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孟莉;王彦永;李艳敏;刘万根;王铭维
【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的非运动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74例PD 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D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NMS-Ques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患者发生非运动症状2 ~ 24个,平均(11.6±4.8)个.首发非运动症状依次为便秘20例(27.0%)、出汗异常8例(10.8%)、性功能障碍8例(10.8%)、夜尿增多6例(8.1%)及身体疼痛、不适4例(5.4%).便秘的发生率最高(73.0%),其次为多汗(67.6%),疲劳(59.5%),记忆力减退(58.1%),情绪低落(56.8%),流涎(56.8%),兴趣减退(54.1%),焦虑、紧张(51.4%),身体疼痛、不适(48.7%),不宁腿(48.7%),困倦(45.6%),吞咽困难、呛咳(45.6%),夜尿增多(45.6%),尿频(44.6%),注意力难以集中(40.5%),睡眠困难或睡眠浅(35.1%),性功能异常(32.4%),尿急(29.7%),嗅觉减退(27.0%),黑曚(21.6%),不明原因体重下降(16.2%),精神恍惚(12.2%),有自知力的幻视幻听(10.8%),复视(10.8%),妄想(9.5%).入组患者HAMA评分(15.11 ±8.24)分,HAMD评分(20.41±15.33)分.轻、中、重度患者非运动症状数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数与病程、Hoehn-Yahr分期、HAM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PD患者非运动症状形式多样,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最多.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数与病程、病情及焦虑呈正相关.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7)004
【总页数】3页(P248-250)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焦虑
【作者】孟莉;王彦永;李艳敏;刘万根;王铭维
【作者单位】05003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
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05003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表现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方面的症状[1]。
然而,越来越多的PD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情绪低落、出汗等非运动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2]。
2006年,国际PD非运动症状学组设计并验证了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用以对PD患者进行筛查及合理治疗,其信度、效度都已得到证
实[3]。
本研究采用NMS-Quest调查74例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分析其与PD病程、病情、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PD非运动症状相关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系2010年6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PD患者74例,均
符合原发性PD的诊断标准(2005年)[4]。
男46例,女28例;年龄45~80岁,平均(64.54 ±8.13)岁;发病年龄 40 ~79 岁,平均(58.14±8.51)岁;病程 3.6个
月~15年,平均(6.40±3.56)年。
排除标准:(1)原发性震颤;(2)脑血管病、脑炎、
中毒、创伤等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3)帕金森叠加综合征;(4)严重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的患者[5]。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调查于入院当天,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神经科医师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非运动症状开始及持续的时间,与运动症状开始时间的先后顺序。
1.2.2 各量表的测评于患者服药后的开期,采用NMS-Ques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测评。
HAMD评分≥20分为抑郁;HAMA评分≥14分为焦虑。
1.2.3 PD严重程度评定根据统一PD评定量表第五部分修订的Hoehn-Yahr(H-Y)分期对患者进行分期,共分为5期:1~2期为轻度,2.5~3期为中度,4~5期为
重度。
1.2.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D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因素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不同H-Y分期非运动症状数量的比较用Kruscal-Wallis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非运动症状的情况本组患者均出现非运动症状,以非运动症状起病36例(48.6%),以运动症状发病26例(35.1%),非运动及运动症状同时起病12例(16.2%)。
