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__夏商西周的兴亡精品课件_图文.ppt
合集下载
课件1: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件1: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bb666d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c.png)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西周灭亡
重要人物 禹
商王汤 商王盘庚
周武王 周幽王
朝代 都城
夏阳城商殷周 镐京开始 时间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结束 时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开国 君主 禹
汤
武王
末代 君主 桀
历史教训: “得古人今心兴者亡得多天少下事,,失成人由心勤者俭失败天由下奢!。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 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四、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对象: 亲属、功臣、先代贵族
一、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诸侯等,封他们 内容: 为诸侯。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约公元前1600年进攻夏朝
商朝 建立
商部落
汤 (日益强大)
自主探究:
汤是如何统治的? 商朝为何屡屡迁都?后来迁到了哪里?有何影响? 商代最后一个王是谁?你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纣
幽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等。 4、末代暴君: 桀
建立者: 禹 都城: 阳城 统治中心: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 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 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 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 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 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a352f6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5.png)
经济发展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 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此外,商朝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发达,通过与周 边地区的了巨大的成就。在文学方面,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等文字形式 ,这些文字记录了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在艺术方面,商朝的青铜器和玉器制造工艺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展现了商朝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夏、商、西周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甲骨文、 青铜器等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传承下
来。
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础,如宗法制、 分封制等。
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封建社会的 形成和发展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目录
• 夏朝的兴亡 • 商朝的兴亡 • 西周的兴亡 • 夏、商、西周的兴亡对后世的影响
01
夏朝的兴亡
夏朝的起源与建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奴隶 制社会。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通过治水等功绩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并最终建立了夏朝。
总结词
西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 的发展,为后世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
VS
详细描述
西周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 了王权和贵族的统治地位。经济上实行井 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上则 继承了商朝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 所创新和发展。
西周的灭亡及其原因
总结词
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体制的僵化和外患不断有关,这些原因导致了西周的衰落和最终灭亡。
商朝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 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此外,商朝的商业贸易也十分发达,通过与周 边地区的了巨大的成就。在文学方面,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等文字形式 ,这些文字记录了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在艺术方面,商朝的青铜器和玉器制造工艺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展现了商朝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夏、商、西周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甲骨文、 青铜器等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传承下
来。
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发展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础,如宗法制、 分封制等。
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封建社会的 形成和发展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七年级上历史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目录
• 夏朝的兴亡 • 商朝的兴亡 • 西周的兴亡 • 夏、商、西周的兴亡对后世的影响
01
夏朝的兴亡
夏朝的起源与建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奴隶 制社会。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通过治水等功绩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并最终建立了夏朝。
总结词
西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 的发展,为后世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
VS
详细描述
西周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 了王权和贵族的统治地位。经济上实行井 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化上则 继承了商朝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 所创新和发展。
西周的灭亡及其原因
总结词
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体制的僵化和外患不断有关,这些原因导致了西周的衰落和最终灭亡。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31467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7.png)
授予权力, 建立诸侯国
统
土地
治
人民
阶
级
土 地
人
土地民
人民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服从调遣 镇守疆土 进献贡赋
被
统
平民
治
阶
奴隶
级 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确立了
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 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 、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 ,然后属疏远……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封制的实施有何作用?
2、盘庚迁殷
3、商的灭亡
•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享受 •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 •设“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 •建巨桥粮仓和鹿台,堆积掠夺来的粮食和珠宝
西周的兴衰
周朝灭亡商朝的时间?
建立时间?
关键战役?
牧野之战
周朝的建立者?
