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存储研究与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

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2012年3月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网络规模和用户身份信息日益增长,各机构应用系统也呈增长态势.机构内应用的错综复杂,造成了管理分散、数据不一且共享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大规模用户、保障用户身份信息安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LDAP 的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是一种支持多平台、多认证方式、安全的认证系统.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既能避免信息量大带来的不便,把分散的用户信息集中起来,又可以采用唯一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认证方式中易被攻击和截取的问题,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网络中各应用系统的相应资源.1LDAP 协议特点和目录服务概念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说,首要功能便是对分布式资源的处理,如何快速准确定位分布资源、获取资源信息便成了目录服务技术必需解决的问题.目录服务是一种网络服务,它使用户和信息实体可以对标识的所有网络资源进行访问.它是指信息存储的容器,它通过系统方法为分散资源的名字、安全、位置等信息命名,服务于网络用户和信息实体.目录服务和目录是不同的,目录服务既是信息源,也是被用户访问查询的系统.通过目录服务,客户端不必查找资源的具体位置就可以快速定位资源,实现对信息的检索访问.国际上常用的目录服务技术包括之前的X.500标准和今年普遍应用的LDAP 标准.X.500协议虽然实现了复杂网络目录的服务功能,但其体统的过于复杂与对客户端处理能力要求的高标准制约了它的普及和发展.LDAP 是基于X.500标准的一个协议,全称为轻量目录访问协议.它用目录树的形式将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分门别类,分层存储,主要用于从服务器上检索信息,达到对信息的管理和访问,是目前网络中主要的目录服务实现协议.LDAP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大多数的协议层上进行可分式运行,是跨平台、跨标准的协议.LDAP 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轻松地创建数据连接,获得客户端程序,实现对数据分布规模的灵活扩充.相比于用表格描述传统数据,LDAP 的扩展性更强,他的结构类似于面向对象的概念,信息以目录树的形式组织.由于LDAP 自身所具备的高效查询、树状组织模式、大规模部署框架、灵活的访问控制等明显优势,使其成为目录信息的标准协议并广泛地应用于信息的管理和检索中,许多公司都支持该协议并推出了自己的产品.2基于LDAP 的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理念统一身份认证的设计理念是在管理系统上只用唯一的认证服务平台汇总各应用系统自身的认证模块,各应用系统不需再次输入信息内容,利用基于LDAP 的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王青峰,丁增鑫,余波(天津军事交通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天津300161)摘要:本文介绍了LDAP 协议和目录服务的基本概念,通过对LDAP 自身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LDAP 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法.并根据统一身份认证原理进行目录树的架构设计和单点登录设计,解决了传统认证方式过于复杂的缺点,有效实现了基于LDAP 系统的统一授权有效管理,实现平台集成下系统资源的信息共享.并将该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应用于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中.关键词:目录服务系统;LDAP ;统一身份认证;安全控制;单点登录;认证服务平台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096-0396--同一平台,只需通过统一认证服务系统的调用接口,即可实现资源共享,确定用户身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点登录功能.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客户端访问统一认证服务系统时只需进行一次用户身份验证,便可以实现用户对所有平台对接下的信息资源进行无缝连接,而不需进行重复身份验证.客户端通过统一的认证服务平台访问其管辖范围内的应用系统,在首次访问时认证平台将对登陆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并返回与用户对应的唯一认证标记,他将跟随用户访问平台下的各个应用系统.在其后的再次访问过程中,系统只需将标记在统一认证服务平台中进行验证便可实现用户对个应用系统资源的无缝访问.因为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是基于LDAP的,LDAP目录服务器负责存放管理用户基本信息和访问权,并对其进行验证.LDAP支持多种访问验证的特点使得系统登录不仅支持用户名/密码基本认证,还支持IP认证,以便高级客户群可以更方便的检索各系统资源.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实现避免了因管理权限分布广泛导致的管理风险和安全隐患.通过管理系统上的统一认证服务平台,各应用系统只需一次输入信息资料便可实现资源共享,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提供统一的接口以应对系统资源的持续增加.许多系统在资源定义中包括管理权限、从属结构和组织名称差别较大,造成应用系统的兼容性差,但由于LDAP是跨平台的系统,可以接纳来自第三方不同平台的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应用系统,并可以担任新系统身份认证模块的角色将其纳入原有体系,实现无缝对接.2.2LDAP统一身份认证的研究与实现2.2.1统一身份系统工作流程描述(1)客户端通过用户名/密码登录向系统发出认证请求;(2)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后返回认证标记;(3)用户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向应用系统传送标记并发出服务请求;(4)应用系统接收请求信息后将标记传回服务器;(5)认证平台验证成功后授权应用系统执行命令;(6)应用系统处理指令后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但统一身份认证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之间通过标准通讯协议来交换认证信息便可实现高级别的单点登录.具体工作流程如图所示:2.2.2LDAP目录服务器安装配置首先是目录服务器的安装,按照linux源码安装的步骤编译Berkeley DB数据库并编辑/etc/ld. so.conf文件,并安装OPENLDAP软件.其次是etc/openldap目录下的slapd.conf和ldap.conf文件,用来设置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配置.服务端配置主要包括定义后台数据库、设置数据库管理员的用户名/密码、设置schema模式及指定数据库文件所在的目录等,然后方可启动OPENLDAP服务.OpenLDAP服务正常启动后,就可以通过LDAP图形管理工具对条目信息录入、ldif文件数据导入、删除及信息搜索等进行管理.当然也可以通过命令方式来操作完成.2.2.3目录树存储结构设计LDAP中目录有关系数据库中表的记录的条目组成是按树状结构组织存储的,条目是DN的属性集合,轻量目录访问协议中规定了区别名的存取方式、命名方法、搜索及复制方法等.目录树的各节点用dc、ou、cn等代表不同概念关键字连接,dc用来表示域名的部分;ou代表类似于文件系统中的组织单元,可以存储其他信息对象;uid和cn分别代表用户ID和公共名称;dn是文件系统中每个对象的唯一辨别名;rdn即文件系统中的相对辨别名.2.2.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基于B/S应用系统的通过LDAP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后台使用LDAP目录数据库对访问客户端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以及为已建立身份信息的97--用户指定可连接资源与应用系统,实现对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系统利用WEB与LDAP目录服务器的连接,实现了用户通过WEB访问指定资源信息.在实现过程中,系统采用缓存技术提高了系统性能并实现了单点登录认证.通过LDAP目录的分布设计来进行负载均衡提高了认证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认证平台组织结构采用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层架构设计.表现层通过逻辑层发挥作用,逻辑层定义数据的操作规则,因此可以调用数据库访问层.系统功能通过这种层层调用的方式来实现.三层架构设计维护了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和扩展性,当某一层需要修改或更新时可以局部化解决,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表现层是人机交互的场所,时用户与应用系统的唯一接口,及人们通常看到的包含各个应用系统的操作界面.表示层设计基于ASP.NET技术,通过管理登录网页界面保证页面风格的统一简洁.表现层将从图形接口接收的用户信息传送给控制器,经过标记认证后返回到用户图形界面上.网页布局和比例的合理布局成就了视觉上的层次感,母页技术的应用不但减轻了设计人员的负担,还可以在多个网页中显示通用内容,为客户端提供了清晰简洁的操作界面,帮助用户快速高效的完成各项操作.逻辑层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认证服务系统功能的实现.在该层的设计中要围绕用户所需的各项应用系统来制造组件.根据目录树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和用户需求将客户端对象列为统一组织结构和用户两类,前者负责收集和管理组织结构相关信息并提供与客户端相连的唯一接口,后者则主要负责建立组织用户在各应用系统的模型并管理用户的信息.两者作为表现层与数据库的中转站实现对信息的操作处理.数据访问层通过处理用户名、密码与服务器名生成字符串,利用SqlConnection类实现方法实现对数据的连接,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源.数据访问层根据逻辑层的处理结果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层层筛选,为逻辑层提供所需的数据.数据库表主要由部门信息表、角色信息表、单位信息表、用户信息表、对象关系信息表组成,将处理数据对应到数据库中的各个关系表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3结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LDAP身份认证系统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系统的开发中来.政府、学校、商业等多个领域相机开发出自己的网络应用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多个应用系统在统一用户信息基础上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利用.基于LDAP的统一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系统采用目录树形式存储客户端信息,对读写和浏览方式进行了优化,使用户能够便捷地访问和使用这些共享资源,减少了冗余数据,有效避免了各个应用系统进行独立认证所造成的重复开发.———————————————————参考文献:〔1〕晁爱农,李翔,等.LDAP的研究及其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8(6).〔2〕李仁发,蒋云霞,等.基于LDAP的目录服务分析与实践[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2(4).〔3〕谭胜兰.基于LDAP技术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莞理工学院,2009(3).〔4〕钟新革.公共图书馆异构检索与用户统一管理平台的实现[J].图书馆杂志,2006(8).〔5〕Gerald Carter.LDAP Systerm Administration, O'Reilly,2003.〔6〕Wahl M,Howes T.Light 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v3)[S].RFC2251,1997.98 --。

