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第一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语文第一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沈.毅(chén) 旱獭.(tǎ) 浸渍.(zì) 殒.身不恤(yǔn)
B、攒.射(cuán) 兀.立(wù) 菲.薄(féi) 鲜.为人知(xiān)
C、绸.缪(chóu) 暮蔼.(ǎi) 桀.骜(jié) 相濡.以沫(xū)
D、虐.杀(nuè) 屠戮.(lù) 缂.丝(kè) 惝.恍迷离(t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谋鬼计锋芒必露团花簇景首屈一指
B、怡笑大方脍灸人口优柔寡断陈词滥调
C、彪炳史册五彩斑澜金碧辉煌虚怀若谷
D、一筹莫展掉以轻心广有羽翼喑恶叱咤
3、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歌当.哭(当作)有条不紊.(乱)立仆.(倒下)黯.然(忧伤)
B、燕然勒.功(刻)攒.射(集中)旧观.(观点)正.告(正面地)
C、难可名.状(命名) 殒.身不恤(顾虑) 阒.黑(有声音) 沈.毅(同“沉”)
D、因.地制宜(因为)崔.嵬(高大)不惮.(惧怕)虐.杀(残暴)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比喻句的是()
A、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B、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
C、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D、黑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5、下面句子中引用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A、我们那里说在商店学徒要“吃三年萝卜干饭”谓油少水也。

B、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C、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免的。

D、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

6、对下面句子成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我才走上艺术的道路。

(因果复句)
B、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

(单句,主语是“千里牧场”)
C、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单句,宾语是“明证”)
D、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选择复句)
7、对于下面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A、,!,!?。

B、,;,。

,!
C、,!,!,!
D、,;,。

?。

8、选出完全符合下列空格的一项是()
_____既然有了血痕了_______不觉要扩大。

_______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______时光流驶,洗成绯红,_______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A、但是自然或者纵使都
B、然而当然至少纵使也
C、但是自然或许即使都
D、然而当然或者即使也
9、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是这样,因而听课还是令我神往。

B、佛子岭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我们班的团员数大约有二十人左右。

D、他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们的成长。

10、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喜剧作家,剧本有《伪君子》《唐璜》等。

B、《幼学纪事》以“求学”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把众多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条理分明。

C、《纪念刘和珍君》节选自《华盖集》,既是沉挚的悼文,也是声讨反动军阀的檄文。

D、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二、填空题:(10分)
11、我已经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_________,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________,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________。

12、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是东晋诗人___________。

13、文学史上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_________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___________》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仿照横线上的语句,续写两个句子,喻体仍然是“一棵树”。

(4分)
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题(10分)
①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里亚海。

②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③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

④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⑤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⑥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15、请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⑴荡漾.():____________ ⑵酽.():___________
16、这段文字介绍威尼斯“海中的城”的特点,作者以___________为观察点,从___________的角度描写这座城市。

(2分)
17、这段的第⑤句,从内容与写法上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前一分句,反映威尼斯“水中之城”的景色特点。

B、后一分句,写威尼斯初夏的气候特征。

C、前一分句是虚写,用“江南的水乡”作比较,突出威尼斯的阴媚、温和。

D、后一分句是实写,抒发作者对威尼斯初夏像春天一样迷人的赞美之情。

18、文段的第⑥写得好,就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对这段文字思路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0—25题:(10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
..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shǐ_____来洗dí____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
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0、根据拼音,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字。

(1分)
2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⑴造化:_______________ ⑵微漠: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真的猛士”指_____________;“庸人”指_____________。

(2分)
23、第一段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二段文章中的“三月十八日”,具体指哪一年?____________。

(1分)
25、上述文段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2分)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6——30题:(10分)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

生动与纯粹,简法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

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这谦卑决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雨水与生俱来,并伴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

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种高高翘起的尾巴,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那自我炫耀的灯笼,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但所有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然后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显示着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身边。

你清流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

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

我的手轻轻抚摸着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

我会像你一样既□□又□□,既□□又□□,既□□又□□。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的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26、根据文意,请在文中空格处填入合适的词语:(3分)
……既___ ___又___ ___,既___ ___又___ ___,既___ ___又___ ___。

27、在第三段中,作者写孩子们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大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等,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表现孩子们天真、顽皮、活泼可爱的性格。

B、狗尾巴草,灯笼草,黄瓜等青菜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植物,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C、举狗尾巴草等三种植物为例,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味之情。

D、这是反衬写法,用孩子们对狗尾巴草与对青菜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侧面赞颂了青菜的品德。

28、下面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青菜》的兴趣最为接近?()和()(2分)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

——[法]卢梭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中]李白
C、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

