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體轉換簡體方法】打開文檔---功能表列---審閱---繁轉簡---轉換完成【簡體轉換繁體方法】打開文檔---功能表列---審閱---簡轉繁---轉換完成
全國註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真題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共70題,每題1分。

每題的備選項中。

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某企業2011年發生了17起輕傷事故,輕傷17人,根據海因裡希事故法則,該企業在2011年存在人的不安全行為數量為()起。

A.17
B.120
C.176
D.246
2.根據系統安全理論的觀點,下列關於系統安全理論的概念中,錯誤的是()。

A.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B.安全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C.可以根除一切危險源和危險
D.安全工作貫穿於系統整個壽命期間
3.國家對危險行業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安全生產許可證的頒發和管理由相關政府部門負責。

下列危險行業企業中,不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頒發和管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是()。

A.非煤礦山企業
B.煙花爆竹生產企業
C.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
D.建築施工企業
4.某企業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後,企業負責人要求生產車間一律待產,全面開展隱患排查,評估檢查合格後,可恢復生產,此種做法,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原理的()。

A.監督原則
B.動態相關原則
C.行為原則
D.偶然損失原則
5.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的方式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後三種,下列監督管理內容中,屬於事中監督管理的是()。

A.電焊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審批
B.特種勞動防護用品使用的管理
C.危化品企業負責人安全資格證審批
D.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
6.某檢驗檢測機構從事特種設備的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等業務,為擴大業務範圍,擬新增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服務,下列監督管理部門中,可以批准檢測檢驗機構新增業務範圍的是()。

A.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B.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C.設區的市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D.縣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7.國家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物件、內容、程式和監察結果的處置要求均有明確規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特種設備經甲省機構檢驗合格後到乙省使用,應由乙省機構重新檢驗
B.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均有權獨立隨時實施現場監察
C.監察人員應做好現場監察記錄,並由被檢查單位有關負責人簽字確認
D.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必須以口頭形式發出
8.根據《國務院安委會關於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負責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評審、公告和授牌等具體辦法的行政部門是()。

A.縣級有關部門
B.設區的市級有關部門
C.省級有關部門
D.國家有關部門或授權單位
9.根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範》(AQ/T 9006--2010),下列有關生產設備設施管理的要求中,屬於設備設施運行管理的是()。

A.開工前安全條件確認
B.安全設備設施定期檢維修
C.建設專案安全設備設施“三同時”
D.生產設備設施到貨後執行驗收制度
10.在辦理受限空間內動火作業許可時,需要檢測的專案應至少包括()。

A.可燃氣體濃度、有毒氣體濃度、氧氣含量
B.溫度、有毒氣體濃度、氧氣含量
C.溫度、可燃氣體濃度、氧氣含量
D.有毒氣體濃度、溫度、可燃氣體濃度
11.根據安全預評價程式的要求,在履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前,需要做安全預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

下列工作中,屬於安全預評價前期準備工作的是()。

A.進行評價單元的劃分
B.收集相關法律法規
C.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D.選擇評價方法
12.駕駛員甲在一家物流倉儲倉庫駕駛電纜車時,不慎將一貨架撞倒,導致落下的一箱重物將員工乙的大腿砸傷。

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這起事故類型是()。

A.物體打擊
B.起重傷害
C.高處墜落
D.車輛傷害
13.某建築工地,在使用塔吊起吊模型時,發生鋼範本墜落,範本從5米高空落下,地面一工作人員躲閃不及,被砸成重傷,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這起事故類型是()。

A.機械傷害
B.物體打擊
C.起重傷害
D.高處墜落
14.《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將生產過程中人、物、環境、管理的各種主要危險和有害因素進行了分類,根據該標準,下列危險有害因素中,屬於物的因素是()。

A.防護裝置、設施缺陷
B.物體打擊
C.腳手架、活動梯有缺陷
D.高處墜落
15.安全承諾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要素,每個員工各司其職是安全承諾的具體體現。

下列行為中,屬於員工職責的是()。

A.制定企業安全發展的戰略規劃
B.對任何安全異常和事件保持警惕
C.清晰界定全體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
D.與相關方進行溝通和合作
16.根據《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AQ/T 9005--2008)給出了企業安全文化評價的要素、指標、減分指標、計算方法等。

下列要素中,屬於安全管理評價一級要素的是()。

A.安全指引、安全行為、安全機構、行為習慣
B.重要性體現、適用性體現、充分性體現
C.安全權責、管理機構、制度執行
D.安全態度、管理機構、行為習慣
17.某化學品企業,有A、B、C、D庫房,不同類別放不同類別的危險化學品,各庫房之間的間距都在600米以外,A庫房記憶體有8噸乙醇、5噸甲醇,B庫房記憶體有12噸乙醚,C庫房記憶體有0.8噸硝化甘油,D庫房記憶體有0.5噸苯。

