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 务外 包业务 的实训 。通 过项 目运 作 , 一方 面可 实现产 学交 替 , 学生 在真 实 的职 业环 境 中感受 企 业文 化 、 悉职 业规 让 熟 范、 动手 实践 操作 ; 同时培养学 生 的职业技 能 , 促进 职业道德 素养 的形成 , 提高职业 岗位 适应 能力 , 提升 就业竞 争能力 , 实 现 毕业 与就业 的“ 零距 离” 对接 。依托 当地 政府 或行业协会 的 企业资 源 , 建设校外实训基 地 , 将其 建成集 顶岗实 习和就业 于
企业领 导 、 技术骨 干、 能工 巧 匠到职业 学校 兼 职” 为主要 内容
的校企 “ 向挂职 ” 双 活动 , 建设 高素 质“ 双师型 ” 教师队伍 。
2 6 共 建 实训 基 地 模 式 .
21 “ . 工学结合、 工半读、 岗实 习” 半 轮 的新模 式
学校把培养学 生 的模 块分 解 , 专业 理论 和专 业基 本技 将
难发 现 , 它们存 在 以下共 性 , 其一 , 业参 与意 识 强 ; 二 , 企 其 校
企合作学制灵 活 ; 三 , 业教育与行 业教育有机 整合 。我们 其 职 在借 鉴国外先进经 验 的基 础 上 , 探索 出一 条适 合高 职发 展 的
特色 道路 。
积极 开展以“ 职业学校 领导 干部 、 师到 企业挂 职顶 岗, 教 聘请
21 0 1年 第 1 O期 第3 3卷 总第 2 8期 0
L GS I N I E lGA DM N G M N O I C E GN RN N A A E E T TS E
物 流 工 程 与 管 理
教 育 研 究
d i 0 3 6 /. s .6 4- 9 3 2 1 . 0 0 3 o : . 9 9 ji n 1 7 4 9 . 0 1 1 .6 1 s
探 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冰
口 赵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 湖北
杨
武汉 40 5 ) 3 0 6
【 摘
要 】 究与探 索高等职业教育的 多元化 的校企合作模 式, 研 对技能型人 才的培养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文 中通
过对 高职校 企合作模 式现状做 简要分析 , 出了优化校企合作 、 进高职教 育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 提 促
2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及其新思路
教育理念和企业理 念两者 进行 融合 , 同培养 出符合 社会 需 共
要的技能型人才 , 在人才 供求 关系上 完成 学校 与企业 的 良好
对 接 , 互 渗 透 , 进 校 园文 化 和企 业 文化 的 交 融 。 相 促 目前 , 国 很 多 高 职 院 校 在 校 企 合 作 的 机 制 模 式 上 进 行 我 有 益 的探 索 , 得 一定 的 实 效 。如 金 华 职 业 学 院 的 “ 位 取 五
就 业 良性 循 环 。
另外由于缺乏与企 业深 度合 作 的制度 环境 , 国高 职教 我 育在校企合 作的实践 中普遍 面 临着三 大难 题 : 一是 如何使 校
企 双方 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 尚缺乏制 度和法律 制约 ; 二是
高职院校通 过校 企 合作 可 以实 现学 校 与企 业 的双 向互 补, 实现学校与 企业 的物质 和智力资源 的共 享 , 一步将 职业 进
( h nC mme a S ri olg , u a 30 6, hn ) Wu a o  ̄il ev eC l e W h n4 0 5 C ia c e
【 bt c】R s r dep r a i ne f i e vctnl dctn sho— n r i opr i oe,h A s at e a h n xle d r g o h hr oaoa euao , col etp s coe tnm dl t r eca o w ea g i i e re ao e
【 关键词 】 高职 ; 校企合作 ; 多元化 ; 新模 式
【 中图分类号 】 G 1 7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7 4 9 (0 1 1 06 0 64— 9 3 2 1 )0— 14— 3
St y o a W i ng fSc o - nt r rs o r to n he Ne M o l ud n de Ra e o ho l— e e p ie Co pe a i n i t w de 口 Z HAO n Ya g
第1 0期
赵
杨: 探索多元化 的校企 合作新模式
2 5 产学研 合作模式 .
