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大题练——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大题练——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无答案
1
/ 8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一、实验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 21.(16分)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的新药——灭脂灵H 可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①
②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羟基,立即失去一分子水,生成另一种物质,
③G 的分子式为C 10H 22O 3
请回答:
(1)写出B 、E 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G 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符合下列性质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5)鉴别D 、F 和I 的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如图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乙烯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A 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______ .
(2)B 中反应类型是 ______ .C 中实验现象是 ______ .
II.现有CH 4、C 2H 4、C 6H 6三种有机化合物:
(3)等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 2的量最多的是 ______ .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 ______ ,生成水最多的是 ______ .
III.(4)分子式为C 9H 12的苯的同系物有 ______ 种,若在苯环上发生硝化反应时,生成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
(5)分子中含有22 个共价键的烷烃,烷烃的分子式: ______ .
(6)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______ ,其名称为 ______ .
(7)将某种烷烃进行氯代反应,测出一氯代物有4种.3.6g 该烃完全生成一氯代物时,放出的气体用蒸馏水完全吸收,所得溶液用0.1mol ⋅L −1NaOH 溶液500mL 恰好中和.则此烷烃的分子式为 ______ ,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 .
3. 乙醇性质探究
实验一:左下图为乙醇与金属Na 反应并检验其气体产物的简易装置图:
(1)在b 中点燃气体之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为 ______ .
(2)Na 与乙醇反应,理论上只有H 2一种气体生成,但燃烧后将小烧杯倒转过来,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CO 2原因是 ______ .
实验二:乙醇和乙酸的酯化,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乙醇的酯化实验:
(3)若生成用12.0g 乙醇与足量的乙酸反应,生成9.0g CH 3CO 18OCH 2CH 3,则乙醇的转化率为.
实验三:由乙醇制备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NaBr +H 2SO 4(浓) △
̲̲̲̲̲̲ NaHSO 4+HBr ;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大题练——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无答案
(4)若反应的温度控制不当,会产生红棕色气体,并使制得的溴乙烷往往略带黄色,则
该红棕色气体中除Br2(g)和H2O(g)外还应有______ (填化学式)气体.
4.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
以提高综合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图1:
已知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___。

(4)F→G的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
a.图中倒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
b.试管Ⅱ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c.若138gD和90g F反应能生成80g G,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

(已知:产率=
实际产量
理论产量
×100%)
(5)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
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

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物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试管中Ⅰ试剂试管中Ⅱ试剂
有几层的
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1mL18mol⋅L−1浓硫
酸饱和Na2CO3溶

3.0
B2mL乙醇、1mL乙酸0.1
C2mL乙醇、1mL乙酸、3mL2mol⋅L−1H2SO40.6
D2mL乙醇、1mL乙酸、3mL1mol⋅L−1H2SO40.3
a.实验与实验相对照可证明。

b.分析实验A、C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______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
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7)写出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B同类)的结构简式:______
5.已知2RCH2CHO
水杨酸酯E为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

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则A的分子式为
________;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________。

(2)B能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有________种结构;若一次取样,检验C中所含官能团,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写出
所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步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D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水杨酸具有的官能团。

(6)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大题练——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无答案
5 / 8
6.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液体溴苯;
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
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D.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E.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
F.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G.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H.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出现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加水又溶解。

7. 2−甲基−2−丁醇的制备原理如图1所示:
已知:①乙基溴化镁可与水、O 2反应;②部分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表: 化合物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 3)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水 乙醇 乙

溴乙烷 109 1.45 25.2 161 3.520 可溶 可溶
丙酮 58 0.788 240 -- 32.75 难溶 不溶
2−甲基−2−丁醇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乙基溴化镁的制备,如图2组装仪器,向三颈烧瓶内投入1.8g洁净干燥的镁条、20mL无水乙醚及一小粒碘片,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10mL溴乙烷和15mL无水乙醚的混合溶液。

加热片刻后,先向瓶内滴入约5mL混合溶液,当液体微沸,碘的颜色消失,滴入剩余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小火加热回流30min,使镁条作用完全,得乙基溴化镁。

步骤2:2−甲基−2−丁醇的制备,向乙基溴化镁中滴入5mL丙酮和5mL无水乙醚的混合液,搅拌15min 后滴入50mL10%的硫酸。

反应完全后,分离出醚层,醚层用
15mL10%碳酸钠溶液洗涤,分出醚层保留。

碱层与第一次分出的水层合并,用10mL 乙醚萃取,萃取所得醚层合并入原先保留的醚层,加入无水碳酸钾振荡。

步骤3:蒸馏,将醚层溶液加入烧瓶中,蒸去乙醚,再在电热套上直接加热蒸出产品,收集100~104℃馏分,得2−甲基−2−丁醇2.7g。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

(2)步骤1中加入无水乙醚的目的是______;碘片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1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为避免反应过于剧烈造成溴乙烷等物质的挥发,可采
取的指施有______ (任写两条)。

(4)步骤2中分离出醚层的实验仪器为______;步骤2中分离出的水层、碱层用乙
醚萃取的目的为______。

(5)步骤2中醚层最后加入碳酸钾的目的为______。

(6)步骤3蒸去乙醚的加热方式应采用______。

(7)该实验产率为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8.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
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
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大题练——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无答案
7 / 8
9. 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组成常用燃烧分析法,如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烃类
有机物组成的装置,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左右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全部氧化为CO 2和H 2O ,用含有固体氢氧化钠和高氯酸镁[Mg(ClO 4)2]的吸收管分别吸收CO 2和H 2O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甲、乙中的吸收剂能否填倒?说明理由: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一会儿,然后再加热。

为什么?______。

(3)若测得甲装置增重a g,乙装置增重b g,试求出烃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若已知试样是纯净物,某次测定时,测出碳、氢原子个数比为N(C):N(H)=11:23,能否确定其为何种烃?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其分子式______(若不能,此空不必回答)。

10. 现有CH 4、C 2H 2、C 2H 4、C 2H 6、C 3H 6五种有机物,等质量的以上物质中,在相同状况
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同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_______;同状况、同体积的以上五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_______
;等质量的以上五种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

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有机物A 的性质,对A 的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氧气和1.72g 有机物A 蒸气缓慢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催化剂),完全燃烧并使产生的CO 2和水蒸气依次通过U 形管甲和U 形管乙。

反应后测得甲中增重1.08g ,乙中增重3.52g
步骤二:用质谱分析仪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

步骤三:用红外光谱分析发现A中有一个O−H强的宽吸收带,一个C=O强的吸收峰,通过分析伸缩振动位置,可知A中含有−COOH
步骤四: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A的谱图如图所示。

(1)A的分子式为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每个A分子中最名有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3)写出A与甲醇反应生成有机物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有机玻璃(聚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2.17.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与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常见微粒_______。

(只填一种)
(2)工业用乙烯生产乙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______。

(填序号,下同)
A水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苯
(4)完全燃烧等质量的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大小
关系为。

(5)燃烧0.1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生成3.58LCO2(标准状况)和3.60gH2O,则混合
气体中。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一定无甲烷
D.可能有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