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师范大学
校
园
网
建
设
方
案
建议书
目录
目录 (1)
第一部分网络建设工程规划 (4)
1.1 项目背景 (4)
1.2 网络介绍 (6)
1.2.1 网络结构及主要网络设备 (6)
1.2.2 建设的基本要求: (7)
第二章网络方案介绍 (8)
2.1 设计原则及思路 (8)
2.2 具体规划思路有: (9)
2.3 技术选型 (10)
2.3.1局域网技术选型 (10)
2.3.2中心交换机性能计算及选型: (11)
2.4.1网络系统设计 (13)
2.4.2具体实施: (13)
2.5 产品介绍: (14)
2.5.1 cisco® 6500 (14)
产品特点: (14)
2.5.2 cisco® 6500属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Firewal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5电源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sun产品技术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 (22)
3.1 VLAN划分的灵活性 (22)
3.2虚拟网的划分: (23)
3.3 网络安全性 (24)
第四章项目实施组织结构 (24)
4.1 概述 (24)
4.2 系统平台实施组织结构 (25)
4.3 各机构人员构成与职责 (26)
4.3.1 项目领导小组 (26)
4.3.2 项目执行小组 (27)
4.3.3 工程推进组 (27)
4.3.4 平台实施组 (28)
4.3.5 质量监控组 (28)
4.3.6 试运行维护组 (28)
4.3.7 测试验收小组 (29)
4.3.8 海达信通技术响应中心 (29)
4.4 机构之间的接口关系 (29)
4.4.1 正式运行前各组间关系 (29)
4.4.2 正式运行后的接口关系 (30)
第五章工程实施管理 (31)
5.1 系统平台工程实施 (31)
5.1.1 实施准备阶段 (31)
5.1.2 安装阶段 (31)
5.1.3 系统平台初验阶段 (33)
5.1.4 试运行阶段 (34)
5.1.5 系统平台终验阶段 (34)
5.2 工程进度表 (34)
第六章服务体系 (36)
6.1 系统安装服务 (36)
6.2 设备维护服务 (36)
6.3 技术支持服务 (36)
6.4 用户跟踪维护服务 (37)
6.5 系统扩充升级服务 (38)
第七章技术培训 (39)
7.1、培训目标 (39)
7.2、培训方式及内容 (40)
7.3、现场培训: (40)
第一部分网络建设工程规划
1.1 项目背景
随着网际网络不断的扩张兴盛,做为影响国计民生的教育在这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校园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校园网系指校园内信息装置互联运行的局域网络。
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等构成的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的集成应用系统,并可通过与广域网的互联实现远距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校园网应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应具备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教务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教育装备(含图书)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对外交流功能等。
----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在应用校园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校园网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校园网的发展目标,根据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情况,教育部就有关校园网提出了下列发展目标:
1、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教育信息。
2、校园内部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其中必须包括图文、图像、语音及现场实况等教学素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为领导计划、组织、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手段。
3、为学校教师的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演示提供网络环境。
4、实现办公自动化,向无纸办公的目标过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实现非集中式会议管理和召集。
6、实现学校与Internet之间相连,完成与Internet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步入现代教育手段新的里程碑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的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的科类比较齐全的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是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高等艺术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中心。
学校坐落于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市,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
