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快速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热传递的过程就是内能发生转移的过程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3、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4、如图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5、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6、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如果先放出同样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应是
A.(3t1-t)/2;(B) (2t-t1)/3;
C. (3t-t1)/2;(D) (3t-2t1)/3。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
C.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D.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8、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我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9、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
A.铁管
B.铝管
C.铜管
D.热管
10、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11、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2:3 B.3:2 C.4:3 D.3:4
12、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14、如图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5、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D.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6、一块冰熔化了,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块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定是对冰块做了功
C.可能是对冰块做了功,也可能是冰块吸收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下列关于宇宙、物质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地球运动
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太的核能
D.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间隙
1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热
D.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用摩擦的方法使它燃烧。

前者是用______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后者是用______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大。

20、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的缘故.烈日下,操场上地面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21、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是因为__________.
22、饺子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小明发现饺子刚下水时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和刚下水相比,煮熟后的饺子受到的液体压强更,具有的内能更。

23、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______较大的缘故;发动机温度降低是通过______方式减少内能的.
24、如图15所示是观察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装置,撤掉两瓶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变均匀,这种现象表明。

(1分)
25、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来,而晚上的风却从陆地吹去,这种风叫"海陆风"。

海风和陆风只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由于陆地和大海的不同,导致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形成空气对流。

白天,有海风吹来时会伴随一阵阵海洋特有的腥味,这是由于现象形成的。

26、沿海地区与内陆相比,昼夜温差,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27、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本领.
28、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________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4.2×107J/kg).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物质质量
/g
初始温
度/℃
加热时
间/min
最后温度
/℃
水60 20 6 45
食用油60 20 6 68
30、小明为了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找来一段
铁丝,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A.将铁丝放在火炉上烧,手感到铁丝发热;
B.双手捏住铁丝中间某一固定位置,反复弯动数十
次,手指就会感到被弯折处温度升高;
C.用铁锤不断地敲打铁丝,一会儿感到铁丝发热;
D.将铁丝放入沸水中,一会儿铁丝也会变热;
E.将铁丝用砂纸磨一磨,被磨的部分温度升高;
F.将铁丝放在手心里焐一焐,铁丝也会变热。

请你将上述方法分成两类:
一类为:(填序号),其方法(特点)是。

另一类的方法(特点)是。

31、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由,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8所示,他们的初始温度为℃;
(2)在同样的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3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________;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使水
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较
快,这表明的吸热本领更强。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据有关专家预测,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C左右,而冬天气温比原来升高2°C左右.你认为专家的这种预测其理论依据时什么?
34、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小周用相同的热源,同时给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了一段时间内两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数据,并绘制出液体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相同的热源,目的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______的多少.
(2)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液体.
35、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36、解释我国夏季东南风多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据此分析.
解答:解: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 C 解:A、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热传递的实质就是能量的转移,故C正确;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故D错误.
3、 D
4、 D
5、 C 点拨:由图可知,冰的初温为-40 ℃ ,吸热后当温度达到0 ℃ ,继续吸热开始熔化,直到点 C 时,冰完全熔化为水。

继续吸热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 ℃ ,再吸热开始沸腾。

由于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故
C 选项正确; A 、 B 、
D 选项错。

6、 C
7、 C
8、 C
9、 D
10、 D
11、 A 解:
由题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即:=,而=、吸收的热量之比:=,
∵Q=cm△t,
∴△t=,
∴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故选A.
12、 A
13、 B【考点】热量的计算.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在图象中,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确定两种液体末温大小关系,得出两种液体的升高温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吸热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关系.
【解答】解:
(1)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
(2)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
(3)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
=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4)根据Q

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
14、 D
15、 D 【考点】内能的概念;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
【分析】(1)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统称为物体内能;
(2)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环境温度低于0℃时,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故A说法错误;
B、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PM2.5在空气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说法错误;
C、PM2.5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态颗粒物,不是分子,PM2.5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说法错误;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PM2.5是指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固态颗粒物,所以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PM2.5是固体小颗粒,是分子团,而不是分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是解题的关键.
16、 C
详解:冰块熔化时内能增加,让冰块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让冰块吸收热量,二是对冰块做功。

这两种办法都能让冰块熔化。

17、 B
【解析】
A.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地球绕着太阳转,故A错误;
B.由分子动理论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所以,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
C.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的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不是裂变,故C错误;
D.由分子动理论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分子间都是有间隙的,故D错误。

18、 D
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
19、热传递做功
20、大,热传递
21、解: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 粘” 在一起很难被拉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22、小;大
23、比热容热传递
24、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 分);
25、比热容扩散【解析】由于陆地和大海的比热容的不同,导致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
26、解: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泥土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故答案为:小;大.
27、加热时间的长短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
28、略
三、试验题(共4道总分16分)
29、(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2)水;大于(3)比热容( 每空2分,共8分)
30、略
31、( 1 )质量 20 ( 2 )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
32、 (1) 质量(2)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3)水
四、简答题(共4道总分16分)
33、因为水的比热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4、液体吸收热量乙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采用相同的热源,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其目的是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由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量大,乙的温度变化量小,由公式c=可知,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即乙的比热容较大.
35、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比海水热得多
3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