根據下表給出的臨界量,各庫房中屬於重大危險源的是()。

B.B庫房
C.C庫房
D.D庫房
18.下列關於重大危險源監控監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企業負責,政府監管,仲介組織提供技術指導
B.企業應向公安部門提交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報告
C.政府有關部門對存在重大危險源的企業實行分級管理
D.儲存劇毒物質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場所,應設置監控系統
19.某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重新修訂了《安全生產責任制》,該制度應由企業的()簽發後實施。

A.分管安全的負責人
B.總工程人
C.分管生產的負責人
D.主要負責人
20.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分為4個階段,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需要事先採取相應措施的階段,稱為()階段。

A.預防
B.準備
C.回應
D.恢復
21.根據《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下列費用中,不屬於安全生產費用支出範圍的是()。

A.配備應急器材費用
B.操作器械競賽費用
C.安全標準化建設費用
D.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費用
22.保證安全生產投入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由誰保證應根據企業性質而定,個體經營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由()予以保證。

A.董事長
B.總經理
C.投資人
D.法人
23.根據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的《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6]369號),下列行為中,不符合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規定的是()。

A.專戶存儲
B.單獨核算
C.專款專用
D.統籌使用
24.為預防事故的發生可採取防止和減少兩類安全技術措施。

其中,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是指採取約束、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防止其意外釋放的技術措施。

下列安全技術措施中,不屬於防止類的是()。

A.選擇無毒材料
B.失誤—安全功能
C.採取降頻設計
D.電路中設置熔斷器
25.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遵循一定的優先原則,下列安全技術措施中,屬於優先原則排序的是()。

A.個體防護,隔離,避難與救援,設置薄弱環節
B.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隔離,避難與救援
C.隔離,設置薄弱環節,個體防護,避難與救援
D.個體防護,設置薄弱環節,避難與救援,隔離
26.根據《建設專案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6號),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是指()。

A.用於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衛生措施、輔助措施以及安全宣傳教育措施的總稱
B.用於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設計、施工以及使用的安全技術總稱
C.用於防止事故損失措施的總稱
D.用於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的設備、設施、裝置、構(建)築物和其他技術措施的總稱
27.根據《建設專案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6號),跨兩個及以上行政區域的建設專案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主體是()。

A.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B.其共同的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D.設區的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28.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完成後,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審查申請,未予批准的,生產經營單位經過整改後應向()。

A.原審查部門申請再審
B.原委託的安全評價機構申請再驗收
C.原建設專案設計部門申請再審
D.原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再審
29.某企業檢查班組員工甲在家長休,一年後回企業繼續從事原工作,甲重新上崗後,負責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單位或者部門是()。

A.企業安全管理部門
B.企業人事資源部門
C.甲所在車間
D.甲所在班組
30.某社區一住宅電梯檢驗有效期截至2012年12月8日,該社區物業管理公司應於2012年11月8日前向相應的()申報定期檢驗。

A.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B.品質技術監督管理部門
C.住房城鄉建設管理部門
D.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
31.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監督管理的職責
B.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治理所需的資金
C.一級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整改
D.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制定整改方案
32.某特種設備檢修單位檢修一台中型塔吊,根據此次設備檢修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結果,除採取清理作業現場、防火、防高空墜落等措施外,還應()。

A.設置作業管制區,保證安全警戒
B.定期對檢修作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
C.向發包方繳納風險抵押金
D.向發包方提供安全標準化等級證書
33.A省B市C縣某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應由()組織。

A.A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B.A省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C.B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D.B市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34.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號),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初次培訓時間不得少於()小時。

A.48
B.36
C.32
D.2
35.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號),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新上崗就業人員開展廠、車間和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班組安全培訓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作業過程的安全風險分析方法和控制對策、有關事故案例,以及()等。

A.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B.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C.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D.安全生產管理目標
36.某特種作業人員在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從事本工種作業,已連續工作十年,根據有關特種作業操作證複審的規定,無特殊情況,該作業人員複審的年限是()年。

A.3
B.5
C.6
D.8
37.某氧化鋁廠磨碎車間的一名電工調至焙燒車間工作,該電工調整工作崗位後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應由()實施。

A.特種作業培訓機構
B.廠安全生產管理部門
C.焙燒車間
D.磨碎車間
38.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對掛牌督辦並責令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收到生產經營單位恢復生產的申請報告後,應根據審查結果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下列處置措施中,錯誤的是()。