15 6
oeai d ct n 模 式是把 课 堂学 习与通 过 相关 领 域 中生 prt eE u ao ) v i 产性 的工作经验结 合起来 的一种 结构 性教 育策 略 , 学生 工作 的领 域是与学业或 职业 目标 相关的 。
【 yw r s 0ai sho —et r ecoeai ;i rict nn wmoe Ke o d 】vct n col ne i oprt n dv s ao ;e dl o p r s o e f i i
近年来 , 随着 区域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企业行业 对技能技 术 型人才提 出了迫切要求 , 目前全 国真正办 出水平 、 办出特 色的 高职 院校 并不多 。在 校企 合作 、 工学 结合 方面 开展得 比较 好 的也 不多。原 因是多方 面的 , 如校 企深度合作不 够紧密 , 业 企 的参与度不够等 。通 过深 入研 究高 职校企 合作 的模式 , 优 对 化人 才结 构 、 促进地方经济可 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发 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 , 加强校 企合作科研 开发 , 帮助 中
小 型企业解 决相关的科研难题 , 利用专业 优势办 产业 , 办好产 业促进 专业 发展 , 使专 业建设与产业 发展紧密结 合 , 帮助 中小
型企业走健 康发展之路 。开展 校企共 建 “ 双师 型” 师 队伍 。 教
分析和总结上 述几种 典 型 的校企合 作 人才 培养模 式 , 不
tan n f s i e es n e a mp r n r cia in f a c .T e at l y h t t s o o ain l c o l— e tr r e ri i g o k l d p r o n l h s i o t t p a tc l sg i c n e h ri e b te sau f v c t a l a i c o s h o ne i p s c o e a in mo e o d re n lss t e o t l s h o o p r t d lt o a b ifa ay i ,h p i c o l—e tr r e c o e ain a d p o t h e eo me to o a in l o ma n e i o p r t n r mo e t e d v lp n fv c t a p s o o e u ai n, e a i ah d ct o n w vl p t. d
能上能不断得 到提 高 , 企业 也可 在培 训 当 中选 取适 合 在企业
发展 的人 。如浙 江越 秀外 国语学 院为进一 步加深校 企合作 的广度和深度 , 增强学 生外 贸岗位 的实 践技 能培 养。20 0 8年
度合作 , 建设校 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 实训基地 , 加强 国际 贸易
一
开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 依托 绍兴 市创 新创 业实 训基 地探 索岗位实 习的新途 径 , 与绍兴 县 中鼎纺 织 品有 限公 司开展 即 “ 工学结合 、 半工半读 、 岗实 习” 轮 的新实践 。企业 为今 后 的后 续发展培养人才 , 院则利 用企 业提 供 的 岗位 实 习机会 探索 学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 能力 的培养 的新途径 。
2 2 “ 单 ” 作 新 模 式 . 订 合
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 , 确保学 生毕业 岗位 调研 、 岗位见
习 、 岗实 习 、 轮 顶岗实习 的实现 。
“ 订单 培养 ” 是高 职院校 推进校 企合作 的有 效途 径之 一 。
当前普遍采用 的“ 点对点一订单式 ” 培养模式 上的校企合作 曾 经发 挥 了很大 的作 用 , 但是 随着 校企 合作 的深 入开 展 以及经
济社会的不断 进步 , 表现 出 了不足 。浙 江 医药 高等 专科学 也
一
校企合作是实现 高职 教育本 质属 性 的重要 途径 , 何深 如 入校 企 合 作 成 了 人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英 国 的 “ 明 治 ” 三 (a d hPorm) S  ̄c rga 模式 采 用 的是 “ 习——实 践——学 习, n 学 工学交替”; 国的“ 元制 ” G r a ul yt 模式 办学 德 双 ( em nD a S s m) e 以企业为主 , 校 为辅 ; 学 教学 以实 践为 主 , 论 为辅 。受 训者 理 有 1 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 , 3的时问在企 业 内进行 / 2 / 培训 。该模式具有 两个 培训 主体 、 两种 教学 内容 、 种 教材 , 两 受训者具 有 学徒 和 学 生双 重 身 份 。美 国的 合 作教 育 ( o~ C