统一身份认证简单说明与优秀设计

统一身份认证简单说明与优秀设计

统一身份认证简单说明与优秀设计统一身份认证(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CAS)是一种开源的单点登录协议,其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一次登录,多次访问的便利。

CAS是网络应用的身份认证与授权解决方案,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方便、统一的登录界面,并且可以节省用户的登录时间。

CAS的工作原理如下:1.用户访问一个需要身份认证的应用,比如网上银行。

2.应用将用户重定向到CAS服务器上的登录页面。

3.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认证。

4. CAS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实,如果验证通过,则生成一个票据(Ticket),并将票据发送回应用服务器。

5.应用服务器将票据发送给CAS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应用服务器将用户信息写入会话,用户便可以正常访问该应用。

CAS的优秀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单点登录:CAS实现了单点登录的功能,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多个应用,无需为每个应用都单独登录。

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登录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2.安全性和可靠性:CAS使用了加密算法对用户的密码进行保护,在传输过程中采用了HTTPS加密技术,确保用户的登录信息的安全。

此外,CAS还使用了票据机制来保证用户身份的有效性,避免了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跨站点脚本攻击和重放攻击。

3.可扩展性:CAS是一个基于网络协议的身份认证系统,它使用了标准的HTTP和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可以与各种各样的应用进行集成。

