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2期铜仁学院学报V ol. 20, No. 2 2018年 2 月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Feb. 2018【武陵论坛】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角
黄柏权
(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今天是社会广泛知晓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在十多年前,在我国却是一个少有人知道的文化概念。
早在1950年,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有形文化财”的概念,而延伸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指出:“根据《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定义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定义与全面的诠释。
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学术层面逐渐为政府和社会所接受。
2003年,中国政府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时,沿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引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解释。
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方针、措施等,基本确立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框架,并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随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建立四级名录体系,评选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等。
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高度。
在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学界一直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理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在全国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形成了一些成果,如《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献集成》《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研究》《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重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著作,以及数十篇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
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丰富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内容,同时也为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第2期 黄柏权: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角 37
本期三篇文稿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也有针对老问题的新视角、新问题的新启示,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
余继平教授的文章是一篇综合性较强的学术综述,从宏观层面对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然后围绕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生存空间、开发利用、传承人、保护机制、保护措施等进行归纳和评说。
文章归纳较为全面,选择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能够从中大致了解武陵地区这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情况。
与此同时,余继平教授并未就此停笔。
在归纳的基础上,他对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如对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不够、活态保护和多样性保护不够、保护措施不够具体得力等等。
这些现象都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的领域。
当然,作为综述性文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比如有关武陵地区著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和学位论文、调研报告等没有涉及,对综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所影响。
本人和李季鸽的文章既受到他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也有深入调研的感悟,还是对这些年保护实践的分析和总结。
就武陵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但由于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分布等原因,其特殊性也十分明显,以往学界关注较少。
我们从积淀深厚、类型多样、多民族共有、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价值独特、存量不平衡等几方面归纳其特性。
这种归纳不一定十分准确,只是想让读者掌握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
对其现状的考察,用消失、濒危、衰退、变异、复兴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析,比较容易把握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况,对了解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文化变迁动因的分析,既是理论研究的体会,也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总结。
文化保护不单是文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层面的变迁都有密切联系,既有客观背景,也有主观原因。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张亦嘉的文章探讨的是在现代网络技术、现代传媒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问题,研究视角比较新颖。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影响到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
新媒体利用其快速的传播速度、无障碍的传播通道、观赏不受场域限制等优势,可以无限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的速度;新媒体还可凭借其双向传播的特性,受众接受信息的同时可做出反馈和评价,非遗传播吸收大众的反馈后做出调整,以满足观众的需求;新媒体还可以促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让工艺类非物质文化产品在网上销售,为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反过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现代传媒下,非遗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在传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异化和同质化现象;一些人打着非遗的称号,在网上兜售所谓的手工艺品;等等。
因此,要用新媒体丰富非遗的传播形式与内容,整合非遗的相关资源,规范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秩序,从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媒体时代有序传承和传播。
当历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新征程的时候,对文化的研究也需要紧跟新时代,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新的历史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去研究和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创造性保护、创新型发展的文章,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
(此文为本期“武陵论坛”栏目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