都城在哪?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 定都镐京。
“鼎”是王朝统治权力的象 征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禹建立夏朝 都城 阳城 意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共青团路中学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家天下“
名词解释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 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材 料研读
较大的独立性,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权利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义务
建派设 立征置 武赋官 装役员
西
周
天子
等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90eb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2.png)
汤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等
肉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原因、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课堂小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世袭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戴枷奴隶陶俑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
1.周的强大: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 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2.商朝灭亡 (1)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牧野之战: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大获全胜。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方格纹铜鼎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 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 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都城: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 (5)禹的统治: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f33c8f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3.png)
畜牧业
除了农业,夏、商、西周时期的畜牧业也有一定 的发展,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羊等。
3
手工业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主要以青铜器制造、陶器制作 和纺织为主,工艺水平较高,部分产品甚至达到 了现代工艺水平。
夏、商、西周时期的贸易
01
02
03
04
交换方式
夏、商、西周时期的贸易主要 以物物交换为主,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货币。
夏朝的影响
夏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 但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个王朝的诞生,具有 里程碑意义。
02
商朝的兴衰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朝的起源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商族部落。据史书记载, 商朝的始祖是契,其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侯,其后代相土迁到商丘, 故名商族。
商朝的发展
天文与数学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记录了许多 天文和数学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 天文和数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05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 制度与生产关系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夏朝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了世袭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
在夏朝的基础上,商朝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并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官僚体系和法律制度。
西周
西周时期,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归国家所有,但分封给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并负责保卫周王室。在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占 有土地和人民,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生产关系。
06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与贸易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 2
农业发展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 人们使用石器、青铜器等工具进行耕种,发展了 早期的灌溉农业。
除了农业,夏、商、西周时期的畜牧业也有一定 的发展,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羊等。
3
手工业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主要以青铜器制造、陶器制作 和纺织为主,工艺水平较高,部分产品甚至达到 了现代工艺水平。
夏、商、西周时期的贸易
01
02
03
04
交换方式
夏、商、西周时期的贸易主要 以物物交换为主,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货币。
夏朝的影响
夏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 但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个王朝的诞生,具有 里程碑意义。
02
商朝的兴衰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朝的起源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商族部落。据史书记载, 商朝的始祖是契,其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商侯,其后代相土迁到商丘, 故名商族。
商朝的发展
天文与数学
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记录了许多 天文和数学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 天文和数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05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 制度与生产关系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夏朝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了世袭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
在夏朝的基础上,商朝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并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官僚体系和法律制度。
西周
西周时期,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归国家所有,但分封给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室缴纳贡赋,并负责保卫周王室。在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占 有土地和人民,形成了一种新的封建生产关系。
06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与贸易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 2
农业发展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 人们使用石器、青铜器等工具进行耕种,发展了 早期的灌溉农业。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83a91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3.png)
河南安阳殷墟
妇
妇好是有据可考的中国 妇好
好 墓
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 墓出
出
统帅。同时还是王后、 土的
土
大祭司。
征战 甲骨
的 玉
凤
二、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4、商朝的衰亡: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
(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 建立军队
天下咸朝。
设置官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 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设置监狱
——《史记·夏本纪》
军队、法庭、监 狱、府等的出现标志 着国家的诞生。
——詹子庆主编 《中国古代史》
夏朝已经有比较 成熟的国家形态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尧舜禹部落 联盟时期
原始社会
夏
商
奴隶社会
牧野之战 分封制
国人暴动
西周
壹·觅国家之源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人物: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统治措施:征 伐 三 苗 ; 涂 山 之 会 ;
第 二 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第一部分: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 第二部分: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 第三部分:创国家之新---西周的兴衰
学习目标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6b9cf3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5.png)
起
商族起源
建国历程
商族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有 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商族在经过长期的征战和扩张后,最 终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河南商丘。
兴起背景
商族在夏朝末年逐渐强大,得益于其 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以及与其他部 落的交流和融合。
商朝的政治制度
王权统治
商朝实行王权统治,国王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力,负责决策国家大
峰水平。
宗教信仰
商朝时期,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盛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教信
仰体系。
商朝的灭亡
外患不断
商朝晚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给商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内忧重重
商朝内部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周族崛起
周族在西部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商朝的劲敌。最终,周武王联合其 他部落,发动大规模进攻,灭亡了商朝。
食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饮食以谷物、蔬菜、肉类 为主,烹饪方式简单。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炊具、餐具,烹饪技术逐渐提高 ,食物种类也更加丰富。
行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少 数富裕人家使用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随着交 通工具的改进,人们开始使用船只、车辆等现代 交通工具,出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社会风俗与信仰
