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州六月荔枝丹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掌握组合要言,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

2、理清说明顺序。

3、学习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作用。

学习重点:
1、阅读文章,掌握组合要言,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

2、理清说明顺序。

学习难点:
1、学习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2、3)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板书课题、作者ppt1),这篇文章的题目原本是明朝诗人陈辉所作《荔枝》一诗中的第一句,请同学们讲讲这句诗的含义。

明确:在南方,到了阴历六月时荔枝就成熟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荔枝的图片。

(ppt4)荔枝是南方水果,我们北方人大都吃过,可是有关荔枝生长的知识还真的了解不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深入的了解荔枝。

二、整体感知、提取信息(课件展示:整体感知、提取信息)
本文说明的事物是荔枝,请同学们用4分钟速读全文,从文中提取关于荔枝的信息。

请看屏幕:速读,提取全文信息。

(ppt5)
时间到了,大家提取的全文的信息是什么?
说明:学生一定会找到许多信息,但不易找完整,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不要急于把学生拉到教师的思维中来。

如果学生出现不能完整概括信息的情况,教师要给予以下引导: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没有“全文”二字,都是片段的信息?怎样提取全文的信息呢?我们一起来组合要言(ppt6)
什么是组合要言?就是把文章里的总说句和各段的总说句或者是各段的小结句等等,组合起来,就是全文的信息。

下面我们先来提取各个部分的“要言”刚才几位同学提到的不要重复了。

(ppt7)
荔枝的外壳: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荔枝的颜色:成熟的荔枝大多是深红色或紫色,也有淡红色,和淡黄色的。

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

荔枝的形状: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ppt8)
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记载中有重达六十克的。

荔枝的果肉:科学讲应称为假种皮,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味甜微酸,有的纯甜。

荔枝的贮存:不耐贮藏,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荔枝的种子:就是荔枝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

(ppt9)
荔枝的花:花期为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荔枝的原产地:是我国的特产,主要生长于南方。

荔枝的习性: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荔枝的栽培史:古代荔枝曾经北
移,但都没长时间存活。

下面请同学们用组合要言的方式来表述全文的信息。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ppt10---ppt11)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成熟的荔枝大多是深红色或紫色,也有淡红色,和淡黄色的。

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

果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味甜微酸,有的纯甜。

荔枝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

荔枝的贮存:不耐贮藏,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荔枝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记载中有重达六十克的。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是我国的特产,主要生长于南方,花期为二月到四月,花多、花期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

三、分析内容,理清顺序
知道了文章写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信息的。

(ppt12)
请同学们结合各段的主要信息思考本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作答。

说明:学生用排除法会判断逻辑顺序,因为本文明显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教师要追问为什么,弄清逻辑顺序的含义。

什么是逻辑顺序?(ppt13)
按认识事物逐步深入的思路来进行说明的顺序叫逻辑顺序。

比如在:由浅入深、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由低级到高级这样来进行说明的顺序,都是逻辑顺序。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逻辑顺序的知识,再读课文,具体分析本文为什么是逻辑顺序?(ppt14)
明确: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1-10自然段在介绍荔枝果,具体说来2-5段写了外壳、颜色、果形、大小;6-10段写了膜、肉、核、花。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荔枝果实,采用由外向内的说明顺序。

11-14自然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包括它的原产地、习性、栽培史。

从全文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

因此全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课件用大括号方式展示总结过程ppt15)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ppt16)
1、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使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各举两个例子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四人小组讨论,每位同学把本组讨论结果标在课本上并准备发言。

明确:举例子:(ppt17)
①、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②、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打比方:(ppt18)
①、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

②、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作用:增强说明对象的生动性,使人易于理解)
列数字:(ppt19)
①、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②、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作用:增强说明对象的准确性,使之更加具体,从而增强说服力。


作引用(ppt20)
①、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②、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作用: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2、做引用的说明方法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在下面划上波浪线。

(ppt21)
3、(学生思考勾画完毕)下面我们来完成一道练习:(ppt22)
请同学们在空白处填写引用的内容或是做引用的说明方法起到的作用。

(ppt23)
①.以陈辉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作题目,不仅增添了文学意味,而且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产地、成熟季节和它鲜艳的色彩。

②引用诗句"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说明了———————————。

(说明荔枝的颜色是红色的很鲜艳)
③诗句————————————————,形象地说明了荔枝膜的形态轻盈。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ppt24)
④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原旨是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以致酿成历史悲剧。

然而这件事却说明了荔枝——————————————的特点。

(容易变质,不易贮存)
⑤宋徽宗和和文征明的诗句及《三山志》引文,说明————————————。

(荔枝很难移植)
⑥苏轼的《惠州一绝》,说明了——————————————。

(ppt25)
(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⑦—————————————————,足可以证明荔枝的原产地在我国,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⑧第一段以《荔枝图序》中的诗句开头,其作用是———————————————————。

(自然的引出“荔枝”这个话题,这样开头亲切活泼,吸引学生往下读。

)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在文中出现了这么多,它们有什么共同的作用呢?(ppt26)
明确:这些引用的文字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

但同时要注意,每一处的引用,它们的具体侧重点是不同的。

这是什么决定的呢?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这是由引用诗文所在段落的中心内容决定的。

第七段中心内容是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当然引用这些诗文要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

第十三段中心内容是荔枝的“移植”,所引用的典故诗文都是和移植有关。

如果引用诗文和此段的中心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这类的引用就是败笔。

五、欣赏发现,品味语言特色(ppt27)
1、这篇文章既有说明文的科学性,又有科普作品的文学性,在上一个教学环节我们结合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分析了诗句在本文中的作用,这是文学性的体现。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到能够体现科学性的句子,我们还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请每位同学把本组讨论结果标在课本上并准备发言。

2、学生活动后交流
明确: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

(ppt28)
例: 为了说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学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举荔枝成熟后都是红色的一些事实和古人有关的诗句外,还举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论在广东还是福建都以七月为盛期的事实(“南州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指阳历七月)。

这些都足以说明陈辉这句诗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介绍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有的来自实地调查,有的则引用有关文献资料,足见其轻重因地而异,介绍真实、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

(ppt29)
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
“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3、语言周密。

(ppt30)
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

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六、结束语
我们学习了用组合要言的方法整理信息,提取要素;用整理信息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学习了做引用的说明方法分析了它们在具体环境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文章的语言特色。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设计(ppt31)
贾祖璋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习性产地 外
内 逻辑顺序 做引用
增强文学韵味
充实文章内容

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