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表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教学il•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o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
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查字典”“日枳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
《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憧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非常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周围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多喜鹊,从此,树和喜鹊都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单,非常快乐。
故事告诉同学们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怎么都快乐》课文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回味快乐,维而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
学习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种快乐。
学习重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课时分配
5.小公鸡和小鸭子..............2'3课时
6.树和喜鹊....................2~3课时
7.怎么都快乐...................2~3课时
语文园地三....................2七课时
5小公鸡和小鸭子
主备人:张怀强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篇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活泼有趣。
通过讲述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和小鸭子救了小公鸡这两件事,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
学情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这就为学习本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了解得还不全而,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利用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课标解读: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憧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憧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位好朋友,【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插画】看,它们是谁?能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小公鸡和小鸭子》(板书课题),里面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大家快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
2-播放动画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学生对照课文.纠正自己的读音,并根据画面理解课文内容.
3.检查自读效果。
(1)识记生字词。
课件出示:
一块祝虫争得旦哭小刈不有挥死不值跟着忽然大咬牙边
① 指名读;去拼音读。
② 重点指导。
翘舌音:直、身、捉。
注意多音字“行二(xlng行走,hdng银行)
③ 开火车读;齐读.
(2)分段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读。
3.汇报交流.
(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吃。
第二件事是小鸭子救了小公鸡.)
4.想一想,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不同?它们都各有什么本领?
(1)学生自由说。
<2)【课件再次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插画】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3)指名回答,适当引导。
(4)(课件用红色圈出小公鸡、小鸭子的嘴,用蓝色圈出小公鸡、小鸭子的脚。
)教师总结:
鸡嘴尖,鸭嘴扁。
鸡脚细细能分开:鸭脚有蹊分不开。
小鸡擅长捉虫子,小鸭擅长水里游。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捉直忽河块行死急信跟喊身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读第1自然段。
(2)从这句话你听出了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它们一块儿去玩。
)
(3)自己再读读这句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小公鸡和小鸭子先去了哪里(草地)它们在草地上做什么?(捉虫子吃)
(2)小公鸡捉到虫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
“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吃到虫子的小公鸡心情怎样?(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3)这时候,小鸭子在干什么?(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
课件出示: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
小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在草地上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你能读出小鸭子的着急吗?
(4)看到小鸭子的样子,小公鸡做了什么?
课件出示:
“小公鸡看见了,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
”
<5)想象一下,小鸭子吃到小公鸡捉的虫子高兴吗?(高兴),他会怎么说?(小公博.太感谢你了!)
(6)你们看,现在两个好朋友在草地玩得多开心呢!
【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在草地上的插画】
(7)读到这儿你体会到什么呢?
小公鸡真是小鸭子的好朋友啊!
3.学习第3、4自然段。
(1)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第3、4自然段。
(2)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会儿又去了哪儿?(小河边)
(3)这时,小鸭子要去河里做什么?(捉鱼给小公鸡吃。
)小公鸡也想跟着去,小鸭子为什么不让他去呢(因为小公鸡不会游泳。
)
(4)小公鸡听从小鸭子的劝告了吗?(没有,小公鸡偷偷地下了水〉后来发生了什么?
课件出示: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
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
指名读。
(5)从“忽然”“飞快地”“背上”这些词你看出来什么?(小公鸡很危险,小鸭子奋力相救)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吗?
(6)小鸭子救了小公鸡,小公鸡非常感谢小鸭子,他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7)现在你明白了什么?(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说一说吗?
三、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清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他说地哥河也听
1.认读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字形。
3.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指导书写。
“他,,“地,,“也,,:指导写好“也”,注意三个字的读音不同。
“说,,“听,,:“说”是言字旁,,,听”是口字旁.(根据意思认识字形。
)
,,哥,,“河”: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
5.教师范写。
学生跟着书空。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登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同步试题一。
【板书设计】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反思:
主备人:张怀强课型:新授嘴尖嘴扁
脚趾分开脚上有蹊
互相帮助
会捉虫不会捉虫不会游泳会游泳
6树和喜鹊
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一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学情分析
学生对童话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书而阅读方面仍有雅•度,主要是雄以读得流畅.有时候在感情上读得也不够到位。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学习习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把阅读视为一种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
课标解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正确认读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懂得小伙伴们要互助友爱。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德育渗透点:
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阴心情的变化,懂得小伙伴们要互助友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小动物的视频,快来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小动物们在一起快乐玩耍》。
视频里的小动物们玩得怎么样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说)是啊,和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啊!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里面的树和喜鹊也很想和朋友--起玩呢!(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读之前,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1)给课文标自然段,然后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的同学认真读,听的同学仔细听,如果读的同学有错误要指出来帮他纠正.