学校共有5个校区,分布在哈尔滨、阿城等地,校园总占地面积为251.38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为1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为104万平方米。
哈尔滨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6年我党在解放区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行知师范学校。
先后经历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师范学院时期,1980年扩建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
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和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实质性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师生以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形成了“爱国敬业,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为国家、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哈尔滨师范大学现有呼兰学院、阿城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理化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恒星学院等16所学院;有42个本科专业,16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人事厅资助学科;有16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1所附属中学及电化教育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图书馆藏书334万册。
学校主办《北方论丛》、《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十余种公开发行的刊物。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授予权,博士学位点4个、硕士学位点46个。
截至2004年9月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1835人,其中校本部18214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5200多人,留学生552人,在籍成人教育学生10500多人;现有教职工3695人。
学校还特聘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顾问或名誉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上特色、上条件”的“五上”办学方针,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1997年以来学校的全日制各类学生由不足4000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由52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万余人。
博士学位点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已增至4个,硕士学位点由18个增至46个,省级重点学科由7个增至16个。
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正在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全国一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迈进。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坚持师范、面向社会、文理渗透、全面发展的办学模式。
作为黑龙江省师范教育的龙头,学校为黑龙江省及全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校至今,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毕业生,他们中有的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有的在科学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他们遍布祖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
1996年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位居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前列;出版了一大批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
学校还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
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十分重视外资项目引进工作,尤其是日元贷款项目。
这些项目的引进,将对我校的发展和建设起到较大的推动和作用,特别是对生命科学、材料物理化学等高科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国际文化交流特别是日本文化交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998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1年、2002年分获黑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黑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
