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地理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计量地理学第二版课程,主要介绍计量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如何利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地理问题,同时,还将学习到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地理资讯系统等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深入探究地理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
二、教材
•《计量地理学(第二版)》(英文原版)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atial Data, by N. Cressie, 2nd Edition, Wiley, 1993.
•《计量地理学导论》(中文版)Introduction to Spatial Econometrics, by Anselin,L., China Machine Press, 2002.
•《地理信息科学》(中文版)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by Longley, P., Goodchild, M., Maguire, D.J., and Rhind, 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掌握计量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熟悉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地理资讯系统等知识;
3.运用计量地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地理问题;
4.通过研究地理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提升对地球的认识。
四、教学大纲
第一讲计量地理学概述
1.1 计量地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2 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3 计量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二讲地理统计学
2.1 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地理统计学的统计方法; 2.3 地理统计学在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讲计量经济学
3.1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2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模型; 3.3 计量经济学在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讲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
4.1 空间自相关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2 空间回归的基本原理和实例分析;
4.3 空间模型在地理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讲地理资讯系统和地理空间分析
5.1 地理资讯系统的基本框架和组成部分; 5.2 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例证; 5.3 地理资讯系统在地理问题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和要求
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讲解理论和模型的同时,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并提高其思维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中将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行寻找相关案例并进行剖析。
同时,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时完成作业和实验。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作业和实验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备系统运用计量地理学的能力;
2.作业占总成绩的20%,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能
独立分析地理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实验占总成绩的20%,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计量地理学的方
法和技术,并掌握相关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七、参考文献
•Anselin, L. (1988). Spatial Economics: Methods and Models.
Kluwer Academic Press.
•Cliff, A. D., Ord, J. K. (1973).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ion.
•Goodchild, M. (1992).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Longley, P., Goodchild, M. F., Maguire, D. J., Rhind, D. W.
(2007).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 Wiley.
•Tobler, W. (1970).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on of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 46, 2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