以非运动症状发病的PD患者在1~38年,平均(8.60±9.75)年出现运
动症状;而以运动症状发病的患者在3个月~4.5年,平均(1.83±1.35)年内出现非
运动症状。
患者发生非运动症状2~24个,平均(11.6±4.8)个。
首发非运动症状
依次为便秘20 例(27.0%)、出汗异常 8 例(10.8%)、性功能障碍8例(10.8%)、夜尿增多6例(8.1%)及身体疼痛、不适4例(5.4%)。
各非运动症状中以便秘的发生
率最高(54例,73.0%),其次为多汗(50例,67.6%),疲劳(44例,59.5%),记忆力减退(43例,58.1%),情绪低落(42例,56.8%),流涎(42 例,56.8%),兴趣减退(40例,54.1%),焦虑、紧张(38例,51.4%),身体疼痛、不适(36 例,48.7%),不宁腿(36 例,48.7%),困倦(34 例,45.6%),吞咽困难、呛咳(34 例,45.6%),
夜尿增多(34 例,45.6%),尿频(33 例,44.6%),注意力难以集中(30 例,
40.5%),睡眠困难或睡眠浅(26例,35.1%),性功能异常(24例,32.4%),尿急(22 例,29.7%),嗅觉减退(20 例,27.0%),黑曚(16例,21.6%),不明原因体
重下降(12 例,16.2%),精神恍惚(9 例,12.2%),有自知力的幻视幻听(8例,10.8%),有自知力的复视(8例,10.8%),妄想(7 例,9.5%)。
2.2 HAMA、HAMD评分的结果HAMA评分为4~38分,平均(15.11 ±8.24)分,24 例(32.43%)患者出现焦虑。
HAMD评分为7~42分,平均(20.41±15.33)分,15例(20.27%)出现抑郁。
抑郁和焦虑共病的发生率16.22%。
2.3 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非运动症状数量的比较根据H-Y分期,将患者分为(1)轻度
8例,出现非运动症状(4.87±2.17)个;(2)中度49例,出现非运动症状
(11.60±3.60)个;(3)重度 17 例,出现非运动症状(15.47±4.47)个。
轻、中、重度
患者非运动症状数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4 非运动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H-Y分期及HAMA、HAMD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数与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和HAMD评分无相关性(r=0.106,r= -0.067,r= -0.150,
r=0.173;均P >0.05),与病程、H-Y分期、HAMA评分呈正相关(r=0.323,
r=0.509,r=0.242,均P <0.01)。
3 讨论
目前,因传统的PD发病理论——“病变位于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
不能解释PD非运动症状,受到了质疑。
当前倾向于用由α-突触核蛋白构成的路
易小体异常沉积于特定脑区,造成神经元功能异常解释 PD 的发病机制[6]。
Braak 等[7]发现,路易小体、路易轴突及突触核蛋白沉积始于延髓,逐渐依次进展到脑桥、中脑、间脑和皮质;损害边缘系统、内脏和感觉运动系统。
Braak以
此为基础,提出了假说,将PD分为6个阶段。
本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PD患者
(48.65%)以非运动症状发病,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非运动症状数增加,逐渐出现
运动症状,这与Braak分期的逐渐发展理念一致。
本研究发现,36例(48.6%)以
非运动症状起病,12例(16.2%)以非运动和运动症状同时起病,26例(35.1%)单纯以运动症状起病。
以非运动症状发病的PD患者在1~38年,平均(8.60±9.75)年出现运动症状;而以运动症状发病的患者在3个月~4.5年,平均(1.83±1.35)年内出现非运动症状。
国外研究[8]发现,以非运动症状起病的PD患者出现运动症
状的时间约为10~20年,其中以嗅觉减退和抑郁起病的患者为7年,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患者约11~12年,便秘的患者长达12~18年。
本研究中,部分以运动症状起病的患者在发病数年后才出现非运动症状,不能用Braak分期解释,也
与以上文献报道的不符。
有学者[9]认为,PD患者出现运动症状后用多巴胺替
代治疗,使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纤维逐渐减少,多巴胺能感受器不再接受持续的
刺激,变成多巴胺血浓度脉冲式刺激,诱发了黑质以外部位的病变,出现非运动症状,即PD的非运动症状是医源性的。
首发非运动症状最多的为便秘20例,其他依次为出汗异常8例、性功能障碍8例、夜尿增多6例及身体疼痛、不适4例,与Braak 1期部分吻合。
一项持续24年对不同排便习惯的7000人的前瞻性研究[10]发现,对于那些每天排便次数小于1次的人群,10年后患上PD的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
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便
秘可能发生于患者出现运动(锥体外系)症状之前,是PD发病的最早信号。
本研究显示,除便秘外,本组患者首发症状还包括出汗异常、性功能障碍、夜尿增多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
提示自主神经已经受到了损害,PD的病变起始部位可能并不在延髓,而在脊髓或周围自主神经。
一项国际多中心调查[11]显示,PD患者平均发生非运动症状10个,亚洲国家(以色列,日本)稍高(12个),发生率最高
的是夜尿增多、尿频、便秘等自主神经症状,其次为情感、认知障碍。
本研究发现,PD患者平均发生非运动症状(11.6±4.8)个。
便秘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多汗、疲