(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2.识记生字词。
课件出示:
只有鸟窝孤单种树都有邻居招呼安安静静快乐
(1)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全读对的同学全班给予掌声)正音。
翘舌音:只、种、招。
前鼻音:单、邻、安。
后鼻音:种、静。
多音字:都(如首都:dOu都有)
(2)去拼音读。
(3)小组比赛读一读。
(选出两个小组.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
)
(4)齐读。
(5)迷宫识字游戏。
窝呼孤种只都单居招邻静乐
三、再读课文
1.在掌提字词的基础上学生轻声读课文。
2.播放动画课文《树和喜鹊》,学生认真观看倾听。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树和喜鹊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由孤单到快乐)
4.指名回答。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
课件出示:
乐种窝呼孤都单只招邻居静
2.猜字谜比赛。
地里没有上,池中没有水。
(也)
夫人何处去?(二)
去掉一竖,猜一字・(云)
一口咬掉牛尾巴。
(告)
只走一半.(足)
3.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细读第1、2自然段。
课件出示: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
(1)教师范读。
(2)“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说明了什么?(强调树和鸟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应该怎么读?(重读)谁来读一读?
(3)你能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片荒地上立着一棵孤零零的树,树上有个孤零零的喜鹄窝。
)如果你是这棵树或者这只喜鹊,你会感觉怎么样?(孤单)你体会过孤单的滋味吗?能说说吗?(没有朋友,冷冷清清的,干什么事情都没意思。
)
<4)【课件出示--棵树和一只喜鹊的插画】你们看,树和喜鹊就是这样孤单地生活着。
课件出示: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课件标红“也”)
指一名女生读,“也”字重读,读出冷清、孤单。
(5)自己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
2.细读第3、4自然段。
(1)读读3、4两个自然段,想想树和喜鹊生活的地方有了什么变化?
(2)对比读。
读出不同.
“从前,这里只有―-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鹄。
"
(3)谁能说一说变化是什么?(由“只有一棵树”变成“好多好多树”,“只有一个鸟窝”变成“每棵树上都有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变成“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4)【课件出示荒山变成一片树林的插画】你们看,现在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了。
课件出示: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课件标红“也”)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一名男生读,读出变化,读出喜悦。
(5)男生齐读第3、4自然段。
3.细读第5、6自然段。
(1)指名读5、6自然段。
<2)有了邻居的树和喜鹊生活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天一黑,他们又叽叽
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
注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AABB式词语。
(让学生再说出几个: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大大小小、多名少少)
(3)这时候的喜屑和树还会感到孤单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他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
)
(4)所以,现在他们生活得很——快乐。
课件出示:
“树很快乐,喜鹄也很快乐。
"(课件标红“也”)
齐读这句话。
(5)你能用"……也……”说个句子吗?(指名回答)
(6)师生齐读第5、6自然段。
读出热闹。
读出快乐。
三、课堂总结
1.小结:同学们,树和喜鹊有了邻居,有了朋友,他们终于不孤单了,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才能快乐生活。
〉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单居招呼快乐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快:左窄右宽,比例1:2。
呼:左部向上.偏小,让右部。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与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写在本子上•读给大家听。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
3.完成同步试题一。
【板书设计树和喜鹊
树邻居
孤单
快乐
喜鹊
教学反思:
7怎么都快乐
主备人:张怀强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歌,i吾言浅显易憧,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情感乐观积极。
“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表而看有些肤浅贪玩,细读可以感受到快乐无处不在,表现出枳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儿童诗歌这种形式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相对简单。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理解,也可以借助陶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
课标解读:1.阅读浅近的童话、窝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枳累词语•借助文中的图画阅读,理解小鸭子和小房的友谊。
教学目标
1.会认“怎、独”等13个生字,会写“玩、当”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
枳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什么是快乐?你们生活得快乐吗?在什么时候你感到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
2.你在游戏时--般是几个人玩啊.你能说说一个人玩和大家一起玩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自由回答)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怎么都快乐》。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小诗,感受一个人学习的快乐。
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解决不了的,在下面做上标记。
2.教师范读课文。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某某同学一边读一边圈权会学习。
某某同学圈完后又把课文连起来读,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老师发现爱上了学习让他们变得非常快乐,愿意和他们一样快乐的小朋友,请认真听老师读读这首诗,特别注意你刚才不认识的字和你感兴趣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
大家听得很用心,那么现在我清四个小朋友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哪个孩子能读得比老师读得通顺流利,我就送送他一个大拇指(小奖卡)。
(生读)
4.解决问题。
老师从孩子们的眼睛和笑容里看出,孩子们己经喜欢上这首小诗了。
那课文里的小朋友到底做了些什么感到快乐呢?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识记生字。
你们想来做游戏吗?这一课的许多生字宝宝都和游戏有关,你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生字:
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篮连运
(1)指名读,去拼音读。
小老师带读。
正音:怎、绳、球、篮。
分析字形:“踢”是个左右结构的字.踢球要用脚,所以它有个足字旁。
“排”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宇,排还可以组词“排队”,要用手,所以有个提手旁。
多音字:得。
(2)说说标红的生字跟哪些游戏有关?(课件标红;跳绳讲羽球排篮运)(注意动词的运用。
)
(跳绳讲故事打羽毛球打排球打篮球开运动会)
<3)你能根据意思记住这些字吗?(学生识记生字)
(4)齐读。
6.再读课文。
同学们,你们把生字读得真有节奏,真好听,相信我们读诗一定会读得更有韵律。
老师也想来和你们一起读书呢。
欢迎吗?老师读每一小步开头的一行,你们接着往下读。
我先请—个孩子来和老师一起作示范读第一小节,其他孩子认权听.这一次我们一定能美美地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玩很当音讲行许
1.认读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左右结构:玩很讲行许。
上下结构:音当・
3.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看笔顺。
4.学生练习.
