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5讲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2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本专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查能力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修改,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类病句中,前四类属于结构性病句,后两类属于语意性病句。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
【重点知识梳理】
一、辨析病句
(一)病句的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表意不明,与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有关。
如“学习文件”,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条件下,它可以认为是一个动宾短语,也可以看作偏正短语。
两者的意思就很不相同。
语序不当,如“考试才进行了30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这一句中,“有人陆续交卷”是什么意思?是“有人”一会儿交一张试卷的意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它语序不当。
应该说成“就陆续有人交卷了”。
2.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
这类病句之所以被认为是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1)搭配不当。
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1:①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结构混乱也称为句子杂糅,即把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述方式糅合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3:①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这两句都有结构混乱的毛病。
句①的主语是“学员”,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即“短训班除……参加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
而句①把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用,势必造成了结构的混乱。
句②也犯了杂糅的毛病。
我们可以说“深受……欢迎”,也可以说“深为……所欢迎”,而句②把这两种表示被动的格式掺杂糅合在一起,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3.逻辑性病句
“不合逻辑”就是指逻辑性病句。
通俗说来,所谓逻辑性病句就是不符合事理。
主要有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当、推理不当等情况。
我们知道,概念(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并列关系、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等,只有并列关系的概念可以并列使用,交叉关系、种属关系的词语都不能并列使用,否则不合逻辑。
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刊”,因此“报刊”和“杂志”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
从逻辑上说,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
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自相矛盾、误用多重否定,包括误用反问句。
例4:①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的好成绩。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本例三句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
句①中,究竟是“平均”在90分以上,还是“都”在90分以上?“平均”与“都”连用自相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其中的一个。
句②的“忌”,禁忌,通俗地说就是不能这样做,该句前有“三忌”作总领,每一分句有“忌”和“不可”作两次否定,意思说反了,应删除三个“不可”。
句③误用了反问句。
反问句“谁……呢?”应是肯定句表示否定义,否定句表是肯定义。
句中提到“现在仍需要学习雷锋”应是肯定的,而句中使用“否认……不”的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句,结果句子就表示了否定的意思。
正确的表述应该删除句中的“不”。
至于推理不当,主要表现为在复句中误用关联词语,滥用因果关系,这一点留待以后再讲。
(二)命题的特点
1.侧重于语法性病句的辨析
《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类病句中,有四类属于语法性病句,这是侧重于语法性病句辨析的命题依据。
再从若干年来的试题看,虽然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但大多数辨析病句只有一道试题。
这一道试题中,三个错误项,一般为两个是语法性病句,一个为其他病句。
这从后文所举的试题中可以看得很明显。
不过,在高考试题中的语法病句,一般句子都比较长,语病比较隐蔽,不是很容易发现的。
2.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
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极少是命题者自己编拟的,多来自报刊,也有学生作文中的病句。
这就决定了病句的语意材料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而至于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如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行为,日本的对外政策,俄罗斯的改革,小而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有涉及。
这一方面让学生看来较为熟悉,内容上不会有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辨别的困难,误以为报上就这么写的,平常就这么说的,不会错。
其实现在报刊上、电视节目主持人说的话中,病句是不少的,要留心辨别。
譬如“先河”一词,古代帝王先祭祀黄河,后祭祀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来称倡导在先的事物为先河。
可见只能说“……开先河”,而我们的报纸上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标题:“……首开先河”,这在语法就是“赘余”,应该删除“首”字。
(三)解题技巧:
1、凭借语感。
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判断。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放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一句,一读就会发现“防止……不再发生”是不合逻辑的。
2、紧缩语句。
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
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一句,其主干是“文件作了规定和说明”,可见没有残缺和赘余,也无搭配不当。
再看修饰、限制成分。
“对……问题”这一作状语的介宾短语没有毛病。
“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这一状语,孤立地看也没有语病。
但是,一旦把它与“详细”和“深刻”联系起来看,就发现前后不照应,搭配不当,应该把“理论”和“政策”互换位置,使前后照应,搭配恰当。
3、依据事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
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一句,机器质量好可以保证生产安全,机器质量坏也能保证生产安全吗?可见本句判断不合事理。
又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一句,“日前”与“正在”自相矛盾,“日前”指今日以前,“正在”表示现在正在做,这两个词语连用不合逻辑。
二、修改病句
就高考说,辨析病句每年必考,修改病句有时考有时不考;就平时语言运用说,修改病
句的实际价值更大,因为表达中的病句主要靠自己改,在改中提高表达能力。
就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关系看,辨析是前提,修改是目的,是结果。
(一)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1、增补。
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增补法,缺什么成分就补什么成分。
2、删除。
对成分“赘余”的病句用删除法删去多余的,对自相矛盾的逻辑病句,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
3、调换。
对搭配不当及语序不当的病句,适当调换词句的位置;对前后失却照应的病句,适当调整,以使前后照应。
4、精简。
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的病句,适当精简,以使语句表达方式具有单一性。
能用多种方法改的,选用最简便的一种。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
如“后来没有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但是没有人接,那可真急坏了他”一句中,“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搭配不当,“打电话给地址”说不通。
根据全句的意思,参照“她留的那个地址”,有语病的这一部分应该修改为这样:他只好按照她留的地址打电话。
这样的修改保持了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这是用的“调换”法。
如果改为“他只好给她打电话”,就没有保持原句的意思。
2、针对性原则。
要针对病句的实际情况作修改,也就是说,哪儿有毛病,就改哪儿;是什么毛病,就用什么方法。