承传半个世纪之辉煌,凝聚师大传统之精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哈尔滨师范大学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五上”办学方针,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松北新校区已经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崭新的大学城已在松花江北岸落成。
哈尔滨师范大学将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力争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跻身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把我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全国一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该校刚刚新迁新址,急需建立一个安全,快捷的校园网,正是在此背景下,校园网的建设迫在眉睫。
1.2 网络目标介绍
1.2.1网络结构及主要网络设备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基本架构是1000M连接校园网骨干100M 到桌面的模式,中心由三台CISCO 6506核心交换机(互备)和20
台CISCO3550交换机组成,CISCO6506分别通过千兆口与校园网和
20个CISCO3550接入交换机连接,其网络拓扑图为:
1.2.2 建设的基本要求:
为满足网络应用的增长需求并不断增加应用、提升管理能力等目的而升级,基本要求为稳定、安全、宽带高速和易管理。
1) 稳定性
由于拥有众多的节点和大量的用户以及许多重要应用的运行,所以要求升级后的网络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可以看到,各部门的学习和工作等已越来越依赖网络,因此稳定是个最重要的因素。
2)安全性
建设好的网络将全部改为真实的IP地址,有活跃的内部用户和各种各样的外部访问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
随着更多重要应用(如办公自动化等)的上来,安全将越来越重要。
所以升级方案中必须考虑安全方面的要求和实现。
在松散的网络中,安全往往是由主机本身来实现,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安全仅由主机安全保护不够,还需要网络安全保护。
攻
击者的非法访问到达主机之前就应受到网络的拒绝。
不但要对外安全防
范、也要对内部不同子网进行安全访问控制等。
比如我们将来要把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节点上的办公应用服务器划成一个虚拟子网,限制对这个子网的访问,除了一些相关的端口服务对单位内开放外,其他的都受到禁止,而不是让应用服务器暴露在整个网络中,仅依赖服务器本身的安全保护。
再比如有些工作站要求直接访问外面Internet,可以把它划分到某一VLAN中,赋予给VLAN不同对外访问权限,如只能访问单位内部网络,或能访问整个Internet等,而不是如过去在路由器一个个地给这些在不同路由端口下的IP定义访问规则。
3) 宽带高速
需要高带宽来满足众多的用户及大量的应用需求。
升级或重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日益增多的用户和应用与过去窄小带宽间的矛盾。
4) 易管理
不管升级后采用哪家设备,我们都需要实现灵活方便的网络管理,实现图形化远程管理、逻辑拓扑发现、设备物理连接发现、事件发现等等网络管理功能。
比如需要根据不同策略灵活划分不同的虚拟子网VLAN。
比如给某个端口绑定IP子网,使端口下的工作站只能使用分配的IP范围,把IP混用限定在小范围(如一个部门)。
再比如有很多部门的子部门在网络内的不同地方,我们需要把这些不同的子部门的网络连成一个部门内部网。
所以将来需要多种的VLAN划分策略。
第二章网络方案介绍
2.1 设计原则及思路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的建设,需结合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加上最安全、有效的方案设计,构造一个拥有极佳性能、高度集成的开放系统平台。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有足够的带宽容量,能够满足现有和将来一段时期内的要求;
◆有清晰合理的层次结构,便于维护;
◆网络信息流量合理,不产生瓶颈;
◆有良好的安全保密性,并且能稳定、可靠的运行;
◆有较好的扩展性,便于将来升级;
◆保证系统的开放性,能够和其他网络互连;
◆保护原有投资,在规范化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布线和通道;
◆标准化建设:符合网络标准;
◆产品成熟:网络系统中使用的产品必须是在其它网络系统中经过使
用的成熟产品。
2.2 具体规划思路有:
可靠性: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应用在网络上运行,网络的可靠性就越来越重要。
增加冷备份的考虑。
对数量比较多的低端设备和通用模块,适当购买备用件;在服务上,和供应商签订完善的售后维护服务。
增加热容错的考虑。
在高端或重要设备上,配置热备份模块,保证这些设备的自动热修复。
线路上,适当考虑冗余备份线路的安装。
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计算机的术语。
指的是不同的数据流在同一个网络上传输时获得不同的优先待遇。
服务质量要在全网每一台设备上配置才能起效果,因为计算机数据的传输是端到端的,若在这个路途中的一台设备没有做QoS,就会把重要优先的数据丢失,等于没有QoS。
QoS的配置通常是网络设备带有的功能,无需另外购买,但必须在设备的软件配置里设定参数。
增强的IP应用功能:
在将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IP应用,它们对网络智能化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例如数据中心(Data Center),就需要与之相连的交换机有服务器负载均衡(SLB)的功能。
