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题及答案(新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洵.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ɡ)
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
C.热忱.(chén)附和.(hé)恍.惚(huǎnɡ)粘.轻怕重(niān)
D.鄙薄.(báo)琢.磨(zhuó)抽噎.(yè)参差
..不奇(cēn c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怪诞消耗芙蓉畏罪潜逃
B.怅然余晖松弛神彩奕奕
C.滑翔府冲怂恿妄下断语
D.迷罔虐待窗棂大相径庭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
....的追求。
B.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
....,错字百出。
C.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
....,侃侃而谈。
D.长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
....,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4、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
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坏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5、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D.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B.④①⑤②③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③②⑤
7、古诗词默写。
(1)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遥怜故园菊,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①,盍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
”
(注)①厌:满足。
②迨:等到。
③炯戒:明显的警戒。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谓/君不善学B.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C.迨年/事蹉跎D.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愠(________)
(2)始(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用原文回答)
5.读完上面这则故事,说说从王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学习方面的启示。
1.A
2.(1)恼恨(2)才
3.(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4.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5.①好学更要得法;②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超重
肖复兴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
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④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
“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
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⑤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1.请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标题“超重”的含义。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文章第③段交代“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请发挥想象在下面的情境中补写一段心理描写。
儿子在飞机上心情似乎还有些怏怏,不觉已飞到英国,飞机着陆了,他走出舱门,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不巧这里降温了,当他打开箱子想加件衣服时,箱子里除了必需的内衣外,一件外衣也没有……
4.父母之爱“超重”,儿女之爱却如此轻微,二者严重失衡,作为儿女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爱的。
2、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
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
”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
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高楼遍地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
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1.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1)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
..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写作提示: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断,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清晰,结构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
B
A
B
B
D
B
峨眉山月半轮秋;正是江南好风景应傍战场开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二
三
【答案】1.表层含义是指所带的行李超重;深层含义是指父母的期待超重、情感超重.
2.这个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忧郁”写出了母亲因儿子带的东西少而担忧的心理;“斑纹”一词表现了母亲一贯为儿子操劳,美丽的容颜己不再年轻.这个句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殷殷的母爱.
3示例一:“唉!我真混蛋,竞然没有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挨冻是小,关鍵是我伤了妈妈的心,妈妈,对不起,儿子现在懂你了!”示例二:他呆呆的立在那里,此时他感受到的不只是身上的冷,还有心中隐隐的痛,他不禁懊悔起了登机前的表现,但他悔的不是自己没带御寒的衣服;悔的是自己对妈妈的态度,悔的是的妈那颗柔软滾烫的心却被自己扎上了尖尖的刺.想到这里,他冰冷的面颊上流下了两行热热的泪.
4.提示:从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三方面作答,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并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分析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
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
2.(1)①“镌刻”原指雕刻。
②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3.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4.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
态度。
5.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故乡好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