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2.15《推进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同步训练(1)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优化训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读图2-13,完成(1)~(4)题。

图2-13
请指出(1)上图是佛经《_______》的一部分
(2)它是世界上现存_______有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3)它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朝,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的_______已经比较发达。

(4)这种印刷术有什么缺点和不方便?它后来被哪种方法所替代?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的有关知识。

目的是为学习本节课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结合图片首先判断出印刷品的名称,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回顾它的历史地位及出现的时代,同时通过预习课本知道后来我国又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答案:(1)金刚经
(2)最早的明确时间记载
(3)唐雕版印刷
(4)费工费时,而且浪费资源,经济效益很小。

活字印刷术。

2.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_______”。

_______时,指南针经_______人传到欧洲。

北宋时期,平民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

我国_______就发明了火药,到了宋代加以改进,开始广泛运用于_______。

在元代由于棉纺织技术的发达,棉布逐渐取代_______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思路解析:本题是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的考查,其目的在于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复习应用,其中涉及了中国的三大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药。

答案:司南南宋阿拉伯毕昇唐朝军事战争丝麻
①活字印刷术②造纸术③指南针④火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让中华民族特别值得骄傲的历史壮举。

在很多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本课中又介绍到火药是在唐朝发明的,所以很容易排除答案A、C、D。

答案:B
4.黄道婆(图2-14)改进了纺车,制成的脚踏纺车能同时纺出几根纱
图2-14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黄道婆改进纺车的掌握情况。

只要掌握她制成的木棉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C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明印刷术的国家。

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夏已经掌握______印刷技术。

后来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到______、______,向西传到______,逐渐发展成金属活字。

答案:木活字朝鲜日本欧洲
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如图2-15)比欧洲早
图2-15 活字印刷产品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间的记忆。

只要知道直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而毕昇则是在11世纪就作出了这一发明,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C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掌握情况。

由于棉花在元朝种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黄道婆对于棉纺织技术的改造,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

答案:D
4.看图2-16,请说出图中人物是谁?他的贡献有哪些?
图2-16
思路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课本上图的认识记忆能力,这也是新的课程改革后考查知识的一种方向。

答案:毕昇。

他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5.列举我国宋元时期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技发明成就。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本节课所讲的基本知识的归纳能力。

宋元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新的政治上的统一局面,在科技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骄傲于世界的两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答案: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推动了知识的传播,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

两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推动了后来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志鸿教育乐园
“什么是赤壁之战”
学生:“老师,什么是赤壁之战?”
老师:“赤臂嘛,就是光着膀子,赤壁之战,自然就是光着膀子打仗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科技成就出现的顺序__________。

E.指南针传入欧洲
F.雕版印刷术中的《金刚经》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科技成就出现时间的掌握情况。

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北宋,火药发明是在唐朝中期,司南应该是战国时期,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南宋,雕版印刷中的《金刚经》是在唐朝后期,金属活字是在元以后。

答案:CBFAEDG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根据对课本知识点“松江是元代江南的棉纺织业中心”的知识点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答案:D
思路解析:黄道婆的棉纺织技术是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得的,早在唐宋时期,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就优于中原。

答案:C
4.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思路解析:活字印刷的优点是活字可以反复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费用,提高了效率。

印刷效率提高了,但印刷量是根据需要而定的,印刷量并没有大为增加,印刷时还不能套色,印刷质量与雕版印刷相比,没有明显提高。

答案:D
5.“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懂,毫厘不差,生死系矣。

”其中提到的指南针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思路解析:本题虽然以材料为题干,但可以抛开材料,主要是考查对指南针的传播的时间的记忆,应该是南宋时期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答案:B
6.“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谣。

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的事迹。

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思路解析:本题以一首歌谣作材料背景,清新自然,活泼亲切,很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黄道婆,由于她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唯一平民妇女,教材中还有其画像,一般印象比较深刻,加上材料中已给出姓氏,故很容易判断出是黄道婆,此题难度不大。

答案:C
7.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的我国古代发明是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搞清欧洲新航路开辟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和我国古代的发明相联系。

答案:B
8.在北宋以前,最先进的印刷术是
思路解析:在北宋以前,最先进的印刷术是最早出现在唐朝初年的雕版印刷术。

由于其本身的缺陷,到北
宋时由毕昇发明了更先进的活字印刷术,蜡纸印刷术和胶版印刷术则出现在近代。

答案:B
9.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思路解析:本题是以材料作题干的一道选择题,从材料中的“文学”角度理解,主要是指文学的传播,可见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A.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B.造纸术、建筑术、指南针和火药
C.中医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
D.造船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思路解析:四大发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答案:A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

”《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北宋时期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完成(1)~(2)题: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
(2)从材料看司南和指南针的功能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过程。

韩非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因此可以推断出(1)的答案。

从材料中的“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等语句可以看出指南针和司南都是用来辨别方向的。

答案:(1)司南最晚应该出现在战国时期。

(2)司南和指南针的作用是指示方向和辨别方向。

12.在宋元时期出现了很多对世界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根据你所学习到的有关知识,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通过思考宋元时期推动科技成就出现的原因,考查全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一定社会时期科技进步的原因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答案:隋唐以来盛世环境的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续发展;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在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雄厚的经济基础上,也必然推动一定科技的发展;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像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体现了科技的延续性;对外促使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并开始外传,罗盘针成为航海中的指南针;军事战争的推动,推动了火药的广泛应用。

发明者的个人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像毕昇、黄道婆等人的努力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刷术的国家,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基本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雏形。

请你查阅网上的有关资料,说一说近年来印刷术的变化。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印刷业早就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答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汉字的计算机处理成为现实,印刷出版业开始告别了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时代。

由键盘输入汉字,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可黑白,也可彩色印刷。

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可进行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印刷。

另外扫描仪、数码相机也可与电脑相连,实现方便快速的图文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