5.评议。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跳绳篮球排球讲故事游戏运动会单独
2.分节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一起游戏真快乐,一起读书也快乐。
但是现在的小朋友呀,经常独自在家。
一个人 玩有什么好处呢?谁来读读第一节,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找找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做什么?
(2)指名说。
课件出示:折纸船踢健子跳绳搭枳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3)一个人的时候只能做这些吗?还有别的活动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
(4)除了这些活动,你独自一人还玩过什么?赶快想想,能不能再给我们推荐一个你觉得最最有意思的让大家都和你一样,一个人也能快乐地玩耍。
点评:哦,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玩,很好!
<5)(课件出示:静悄悄・)谁会读这个词?(指名读〉好安静啊,一点声音都没有。
(全班齐读)这种形式的词厝是什么形式的?(ABB〉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指名回答:冷清清、金灿灿、白茫茫……)
(6)你说得真好,老师再奖励你带着全班孩子一起读读这个小节,把你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学习第二小节:
(1)-个人游戏挺快乐,但有些事儿得两个人做,合作起来才能把游戏做好呢。
什么游戏需要两个人玩呢
(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2)播放视频《小朋友玩跷跷板》大家看看.两个小朋友玩得怎么样?(很好很快乐!)(3)你们想不想玩个合作读书的游戏呢?同桌商量一下怎么样分工合作,才能把第二小节读好
(4)按照你们刚才商量的办法,好好读一读第二小节。
一会儿我们比赛哪一对同桌合作得最好!
3.学习第三小节。
(1)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那三个人玩呢?也很好!三个人可以玩什么游戏?(讲故事、跳长绳……)
(2)这些游戏三个人玩起来就更带劲了!谁能读得带劲点?
<3)指名读。
4.学习第四小节。
课件出示:
四个人玩,很好!
五个人玩,很好!
许多人玩,更好!
(1)齐读这几句。
(2)你体会到什么?(人多更好玩,更快乐!)说说为什么?
课件出示:
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
拔河,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3)人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什么游戏都能玩,连开运动会都可以!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啊。
【课件出示大家一起玩游戏的图片】你们看,大家一起笑着、喊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快乐的事啊!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吧。
三、课堂总结
1.播放动画课文《怎么都快乐》,,学生回归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一起游戏很快乐,一起读书也很快乐,怎么都快乐!把你的声音、他的声音,汇成一支快乐的歌,让快乐的声音响起来吧。
我们一起读读这首小诗。
3.小结:
这肯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孩子们,快乐无处不在・它藏在游戏里、它躲在课文中、它写在小朋友的脸上、它住在小朋友的心里。
让我们在歌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吧!(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同步试题一。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折纸船踢健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两个人玩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三个人玩讲故事跳长绳……
许多人玩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学习目标:
1、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在不同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能大致讲清自己的要求。
课标解读: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老师今天权高兴,因为通过大家的努力这面流动红旗又要在我们班安家了,(老师举起流动红旗),现在老师要把它挂在班里最显眼的地方,(老师做出挂红旗的动作,踮起脚尖、很困难的样子),谁愿意帮老师拿个凳子?(一同学赶忙把自己的凳子搬给老师),谢谢你。
某某同学你能为老师看看红旗挂歪了没?……谢谢。
2、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
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算不了什么了。
今天我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就是“请你帮个忙”o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个情境创设很巧妙。
让学生为老师搬凳子.任不经意间让他们进行了学习的主题。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细节的精妙处理,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慈。
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师: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而小坡上有位同学上不去了,怎么办呢?
生:我知道,诺•别人帮忙。
师:这个时候可以请谁帮你的忙呢?
生1: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2:可以请前而的同学帮忙。
师:现在假如是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我们来演一演好吗?
(两位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相机指导)
生1:喂,帮我一下!
生2:我帮不了你!
师:你为什么要拒绝他?
生2:因为他没有礼貌,还命令我,我才不帮他呢!
生3:而且他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不知道要帮他什么!
师:是呀,请人帮忙不仅要讲礼貌・还要讲清让人家帮什么才行。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礼貌用语,好吗?
1.出示: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2.生朗读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