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 综合题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酸、碱、盐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化合物。

(1)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B 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C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D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常会变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3)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的现象是_____。

②写出烧杯②中加入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烧杯③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哪些?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并对反应后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某同学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一定含有碳酸钠,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_____
(5)取99g碳酸钠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111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10g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B 2NaOH+CO2═Na2CO3+H2O 酚酞溶液变红 Na2CO3+Ca(OH)
2═CaCO3↓+2NaOH NaCl和HCl 取样品少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碳酸钠,反之则无 5.85%
【解析】
【分析】
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

【详解】
(1)A.稀硫酸能够与锌反应制取氢气,故A正确。

B.硫酸溶液中K+、Cl﹣可以大量共存,而Ca2+、OH﹣由于硫酸钙微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正确;
C.浓硫酸因为具有吸水性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导致溶质减少而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故C正确;
D.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故选B。

(2)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常会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①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而酚酞遇碱变红,所以对应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

②烧杯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烧杯③存在的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所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HCl,对应的化学式为NaCl和HCl。

(4)当怀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共存时要确定碳酸钠的存在就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所以对应的操作和现象为:取样品少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若有沉淀产生则含有碳酸钠,反之则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为99g+111g﹣10g=200g
设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5.85%
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85%。

【点睛】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2.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口服液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种。

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_______个原子。

(2)苹果酸钠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每天最多吸收 ____g钠元素。

(4)药店销售一种苹果酸钠盐口服液,治疗效果非常好。

该口服液的说明书如图,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试计算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2或3 15 3:5 0.69 15.6%
【解析】
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1)苹果酸钠盐口服液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蔗糖,苹果酸钠盐两种。

每个苹果酸钠盐分子中共有4+5+5+1=15个原子。

(2)苹果酸钠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4∶16×5=3∶5。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苹果酸钠盐,则该病人
每天最多吸收∶4.68g×
23
124165523
⨯⨯
+++
×100%=0.69g。

(4)若某病人每天食用4.68g
苹果酸钠盐,该口服液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10g×3×x=4.68g,x=15.6%。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3.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

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减小 B 3.65%
【解析】
(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
(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
(3)由图像可知,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 g×4% x
20g4
400
=
36.5x
x=0.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20g
×100%=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4.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
(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大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大树碱,至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根据两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K2CO3═CaCO3↓+2KCl
138 100
x 1g

解得x=1.38g,所以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1.38g÷10g)×100% =13.8%;(5)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溶液中溶质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考点:考查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

5.明明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氢氧化钠5g,需要量取水________mL。

量取时的操作如右图所示,该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2)明明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

于是明明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氧化钠变质、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明明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发现溶红色。

于是明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

①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康康将方案2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来检测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取10g样品溶于90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0.5g。

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答案】95 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94.7%
【解析】
(1)根据计算解答;根据测量时仰视数据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3)①根据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答;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答;②根据先除去碳酸钠,再检测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分析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100g-5g)÷1.0g/mL=95 mL;测量时仰视数据,测得数据偏小,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故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 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滴加盐酸产生气泡是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3)①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理由是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4)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106 100
x 0.5g
1061000.5x g
= x=0.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10g 0.5310g g
-×100%=94.7% 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7%。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
(2)用下列字母..
填空: a .氢气 b .小苏打 c .无水氯化钙 d .硝酸钾
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
【答案】2Ne NH 4+ N 2O 5 Mg 2+ d c b a 2343Fe+2O Fe O 点燃
43322NH HCO ΔNH +H O+CO ↑↑ 22Fe +2HCl= FeCl +H ↑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
【解析】
【详解】
(1)①2个氖原子就是在氖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e ;
②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4+,故填:NH 4+;
③五氧化二氮分子就是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故填:N 2O 5;
④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Mg 2+。

(2)①硝酸钾中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用于做复合肥,故填d ;
②无水氯化钙可用做干燥剂,故填c ;
③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和受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粉,故选b ;
④氢气可以燃烧生成水,可用于做燃料,故填a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 ; ②碳铵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43322NH HCO ΔNH +H O+CO ↑↑ ;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2Fe +2HCl= FeCl +H ↑;
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7.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3KNO 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 的3KNO 固体药品.
(1)如图所示为3KNO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是3KNO ______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3KNO 提纯的方法是______.
(3)小明用提纯后的3KNO 固体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3KNO 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量取、溶解.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3KNO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①3KNO 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将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______g 。

【答案】饱和 降温结晶 称量 ①② 100
【解析】
【详解】
(1)50℃时,3KNO 的溶解度是85.5g ,故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 水中,得到的是3KNO 的饱和溶液。

(2)3KNO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所配溶液中3KNO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3KNO 固体的质量偏少,或水的质量偏多,
①3KNO 固体仍然不纯,固体质量偏少,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溶剂偏多,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质量分数。

故填①②。

(4)配制溶液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x,⨯⨯⨯,x=100g
100g5%+x1%=(100g+x)3%
8.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