异地灾难备份,就需要存储网络的设备,IP客服中心就需要IP语音应答(IVR)功能,等等。
增强的IP应用功能是配合着新型IP应用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只要做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规划,了解智能网络的发展动态,就能在保护投资的同时,随时为应用扩展我们的网络。
2.3 技术选型
2.3.1 局域网技术选型
从技术实现上,可用的骨干局域网技术主要有FDDI、ATM、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等几种。
但由于技术的发展性、与原有网络技术的兼容性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目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主要集中为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技术、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技术和万兆以太网技术。
其中:
1)、快速以太网技术
快速以太网是基于传统的l0M以太网技术,采用与10M以太网同样的访问方式和同样的帧结构,所以大量传统的基于以太网环境下开发的应用不需要修改就可运行。
快速以太网可以通过全双工(Full Duplex)获得200Mbps的带宽,特别是随着交换机的出现,全交换连接的以太网完全消除了CSM/CD技术在共享式以太网中存在的碰撞和冲突问题,网络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经Cisco公司测试,在交换以太网环境下,快速以太网可利用99%的200Mbps带宽。
Cisco的局域网交换机还具有虚拟连网支持功能,可以通过802.1Q或Cisco的ISL(lnterswitch Link)技术通过快速以太网实现跨交换机的虚拟网连接。
同时,它的使用成本较低。
2)、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是基于传统的100M以太网技术发展而来,采用与100M以太网同样的访问方式。
与FastEthernet相同,全交换连接的以太网完全消除了CSM/CD技术在共享式以太网中存在的碰撞和冲突问题,特别是随着第三层交换机的出现,网络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经IDC 测试,在交换以太网环境下,千兆以太网可利用99%千兆的带宽。
千兆位以太网是超高速主干网的一种极具竞争力的选择方案。
在数据、话音、视频等实时业务方面它虽然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质量(QOS),但千兆位以太网频宽高,结合交换技术,可以提供极高的性能、吞吐量和服务保证等特性。
由于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完全兼容以前的l0BaseT技术,是传统以太网的最自然的升级选择,根据师范大学校园网系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建
议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系统在局域网实现上,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主干,快速以太网或以太网作为桌面接入。
3)、万兆以太网技术
万兆以太网是基于传统的1000M以太网技术发展而来,万兆以太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城域骨干网和校园网骨干的需求。
首先带宽10G足够满足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域、校园网骨干网带宽需求(现阶段多数校园网骨干带宽不超过2.5G)。
其次万兆以太网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且可以配合10G传输通道使用,足够满足大多数校园网覆盖。
采用万兆以太网作为城域网和校园网骨干可以省略骨干网设备的POS或者ATM链路。
首先可以节约成本:以太网端口价格远远低于相应的POS端口或者ATM端口。
其次可以使端到端采用以太网帧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端到端使用链路层的VLAN信息以及优先级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省略在数据设备上的多次链路层封装解封装以及可能存在的数据包分片,简化网络设备。
在城域网和校园网骨干层采用万兆以太网链路可以提高网络性价比并简化网络。
2.3.2 中心交换机性能计算及选型:
基于安全方面以及隔离广播域的考虑,现在在局域网中都划分有VLAN,这就对中心交换机的三层交换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一般VLAN的划分思路为:服务器划分在一个单独的VLAN内,各楼层的PC机按楼层划分VLAN,或者按部门划分VLAN。
改造后的图书馆接入交换机共有31台(改造之前有13台CISCO接入层交换机加上新增加的接入交换机有18台),假设每个楼层交换机都是以1个千兆端口上联到中心交换机。
另外,采用数据大集中模式后,主要服务器有三台:生产主机、检索查询主机、OA服务器。
这三台服务器都是以千兆网卡连接到中心交换机。
由此可见,中心交换机需要的三层交换能力至少为:
31*1G+3*1G=34G bit/s
以1字节(byte)=8位(bit),1个数据包=64字节(byte)来计算,可得出以上信息量相当于如下数据包:
34000M/(8*64)=66.5M pps
考虑到3-5年的投资保护、系统的扩展能力,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般地,技术白皮书中给出的技术指标都是在实验室里以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得出的,而且机器的配置本身往往处于最优配置,比如内存加到最大,引擎板用最高档一款的,等等)。
而在实际环境中,情况往往不是如此,而且此时处理器往往也不仅仅只做包转发这种工作,还有accesslist控制列表判断等等。