社会风俗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社会风俗主要包括婚姻、丧葬、节庆等方面。婚姻多为一 夫一妻制,丧葬有土葬、火葬等多种形式,节庆有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信仰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信仰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为主,也有部分人信仰宗教。 祖先崇拜是当时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认为祖先具有神力,能够保佑家族平安 ;自然崇拜则是对天地山水的崇拜,认为自然界的力量不可抗拒。
封建思想
商族起源
建国历程
商族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有 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商族在经过长期的征战和扩张后,最 终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河南商丘。
兴起背景
商族在夏朝末年逐渐强大,得益于其 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以及与其他部 落的交流和融合。
商朝的政治制度
王权统治
商朝实行王权统治,国王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力,负责决策国家大
峰水平。
宗教信仰
商朝时期,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盛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教信
仰体系。
商朝的灭亡
外患不断
商朝晚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给商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内忧重重
商朝内部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周族崛起
周族在西部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商朝的劲敌。最终,周武王联合其 他部落,发动大规模进攻,灭亡了商朝。
食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饮食以谷物、蔬菜、肉类 为主,烹饪方式简单。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炊具、餐具,烹饪技术逐渐提高 ,食物种类也更加丰富。
行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少 数富裕人家使用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随着交 通工具的改进,人们开始使用船只、车辆等现代 交通工具,出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社会风俗与信仰
社会风俗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社会风俗主要包括婚姻、丧葬、节庆等方面。婚姻多为一 夫一妻制,丧葬有土葬、火葬等多种形式,节庆有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信仰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信仰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为主,也有部分人信仰宗教。 祖先崇拜是当时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认为祖先具有神力,能够保佑家族平安 ;自然崇拜则是对天地山水的崇拜,认为自然界的力量不可抗拒。
封建思想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c8af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e.png)
西周灭亡
西周
三、西周的兴衰
1.时间:2.建立者:3.都城:4.战争: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文物介绍: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周厉王。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王,暴政(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四、西周的分封制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拓展:众星拱月的西周分封制能长久吗?阅读材料,展开小组讨论。
消极作用:
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特点:①以姬姓诸侯国为主体②宗亲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天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朝的兴衰
夏朝
商朝
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
开国君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顺应民心
末代君王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失去民心
历史的回响
启示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君者、从政者,应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夏朝
商朝
5.西周的灭亡:
6.东周的建立:
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版图越来越大,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使国家在疆域规模、统治管理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分封制的内容?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王室宗亲、功臣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西周
三、西周的兴衰
1.时间:2.建立者:3.都城:4.战争: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武王
牧野之战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文物介绍: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
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周厉王。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王,暴政(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四、西周的分封制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拓展:众星拱月的西周分封制能长久吗?阅读材料,展开小组讨论。
消极作用:
后期,诸侯国分裂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特点:①以姬姓诸侯国为主体②宗亲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周天子
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朝的兴衰
夏朝
商朝
西周的兴起和灭亡有哪些共同点?
开国君王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顺应民心
末代君王昏庸残暴,荒淫无道,失去民心
历史的回响
启示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君者、从政者,应勤政爱民、以民为本。
课堂小结
夏朝
商朝
5.西周的灭亡:
6.东周的建立:
夏商周三朝版图的变化呈现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版图越来越大,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使国家在疆域规模、统治管理上,达到了很高水平。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分封制的内容?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王室宗亲、功臣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人教版历史课件:《夏、商、西周的兴亡》PPT6
![人教版历史课件:《夏、商、西周的兴亡》PPT6](https://img.taocdn.com/s3/m/8897c47db307e87101f696ea.png)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
1、夏朝建立: 禹,公元前2070年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等。 4、末代暴君: 桀
二里头文化
阳城
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 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 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 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 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 “自比于日”,自夸说:“天 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 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 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史记· 殷本 纪》与《尚书· 汤誓》)后一句 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 这个太阳灭亡啊,我们愿意与 你同亡!”
禹
商王汤 商王盘庚
前104灭亡
周武王
周幽王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一、夏朝
1、夏朝建立: 禹,公元前2070年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 城堡、宫殿、军队等。 4、末代暴君: 桀
二里头文化
阳城
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 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 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 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 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 “自比于日”,自夸说:“天 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 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 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史记· 殷本 纪》与《尚书· 汤誓》)后一句 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 这个太阳灭亡啊,我们愿意与 你同亡!”
禹
商王汤 商王盘庚
前104灭亡
周武王
周幽王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32页)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b1a2a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5.png)
“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
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3.夏朝的统治措施 依据下列文献资料,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
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
而释之。
1.夏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2年)建立者:
禹
(3)都城: 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意义: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标志着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相传,禹在 阳城修建城 池,制定各 种制度,社 会生产有了 较大发展。
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容器之一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长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镶嵌而成
【合作探究】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考古发现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
历史信夏息 朝时期已考古发现
殿建筑群、大型墓葬 和手工业作坊,还有 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
《三字经》中共提到哪些王朝?分别存世多久?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课程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启拒不接受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取代伯益直接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