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编制目的
1.1检验润滑油、顶轴油系统设备的安装及工作情况,发现并消除油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按要求对润滑油及顶轴油系统各定值进行整定。

1.2通过试验检查热工保护联锁信号及动作是否正确可靠,以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1.3通过试运调整使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达到优化运行的目的。

2. 编制依据
2.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版
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 5011-92
2.5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DL/T 863-2004版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年版)
2.7 《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2.8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说明书》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2.9 《集控运行规程》(辅机部分)神华神东电力新疆准东五彩湾发电厂
2.10 《神华新疆准东五彩湾电厂(2×350MW)工程机组调试大纲》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3. 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4.1 系统介绍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

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部分用油;向发电机氢密封提供密封用油;为顶轴装置油泵提供充足的油源;向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联轴器提供冷却油;本系统还具体回油排烟功能。

系统工质为ISOVG32汽轮机油。

润滑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供油射油器(Ⅰ号)、供润滑油射油器(Ⅱ号)、集装油箱、直流润滑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压力调节阀、油烟分离器、冷油器、切换阀、顶轴装置、低润滑油压遮断装置、套装油管路、油位指示器及连接管道和监视仪表等设备构成。

顶轴装置是汽轮机组的一个重要装置。

它在汽轮发电机组盘车、启动、停机过程中起顶起转子的作用。

汽轮发电机组的椭圆轴承(3、4、5、6号)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
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强行将转子顶起,避免汽轮机低转速过程中轴颈和轴瓦之间的干摩擦,减少盘车力矩,对转子和轴承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顶轴油系统退出运行后,可利用该系统测定顶轴轴承油膜压力,以了解该轴承的运行情况。

顶轴油泵为2台100%容量的柱塞泵,向汽轮机及发电机各轴承供油,油源取至润滑油母管,顶轴油系统为母管制系统,顶轴油经油泵出口引至各轴承进口,在顶轴油泵出口设有恒压阀,顶轴油母管上设有溢油阀,各轴承进口均设有单向阀,顶轴油系统正常运行时一台油泵运行一台备用。

4.2 设备技术规范
4.2.1主油泵
主油泵抽吸压力:0.09~0.12MPa
主油泵出口油压: 1.75~1.85MPa
主油泵额定转速:3000r/min
耗功:200kW
4.2.2射油器
供油射油器(Ⅰ号)
出口压力(表压):0.216MPa
出口流量:4010.3L/min
供润滑油射油器(Ⅱ号)
出口压力(表压):0.366 MPa
出口流量:3600 L/min
4.2.3交流润滑油泵
扬程:40m
流量:3600L/min
转速:2950r/min
电源:AC380V
电机功率:45kW
4.2.3直流润滑油泵
扬程:28m
流量:2600L/min
转速:3000r/min
电源:DC220V
电机功率:22kW
4.2.4压力调节阀
公称直径:50mm
压力调节范围:200~500kPa
压力设定点:275 kPa
4.2.5切换阀
公称直径:250mm
工作压力:0.6MPa
最大工作温度:80℃
4.2.6盘车电机
型号:YB225M-8 B3 双轴伸
额定功率:22kW
电机转速:730r/min
电机转向:从电机尾端看为逆时针方向电机额定电压:380V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确认现场试运条件应满足表1
6.1调试步骤
交、直流润滑油泵就地启停试验及油压调整→CRT启动→进行有关联锁保护试验→额定转速下油压调整→结束。

6.2交流润滑油泵就地启停试验及油压调整
6.2.1试验前的工作
6.2.1.1先将交流润滑油泵切换至就地操作位置。

6.2.1.2在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出口换上量程相应的标准压力表。

6.2.2交流润滑油泵就地启停试验
6.2.2.1就地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监视油泵出口油压正常,油泵运转正常后,检查油泵电流正
常,轴承管道油压和主油泵供油压力均大于0.098MPa。

6.2.2.2经检查系统无泄漏,油泵运行正常,油压调整正常后,手动停交流润滑油泵。

6.2.3直流事故油泵的就地启停试验
6.2.3.1就地操作启动直流事故油泵。

监视油泵的出口油压正常,轴承管道油压和主油泵供油压力均大于0.098MPa。

6.2.3.2经检查系统无泄漏,油泵运行正常,油压调整正常后,手动停直流事故油泵。

6.2.4顶轴油泵的就地启停操作及压力整定
6.2.4.1在汽轮发电机组3~6瓦的轴颈处装好百分表,并记录初始值(施工单位安装)。

6.2.4.2启动前应检查汽轮机供油系统中交流润滑油泵应正常供油,打开顶轴油泵进、出油管上的截止阀。

6.2.4.3打开滤油器入口门,用滤油器放气螺塞排净空气后旋紧螺塞,调整反冲洗滤油器泄油口上的截止阀开度,调整反冲洗滤油器出口油压与反冲洗滤油器泄油油压之差保证压差在0.08~0.18MPa;确定油泵入口压力>0.03MPa,润滑油温度在38℃左右。