因此,实际环境中的处理能力往往比技术白皮书中所列的性能指标打一定的折扣),我们一般建议将上面计算得出的包转发值,再乘以2倍,作为最终的参考值。
于是,得到中心交换机的包转发值应为:
66.5M*2=133M pps
参考华为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那张表,可以得出中心交换机的合适选型为
cisco®6506
并考虑到校园网要接网通及教育网两条线路,共选用三台,一台连接网通,一台连接教育网,另一台做为两台的备份
2.3.3新楼接入设备性能计算及选型:
接入设备有用一个1000M的以太网端口接入核心交换网,由此可见,IP 宽带网接入设备需要的三层交换能力至少为:
1000M*1=1000M pps
以1字节(byte)=8位(bit),1个数据包=64字节(byte)来计算,可得出以上信息量相当于如下数据包:
1000M/(8*64)= 1.97M pps
考虑到3-5年的投资保护、系统的扩展能力,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我们一般建议将上面计算得出的包转发值,再乘以5倍,作为最终的参考值。
于是,得到中心交换机的包转发值应为:
1.97M *2=3.94Mpps
参考“cisco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那张表,可以得出分局IP宽带网接入设备的合适选型为3550。
2.4 网络系统详细设计
2.4.1 网络系统设计
网络中心作为整个哈尔滨市师范大学网络的核心层主干,在功能上有以下的要求:
可靠性
中心网络作为整个网络结构的中心和骨干,网络必须提供可靠的不间断运行,所以可靠性非常重要。
高速率
网络设备应提供高速的背板交换,网络的局域网应实现高速连接,广域网需采用电信的高速连接网络实现高速的广域网互连。
可扩展性
网络建设充分考虑网络的发展,设备本身可做进一步的升级。
负载均衡
由于网络中心是资源的汇聚中心,在中心进行着多种业务和多种应用的处理,这些往往是通过多台网络设备在多台主机上同时进行的,采用必要的手段将各种汇聚来的负载分布在几个处理机上进行,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高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2.4.2 具体实施:
根据哈尔滨市师范大学的网络应用情况及前面的“主要设备性能计算”所述,我们建议使用CISCO6506交换机,CISCO6506连接所有接入交换机,在与校园网连接的骨干线路上我们分别在CISCO6506上用一根万兆线路和一根千兆线路连接校园作为网络骨干,为了防止CISCO6506出现单点故障,我们在CISCO6506上用一根千兆线路连接校园网从系统运行和保护客户现有的投资上我们建议在两台核心交换机预做部分关键服务器(或汇聚交换机)的数据,不使用的时候保持端口(VLAN)为shutdown状态,当其中一台出现问题的时候在另一台服务器上手工启用。
由于新的网络用户即将使用教育网真实IP地址,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为了防止外部黑客和破坏分子进入,建议在两个出口上添加放火强,具体实现是在cisco6506万兆交换机上添加防火墙模块,把原有的一台中网防火墙放到CISCO6506出口上,
对内部用户我们也要用VLAN和ACL技术进行控制访问(例如,在图书馆里有一个电子阅览室,其电子阅览室主要的用户是学生,由于学生是一个很活跃的群体他们经常会做一些攻击内部服务器的事情导致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可以根据这部分的用户的具体应用限制他的访问权限),在网管软件上我们建议采用华为SWP-Quidview-NMFW-CN网管软件。
2.5 产品介绍:
2.5.1 CISCO Catalyst 6506
Catalyst 6500系列为企业园区网和电信运营商网络设立了新的IP通信和应用支持标准,它不但能提高用户的生产率,增强操作控制,还能提供无与伦比的投资保护。
作为思科重要的智能多层模块化交换机,Catalyst® 6500系列能够提供安全的端到端融合网络服务,其使用范围从布线室到核心,再到数据中心和广域网边缘。
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能够通过多种机箱配置和LAN/WAN/MAN接口提供可扩展的性能和端口密度,因而能帮助企业和电信运营商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提供3插槽、6插槽、9插槽和13插槽的机箱,以及多种集成式服务模块,包括数千兆位网络安全性、内容交换、语音和网络分析模块。
Catalyst 6500系列中的所有型号都使用了统一的模块和操作系统软件,形成了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体系结构,由于能提供操作一致性,因而能提高IT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并增加投资回报。
从48端口到576端口的10/100/1000
以太网布线室到能够支持192个1Gbps或32个10Gbps骨干端口,提供每秒数亿个数据包处理能力的网络核心,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能够借助冗余路由与转发引擎之间的故障切换功能提高网络正常运行时间。
2005年8月底,思科系统公司推出了用于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的Cisco IOS软件模块化。
为了支持“三网合一”(语音、视频和数据)网络和新的交互式用户服务,不间断地转发关键任务型流量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包含冗余系统的高可用性设计以外,网络中的任何环境都需要具备最高的软件永续性。
从核心、分发层到单点故障(例如配线间、数据中心接入层和企业网络的WAN边缘),软件永续性可以实现严格的端到端服务水平协议。
用于Cisco Catalyst 6500的Cisco IOS软件模块化可以全面地满足这些高可用性要求。
通过运行在多个独立进程中的模块化Cisco IOS子系统,用户可以借助可自行恢复的进程最大限度地缩短计划外停机时间;借助子系统运行中软件升级(ISSU)简化软件改动;以及通过集成嵌入式事件管理器(EEM)实现自动的进程级策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