双方一定广度 和深 度 的合作方 式 开展高 职教育 , 已经成 为一
个共 同特点 。虽然 高职院校较为广泛地建立 校企合作 多元化
模式 ,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还存在 一些不足 和问题 , 如如何进
【 收稿 日期 】2 1 — 9— 5 0 1 0 0 基 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 “ 十一五” 规划课题《 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教学研究》 阶段性成果 , 课题 编号 :0 0 34 2 1 B 3 【 作者简介 】赵 杨 ( 99 ) 女 , 17 一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 , 究方 向: 研 市场 营销 、 企业管理 、 职业 教育 。
1 高 职 校 企 合 作 现 状
一
步加强 与合作 单位 的互 动 , 两者 之 间的关 系 由松 散 型转 使
变为 紧密型 , 邻居 ” 由“ 转变为 “ 亲戚 ” 由单一 到多体 , , 使校 企 双方真 正成 为“ 一家人 ” 促使 教学 、 科研 全面 提升 , 动招生 , 带
如何使 校企 合作切实 深入 到教学 和科 研领 域 , 还缺 乏具体 的
方案 和监控制度 ; 三是如 何使校企双方在 合作过程 中受益 , 也 缺 乏具体的实施 规则 。在 这种情 况下 , 高职 院校在 面 向地方 经 济社会 发展 , 强调 双赢 、 诚信 、 融通 , 在建立 紧密型校企 合作 办学模 式方面所进行 的探索和实践 , 就显得尤为可贵 。
能培训放在校 内 , 与企业 接轨 的职 业技 能培 训放 在企 业学 把 生通 过学校一企业一学 校循 环 的学 习 , 专 业理 论 和专 业技 在
学校 根据专业设置 和实 习教学 需求 , 着 “ 本 优势 互补 , 互 惠互利 ” 的原则与有 发展前 景又有 合作 意 向的企业 共建 实训 基地 。要 融入地方产业链 , 服务地方 经济 。 目前 , 江省大 力 浙 鼓励 国际贸易外包业务 的发展 , 因此 , 学校 与本地相 关公 司深
体” 机制模 式 ; 宁波职 业技术 学 院的订单 培养 机制 模式 ; 顺
德职业技术学 院 的半 产学 合作 机制 模式 ; 云南 机 电 的“ 定 双 生” 制模 式 ; L 职业 技术 学 院 的职业 教育 集 团化 机 制模 机 唐 L l
式; 新疆 克拉玛依 职业学 院双证 书互 通机 制模 式。运用 校企
企业领 导 、 技术骨 干、 能工 巧 匠到职业 学校 兼 职” 为主要 内容
的校企 “ 向挂职 ” 双 活动 , 建设 高素 质“ 双师型 ” 教师队伍 。
2 6 共 建 实训 基 地 模 式 .
21 “ . 工学结合、 工半读、 岗实 习” 半 轮 的新模 式
学校把培养学 生 的模 块分 解 , 专业 理论 和专 业基 本技 将
难发 现 , 它们存 在 以下共 性 , 其一 , 业参 与意 识 强 ; 二 , 企 其 校
企合作学制灵 活 ; 三 , 业教育与行 业教育有机 整合 。我们 其 职 在借 鉴国外先进经 验 的基 础 上 , 探索 出一 条适 合高 职发 展 的
特色 道路 。
积极 开展以“ 职业学校 领导 干部 、 师到 企业挂 职顶 岗, 教 聘请
21 0 1年 第 1 O期 第3 3卷 总第 2 8期 0
L GS I N I E lGA DM N G M N O I C E GN RN N A A E E T TS E
物 流 工 程 与 管 理
教 育 研 究
d i 0 3 6 /. s .6 4- 9 3 2 1 . 0 0 3 o : . 9 9 ji n 1 7 4 9 . 0 1 1 .6 1 s
探 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冰
口 赵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 湖北
杨
武汉 40 5 ) 3 0 6
【 摘
要 】 究与探 索高等职业教育的 多元化 的校企合作模 式, 研 对技能型人 才的培养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文 中通
过对 高职校 企合作模 式现状做 简要分析 , 出了优化校企合作 、 进高职教 育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 提 促
2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及其新思路
