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2章复习学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学习目标】
梳理主干,理解荒漠化成因和危害,掌握荒漠化治理和保护雨林的措施,树立正确的坏境观。
【自主回扣】(结合提示回扣课本、学案导学、复习提纲落实重点问题)
★1•荒漠化的分类与各自分布区域,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图2.2) o
★2.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图2.12)
★3.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以及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4.森林的生态功能。
★5•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图2. 15) o
6.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脆弱的?(图2. 16, P29思考)森林破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7.导致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图2.20)及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图2.26)。
★&湿地的成因及生态功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哪些?(P37问题研究)【体系构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米。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杭州之肾”之称。
西溪湿地经历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
盛、民国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湿地面积从历
史上的60多平方千米,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
的10. 08平方千米。
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
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都将受益匪浅。
材料二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若尔盖湿地的重
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整个保护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15条溪流汇
入,从1972年至今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良
沼泽增加草地8 000多公顷,载畜率为15&1%。
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
(1)试分析曼扎塘湿地的形成原因。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
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
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近儿十年来,曼扎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以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严
重。
请列举造成若尔盖湿地退化的人为因素。
(4)可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地保护曼扎塘湿地?
【解析】第(1)题,湿地的形成主要从“来水”和“去水”两个角度分析。
“来水”有降水、冰雪融水、径流输送和地下水补给等;“去水”主要有径流排出以及蒸发、下渗。
图示曼扎塘湿地位于青藏高寒
区,结合其自然条件分析湿地的成因。
而像西溪湿地的成因:(来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去水〉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第(2)题,该题考查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破坏的后果):①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旱涝加剧〉。
②气候失调。
③植被覆盖率下降。
④土壤侵蚀加剧,含沙量增大。
⑤生态平衡失衡。
⑥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3)题,高原湿地的人为破坏,主要是过度利用和人为改变湿地功能。
如文字材料所示的挖渠
排水,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载畜率高达158.1%等。
第(4)题,湿地的有效保护,要针对破坏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多条河流汇聚;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
隔,水分下渗少。
(2)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④增加地表水下渗,缓解城市“内涝”,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
(3)改良沼泽增加草地;过度放牧;排水渠道截断了进入湿地的水源。
(4)停止沼泽排水,逐步退草还湿;保证周围河流对湿地的水源补给;控制载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