CAS还提供了拓展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自定义扩展,非常灵活。

4.模块化设计:CAS使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不同的功能分离成独立的模块,比如认证模块、授权模块、票据管理模块等,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的扩展和组合。

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也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5.高性能:CAS采用了缓存机制,将用户的登录状态存储在缓存服务器中,减少了对数据库的访问,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统一身份认证是指一种能够让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使用同一组凭证进行身份验证的解决方案。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只需要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多个应用程序,避免了反复登录的繁琐过程,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是一种统一身份认证的设计方案。

1.用户注册与认证用户首次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时,需要进行注册与认证。

用户需要提供基本信息,并选择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后续身份验证。

为了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必须对用户的密码进行加密存储,并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安全策略。

2.应用程序集成应用程序需要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接口,以便进行身份验证。

集成时,应用程序需要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注册,并获取一个应用程序标识符和相应的密钥用于身份认证请求的签名。

这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验证请求的合法性,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应用程序才能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3.用户登录流程当用户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进行登录时,应用程序将用户重定向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登录页面。

用户在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验证用户的凭证,如果凭证正确,则生成一个用户认证票据,并将票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票据确认用户的身份,并进行相应的授权。

4.用户认证状态维护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需要维护用户的认证状态。

一旦用户完成了一次身份验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就会生成一个用户认证状态令牌,并将令牌与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

用户在访问其他应用程序时,可以通过认证状态令牌实现免登录访问,减少了登录的繁琐操作。

5.单点登录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支持单点登录功能,用户只需要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进行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其他已集成的应用程序。

在用户完成第一次登录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会为用户生成一个单点登录令牌,并将令牌返回给应用程序。

在用户访问其他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单点登录令牌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验证,从而实现自动登录。

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综述256 2015年55期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黄娈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摘要:随着校园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业务部门独立建成了涵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在内的多个业务系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及办公模式。

但是随着各种业务系统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产生的跨部门协同办公和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建设进程,访问控制和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也愈显突出,原有分散的“独立认证、独立授权、独立帐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因此建设一种完整统一、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校园网;身份认证系统;LDAP;;kerberos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5-0256-02引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服务已涵盖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多种多样的网络服务、无处不在的应用和信息交流,使得国民经济的运行、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这个交流平台,校园网也同样如此。

校园网不仅是高校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展现学校风貌和特点的窗口。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增加,中国高校校园网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日益增多,而众多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教学科研、实验实习、行政管理、娱乐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稳定、安全、高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

但是网络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资源不能合理分配、非校园网用户的接入影响了正常网络秩序,以及校园网内部信息的安全等。

面对这些问题,各高校都采用了用户认证接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网络服务只能由校园网合法用户使用,从而对网络秩序的建立、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网络信息的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

1 存在的问题1.1 统一认证模式的问题统一认证模式是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为核心的服务使用模式。

统一身份认证CAS简单说明与设计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CAS简单说明与设计方案

统一身份认证(CAS)简洁说明和设计方案(转)1. 单点登录概述所谓单点登录(SSO),只当企业用户同时访问多个不同(类型的)应用时,他们只须要供应自身的用户凭证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一次,仅仅一次。

SSO解决方案(比如,CAS)负责统一认证用户,假如须要,SSO也可以完成用户的授权处理。

可以看出,当企业用户在不同的应用间切换时,他们不用再重复地输入自身的用户凭证了。

在实施SSO后,所用的认证操作都将交给SSO认证中心。

现有的SSO解决方案特殊多,比如微软的MSN Passport便是典型的SSO解决方案,各Java EE容器都供应了自身的专有SSO实力。

2. CAS的总体架构1. CAS简介CAS(中心认证服务)是建立在特殊开放的协议之上的企业级SSO解决方案。

诞生于2001年,在2002年发布了CAS2.0协议,这一新的协议供应了Proxy(代理)实力,此时的CAS2.0支持多层SSO实力。

到2005年,CAS成为了JA-SIG旗下的重要子项目。

由于CAS2.0版本的可扩展实力不是特殊完备,而且他的架构设计也不是很卓越,为了使得CAS能够适用于更多场合,JA-SIG打算开发出同时遵循CAS1.0和CAS2.0协议的CAS3.X版本。

现在的CAS3全面拥抱Spring技术,比如Spring DI容器和AOP技术、Spring Web MVC、Spring Web Flow、Spring Ldap Template等。

通常,CAS3由两部分内容构成:CAS3服务器和CAS客户端。

由于CAS2.0协议借助于XML数据结构和客户进行交互,因此开发者可以运用各种语言编写的CAS3客户和服务器进行通信。

CAS3服务器接受纯Java开发而成,它要求目标运行环境实现了Servlet2.4+规范、供应Java SE 1.4+支持。

假如宿主CAS3服务器的目标Java EE容器仅仅实现了Servlet2.3-规范,则在对CAS3服务器进行少量的改造后,CAS3也能运行其中。

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LDAP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刘斌【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mpus network applications,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are applied in campus network. In order to ensure user data consistency and security between various applications while managing routine maintenance easily,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of support for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LDAP protocol,this paper mainly probes into the low coupling converge of multiple application systems and the LDAP authentication server. We have done som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on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f campus network system with some cases and papers.At last,we propose some solutions which is combined with real cases.%随着各种校园网应用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运行在校园网上。

