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__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你是当时美国总统,面对本国严重的危机,你会 如何来解决呢?
考考你!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美国政府的初步应对
1.特点: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 段直接干预经济。 2.结果:没有克服,更加恶化。 3.影响:人民不满,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没有克服,更加恶化 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
1.危机爆发的来自百度文库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3)直接原因
想一想
总结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主要表现有哪些。
2.危机爆发 (1)标志: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2)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 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工业) 失业激增,生活骤降;(社会)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濒临破产。(农业)
自由放任政策
政府干预政策
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
结合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表现和严重灾难,结合胡佛 的应对及结果,思考:大危机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启示: 1.一定要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2.要注意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3.经济建设一定要居安思危。 4.要规范股市与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5.经济发展一定要关注民生。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 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 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 B )
A.股票投机过热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分期付款和信贷危机
D.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3.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
是( B )
A.范围广 B.全球首次 C.破坏大
知识之窗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主要特征)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生产和销售之间 (供需)的矛盾。
思考: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1.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认真思考: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并 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提示:①美国的经济地位;②世界市场已形成。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 围 特 别 广
1929-1933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 时 间 相 当 长
工业 下降
美国 46.2%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因
特点
影响
美国政府的初步应对
“自由放任” 政策的失 败
罗斯福新政
1.(2011·福建高考)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B)
图6
图7
图8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时间长
4.导致下表中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C )
A.一战的影响 C.经济危机的打击
B.帝国主义分赃不均 D.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5.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是( B )
A.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自由放任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强制手段干预经济
6.(2012·聊城模拟)下列关于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 机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B.利用计划经济调整经济 C.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D.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贫富差距扩大:不
利于社会稳定,限
具 制消费能力;
激化
体
原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
因 (信贷)过度:诱导 激化
扩大再生产。
供 需 矛 盾
尖
股票投机过度:限制消
锐
根 本 原 因
经济 危机
费,造成繁荣假象,不 激化 利于金融稳定,诱导扩 大再生产,掩盖矛盾。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政府无作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这些想法和行动带来的影响。
2.经济危机的影响
从局部看: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1)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阶级 矛盾空前尖锐。 (2)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 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 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 掠夺,从而激起了当地人民更激烈的反抗。
外贸 缩减
70%
失业 人数
1 700万
德国 40.6% 69.1% 600万
英国 28.4%
50% 近300万
法国 16.5%
85万
日本 8.4%
世界 1/3
50%
2/3
300万 3 000万
(3) 破 坏 性 特 别 大
课堂延伸 假如你是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农群众、资 本家、法西斯分子、政府及其代表,在遭受这场 危机时,你分别会有怎样的想法和行动?并思考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不是每一段路程 都铺满鲜花,不过不要忘记,乌云遮不住太 阳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