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 g。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称取12 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
(实验步骤)
① 按如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向蛋壳样品中滴入5%的稀盐酸,直到________为止;
④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D中质量不再增加为止;⑤称量装置D及其中药品的质量。

(数据处理)
方案一:该小组同学认为固体减少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求出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91.7%
方案二:测得反应后D装置及其中药品的总质量增加了4.4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评价反思)
(1)方案一: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方案二:装置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装置C中的药品为浓硫酸,其作用是
________,装置E 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不再产生气泡 83.3% 32CaCO CaO+CO ↑高温 蛋壳及蛋壳膜中的有机物灼烧也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232CO +2NaOH=Na CO +H O 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气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 ,影响测定结果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实验步骤:③准确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实验结果准确的基础,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是准确测量二氧化碳前提,向蛋壳样品中滴入5%的盐酸,直到不产生气泡为止,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
设生成4.4g 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x
4.4g ↑
100x =44 4.4g
x=1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g 100%83.3%12g
⨯= 评价反思:(1)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2CaCO CaO+CO ↑高温;蛋壳及蛋壳膜中的有机物灼烧也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2)装置A 中的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232CO +2NaOH=Na CO +H O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如装置C 中的药品为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气,D 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装置E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 ,影响测定结果。

9.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在溶解固体1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填标号)。

A 提高实验效率 B 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 节约能源
(2)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g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回收得到氯化钾的质量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AC 5 14.9g 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或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
【解析】
【详解】
(1)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如在蒸发过程中水量太多,会使蒸发时间过长,同时也能节约能源;
(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做催化剂,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 ;
(3)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
2
3
2MnO 2KClO 2KCl 245
14924.5g
x 3O +∆↑
x 14924.5g 245
= x=14.9g ;
(4)称得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等。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 2对本实验的影响)。

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 ,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 ,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 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

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 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结合图25中C 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CO 2+2NaOH =NaCO 3+H 2O 增大接触面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 1060.1m 80
Na 2CO 3+Ba (OH )2=BaCO 3↓+2NaOH 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份 NaOH 和Ba (OH )2 C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与A 点相等,都为0.1m 克,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解析】
【详解】
解:(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 2=Na 2CO 3+H 2O ;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
化碳充分反应; (2)设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
22322NaOH CO
Na CO H O
m =80106
x
10%++⨯克 m 10%x 10680
=⨯克 x=1060.1m 80
⨯克; 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所以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Ba (OH )2=BaCO 3↓+2NaOH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每171份质量的氢氧化钡,生成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溶质质量减少26质量,所以BC 段溶质总质量下降;
(3)根据图2 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在C 点溶质的质量为0.1m 克与A 点相等,说明步骤一生成的碳酸钠和步骤二中进入的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乙中剩余氢氧化钡,将甲和乙混合后氢氧化钡有剩余,因此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

11.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 、C 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 4HCO 3NH 3↑+H 2O↑+CO 2↑,NH 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通入段时间的氮气;
II.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 、C 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 1、m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 4HCO 3属于____(选填 “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 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2)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步骤III 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m 1、m 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氮肥 浓硫酸(浓H 2SO 4) CO 2+2NaOH=Na 2CO 3+H 2O 打开弹簧夹通氮气

【解析】
(1)根据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解答;根据NH 3能被酸溶液吸收及浓硫酸有吸水性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3)根据必须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B 、C 装置且防止干扰实验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NH 4HCO 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装置B 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浓H 2SO 4);(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aOH=Na 2CO 3+H 2O ;(3)步骤III 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氮气;(4)设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

NH 4HCO 3NH 3↑+H 2O↑+CO 2↑ 79 44 x m 2
2
7944x m = x =27944
m 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212
7944m m m +×100%=2127944()m m m +×100%或212197511()m m m +%。

12.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 2会放出有毒气体H 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 吸收H 2S 制取Na 2S 进行处理。

下表为H 2S 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 H 2S 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
单价(元/吨) NaOH
2500 Na 2S
5000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 2S 计) 1114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 2S 的方法是______(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 2S ,需消耗NaOH 多少吨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盈利 23.5t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知,(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
H2S+2NaOH=Na2S+2H2O 34 80 78
1t x y
34 1t =
80
x
,x=2.35t。

34
1t

78
y
,y=2.29t。

每处理1t硫化氢,需消耗氢氧化钠质量是2.35t,消费2.35t×2500元/t=5875元;生成硫化钠质量是2.29t,收入2.29t×5000元/t=11450元。

故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盈利的。

(2) H2S+2NaOH=Na2S+2H2O
34 80
10t x
34 10t =
80
x
,x=23.5t。

点睛∶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3.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两组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该实验报告中的①﹣④。

(提出问题)滤液里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1)___
猜想(2)硫酸钠
猜想(3)碳酸钠
猜想(4)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答案】BaCl2盐酸有气泡产生无明显现象
【解析】
【分析】
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钡过量,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