教育理念和企业理 念两者 进行 融合 , 同培养 出符合 社会 需 共
要的技能型人才 , 在人才 供求 关系上 完成 学校 与企业 的 良好
对 接 , 互 渗 透 , 进 校 园文 化 和企 业 文化 的 交 融 。 相 促 目前 , 国 很 多 高 职 院 校 在 校 企 合 作 的 机 制 模 式 上 进 行 我 有 益 的探 索 , 得 一定 的 实 效 。如 金 华 职 业 学 院 的 “ 位 取 五
就 业 良性 循 环 。
另外由于缺乏与企 业深 度合 作 的制度 环境 , 国高 职教 我 育在校企合 作的实践 中普遍 面 临着三 大难 题 : 一是 如何使 校
企 双方 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 尚缺乏制 度和法律 制约 ; 二是
高职院校通 过校 企 合作 可 以实 现学 校 与企 业 的双 向互 补, 实现学校与 企业 的物质 和智力资源 的共 享 , 一步将 职业 进
( h nC mme a S ri olg , u a 30 6, hn ) Wu a o  ̄il ev eC l e W h n4 0 5 C ia c e
【 bt c】R s r dep r a i ne f i e vctnl dctn sho— n r i opr i oe,h A s at e a h n xle d r g o h hr oaoa euao , col etp s coe tnm dl t r eca o w ea g i i e re ao e
【 关键词 】 高职 ; 校企合作 ; 多元化 ; 新模 式
【 中图分类号 】 G 1 7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7 4 9 (0 1 1 06 0 64— 9 3 2 1 )0— 14— 3
St y o a W i ng fSc o - nt r rs o r to n he Ne M o l ud n de Ra e o ho l— e e p ie Co pe a i n i t w de 口 Z HAO n Ya g
第1 0期
赵
杨: 探索多元化 的校企 合作新模式
2 5 产学研 合作模式 .
15 6
oeai d ct n 模 式是把 课 堂学 习与通 过 相关 领 域 中生 prt eE u ao ) v i 产性 的工作经验结 合起来 的一种 结构 性教 育策 略 , 学生 工作 的领 域是与学业或 职业 目标 相关的 。
【 yw r s 0ai sho —et r ecoeai ;i rict nn wmoe Ke o d 】vct n col ne i oprt n dv s ao ;e dl o p r s o e f i i
近年来 , 随着 区域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企业行业 对技能技 术 型人才提 出了迫切要求 , 目前全 国真正办 出水平 、 办出特 色的 高职 院校 并不多 。在 校企 合作 、 工学 结合 方面 开展得 比较 好 的也 不多。原 因是多方 面的 , 如校 企深度合作不 够紧密 , 业 企 的参与度不够等 。通 过深 入研 究高 职校企 合作 的模式 , 优 对 化人 才结 构 、 促进地方经济可 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发 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 , 加强校 企合作科研 开发 , 帮助 中
小 型企业解 决相关的科研难题 , 利用专业 优势办 产业 , 办好产 业促进 专业 发展 , 使专 业建设与产业 发展紧密结 合 , 帮助 中小
型企业走健 康发展之路 。开展 校企共 建 “ 双师 型” 师 队伍 。 教
分析和总结上 述几种 典 型 的校企合 作 人才 培养模 式 , 不
tan n f s i e es n e a mp r n r cia in f a c .T e at l y h t t s o o ain l c o l— e tr r e ri i g o k l d p r o n l h s i o t t p a tc l sg i c n e h ri e b te sau f v c t a l a i c o s h o ne i p s c o e a in mo e o d re n lss t e o t l s h o o p r t d lt o a b ifa ay i ,h p i c o l—e tr r e c o e ain a d p o t h e eo me to o a in l o ma n e i o p r t n r mo e t e d v lp n fv c t a p s o o e u ai n, e a i ah d ct o n w vl p t. d
能上能不断得 到提 高 , 企业 也可 在培 训 当 中选 取适 合 在企业