6.2.4.4将柱塞泵上的恒压变量阀完全松开(逆时针旋转)
6.2.4.5关闭所有支管节流阀,将溢油阀调到最大,打开泵出口的旁通高压截止阀,就地启动A顶轴油泵。

6.2.4.6检查油泵运转正常后,调整柱塞泵恒压变量阀提高母管压力。

6.2.4.7配合调整顶轴油母管的溢油阀开度,提高顶轴油母管压力到21MPa(正常值的1.5倍),进行系统耐压试验,维持5分钟,检查系统应无泄漏。

6.2.4.8耐压试验合格后,调整开启溢油阀,降低顶轴油母管压力至17 MPa(即溢油阀的动作压力),标定并锁死溢油阀。

6.2.4.9调整恒压变量阀,将母管油压降低到14MPa(正常油压)。

6.2.4.10逐个调整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顶轴油支管节流阀,使高压油能将各轴颈顶离轴瓦0.02mm~0.12mm范围,标定A顶轴油泵恒压变量阀及各轴承顶轴油支管节流阀并锁死。

6.2.4.11停A顶轴油泵。

6.2.4.12与A顶轴油泵同样的步骤启动B顶轴油泵(不用再调整溢油阀和各轴承顶轴油支管节流阀),油泵运行正常后,调整恒压变量阀,将母管油压调整到14MPa(正常油压),检查各轴颈处顶起高度应在0.02mm~0.12 mm范围内,标定B顶轴油泵恒压变量阀并锁死。

6.2.4.13停B顶轴油泵。

6.2.4.14在调试期间,应注意泵入口过滤器差压信号,若发差压高信号则说明滤网已经堵塞,必须立即切换至备用滤网运行。

6.3交流润滑油泵的CRT启停操作
6.3.1试验前的工作
6.3.1.1 进行CRT启动试验前,应解除低油压联锁开关。

6.3.1.2将辅助设备切换至集控室遥控操作位置。

6.3.1.3在CRT上启动交流润滑油泵,观察油泵投运信号应发出,证明CRT启动功能正常。

6.3.1.4在油泵运转正常后,对各泵的出口油压及轴承润滑油压进行复查,维持润滑油母管压力在0.14~0.18MPa范围内,若油压不满足可调节润滑油母管上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整定。

6.3.1.5为考验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系统应连续运行数小时,在此期间应密切监视系统油压的变化。

6.3.2上述条件具备后,可进行润滑油系统的联锁保护试验。

6.4 润滑油系统的联锁保护试验
6.4.1主油箱电加热联锁试验
6.4.1.1电加热装置投入联锁
6.4.1.2在油温低于20℃时且主油箱油位>﹣100mm,电加热装置自动投运(可进行模拟试验)。