——[意]但丁
D、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

——[俄]冈察洛夫
29、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__________________(1分)
30、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作文:(40分)
两名持刀歹徒在长途汽车上企图对旅客实施抢劫。

一位青年挺身而出制止,并在旅客的协助下制服了歹徒。

请根据以上情节,加以合理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并在文未加上恰当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语文月考试题 (2011年4月)
姓名:
一、选择题(10×3分=3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针灸.(ji ǔ) 虔.(qi án)诚 侥.(r ǎo)幸 贮.
( ch ù)藏 B.圭.臬(y áo) 弘.(h óng)扬 愧.(ku ì)疚 祠.
(c í)堂 C.腼腆.(ti ǎn) 尴尬.(ji à) 嫉.(j ì)妒 酝.
(y ùn )酿 D.诞.生(d àn) 炫.(xu àn)耀 瑰.(gu ī)丽 记载.
(z ǎi )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瘫痪 侍弄 以逸待劳 四面楚歌
B.斑驳 螺旋 谈笑风声 手足无措
C.殒石 不谙 价值连诚 锲尔不舍
D.庞幸 紫绡 叹为观只 载歌载舞
( )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
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一位莘莘学子....
在学习经验报告会上,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发言。

D.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抛砖引玉....
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其他同学畅所欲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括号内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她倒总能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有用()我说。

A. ,、,。

B. 。

,!
C. ,、。

“!”
D. 。

“!”
()5、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蒙——当代著名作家——《善良》
B.史铁生——当代作家——《我与地坛》
C.冯友兰——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新编》
D.沈致远——文学家——《科学是美丽的》
()6、下列文体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感情色彩上看,词语可以分为贬义、褒义、中性三种。

B.介绍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逐一进行介绍,突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求。

C.叙事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D.启事不用遵循“一事一文”的原则。

()7、下面句子与运用的修辞对应不正确的一句是:
A.那么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反问)
B.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

(排比)
C.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

(比拟)
D.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有云:“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谓之中秋,月色倍明。

”(引用)
()8、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新闻报道,回顾了我国探索航天科技的艰难历程。

B.《父亲的手提箱》是土耳其文学家帕慕克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受奖演说的节选。

C.《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我国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文。

D.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篇中篇小说,女主人公是天保。

()9、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离地心,最远可到25万7千里,最近不过22万1千里,大约为19与17之比。

每27.55天为一周期。

(列数字)
B.太阳在天顶时在每方寸平面上有60万支烛光的亮度。

普通用的煤油灯每方寸4到8支烛光,蜡烛每方寸3到5支烛光,而月亮在天顶时的光度每方寸只有131烛光。

(作比较、列数字)
C.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

(打比方)
D.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引用法、列数字)
()10、下面的语句描写的是谁?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A.薛宝钗
B.贾宝玉
C.王熙凤
D.林黛玉
二、基础知识题(共21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敕.造屯戍.横亘.阜.盛嗾.使两靥.
龟.裂翌.年付诸.孜孜
..以求宫绦.杜撰.
kē刻yǎn然cǔn度nì爱zhāi戒
qián坤作yī贵fēi 云xiāo ái昧
2、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曾倡导“三到”读书法,即、、。

3、常见的启事有类启事、类启事、类启事。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言出自所创作的《》,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可以代表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和历史趋势。

5、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和五部分。

6、诗句填空:
①君子坦荡荡,。

②正其义。

③,不妨长作岭南人。

④读书千遍,。

三、阅读分析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8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

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
(2)文中加点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吗?指代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在文中横线处将诗句补充完整。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8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填到文中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A、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伤心,又是喜欢
B、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
C、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喜欢
D、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可怜,又是伤心
2、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可归纳为“笑、哭、喜、问、吩咐”等几折,关于这一段的描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她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的真心喜爱和对弱者的出于人性的同情。

B、表现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地位。

C、表现了她善于逢迎讨好贾母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她喜好弄权以显示自己精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3、画线句集中体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有人说此语一举而多得,试分析。

4、王熙凤的两“携”一“拭”是否对黛玉有真情?这些动作有何目的?
四、作文系列(共33分)
1、口语交际(3分)
小李同学入学一年以来自由散漫,经常旷课泡网吧,期末考试几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教导主任找到了小李。

请设想一下,教导主任应如何劝导、批评小李同学。

2、应用文写作(5分)
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李虹同学4月6日在学校操场捡到一个黑色钱包,内有80元钱、一张餐卡和一张工商银行的银行卡。

请以她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贴在学校食堂门口,尽快找到失主。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5分)
“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的回家;“夕阳送我到家门”,那是快乐的学子的回家。

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归精神的家园……回家,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自定立意,6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