为了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用户数据的一致性和用户信息存放的安全性,同时降低管理人员日常维护的难度,校园网需要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完整版)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最终版)

完整版)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最终版)

完整版)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最终版)统一身份认证设计方案日期:2016年2月目录1.1 系统总体设计1.1.1 总体设计思想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服务。

同时,该系统还要考虑到用户的便捷性和易用性。

1.1.2 平台总体介绍该平台是一个基于Web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

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证书管理、授权管理和认证管理四个模块。

1.1.3 平台总体逻辑结构该平台的总体逻辑结构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客户端包括浏览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端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1.1.4 平台总体部署该平台可以在局域网内或互联网上进行部署。

部署时需要考虑服务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1.2 平台功能说明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证书管理、授权管理和认证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等功能;证书管理模块实现数字证书的管理;授权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认证管理模块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功能。

1.3 集中用户管理1.3.1 管理服务对象该模块主要管理系统中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身份信息和权限信息等。

1.3.2 用户身份信息设计1.3.2.1 用户类型系统中的用户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两种类型。

内部用户是指公司内部员工,外部用户是指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等。

1.3.2.2 身份信息模型身份信息模型包括用户的身份属性和身份认证方式。

用户的身份属性包括用户名、密码、证书等;身份认证方式包括口令认证、数字证书认证、Windows域认证和通行码认证等。

1.3.2.3 身份信息的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采用加密方式进行存储,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1.3.3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注册、审核、激活和注销等过程。

在用户注销后,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将被删除。

1.3.4 用户身份信息的维护用户身份信息的维护包括用户信息的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号 及单 个用 户信 息管 理等 ;
I P协议 的 S nOn rco yS re DA u eDi tr ev r目录 服 务 存 e
储 用 户 的认 证 信 息 ;
() 2 调用 接 口程序 模块 . 模块 主要 完成 对用 户认 此
( ) 户身 份认 证 服 务. 要 提供 一 个 通 用 性 强 , 2用 需 广泛 适 用 的接 口程序 , 现各种 环境 的便捷 调 用 , 实 而且
题 :
图 1 统 一 身 份 认 证 系 统 结 构 图
() 1 身份 信 息 的统 一存 储. 要 在容量 、 率 、 靠 需 效 可
性 、 全 性 等 各 方 面 都 有 很 高 的 保 障 . 系 统 采 用 基 于 安 本
() 1 认证 信 息存储 模块 . 模块 主要 完成 用户 认证 此 信 息 的存储 、 存储 信 息 的备 份 / 复 、 量 管 理 注册 帐 恢 批
证 信 息和用 户验 证信 息 的调 用 , 现 应 用 系统 对 目录 实
存 储 的调用 、 问 、 理 等 ; 访 管
收 稿 日期 : 0 8 4 1 2 0 —0 — 0 作者简介 : 张 冲 ( 8 一 ) 男 , 南 商 丘 人 1 1 9 , 河
维普资讯

要 : 设计‘ 了校 同 网统 一 身 份 认 证 系统 . 用 LDAP 目录存 储 和 We evc s调 用 的 技 术 , 立 了认 证 信 息 统 一 存 采 b S r ie 建
储 、 用接 I 程 序 、 户 自助 管 理 3 模块 , 高 校 中用 户 登 录 系 统 的基 本 验 证 信 息 统 一 存 储 、 理 , 建 立 简 单 便 捷 的 调 X l 用 个 将 管 并

校园网统一认证身份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校园网统一认证身份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超过一定期限的用户如果未被激活,则 自动删除:② 用户的对象除了标准
的 属 性 ,还 需 要 增 加 一 个描 述 权 限 的 属 性 。 这个 权 限的 属 性 内 存 储 的是
x 文 档 ,所 有应 用 的权 限都 保 存在 这里 ;③ 用 户 只能 设 置他 自己 的个人 肌
信息 ,管 理员 可 以设置 他管 辖 的所有 人员 的信 息 ;④ 管 理员 可 以增 、删 、
存储 ,对应 用 系统 统一 授权 、规 范应 用系 统 的用 户认 证 方 式 ,从 而达 到 1校 园 罔统一 认证 身份 平 台相关 内窖 及技 术分 析
1 1用 户管 理 .
提 高整 个系统 的 整体性 、可管理 性 和安 全性 的效 果
用 户是 指统 一身 份 认证 系统 所管 理 的用户 ,这个 用户 是 身份 认 证系 统
改用 户 ,可 以移动 用户 实现 用户 岗位 的调 动 :⑤ 用 户可 以 自己开 启或 者停 止 自身 的若干 服务 ,设 置系 统 的参数 ;⑥ 用户 的 口令 、数字 证书 等关 键信
息 都 存储 在 目录 服 务 器 中 ,这 些 信 息 均采 用 了高 强 度 加 密 算 法进 行 了加

