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剪一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一剪
教学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剪纸,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具:八个小人手拉手小人的剪纸
学具:剪刀、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彩纸数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剪纸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古往今来,许多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优美的剪纸作品)
二、探究新知
A.单一对称小人的剪法。
想不想用你灵巧的小手创造美丽的作品?这节课我们就来剪一剪。
(出示手拉手的八个小人)八个小人有些麻烦,你想剪几个小人最简单?(生:一个小人)
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小人的剪法,汇报结果:对折,沿着折痕画半个小人,剪下来。
生动手剪一剪(学生动手剪,教师边巡视边选择几个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慢)为什么只画半个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师小结:(教具出示半个小人)看来,我们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折),把纸折成了这样的两块,再其中一块上找准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这边(手指)画上半个小人。
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
B.两个手拉手小人的剪法。
1.猜测对折几次,能剪出这样两个手拉手的小人?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
2.展示探究:
师:不过,刚才老师还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剪成这样了,有的剪成这样,还有这样的。
(出示错误剪法)
师:怎么会剪成这样?我们来帮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剪出正确的手拉手的小人?
(生说)
小结:看来,我们要沿着不开口的一侧画上半个小人,而且手要画到最边缘。
这样,才能剪出手拉手的小人
C.对折三次会剪出几个手拉手的小人
1.学生猜测(三个、四个)
2.验证(剪一剪试一试)
学生剪一剪,师巡视并找作品展示。
3.结论:对折三次能剪出四个手拉手的小人。
(让生自由数)
4.揭示规律:
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小人的个数就是原来的2倍
三、总结
师: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从剪纸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图形的对称,把纸多折几下,只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一边画上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运用拓展
我们知道了怎么剪,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除了剪小人,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还
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
2.学生动手剪多个并排排列的图案,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
平移、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本节课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才能快速剪出对称的小人,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这节课通过剪纸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渗透了做事情时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
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
这样一个剪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并借助折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培养生推理能力。
整堂课中学生在不断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中学会剪连续的小人。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作品的展示欣赏,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释放。
《剪一剪》是学生在学习了平移、旋转后的一次剪纸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掌握了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堂数学活动课。
既然是数学课就要和一般的剪纸课有区别,即要有它的数学味,这也是我上这节课所力求达到的。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学生熟悉的剪纸活动中,努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进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在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在折纸过程中感受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规律。
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与剪纸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我设计了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师生剪纸的过程。
学生在活动中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二、在边操作边思考中学习,总结方法、发现规律。
在每一次学生动手操作之前都是要学生先动脑筋想想方法是怎么样的,想好了,再动手实践,而不是盲目的拿起就剪。
当出现错误时也是让学生先放下剪刀,仔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可以怎么样避免。
最后,通过在不断的操作中得出规律:纸的折法,小人画的方向,纸对折的次数和最后剪出的小人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节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学生演示怎样折怎样画才不会出现半个小人和不拉手小人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一边说一边用一张纸演示效果会好些。
对于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这节课应该让学感受到,我也没有提到。
还有课堂小结不够系统。
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
另外,教材也留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面具体介绍“剪一剪”中的两个活动。
1.剪出并排排列的小纸人。
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教材上的示意图折叠起来,然后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半个小人,再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并排排列的小纸人图形了。
2.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按照教材上的示意图对折起来,然后在纸上画上半个小人,沿着小人的虚线剪开,最后展开来就是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图形了,这里也可以结合图形让学生感受一下图形的旋转。
教材在最后由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你还能剪出别的图案吗?”这里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比如蝴蝶、雪花等等,要注意画图时,只需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案的一半即可。
我们知道了怎么剪,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除了剪小人,你一定还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
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剪出一连串漂亮的轴对称图形。
例如蝴蝶、灯笼、松树等等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新知的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获得绘图、剪图等技能。
过程与方法:在对简单图形变化、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同伴和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并喜爱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