劳、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流涎、兴趣减退、焦虑及紧张、身体疼痛或不适、不宁腿、困倦及精神差、吞咽困难及呛咳、夜尿增多、尿频、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困难或睡眠浅、性功能异常、尿急、嗅觉减退、黑曚、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精神恍惚、有自知力的幻视幻听、复视、坚信存在感。
与既往研究[11]结果基本相符,证实PD绝非是单纯运动功能受损的疾病。
本研究发现,轻、中、重度患者非运动症状数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D
患者非运动症状数量与病程、H-Y分期、HAMA评分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
发病年龄和HAMD评分无相关性。
表明随着病情加重及病程进展,PD患者发生
非运动症状明显增多,焦虑对其影响较大,而抑郁的影响不明显。
PD患者常合并焦虑和抑郁,在运动症状出现前,焦虑与PD的关系比抑郁更密切。
研究[12]
发现,焦虑与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转运异常有关,在焦虑灵长类动物模型及焦虑患者中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结合能力下降,提示焦虑与PD的发病机制较相似。
在抑郁的发病机制中,主要涉及的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D3受体。
Nadeeka等[13]发现,出现姿势不稳及步态异常的PD患者比单纯静止性震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发病年龄早、冻结、症状波动、开关现象都是焦虑的危险
因素。
有关PD焦虑的研究明显少于PD抑郁,故应进一步对PD焦虑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PD的非运动症状的形式多样、复杂,发生率高,与病程、病情及焦虑呈正相关。
自主神经症状可早于运动症状发生,对PD发病有预警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梅雨晴,黄译腺,恽文伟.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72.
[2]David A,Gallagher,Andrew J,et al.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non-motor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nd are we missing them?[J].Mov Disord,2010,25:2493.
[3]Martinez-Martin P,Schapira AHV,Stocchi F,et al.Prevalence of non-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in an international setting;study using non-motor symptoms questionnaire in 545 patients[J].Mov Disord,2007,22:623.
[4]蒋雨平,王坚,丁正同,等.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05年)[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40.
[5]张颖冬.重视帕金森病的正确诊断——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现代认识[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321.
[6]袁永胜,张克忠.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13. [7]Braak H,Ghebremedhin E,Rüb U,et al.Stages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pathology[J].Cell and Tissue Research,2004,318:121.
[8]Gaig C,Tolosa E.When does Parkinson's disease begin?[J].Mov Disord,2009,
24(Suppl 2):656.
[9]Wolters ECh.Non-motor extranigral signs and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9,15(Suppl 3):6.
[10]Abbott RD,Prerovitch H,White LR,et al.Frequency of Bowel Movement s and
the Future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logy,2001,57:456.
[11]Chaudhuri KR,Martinez-Martin P,Schapira AH,et al.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pilot study of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elf-completed nonmotor symptoms questionnaire for Parkinson's disease:the NMS-Quest study[J].Mov Disord,2006,21:916.
[12]Osamu K,Ken I,Derek C,et al.Neurobiology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rkinson's Disease [J].Parkinson's Disease,2011,2011:143547.
[13]Nadeeka NW,Anna S,Sally M,et al.Anxiety Disorders in Parkinson's
Disease: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J].Movement Disorders,2010,2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