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016 年 04 月 (上)
共产党员
唐山市路北区司法局果园司法所所长刘学良从部队转业后,就一直在果园乡司法所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15年来,他用最真、最实的爱心体察民情,耐心化解僵局、真诚打动百姓,先后被评为十佳调解员、优秀司法所长、河北省金牌调解员。
2000年,41岁的刘学良从一名正营职军人转业到基层司法所任所长。
他深知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为尽快补齐短板,坚持边干边学,强化专业学习,强化素质提升,拜老同志为师,积极探索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最初的那几年,他白天忙工作,接待群众来访,走村串户体察民情、调处纠纷、化解纷争;晚上回家帮妻子照顾年迈多病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女儿,常常是到深夜再看书学习。
就这样坚持了3年,最终通过了法律专业全国自学考试的课程,并于2004年12月取得了律师专科毕业证书。
果园乡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划调整前辖区面积46.9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其中近4万为外来务工人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果园乡拆迁、改造、征地等工作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村民与村民、村民与集体、村民集体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开展工作十
分棘手。
刘学良意识到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就要坚持深入基层访民情,知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为此,他一直“泡”在群众中间,法、理、情结合耐心对待每一名群众,赢得了“专治疑难杂症好刘所”及果园乡“群民热线”的口碑。
刘学良常说:“人不伤心不落泪,民无委屈不诉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是国家工作人员,为民解困是我的天职。
”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最基层人民公仆的心声,也充分体现出一名基层干部一心为民、亲民爱民的价值观。
2009年,李官屯村王某家的儿子与袁家庄村李某家的女儿恋爱纠纷因涉及人命,调解非常棘手。
刘学良连夜做工作,6次往返于两个村庄的两家之间,通过深厚的群众基础,发动了村“两委”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族长”,从情、理、法三个层面对两家进行调解,真诚公正的态度,终于促使两家同意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
经过面对面、背靠背十来个回合的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同时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并当场履行。
一起沸沸扬扬的疑难纠纷
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解决这次纠纷中刘学良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就是真诚,真诚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生命,只要把为民分忧当成工作的终极目标,群众一定会欢迎和认可你。
在多年的人民调解工作中,刘学良体会到,调解工作就是情与法的交织,要提高调解的工作效率,就要学会启发当事人对“人之初性本善”“和为贵忍为高”的感悟。
2006年,袁庄村村民白某患上了尿毒症,为治病作价6.5万元卖掉了与母亲共同居住的房子,其中2万元用于安置母亲。
不久,白某以4.5万元治病用完为由,向母亲和兄长索要钱款。
遭到拒绝。
白某扬言:“我活不成了,谁也别想活着!”并用斧子砸坏了兄长家的窗户。
刘学良在基层访民情时得知此事,为稳住白某的情绪,他和袁庄村干部研究后马上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
同时找到白某、白某母亲和兄长,轮番从法律知识、亲情观念等角度做工作。
最后,白某母亲同意拿出一万元、白兄同意拿出2000元为白某治病,白某也同意不再找家人麻烦。
就这样,一件可能激化的民间纠纷及时得以化解。
15年间,刘学良骑坏了3辆自行车,报废了一辆旧面包车,成功排解
各类纠纷800余起,制作调解协议书320余份,帮助各村村委会和村民起草、审查法律文书、经济合同600余份,涉及金额上亿元,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刘学良的带动下,果园乡司法所辖区各村调委会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行动,将司法所和调委会建成了群众真情交流、敢说实话的亲民机关。
司法所的行政工作有为有位有威,先后荣获全省首批规范司法所、全市优秀司法所、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等称号。
把难题解决在农家院,把真诚送到群众心中,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这是刘学良身体力行的行为准则。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他以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的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扬,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本色。
■ 唐语
金牌调解员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