在位时,奢侈荒淫, 横征暴敛,严刑峻法,连年征战,引起奴隶、 平民反抗,致使阶级矛盾激化。
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在池上划 船饮酒。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木桩,上面挂满熟肉,叫一些陪伴他 的人光着身子在这“肉林”里疯打疯闹。他还造了一座鹿台,高达百丈。 把搜刮来的金银珠宝放在台上,日夜狂欢。纣王十分残忍,他制造炮烙之 刑,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让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 西周的建立
武王伐纣
历史上记载,周武王的大军在一天夜里到达黄河渡口 时,夜明如昼,八百诸侯都兴奋得高歌猛进。这时有 一群长着鲜红羽毛的大鸟,齐向周武王的渡船飞来。 大家为此很高兴,认为是吉祥之兆,此战必胜。过河 以后,姜尚命令把渡船全部砸毁沉在河中,对部下说: “我们是替民伐罪,只有向前,宁死回”。 周军在 继续向北行进中,天空突然袭来了暴风雨,大风把旗 杆一折为三,大雨三天不停。武王非常发愁,姜尚却 说:“这没有什么。杆折为三者,启示我们应当把大 军分为三队;大雨不停,这是天洗兵,帮助我们洗洗 浊气,可以更加意气风发地向前”。
◆ 西周的结束
烽火戏诸侯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 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 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 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 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 们。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 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 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 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 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 姒生的伯服杀了。那个不开 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

第2课西周的兴亡

第2课西周的兴亡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陕西省扶风境内的周人早期居住地周原遗址
商朝后期,地处泾水、渭水流域的周族逐渐发展起来。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武王像
姜尚像
姜尚,又称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字
尚父,一说字子牙,周代齐国的始祖,西周初 年官太师(武官名),又称师尚父。他辅佐武 王灭商有功,后封于齐。东方夷族从武庚及 “三监”叛乱,成王授以他征讨周围地区之权。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牧野之战(后人绘画)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西周战车(模型)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部分现代版《封神演义》书影
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内容即是以商朝末年的历史加以 神话想象编写而成的。
返回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分封制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大。为控制广大的地区,周王派自己 的子弟、亲戚,还有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到各地建立封国。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骊山烽火台遗址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幽王烽火戏诸侯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博得她 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起骊山的烽火, 示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来到骊 山,准备与敌人厮杀,保卫周王。褒姒看到 他们到达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但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 件事称作“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真的 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援 助。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第2课 西周的兴亡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 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 ”乃命鲁公, 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诗经·鲁颂》
成王对周公说:“立你的长子伯禽,使他为侯于鲁, 大大地开发疆域,作周王室的辅助。”于是命伯禽为鲁公,பைடு நூலகம்使他到东方为侯,赐给他那里的山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小 国。

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兴亡

(1)周准备充分,而纣王却临时征调奴隶来 组建军队 (2)纣王对军情的忽视。 (3)武王人心向背,而纣王却失去了民心。 军队临场倒戈,———— “反戈一击”。
西周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姬发
3、都城(前期) 镐京(今陕西西安) 史称“西周”
材料: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戏诸侯,亡西周
1、时间:公元前771年 2、原因:天灾+人祸 ●失去民心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自然灾害
后来,犬戎真的来 攻打,幽王点起烽火, 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 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结束标志:周幽王被杀
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谢 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周 封天 诸子 侯正 在
功臣姜尚受封于齐。召公之子受 封与燕。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与鲁. 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于宋。
分封制
二、平天下,施分封
分封制 1、什么是分封制? 2、被分封的都是哪些人? 3、建立了多少个封国?重要的有那些? 4、诸侯的权利 5、诸侯的义务
1、什么是分封制?
含义: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把土地、平民 和奴隶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功臣等。让他们在 各地去建立封国。 2、被分封的都是哪些人? 子弟、亲属、功臣和古帝王的后裔。
一、诛纣君,建西周
二、平天下,施分封
三、戏诸侯,亡西周
一、诛纣君,建西周
纵 情 酒 肉 声 色 的 纣 王
酒肉池林
渭水
商 朝 疆 域 图
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在盟 津会盟各路诸 侯首领后,率 领大军进攻朝 歌,双方在牧 野发生了一场 激战
反戈一击