息 的应用 系 统进 行发 送 ;③ 消 息插 件 。所 有 需要 订购 消息 的应 用系统 均 需
要 按照 一 定 的标准 开 发消 息 插件 ,此 插 件运 行 在身 份 管理 服务 器 端 ,需要 先 进行 注册 。消息 中心将 启 动 已注册 的插件 ,并将 消 息发送 给 这 些插 件 , 这 些插件 再 将消 息按 照其 自己的标 准传 进各 应用 系统 。 3 )用 户 状 态查 询 。支 持 多 种用 户 状态 ,如 停用 、 在线 、 离 开、 离线 等 等 ,可 以实 时记 录 用户 的 状态 , 并提 供用 户 和其 它应 用 查询 。 为实现 应 用 系统单 点 登陆 奠定 了基础 。 4 )支 持 事 务 。对 系统 的 修 改往 往 是连 动 的 ,也 就 是可 能若 干 信 息需 要 同 时修 改 。统 一 身 份 管 理服 务支 持 将 一 组 需 要 修改 的信 息 一 并处 理 完 成 ,保证 系统 数据 的完 整和 安全 。 14 统一 身份 认证 服务 . 统一 的 身份 认证 服务 器提 供 统一 身份 认证 服 务 ,可 以为应 用 系统提 供 用户 身份 认 证 。作 为统 一 身份 认证 系 统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具 有 以下 功 能: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数据中心功能需求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数据中心功能需求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数据中心功能需求一、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是为了保证用户登录的统一入口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他可以实现学生在众多的学校应用系统中只使用一套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并能够实现用户的访问权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一)目录服务器目录服务器是整个统一认证平台的基础,目录服务器采用标准的LDAP目录服务器产品,通过LDAP目录服务将校内的用户或组织信息以层次结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加以收集和管理,对用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为校园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用户信息共享和使用。

(二)用户身份管理服务用户身份管理功能可以实现集中或者分布式的工作方式,对一个中央用户资料数据进行统一操作,用户身份管理服务可以提供集中/分布等两种管理方法。

系统管理员权限可以分派到以组为单位,访问权限的管理可以下放在各个级别。

可以使学校快速的对用户资料进行更新,无需通过统一的窗口单位。

(三)用户身份认证服务通过对角色的定义,用户身份认证服务允许管理员方便地对各种规模的用户授权访问或者取消授权访问,并提供以下功能:(1)提供多种用户身份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认证方式和数字证书方式(2)提供单点登录(3)具有目录功能,实现用户一次登录,可以访问权限内部的所以应用系统。

二、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校园应用的基础,它是对校园网应用各种平台的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和展示的重要基础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它不但能解决各种应用系统的“数字孤岛”效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还能够为学生、老师提供完整的数字档案,并且能够为领导提供管理决策信息的重要功能。

下面是数据中心的要求:1、信息编码需求:(1)按照国家对高校的标准前提下,参照学院各个系统的具体字段要求来设计数据中心数据库结构。

具体标准包括:国家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

(2)方便共享数据平台和各个应用系统的信息交互、保证基于数据平台数据的一致性。

数字化校园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浅析

数字化校园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应用浅析

综合理论234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些现状随着高校IT 应用的迅速发展,基于校园网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在没有统一身份管理的情况下,不同的系统需要各自维护用户信息。

用户如需访问多个系统,不仅要面对多个登录界面,还要记忆不同的用户名和口令。

这样一种各自为政、管理松散的用户管理模式,不仅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还使系统管理员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信息和资源还无法实现高效共享,数据无法实时更新,造成信息的重复管理。

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以上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管理更加困难,这些都迫切需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支持,以适应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趋势。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中存储用户信息,实行统一认证、统一授权和集中管理。

终端用户在通过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的验证后,就可以登录到任何已经接人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的、其有权限访问的应用系统,极大地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系统的易用性,提升用户体验,减少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技术架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包含四大逻辑组成部分:数据存储、用户身份管理、用户认证和对外服务,其技术架构如图所示。

(1)身份管理身份管理用于实现认证服务的管理与监控,主要使用者是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管理员。

该功能旨在提供一个功能全面且易用的身份管理平台,使管理员能够管理全校的身份数据及其权限关系,掌握全校身份数据的管理状态和使用状态,审计全校身份数据管理和使用的问题,监控身份管理平台各系统服务的运作状态。

身份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概况、账号、认证、授权、审计、监控和系统功能等功能模块。

概况模块用于展现当前身份管理平台内一些重要的状态数据,让管理员对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便于管理员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

账号模块用于完成全校身份账号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过期设置、锁定/解锁和加入组操作。