如“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一句中,“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属于成分赘余,应该就在这里删除其中的一个,而不要节外生枝。
又如“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一句中,“采集”“花粉”是搭配恰当的,而“50万朵的花粉”是搭配不当——定语与它的中心语搭配不当,可以就在“朵”的后面一个“花”,修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
3、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原则就是要“多就少改”。
如调整语序可以尽量不增删;改一处可以的就不要改两处等。
如“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一句中,犯有词语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事件”这个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世界各大报纸”之后,修改方法之一,把它移到主语之前,或者将“关于”改为“对于”。
这两种修改方法,后者更节省。
4、瞻前顾后原则。
修改病句往往不是给一个孤立的句子让我们修改,通常是给一段文字,特别是给一段应用文,让我们修改其中的语病,因此必须瞻前顾后,统揽全局,否则修改就会不合要求。
【高频考点突破】
一、病句辨析
考点1:语序不当
【要点解说】“语序不当”,即指词语没处在它应在的位置上。
主要有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等几种情况。
对此,最好的方法是:记典型句子各一个,找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
【例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答案】A
【解析】B项属于多层定语排序不当,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
C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
D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考点2:搭配不当
【要点解说】“搭配不当”,主要是句子成分在搭配上不符合语法规则。
主要有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固定结构不成对和定语、状语、补语与中
心语搭配不当等几种类型。
【例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答案】D
【解析】D项错误在于偷换主语,应该在“越来越”前面加上“其著作”。
考点3:成分参残缺或赘余
【要点解说】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了应有的成分,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意不准确,叫做成分残缺;反之,使用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成分,叫做成分赘余。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辨析和修改这类病句,一般都要梳理句子结构,找出主干(主、谓、宾),理出枝叶(定、状、补),如果因缺少某个成分而使句意不明的,就应该删或补,使某个成分完整起来。
一个句子,如果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容易使词语隐含义与已提供的语境义重复,造成成分赘余的毛病。
成分赘余包括堆砌词语、语义重复、画蛇添足、虚词多余、滥用“的”字等几种情况。
【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答案】A
【解析】B项成分赘余,“练就”就有“练成功、练出来”的义项,所以后边再用“出来”就显得累赘;C项缺少谓语中心词,应在“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后加“的目标”;D 不合逻辑,用词不当,“夷为平地”一般指把高出来的、凸出来的建筑物铲平、消除,使成为平地,不能用于“深坑”。
考点4:结构混乱
【要点解说】结构混乱,一般指句子杂糅,表现为一句话前后杂糅两种句式结构,或把两句话硬拼合为一句,结果影响了句意的表达。
主要有中途易辙型结构混乱和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检查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的方法是,通读全句,感觉语句不通,查对不通的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的句式,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
检查中途易辙型结构混乱的方是,查看句中的主要动词,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改换或补充省略的主语或谓语,重新理顺。
【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答案】D
【解析】A项是“传统”与“继承、提高、升华”不能同时搭配,B项“专利意识”和“开发水平”不能同“提高”一起搭配,C项是句式杂糅。
考点5:表意不明
【要点解说】表意不明,指句子里因使用了内涵不明确的词语而令人费解或产生歧义,使
句意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主要包括费解、歧义和指代不明三种。
【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答案】D
【解析】A项“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
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
另外,“拥护”是指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
“拥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递进才妥。
B项“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
因为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
C项“低一倍多”语病题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
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考点6:不合逻辑
【要点解说】语言中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内容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以及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等语言错误。
前者是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或不当而产生的内容上的毛病,后者则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周密而产生的形式上的错误。
“不合逻辑”是我们语言运用中的常见错误,必须对形成“不合逻辑”语病的原因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辨析和修改
【例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C 1977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
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
的指挥下挖土。
【答案】C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化石牙齿”,应为“牙齿化石”;B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宾语中心语“等问题”;D 项概念分类不合逻辑,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应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
”
二、病句修改
考点1:文学类文段病句修改
【要点解说】即所给的病句文段属于文学类性质的。
【例题】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们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
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事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
【答案】
【解析】语言表达应力求准确,“瞻仰”本是动词,意为“恭敬地看”,不能与“之情”搭配。
语言表达还应做到表意明确、语言连贯,“
对于”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将其删去,或根据前后句的关系,改用“而”。
考点2:实用类文段病句修改
【要点解说】即所给的病句文段属于实用类性质的。
【例题】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
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
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答案】这是新闻类题材的病句修改。
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
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丈本形式的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的进化”。
【高考真题精析】
【2011高考】
1.(重庆)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l)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
(2)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驻军图》中.标有“箭道”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而下。
(3)按照一定顺序准确无误地将一长串数字记住,比牢记内容相互关联的文本或图像难度更大。
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针对性修改:(2分)
【答案】有语病的一项是:(1)
针对性修改: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
【解析】病句题的辨析修改与语法知识息息相关,通过“语感”做题是很冒险的行为。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