西周的灭亡概述

西周的灭亡概述

西周的灭亡概述西周末期,周幽王二年,泾、渭、洛三川都发生了地震。

伯阳甫说:“周将灭亡了。

天地间阴阳之气有着不变的秩序;如果失掉了秩序,那是人所扰乱的。

阳气沉伏在下面不能出来,就会受阴气压迫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生。

如今三川地区都发生了地震,就是因为阳气偏离了秩序中原有位置,而被阴气镇压在下面了。

阳气不在上面反而处在阴气的下面,河川源流就必定受阻塞;河川源流受到阻塞,国家必然趋于灭亡。

水土通气顺畅,才能为民生所用。

土地没有通气滋润,民生就会养用匮乏,国家必然走向灭亡。

从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灭亡;黄河枯竭商朝灭亡。

如今周的德运正像夏、商两朝末年,河川源流再现阻塞,河川源流被阻塞后必定要枯竭。

国家的命运与山川相依存,山脉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兆。

这样国家的灭亡用不了10年了,因为10是天数的一个循环。

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天数一个循环。

”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岐山崩塌。

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时见到了褒姒,由此便开始宠爱她。

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幽王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

太史伯阳感慨地说:“褒姒应该带来的祸患已经形成了,谁也奈何不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博取她的笑,想尽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

当时国家设置了许多烽火台和大鼓,每当有敌来犯时,便点燃烽火以告诸侯。

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竟然点燃了烽火。

各地诸侯见到烽火,都纷纷率兵赶来。

赶到之后,却不见来敌。

褒姒见状大笑。

幽王很高兴,以后多次点燃烽火逗褒姒笑。

后来诸侯们都知道自己是被戏弄的,就不再来了。

周幽王任用虢石父为卿治理国政,国人都很怨恨。

因为石父为人奸佞巧诈,擅长阿谀奉迎,又贪利好财,而幽王却重用他。

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后,申侯很气愤,于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幽王。

幽王便点燃烽火打算召集诸侯的救兵,结果诸侯都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都不肯率兵而来。

申侯于是在骊山脚下杀死幽王。

就这样,“岐山崩”一年后,又一个暴虐无道的君王灭亡,西周从此结束,历史进入了东周列国诸侯征战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封建帝国之创兴(西周兴亡)周人起于西方。

此所谓西方,亦比较而言。

文王处歧.即在毕程岐周,当咸阳之东北数里而遥。

则所谓太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者,即文王之歧。

后世又谓岐丰之地。

(所谓周平王赐秦襄公以岐西之地者,此岐自决不在凤翔。

)窃疑邠在山西汾城,逾梁山乃西避,非东迁。

周人祖先之活动区域,亦在大河西部一隈之四圈.稍后乃误以凤翔岐山说之。

较之夏、商似为后起。

史记言周文王以前世系,不如殷商之详。

惟周语太子晋谓:“自后稷始基。

十五王而文始平之。

”卫彪傒谓:“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

”皆与史记合。

今自文王上推十五世,仅与商汤略同时,则史记谓周先后稷子不窋适当夏后氏政衰者近是,谓后稷在陶唐、虞、夏之际则非矣。

似周乃文化后起之族,而强上推其先世至虞代以与夏、商并比耳。

(又据史记周本纪所引太誓及逸周书世俘解诸篇观之,知其时殷王室已极奢靡淫佚.而周人则似文化初启,尚不远边鄙犷野刚果之风。

)武王灭殷,把黄河东、西两部更紧密的绾合起来,造成中国古史上更灿烂、更伟大的王朝,是为西周。

一西周帝系及年历西周史有诗、书可征,史料较殷更备。

然史记尚不详其年历.其帝王世次如下:一武王灭殷二成王周公摄政东征诛武庚三康王西周全盛期四昭王南征没于汉,周中衰五穆王征犬戎,远游,周室复振六共王七懿王周又衰,戎狄交侵八孝王九夷王一〇厉王出奔彘,山西霍县,共和行政一一宣王周道中兴一二幽王死于犬戎之难,周室东迁西周十一世十二君,其年历大约不出三百年。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自共和元年起.迄幽王末共七十一年,以上周年无考。

然鲁世家载鲁诸君年自伯禽以下迄共和前一年,共一百五十七年,惟缺伯禽一代。

若以刘歆三统历伯禽四十六年补之,共二百七十四年.自周开国至伯禽封鲁尚有十许年.故知西周不出三百年也。

二周初之封建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兴。

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拶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谓:“殷人兄终弟及,周人父子相传,封建制从父子相传制来。