6.4.1.3在油温高于37℃时,电加热装置自动停运(可进行模拟试验)。

6.4.2 主油箱排烟风机联锁保护试验
6.4.2.1启动A排烟风机,投入联锁。

6.4.2.2停A风机,B风机应自动联启。

6.4.2.3用同样方法作A风机的自启动试验。

6.4.3低油压联锁试验
6.4.3.1检查油箱油位应在正常油位。

6.4.3.2启动电加热装置,维持系统油温在38℃左右。

6.4.3.3交流润滑油泵投入联锁。

6.4.3.4关试验装置进油母管上的阀门,开启管路上的放油口,监视该管路上油压表的变化。

6.4.3.5 当油压降至0.115MPa时,发低油压报警信号,交流润滑油泵自动投入运行。

6.4.3.6开管路上的放油口并监视该油管路上油压表的读数,当油压降至0.105MPa时,直流事故油泵自动投入运行,同时发出润滑油压低低报警信号。

6.4.3.7 关闭放油口,打开进油口,报警信号应消失,停运直流事故油泵。

6.4.3.8直流事故油泵投备用,交流润滑油泵跳闸,直流事故油泵应自动投入运行。

6.4.3.9热工模拟汽机转速﹤2850r/min,交流润滑油泵应自动投入运行。

6.4.3.10各油泵联动后,密切监视各泵的出口油压及运行工作情况。

6.4.4顶轴油泵联锁保护
6.4.4.1顶轴油泵入口油压<0.03MPa时,发出入口油压低报警信号。

6.4.4.2顶轴油母管压力低于9.8MPa时,发出油压低报警信号,备用顶轴油泵联锁自启动。

6.4.4.3顶轴油泵A运行,B投入联锁,就地打A泵事故按钮使跳闸则应联起B泵,用同样的方法做B泵联启试验。

6.4.5 盘车联锁
6.4.5.1盘车运行时,汽轮机润滑油压≤0.03MPa时,盘车装置跳闸。

6.4.5.2盘车运行时,汽轮机转速≥200r/min时,盘车装置跳闸。

6.5汽轮机冲转过程中的工作
6.5.1机组冲转过程中应注意监视主油泵及润滑油系统的油压变化,做好必要的记录工作。

6.5.2汽轮机转速达到200r/min时,盘车电机应自动停运,如没自动停运则手动停止盘车电机运行。

6.5.3汽轮机转速达到2200r/min时,顶轴油泵应自动停运,如没自动停运则手动停止顶轴油泵运行,并将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6.5.4在机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95%(2850 r/min)时,轴承主管道油压应当达到或者超过交流润滑油泵出口油压。

6.5.5在机组转速达到3000r/min后检查,润滑油系统的油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油泵入口油压应在0.09~0.12MPa范围内;
●主油泵出口油压应在1.8±0.05MPa左右;
●润滑油母管油压在0.14~0.18MPa范围内;
●注意检查确认Ⅰ、Ⅱ号射油器工作正常,各轴瓦回油窗油流情况应能满足正常运行要
求。

6.5.6机组稳定3000r/min后油压不能达到所要求的范围内,则应调整油润滑油系统上的压力调节阀使油压达到上述标准,调整正常后锁定。

6.5.7检查各部油压正常,停止交流润滑油泵,并将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6.6 汽轮机停机过程中的工作
6.6.1汽轮机打闸后,交流润滑油泵应自动启动,检查油泵电流、出口压力等参数正常。

6.6.2汽轮机转速≤2000r/min自动启动一台顶轴油泵运行,检查油泵运行正常,系统无泄漏。

6.6.3汽轮机转速到“0”后,检查确认盘车投入条件满足,手动投入盘车装置运行,检查汽轮机轴转动正常,转速为4.10r/min,检查汽机本体各部位声音正常。

7. 组织分工
7.1 施工单位
7.1.1 负责分系统试运的组织工作;
7.1.2 负责系统的隔离工作;
7.1.3 负责试运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
7.1.4 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
7.1.5 配合调试单位进行分系统的调试工作;
7.1.6 负责该系统分部试运后的签证工作。

7.2 生产单位
7.2.1 负责提供电气、热控等设备的运行整定值;
7.2.2 负责设备代管和单机试运后的启停操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7.2.3 负责运行设备与试运设备的安全隔离;
7.2.4 参加分部试运及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

7.3 调试单位
7.3.1 负责试运措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
7.3.2 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
7.3.3 负责分系统调试的指挥工作;
7.3.4 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
7.3.5 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
7.3.6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
7.3.7 编写调试报告。

7.4总承包单位
7.4.1负责试运过程中日常会议主持及管理,及时发布试运信息,及时组织并主持事故分析会议及相关专题会;
7.4.2 负责试运期间组织缺陷责任单位消缺、闭环;
7.4.3 负责三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工作,并组织各方进行试运项目调试、试运条件检查、完成试运条件确认表;
7.4.4 组织各方对调试方案、措施的讨论会签工作;
7.4.5 负责试运期间厂家联系、厂家服务及现场管理。

7.5 监理单位
7.5.1 负责组织系统设备的检查验收;
7.5.2 督促系统设备的消缺、封闭;
7.5.3 组织调试措施的审查;
7.5.4 负责试运期间缺陷的管理及缺陷的收集、汇总、分类工作。

8.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注意事项
8.1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清单表2
8.2.1试验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状况及运行规程,以保证操作的准确、熟练。

8.2.2试验过程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试验,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

8.2.3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应在现场停留。

8.2.4油系统及周围不允许无票动火,现场应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8.2.5参加调试人员应提前做好事故预想并按(危险源辨识)仔细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