A.審核合格的,同意恢復生產
B.審核不合格的,責令改正或下達停產整改指令
C.拒不執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D.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由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予以關閉
39.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的應立即向安全監管部門報告。

下列內容中,通常不屬於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的是()。

A.隱患治理經費來源
B.隱患的治理方案
C.隱患產生的原因
D.隱患的危害程度
40.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類職業危害因素中,屬於物理因素的是()。

A.觸電、窒息
B.高空墜落、物體打擊
C.雜訊、輻射
D.窒息、高溫
41.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職業有害因素來源於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以及生產環境,下列職業有害因素中,屬於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是()。

A.粉塵
B.不良體位
C.高溫
D.碳化氫
42.在作業場所中可能接觸的電磁輻射包括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下列電磁輻射中,屬於電離輻射的是()。

A.高頻和微波
B.紅外線和X射線
C.紫外線和鐳射
D.氧子體和高能電子束
43.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生產或使用的化學物質散發到工作環境中,會對勞動者的健康產生危害,這些化學物質稱為生產性毒物。

下列關於生產性毒物及其危害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毒性大小可以用引起某種毒性反應的劑量表示
B.毒物透人人體內需要達到一定劑量才會引起中毒
C.毒性大的物質其危害性一定大
D.煙酒嗜好往往增加毒物的毒性作用
44.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職業衛生監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依法取得相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備案B.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建設專案職業衛生“三同時”
C.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衛生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事故和組織事故的調查處理D.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對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45.根據《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誌實施細則》(安監總規劃字[2005]149號),下列按照防止傷亡事故的用途進行分類的是()。

A.防墜落用品、防觸電用品、防機械外傷用品
B.防護服類、防護鞋類、防墜落護具類
C.呼吸器官防護用品、眼部防護用品、軀幹防護用品
D.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輻射用品
46.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下列有關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A.根據員工工作場所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配置
B.教育員工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C.免費向員工提供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D.發放現金要求員工到指定商店購買勞動防護用品
47.生產經營單位應統一採購勞動防護用品,到貨後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查驗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
B.查驗安全鑒定證、安全標誌
C.查驗機構代碼證、生產許可證
D.作外觀檢查,必要時試驗
48.甲、乙兩家施工企業分別承包丙建設單位兩個標段的土建工程,並簽訂了安全生產管理協定,明確了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下列有關安全生產管理協定的內容中,正確的是()。

A.丙企業負責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B.甲、乙企業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可以通用
C.丙企業負責甲、乙企業的現場安全管理
D.甲乙企業不得擅自將工程轉包、分包
49.乙企業承包甲企業某建設專案,下列對現場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現場施工作業應由甲方進行作業安全風險分析
B.甲、乙雙方的安全監督人員均有現場監督責任
C.甲方應組織對乙方施工用起重機械設備進行使用前驗收
D.建設項目開工後,甲方無權決定終止合同的執行
50.甲企業擬將一廢棄廠房的拆除工程發包給乙企業,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甲企業無需審查乙企業的()。

A.拆除工程資質及安全生產許可證
B.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
C.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D.近三年安全施工記錄
51.事故應急救援的總目標是通過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危害,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是()。

A.控制危險源
B.營救受害人員
C.消除危害後果
D.查清事故原因
52.某單位針對可能發生的液氨儲罐氨氣洩漏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下列應急救援人員佩戴個體防護裝備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佩戴隔離式呼吸器,穿防酸工作服
B.佩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
C.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阻燃防護服
D.佩戴長管面具,穿防酸工作服
53.某企業在一次液氨洩漏事故的應急救援中,對事故的發展態勢及影響及時進行了動態監測,建立現場和場外的監測和評估程式,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現場應急結束後,終止現場和場外監測
B.現場恢復階段,終止現場和場外監測
C.將監測與評估的結果作為實施周邊群眾保護措施的重要依據
D.可燃氣體監測優先有毒有害氣體監測
54.桌面演練是一種圓桌討論或演習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協調配合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各級應急部門、組織及個人明確和熟悉應急預案中所規定的()。

A.風險
B.職責和程式
C.應急方案
D.應急措施
55.甲市具有一級建築資質的A企業承包了乙市的某建設項目,因工作量較大,按照合同要求,將部分工程分包丙市B企業與丁市C企業,A企業分別與B、C企業簽訂了安全協定。

在作業過程中,發生一級安全生產事故,造成A企業1人死亡、B企業2人死亡、C企業3人重傷,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的是()人民政府。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56.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應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事故等級是()。