”此说颇嫌看史事太松弛,不见力量,只把天下依着家庭的私关系随宜分割,无当于周初建国之严重局势.只是一种隔绝史实之空想而已。

且殷人自庚丁后已五世传子,(殷本纪、三代世表。

古今人表皆同)未知何故。

(亦可是五世单丁无兄弟.然亦可不传弟而传子。

史文缺佚,已难详论。

惟史记殷本纪谓:“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母为正后,得嗣。

”则其君位传袭之法,已开周人先声矣。

)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

或以便于争强而然。

如太王舍太伯、虞仲而立王季,为第一次立贤。

文王长子伯邑考,次子发(即武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为第二次立贤。

(伯邑考果系先卒与否不可知.周人乃一种极长于实际政治上争强之民族.大有舍长立贤之可能。

)武王灭纣以后,并不能将殷人势力彻底铲除,因此仍封纣子禄父(即武庚)于殷,(孟子谓:“殷自武丁以来。

贤圣之君六、七作,尺土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可见殷代政治势力之韧固。

盘庚至纣二百年,王朝系统相承,其政治成绩必有可观也。

)周时则设立三监,(管叔、霍叔、蔡叔),以监督武庚之近旁。

武王行二,次管叔鲜(行三),次周公旦(行四),次蔡叔度(行五),又次霍叔处(行八),次康叔封(行九)武王封管、蔡而周公不预,以诸弟中周公最贤,武王引之助治国政,统筹大局,故不出封在外也。

(史记鲁世家:“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它如鲁、燕、齐诸国,始封皆在成周之南。

今河南有鲁山县。

诗閟宫:「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许、郑密迩,亦在河南。

“燕”字本作「郾」,今河南有郾县,与召陵密迩,当是召公初封之地。

齐为周之外戚,国语:“齐、许、申、吕由大姜”,许、申、吕三国皆在今河南境,则齐之初封,亦应与三国近。

或本即是吕,故太公称吕望,丁公称吕伋,(顾命)后乃分封于齐。

此乃西周第一期之封建。

大概周人势力,逐步东侵.分为两线,由丰、镐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渐及淮域,此文王已开其基。

(故曰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携虚批亢。

未能直犯殷邦。

乃先南下。

)由丰、镐向东北,经营河、洛,及于殷商,则为武王之新猷。

周初封建,即为此两线展扩之初步成绩也。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

(封禅书。

又礼记文王世子云:“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武王崩于文王崩后五年,岂文王十龄生武王耶?此决不可信。

大抵武王年寿并不甚高。

)此乃周初一个最严重的局面。

不得已乃有周公之摄政。

若传子,则成王尚幼,不足支此危局。

若传弟,先应及管叔,周公知管叔亦不足膺此重任。

若传贤,自属周公,(周书度邑:武王谓周公曰:“乃今我兄弟相及。

”则武王固有意传周公。

)然周公居中主政,嫌于自取,不得已乃奉孺子王而摄政。

(书大诰:「王若曰」,郑玄云:“周公居摄,命大事则权称王。

”)管叔不了解周公之苦心,武庚乘机煽惑,三监转联殷同畔,(此见当时王位继承法尚未明定。

管叔本非决不可立,疑周公奉成王而摄政,乃以排管叔而终谋自取之也。

)当时东方整个旧殷王朝的势力,一时俱起。

计有三监、殷、奄(即以后之鲁)、熊盈族(凡十七国)、淮夷(在淮北)、徐戎(在鲁东薛)。

周公亲自东征,杀管叔。

定乱,乃复位封国。

一、鲁周公子伐淮夷、徐戎,遂封于鲁。

(今山东之曲阜,得殷民六族。

伯禽既能专师主讨伐,知成王亦不甚幼弱。

周公虑其不能应付当时危局,故乃毅然摄政。

管叔亦因此疑周公而遂叛。

)二、齐封太公子丁公于齐。

自有鲁、齐之新封,周人势力始越殷而东达海滨。

三、卫封康叔于卫,得殷民七族。

自此殷朝自盘庚以来历八世十二君垂三百年之河北根据地,始拱手而让之周人之治下。

四、宋封微子启于宋。

周人尚不能完全宰制殷遗,乃封其王族之贤者于自汤以来之故土,仍表示周人之无意于灭殷族也。

五、晋封唐叔于夏墟,此为沟通周人自大河北岸直通殷墟(即新卫)之要道。

六、蔡封蔡仲于蔡,此为周人经营南国之极东点.自此北绕而与鲁、齐相呼应,以及于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中。

七、东都周公又营洛邑为东都.置殷顽民焉。

(殷遗民大部瓜分,即鲁、卫、宋、洛邑是也。

)天子常自临驻,以镇摄东方,而与新封诸邦相联络。

此可谓周人的第二次封建。

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其时燕亦移于河北,大约在齐、卫之间。

)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

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

(夏、殷之际。

虽已有共主、诸侯之名分,然尚不能有如此强有力的建国形势,故曰封建制度起于周代,实乃中国古史上一重要之进展也。

史记三代世表谓:“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

”亦因殷以前所谓诸侯.大体仅为部族,不能如周室封建各国之文化规模耳。

)左僖二十四年载富辰之言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管(今河南郑县)、蔡(今河南上蔡,后迁新蔡.又迁州来、今安徽寿县)、郕(山东汶上县)、霍(山西霍县)、鲁(山东曲阜)、卫(河南淇县。