其中用户数据采集可以采用以下方式:① 使用公共数据平台从学校数据中心学生库和教师库自动抽取用户身份数据,并加以归纳和整理后同步到身份管理平台的身份数据库。

统一身份认证介绍

统一身份认证介绍

01
定义
加密与安全协议是用于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的一 组技术。
02 03
工作原理
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协议(如SSL/TLS、HTTPS等),对 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 篡改。同时,使用安全协议(如OAuth、OpenID Connect等)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授权管理。
系统集成
将各个组件集成在一起,实现 统一身份认证的功能。
维护与优化
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优化,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提高安全性、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增 强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缺点
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需 要各个应用系统的配合和支持。
统一身份认证介绍
• 统一身份认证概述 • 统一身份认证的原理与技术 • 统一身份认证的解决方案 • 统一身份认证的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统一身份认证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02
03
04
定义
统一身份认证是一种基于单一 账户和密码,实现跨多个应用 或平台登录的身份验证方式。
方便性
用户只需记住一个账号和密码 ,即可访问多个应用或平台。
提高用户体验,减少用户因遗忘密码而产生的困扰,增强 安全性。
令牌传递
定义
优势
令牌传递是一种基于令牌的身份验证 机制,其中令牌是用户已通过身份验 证的凭证。
提高安全性,减少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工作原理
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后,系统会生成一个令牌 并将其发送给用户。用户在访问其他应用或 服务时,需出示该令牌以证明其已通过身份 验证。
单点登录(SSO)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设计方案1)系统总体设计为了加强对业务系统和办公室系统的安全控管,提高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我们设计了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1.1.设计思想为实现构建针对人员管理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全面完善的安全管控需要,我们将按照如下设计思想为设计并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部建设基于PKI/CA技术为基础架构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集中证书管理、集中账户管理、集中授权管理、集中认证管理和集中审计管理等应用模块实现所提出的员工统一、系统资源整合、应用数据共享和全面集中管控的核心目标。

提供现有统一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单点登录模块和调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服务,实现针对不同的用户登录,可以展示不同的容。

可以根据用户的关注点不同来为用户提供定制桌面的功能。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通过使用唯一身份标识的数字证书即可登录所有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集成性。

提供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统一账户管理平台,通过LDAP中主、从账户的映射关系,进行应用系统级的访问控制和用户生命周期维护管理功能。

用户证书保存在USB KEY中,保证证书和私钥的安全,并满足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

1.2.平台介绍以pki/ca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外先进的产品架构设计,实现集中的用户管理、证书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审计等功能,为多业务系统提供统一、安全、有效的配置和服务,如用户身份、系统资源、权限策略、审计日志等。

如图所示,统一任管理平台的组件是松散耦合、相互支持和独立的。

具体功能如下:a)集中用户管理系统:完成各系统的用户息整合,实现用户生命周期的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与各应用系统的同步机制,简化用户与其账号的管理复杂度,降低系统管理的安全风险。

b)集中证书管理系统:集成证书注册服务(RA)和电子密钥(USB-Key)管理功能,实现用户证书申请、审批、核发、更新、吊销等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支持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

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可编辑全文

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可编辑全文

安全规范化
建立集团公司企业级用户中 心,整合员工、外部用户等 用户群体,建立统一的数据 中心。制定标准化的生命周 期管理过程。
认证体系服务、应用权限管 理、数据服务制定标准化管 理过程。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的平台级服务能力。
向各应用系统提供规范化的 系统集成方案,从认证、管 理及用户访问层面保证系统 及数据的安全性。
面临问题
权限申请:入职时,如何申请多系统帐 号与权限; 系统访问:访问不同的系统,需要输入 不同的地址,多次输入帐号和密码; 身份认证:不同系统拥有不同身份认证 方式; 自助服务:信息变更,需要在多个系统 内重复操作、处理;
用运管户维理层层层面面面
流程管理:如何规范化用户入职、权限申请 、离职流程; 管控:谁应该有什么系统的什么权限; 管控:如何快速审计出,什么人在哪些系统 有哪些权限;什么人什么时间登录了什么系 统; 安全问题:系统使用的密码是否安全,认证 手段是否符合要求,加密方式是否可信; 数据问题:业务系统、用户数据、组织数据 、账户数据、认证方式、授权体系相互独立 ,数据非常分散,无法横向打通。
平台建设目标
上游数据源
HR
外部人员管理流程
……
用户群体
内部 人员 外包 用户 临时 用户 其他 用户
下游系统
用户数据中心
建立权威、标准的数据中心, 提供业务系统标准化数据服务 。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以及LDAP 协议提供基础服务。
人员管理
全生命周期人员管理体系,权 威数据中心,高效便捷的管理 模式,个性化策略管理。
权限管控分散
各业务系统独立维护各自的帐号及权限,对用户体验(申 请过程)以及管理员运维都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对权限 的统计分析难以进行。
缺少帐号及权限管理流程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拥有大量的学生、教师和员工,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基于单点登录技术,通过一次登录就可以在不同系统中实现身份的认证和授权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信息安全性。

在当前高校信息系统中,通常需要登录学生信息系统、图书馆系统、教务系统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都需要单独进行登录验证,不仅繁琐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而引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后,用户只需要通过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不同系统,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技术原理、实际应用案例、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探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在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维成本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从而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将可以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保障,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推动高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身份认证平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1.3 研究意义高校信息化建设旨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作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以实现校园内各类业务系统的统一认证,减少师生们在使用不同系统时需要重复登录的烦恼,提升了操作体验。