A.一級事故
B.較大事故
C.9人受傷
D.900萬元
57.某煤礦發生瓦斯爆炸,救護隊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先後發現28名人員遇難,次日在尋找唯一一名失蹤人員時,發生二次爆炸,造成5名救護隊員死亡。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這起事故的等級是()。

A.特別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58.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下列關於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的人員構成、主要工作程式與任務、責任和權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事故調查實行“政府領導、專家負責”的原則
B.事故調查組的職責應包括事故防範措施的落實
C.必要時,調查組可以直接組織專家進行技術鑒定
D.較大事故調查組的成員組成應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技術人員
59.某企業在進行下水道清汙作業時,發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下列事故原因中,屬於間接原因的是()。

A.未按規定設計強制通風設施
B.未進行有毒氣體檢測
C.從業人員未按規定佩戴呼吸器
D.現場未按規定配備醫護人員
60.某礦山企業在爆破作業過程中,部分作業人員未及時隔離至安全區域,爆炸衝擊波導致1人死亡,1人重傷,這起事故的性質是()。

A.火藥爆炸引起的責任事故
B.火藥爆炸引起的非責任事故
C.放炮引起的責任事故
D.放炮引起的非責任事故
61.事故調查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認定事故的性質
和責任,事故性質和責任認定的主要依據是()。

A.對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問詢情況
B.對事故現場的目擊者的問詢結果
C.被驗證的問詢或技術鑒定結果
D.事故的經濟損失和傷亡情況
62.事故發生後,企業應立即進行上報,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採取的措施,以及()。

A.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B.事故間接經濟損失
C.相關領導在現場指揮情況
D.現場影像資料
63.企業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屬於安全管理措施的是()。

A.制定相關人員培訓計畫
B.完善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C.明確設備管理責任
D.用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
64.某煤礦由高瓦斯礦井變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後,仍按高瓦斯礦井管理。

在進行下水準巷道延伸時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大量瓦斯湧入運輸大巷,遇到電機車電火花發生瓦斯爆炸,造成這起事故的間接原因是()。

A.電機車火花
B.高瓦斯礦井管理
C.大量瓦斯湧出
D.巷道地應力嚴重
65.隱患整改措施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隱患整改的效果,制定隱患整改措施時應優先考慮()。

A.隱患整改資金
B.風險評價結果
C.安全教育措施
D.個體防護措施
66.統計的主要工作就是對統計資料進行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

統計描述是對資料的數量特徵及其分佈規律進行測定和描述,統計推斷是指通過抽樣等方式進行樣本估計總體特徵的過程。

下列關於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計量資料的統計描述主要是通過編制頻數分佈表和構成指標來進行
B.參數估計就是通過區間估計來統計總體特徵
C.計數資料的統計描述通常採用相對數指標進行
D.假設檢驗僅用於判斷樣本與總體的差異是如何引起的
67.為研究某地區某工種從業人員職業疾病發病率,某機構進行了調查研究,觀察資料見下表。

由上述資料可以得出該地區此工種從業人員職業疾病的發病率為()。

A.0.91%
B.1.36%
C.1.82%
D.3.18%
68.為防止事故重複發生,應加強事故統計分析工作,事故統計分析是通過合理地收集與事故有關的資料、資料,並應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對大量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斷,從而找出()。

A.事故的直接經濟損失
B.事故的傷亡數量
C.事故發生的規律
D.事故的間接經濟損失
69.事故統計指標通常分為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下列生產事故統計指標中,屬於相對指標的是()。

A.死亡人數
B.千人死亡率
C.損失工作日
D.直接經濟損失
70.某市統計2011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5人,職業病發病死亡人數30人,該市年均人口為100萬,其他人口死亡人數為2955人,該市2011年的粗死亡率為()。

A.18‰
B.3‰
C.30‰
D.1‰
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

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

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71.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0號),下列作業中,屬於特種作業的是()。

A.低壓電工作業
B.等離子切割作業
C.機床車工作業
D.礦山井下支樁作業
E.硫化工藝作業
72.安全預評價和安全驗收評價中劃分評價單元的方式有所不同,下列劃分評價單元的方式中,屬於安全預評價的是()。

A.自然條件
B.輔助設施配套性
C.危險有害因素分佈的狀況
D.應急救援有效性
E.基本工藝條件
73.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 6441--1986),下列事故分類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電工在高處進行帶電作業過程中,因電導致的高處墜落傷亡事故應為高處墜落事故B.電工在高處進行帶電作業過程中,因電導致的高處墜落傷亡事故應為觸電事故
C.壓力容器爆炸產生的個別飛濺物(爆炸碎片)擊傷人員的事故應為物體打擊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