后迁楚邱,今河南滑县:又迁帝丘.今河南濮阳)、毛(河南宜阳)、聃(湖北荆门)、郜(山东城武)、雍(河南修武)、曹(山东定陶)、滕(山东滕县)、毕(陕西咸阳)、原(河南济源)、酆(陕西户县)、郇(山西临晋)、文之昭也。

邗(河南怀庆)、晋(山西翼城:后迁曲沃,今山西闻喜:又徙绛,今曲沃。

)、应(河南宝丰)、韩(陕西韩城)、武之穆也。

凡(河南辉县)、蒋(河南固始)、邢(河北邢台。

后迁夷仪,今山东聊城。

)、茅(山东金乡)、胙(河南汲县)、祭(河南郑县),周公之胤也”)又左昭二十八年载成鳙之言曰:“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荀子儒效则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昭二十六年谓:“_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

”(又昭九年亦云:“武王、成、康之建母弟。

”)此周初封建发展之大势,其详则不可得而说矣。

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非成王至是始长,大局至是始定也。

)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三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与后世统一政府只以封建制为一种政区与政权之分割者绝然不同。

因此在封建制度的后面,需要一种不断的武力贯彻。

( 此种形势正如近代国家海外殖民,亦需有不断的一种力量贯彻联系其间也。

若此种力量一旦消失.则全体瓦解矣。

)周人立国,是一个坐西朝东的形势。

(任何一个国家,必有其立国之形势。

此种形势须由国力来支撑。

不断用力支撑此种形势.而求其强轫与扩大,即所谓“立国精神”与“立国理想”。

相当于此种形势之各项措施,即所谓“立国规模”。

一个国家知有此形势与规模而继续不懈,此为国家之“自觉”。

待此国家理想消失.精神懈靡,陷于不自觉之睡眠状态,则规模渐坏,形势日非,而国遂不国。

)其国力的移动,大势可分两道。

第一道由陕西出潼关,向河、洛,达东都.经营黄河下流。

此武王伐殷、周公东征之一线。

第二道由陕西出武关,向江、汉,经营南阳、南郡一带,以及淮域。

此文王化行南国之一线。

昭王南征不复,是周人势力东展在第二在线之挫折。

穆王西征,是周人势力东展在第一线上之扩大。

穆庄西征之传说,据穆天子传所载,系自洛邑渡漳水,绝太行,(钘山,即井钘)循滹沱,北征犬战,依然为第一线之继续伸展。

其循而西行,恐不出陕西西北部.至远及于甘肃。

(秦、汉以后。

中国一统,立国形势大变,以前之向外发展,至是变成只在腹里活动。

与当时人之想象不合,故说古史者无意间都将地理方向倒了。

一说到穆王西征,则想象其直去西域新疆.虽与古史真相不合,亦见当时人自有其很深的国家理想与国家精神。

)宣王中兴,其力征经营者,依然是此两路。

诗江汉,召穆公平淮夷也。

诗常武,尹吉甫征徐戎也。

此乃宣王之南征,循上述第二线。

诗出车,南仲城朔方,伐猃狁、西戎.诗六月,尹吉甫伐猃狁至太原。

(朔方、太原。

大体均在今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

“方”,疑即“舜陟方乃死”之方山,近安邑。

太原者,春秋昭元年:“晋荀吴败狄于太原。

”公羊云:“此大卤也。

”谷粱云:“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

”正指今解县盐池,则方舆太原近在一地。

)诗采巳,方叔征蛮荆也(此诗之蛮荆疑即指猃狁,非后世楚地荆州之蛮。

虢季子白盘记伐猃狁事.亦云“用政蛮方”,禹贡“荆、岐既旅”,又曰“导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此荆山在陕西不在湖北。

方叔征蛮荆.亦当在陕西、山西,不在湖北也。

此乃宣王之北征,循上述第一线。

周人势力不断向此两路线展扩,而周人之封建事业亦遂不断推进。

诗江汉,召虎彻疆土,锡山土田;诗崧高,封申伯邑于谢;诗烝民,封仲山甫于东方。

据此诸诗,见西周封建工作,至宣王时,尚不断在进展中。

盖封建即是周人之一种建国工作,不断向东方各重要地点武装移民,武装垦殖,而周代的国家亦不断的扩大与充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