基于LDAP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

基于LDAP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

较 :. 新 类 操 作 , 添 加 条 目 、 除 条 目 、 改 条 目 、 改 条 目 b更 如 删 修 修 名 . . 证 类 操 作 , 绑 定 、 绑 定 ; . 它 操 作 , 放 弃 和 扩 展 c认 . 如 解 d其 如 操 作 。除 了扩 展 操 作 , 外 9种 是 L A 另 D P的标 准 操 作 ; 展 操 作 扩 是LA D P中为 了增 加新 的 功 能 . 供 的 一 种 标 准 的 扩 展框 架 , 提 当
证 机制 . 树 中 的 唯 一 名 称 标 识 . D 是 条 目 在 父 节 点 下 的 唯 一 名 称 标 R N 校 园 网 的统 一 身 份 认 证 系 统 将 这 些 应 用 的独 立认 证 系 统 进 识 .如 同 文 件 系 统 中 ,带 路 径 的 文 件 名 就 是 D N. 文件 名 就 是 行 整合 .使 不 同应 用 在 统 一 的 用 户 资 料 基 础 上 进 行 统 一 身 份 认 RDN 。 证. 目录和 L A D P技 术 在 存 储 、 询 数 据 时 有 很 高 的 执行 效率 . 查 可 43 能 模 型 : 述 L A _功 描 D P中 的数 据 操 作 访 问 以利 用 L A D P构 建 复 杂 的 分布 式 目录 结 构 .在 目录 中存 储 各 种 我 们 需 要 对 目 录 树 中 的 信 息 进 行 访 问 .D L AP功 能 模 型 说 类 型 的 数 据 . 提 供 基 于 这些 目录 的 高 效 访 问 . 而 减 少数 据冗 明 了 能够 使 用 L A 并 从 D P协 议 对 目录 执 行 某 些 操 作 . 余 . 高 管 理 维 护 的 效 率 提 在 L A D P中共 有 四类 1 0种 操 作 :. 询 类 操 作 , a查 如搜 索 、 比 2L A 、 D P简 介 L AP是 一 个 运 行 在 T PI D C /P上 的 目录 访 问 协 议 . 基 于 X. 是 5 0协 议 标 准 的 .但 它 比 X 5 0简单 且 可 根 据 需 要 定 制 + 0 . 0 .与 X . 5 0不 同 . D P 支持 T PI 0 LA C/ P协 议 .这 对 访 问 I E N T是 必 须 T R E

互联网行业中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安全研究

互联网行业中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安全研究

互联网行业中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安全研究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各种网络服务应运而生,同时也带来了身份认证与数据安全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行业中的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安全研究,旨在解决用户身份识别问题和数据泄露风险,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

一、认证基础理论和技术身份认证是建立在信息安全基础上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用户的身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统一身份认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身份认证手段,目标是实现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身份一致性。

常见的统一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单点登录(SSO)、身份提供商(IdP)和服务提供商(SP)等。

二、互联网行业中的身份认证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企业对于身份认证的需求不同。

在金融行业中,为了满足用户对于安全的要求,需要进行多层次的身份验证,如密码、指纹、眼纹等。

而在社交媒体领域,身份认证主要用于识别用户的真实身份,防止虚假账号存在。

三、统一身份认证的价值和挑战统一身份认证的实施,一方面可以简化用户的身份验证过程,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注册账号的次数,提升用户粘性。

然而,统一身份认证也面临着数据隐私泄露和骇客攻击的风险。

因此,保护用户身份和数据安全是互联网企业在实施统一身份认证时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四、数据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的个人数据非常珍贵,若失去控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数据安全。

这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数据备份、安全监测等。

五、数据泄露事件的影响与处理近年来,因为数据泄露事件频繁,用户对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对于发生数据泄露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不仅需要承担声誉损失,还可能面临用户的起诉和高额赔偿。

因此,针对数据泄露事件,企业应该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并加强技术和管理上的防范。

六、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为了维护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用户权益,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管政策。

国家博物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国家博物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周虹霞(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100006 )摘要:本文结合国家博物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工作实践,分析用户管理现状,找到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介绍了系统技术架 构、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希望该系统的应用为全面实现“智慧国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用户管理国家博物馆“智慧国博”项目包含众多应用系统建设内容,用 户数量大。

为实现这些应用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国博亟需建设一套 统一身份认证和用户数据管理系统,对现有用户信息进行整合,构 建标准规范的用户管理方式,形成权威的用户信息源,为各应用系 统提供单点登录等支撑,并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基础信息 服务,实现用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各应用系统中用户数据 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1现状分析目前国博没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具体情况如下:1.1身份识别采用吉大正元提供的认证引擎进行验证。

在P C 端使用 U K E Y ,U 1C E Y 中存储用户名信息,登录入口通过获取U K J E Y 中的 用户登录名来识别用户身份。

身份识别系统未进一步实现用户授权、 统一身份证的功能。

1.2单点登录综合工作平台提供登录入口,用户登录后,通过平台跳转到各 应用系统。

平台与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传递t o k e n 方式进行身份校 验,校验规则简单,存在安全漏洞,未实现完整的单点登录功能。

1. 3用户信息管理机构和用户信息没有管理界面。

目前通过人员中间库中的部门 表、人员表和岗位表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该中间库只能通过综合 工作平台手动维护。

2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2.1存在的关键问题2.1.1缺乏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结构身份认证管理所需的账号信息、用户信息、认证管理分别在不 同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中,用户账号与用户信息割裂,各个模块之 间没有交互或交互很少,未形成统一的身份认证闭环,导致身份认 证管理形同虚设。

