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西省中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卷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西中考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

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东罗马金币
B.西夏符牌
C.急递铺令牌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

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七下西洋
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进一步得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1950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

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大生产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9.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

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

此现象说明
A.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10.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

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
A.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11.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下列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
A.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
C.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A.帮助欧洲各国重振经济
B.借此对欧洲进行资本输出
C.扶持东欧各国摆脱苏联
13.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彼得一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B.民族解放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义和团运动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2020年春季,李华同学居家学习期间,通过“云旅游”的方式,开启了以“三晋文化”为主题的项目性学习。

请与他一起完成第14-15题。

14.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A.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15.李华和他的项目性学习小组以“晋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四条“云旅游”线路。

其中符合“红色文化”主题的是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含共10分)
16.心系民生福祉,民族力量,胸怀家国天下。

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心系民生】人民幸福是国家发展的目标。

概括下面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治国理念,并分别列举一例具体举措。

(3分)
(2)【凝聚力量】民族力量是国家强大的保障。

结合下面的图文信息,从不同角度解读“长城”的内涵。

(3分)
【答案】长城在古代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纽带;见
(3)【走向世界】开放包容是国家崛起的途径。

观察下图,简述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

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自李雅书《古代罗马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5-16世纪西欧各国出现“采用罗马法”热潮的原因,并简述《拿破仑法典》的作用。

(3分)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独立宣言》(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材料二中《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为什么这些诉求到1862年又以法律形式重新提起?(4
材料三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3)材料三中,1954年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的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3分)
18、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利器之器。

——李鸿章材料三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是什么?列举其主张付诸实践的一例具体举措。

(2分)
(4)综上所述,归纳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李老师以“智慧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名言一汲取思想智慧】(4分)
(1)从孔子的思想主张中能汲取哪些智慧?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智慧“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任务二【观察场景一感悟政治智慧】(4分)
(2)下面的场景反映出两国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答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成立共和国到封建王朝复辟再到光荣革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议会通
任务三【以史为鉴—阐释外交智慧】(7分)
(3)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通过妥协互让,达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请以“僵局•破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