发展 的人 。如浙 江越 秀外 国语学 院为进一 步加深校 企合作 的广度和深度 , 增强学 生外 贸岗位 的实 践技 能培 养。20 0 8年
度合作 , 建设校 内国际贸易服务外包 实训基地 , 加强 国际 贸易
一
开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 依托 绍兴 市创 新创 业实 训基 地探 索岗位实 习的新途 径 , 与绍兴 县 中鼎纺 织 品有 限公 司开展 即 “ 工学结合 、 半工半读 、 岗实 习” 轮 的新实践 。企业 为今 后 的后 续发展培养人才 , 院则利 用企 业提 供 的 岗位 实 习机会 探索 学
提高学生专业实践 能力 的培养 的新途径 。
2 2 “ 单 ” 作 新 模 式 . 订 合
体的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 , 确保学 生毕业 岗位 调研 、 岗位见
习 、 岗实 习 、 轮 顶岗实习 的实现 。
“ 订单 培养 ” 是高 职院校 推进校 企合作 的有 效途 径之 一 。
当前普遍采用 的“ 点对点一订单式 ” 培养模式 上的校企合作 曾 经发 挥 了很大 的作 用 , 但是 随着 校企 合作 的深 入开 展 以及经
济社会的不断 进步 , 表现 出 了不足 。浙 江 医药 高等 专科学 也
一
校企合作是实现 高职 教育本 质属 性 的重要 途径 , 何深 如 入校 企 合 作 成 了 人 们 关 注 的 焦 点 。英 国 的 “ 明 治 ” 三 (a d hPorm) S  ̄c rga 模式 采 用 的是 “ 习——实 践——学 习, n 学 工学交替”; 国的“ 元制 ” G r a ul yt 模式 办学 德 双 ( em nD a S s m) e 以企业为主 , 校 为辅 ; 学 教学 以实 践为 主 , 论 为辅 。受 训者 理 有 1 3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 , 3的时问在企 业 内进行 / 2 / 培训 。该模式具有 两个 培训 主体 、 两种 教学 内容 、 种 教材 , 两 受训者具 有 学徒 和 学 生双 重 身 份 。美 国的 合 作教 育 ( o~ C
双方一定广度 和深 度 的合作方 式 开展高 职教育 , 已经成 为一
个共 同特点 。虽然 高职院校较为广泛地建立 校企合作 多元化
模式 ,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还存在 一些不足 和问题 , 如如何进
【 收稿 日期 】2 1 — 9— 5 0 1 0 0 基 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 “ 十一五” 规划课题《 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教学研究》 阶段性成果 , 课题 编号 :0 0 34 2 1 B 3 【 作者简介 】赵 杨 ( 99 ) 女 , 17 一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 , 究方 向: 研 市场 营销 、 企业管理 、 职业 教育 。
1 高 职 校 企 合 作 现 状
一
步加强 与合作 单位 的互 动 , 两者 之 间的关 系 由松 散 型转 使
变为 紧密型 , 邻居 ” 由“ 转变为 “ 亲戚 ” 由单一 到多体 , , 使校 企 双方真 正成 为“ 一家人 ” 促使 教学 、 科研 全面 提升 , 动招生 , 带
如何使 校企 合作切实 深入 到教学 和科 研领 域 , 还缺 乏具体 的
方案 和监控制度 ; 三是如 何使校企双方在 合作过程 中受益 , 也 缺 乏具体的实施 规则 。在 这种情 况下 , 高职 院校在 面 向地方 经 济社会 发展 , 强调 双赢 、 诚信 、 融通 , 在建立 紧密型校企 合作 办学模 式方面所进行 的探索和实践 , 就显得尤为可贵 。
能培训放在校 内 , 与企业 接轨 的职 业技 能培 训放 在企 业学 把 生通 过学校一企业一学 校循 环 的学 习 , 专 业理 论 和专 业技 在
学校 根据专业设置 和实 习教学 需求 , 着 “ 本 优势 互补 , 互 惠互利 ” 的原则与有 发展前 景又有 合作 意 向的企业 共建 实训 基地 。要 融入地方产业链 , 服务地方 经济 。 目前 , 江省大 力 浙 鼓励 国际贸易外包业务 的发展 , 因此 , 学校 与本地相 关公 司深
体” 机制模 式 ; 宁波职 业技术 学 院的订单 培养 机制 模式 ; 顺
德职业技术学 院 的半 产学 合作 机制 模式 ; 云南 机 电 的“ 定 双 生” 制模 式 ; L 职业 技术 学 院 的职业 教育 集 团化 机 制模 机 唐 L l
式; 新疆 克拉玛依 职业学 院双证 书互 通机 制模 式。运用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