2.1.2用户信息数据不完整人员中间库中只提供了基本的机构与用户信息,且数据项不完 整,没有覆盖各应用的业务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g r c mp n f aj Oi e c ie o p n , h n d 2 0 0 C ia 3S uh s E gn e n s n Co a y o h— n a hCo a y o B o l l Mahn r C m a y C e g u6 1 0 , hn ; . twe n ie r gDe g mp n f i B n i f d i y o t i i C
随着 信 息 化 建设 的不 断 深 入 , 别 是 高 校 数 字 化 校 园 的 推 行 , 种 网络 应 用 系 统 相 继 建 立 , 户 数量 也 日益增 加 。 而各 系统 大 特 各 用 多是 独 立 认 证授 权 、 立 用 户 账 号 管 理 , 独 由此 带 来 的 访 问 控 制 和 信 息 安 全 问 题 日趋 突 出 。 因 此 , 何 构 建 一 个 完 整 统 一 、 如 稳定 高效 、 安 全 可 靠 的 集 中身 份 认 证 及 管 理平 台 已成 为 当前 数 字 化校 园建 设 的 重 要 目标 。
西南分公司 , 四川 成 都 6 10 ) 2 0 0
摘 要 : 合 数 字 化 校 园基础 平 台 , 基 于 目录服 务 的 统 一 身份 认 证 体 系结 构 进 行 了研 究 , 用 户 身份 信 . 的 存 储 、 权 及 认 证 管 理 结 对 对 g - 授
进 行 了论 述 并从 工 程 应 用 出发 给 出 了相 关 实现模 型 。
1统 一身份 认证 平 台的系统 功能 结构
统 一 身份 认 证 平 台管 理 庞 大 的用 户 数 据 数 , 别 是 在 高校 应 用 环 境 中 , 年都 有数 干新 的 用 户增 加 , 毕 业 生 用 户 账 号 也 要 保 特 每 而 留 。 有 这 些 身 份 信息 都 需 集 中存 储 并 加 之 有 效 的管 理 ; 时 , 需 建 立 起 相 应 的安 全 策 略 以及 海 量 的基 于 L A 所 同 就 D P目 录服 务 器 的 用 户 数 据存 储 和管 理 功 能 。 而这 种 集 中存 储 、 理 用 户 身 份 的方 式 为 单 点 登 录 (S I 实 现 提供 了基 础 。 管 S O)的 l l 由于数 字 化 校 园 校 建设 进 程 的参 差 不 齐 , 高 校 均 面 临 已有 的众 多 业 务 及 信 息 系 统 复 杂 多 样 , 各 而各 系统 应 用 的 网络 环 境 、 硬 软 件 环 境 以及 开 发 语 言 、 件 系 统 架 构 等 也是 各 不 相 同 。 因此 , 中 的 统 一 身份 认 证 平 台 必须 能够 提供 多种 开发 语 言 、 应 用 系 统 集 软 集 多 成 服务 支持 。 时还 必 须 透 明 的 支 持 除加 解 密 服 务 之 外 的其 它 所 有 安 全 服 务 。 同
ma a e n e t u h n iai n s u t r . n g me t n i n i a t e t t t cu e i d y t c o r
Ke r s u io m e t u h n c t n dr c o ev c ; aaa q i t n s ge s n — n y wo d : n f r i n i a t e t a o ; i t r sr i e d t c u s i ; i l i —o d y 证 : 统 目录服 务 ; 据 采 集 ; 点 登 录 数 单
中图 分 类 号 : P 7 T 2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9 3 4 (0 O2 — 2 2 0 1 0 — 0 4 2 1 )2 6 2 — 2
Re e r h a d De in o t t u t r n Un f r I e t y Au h n ia i n S se s a c n sg f Da a S r c u e i i m d n i t e tc t y t m o t o
m a e a d e t dy o n t u h n c ton fa e o k nd m a e a e d e p s u fi t y a t e t a de i i i r m w r a d xqust s rp i ft e so a e ut rz t d a he tc to iie deci ton o h t r g ,a ho ai a ut n ia n i on n i
I SSN 1 0 — O 4 9 3 4 0
E ma :  ̄@cc. t H - i x l cc e. l n C
ht :ww d z .e . t / w.n sn t n p/ c
Te: 6 l+8 —551 56 9 5 09 4 — 90 63 69 6
C mp r n we g n e h o g o ee o l e d T c n l y电 脑知 识 与技术 K d a o
Vo ., . 2 Au u t 01 ,P .2 2 2 362 6 1 No 2 , g s 2 0 P 6 2 -6 2 , 2 6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存储研究与设计
刘 代 峰 ,敏 ,林 玲 ,智 左 姚
(. 1 西南科技大学 网络信息中心 , 四川 绵 阳 6 1 1 ;. 2 0 02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制造公 司 , 四川 成都 6 10 ;. 2 0 0 3中国石 油集团工程设计有 限责 任公司
n e oem op rt n C eg u6 1 0, hn) a tl P r u C roa o , hn d 2 0 0 C ia i
Ab t a t s r c :Co c r i g t e p o lm fi e t y a t e t ai n tk n h nf d i e t y a t e t ai n s s m n u i e t o x mp e n en n h r be o n t u h n i t , a i g t e u i e d n t u h n c t y t d i c o i i i o e i n v  ̄i f r e a l, y
LI Li D AIZh ~fng , U ng , i e  ̄ ZU O i3, AO n M n Y Li
(. ne fNewok Ifr t n S uh s Unv  ̄i o ce c n c n lg , i y n 2 0 0 Chn ; .q ime tM a uatr 1Ce tro t r no ma o , o twet ie w fS in ea dTe h oo y M a a g6 1 1 , ia 2E up n n fcu — 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