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试题多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选题
1. ()不宜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即使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敏感。
【A|B|C|D】
A. 青霉素
B. 头孢菌素
C. 头霉素类
D. 硫霉素类
2. ()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感染。
【A|B】
A. 头孢他啶
B. 头孢哌酮
C. 头孢唑林
D. 头孢克洛
3. ()适用于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A|B|D】
A. 磺胺类
B. TMP/SMZ
C. 亚胺培南
D. 环丙沙星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指出,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包括()。
【A|B|C】
A. 细菌感染
B. 真菌感染
C. 支原体感染
D. 病毒感染
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包括哪几个部分()。
【A|B|C|D】
A.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C.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D.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6. Ⅰ类切口手术确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下列哪种情况需追加一剂量抗菌药()。
【A|C】
A. 手术时间>3小时
B. 手术时间>5小时
C. 术中失血量>1500ml
D. 术中失血量>2000ml
7. 2015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B. 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S以下
C.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40%
D.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8. I类切口通常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
【A|B|C|D】
A. 手术范围大
B.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C. 异物植入手术
D. 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
9. I类切口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
【A|B|C|D】
A.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3h),污染机会多
B.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C. 异物植入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D.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
10. MRSA感染的抗菌治疗可选()。
【A|D】
A. 替考拉宁
B. 头孢曲松
C. 氨苄西林
D. 万古霉素
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叙述正确的是()。
【A|D】
A. 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B. 肾衰竭患者可以正常使用
C. 对听力影响甚微
D. 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12. 不属于繁殖期杀菌药的是()。
【B|C|D】
A. β-内酰胺类
B. 磺胺类
C. 大环内酯类
D. 四环素类
13. 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出现革兰阳性杆菌感染,可选用()。
【A|B|C】
A. 万古霉素
B. 去甲万古霉素
C. 克林霉素
D. 甲硝唑
14. 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出现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用()。
【B|C|D】
A. 克林霉素
B. 氨基糖苷类
C. 氨曲南
D. 磷霉素
15. 厄他培南与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差异在于()。
【A|B】
A. 血半衰期较长,可一天一次给药
B.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非发酵菌抗菌作用差
C. 血半衰期较短,需一天三次给药
D.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发酵菌抗菌作用强
16. 发生脑膜炎时,在脑脊液中易达有效药物浓度的抗菌药物药物有()。
【A|B|C】
A. 青霉素
B. 头孢曲松
C. 美罗培南
D. 替考拉宁
17.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B|D】
A. 胃部不适、恶心
B. 光敏反应
C. 二重感染
D. 横纹肌溶解
18.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
【A|B|C|D】
A. 惊厥、抽搐和癫痫
B. 锥体外系症状
C. 精神症状
D. 周围神经炎
19.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
【A|C|D】
A.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C. 肠道感染
D. 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20. 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可以选择的是()。
【B|C】
A. 大环内脂类
B. 头霉素类
C.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D. 氟喹诺酮类
21. 关于SSI的细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B.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C. 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阳性菌
D.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22. 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 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 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
D. 本类药物不宜与强利尿剂合用
23. 关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管理,叙述正确的是()。
【A|B|C|D】
A. 应实施专档管理
B. 各临床科室使用时,应按要求及时填报有关信息
C. 要指定专人定期收集、汇总本单位此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信息表
D. 应定期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耐药
24. 关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
B.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
C.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
D.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价格一般相对便宜
25.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叙述有误的是()。
【A|B】
A.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仅对少数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B.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
C. 氨基糖苷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合用可能加重前者的肾毒性,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D. 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26. 关于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B|C|D】
A. 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大
B. 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
C. 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
D. 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
27. 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包括()。
【B|D】
A. 环丙沙星
B. 左氧氟沙星
C. 诺氟沙星
D. 莫西沙星
28. 患者,女性,47岁。
诊断为肺部感染,患者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5年,无药物过敏史,下列抗菌药物中该患者应避免使用的有()。
【B|D】
A. 阿米卡星
B. 多西环素
C. 庆大霉素
D. 复方磺胺甲恶唑
29. 将青霉素作为首选药物的疾病是()。
【A|C|D】
A.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
B. 支原体属所致感染
C. 梅毒
D. 炭疽
30.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参考的依据是()。
【A|B|C】
A. 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
B. 原发病诊断
C. 危险因素
D. 革兰染色体涂片
31.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B|C|D】
A. 无指征用药
B.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C.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D. 疗程不合理
32. 抗菌药物的分级包括()。
【A|C|D】
A. 非限制使用级
B. 常规使用级
C. 限制使用级
D. 特殊使用级
33. 抗菌药物管理的宗旨包括()。
【A|B|C|D】
A. 减少和遏制细菌耐药
B. 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C. 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患者
D. 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34. 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需考虑哪些因素()。
【A|B|C|D】
A. 患者的感染部位
B. 基础疾病
C. 发病场所
D. 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
35.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指征包括()。
【A|B|C|D】
A.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及2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C. 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
D. 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
3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B|C|D】
A. 价格昂贵的
B. 非限制使用级
C. 限制使用级
D. 特殊使用级
37. 抗菌药物选择的依据包括()。
【A|B|C】
A. 目标细菌组成
B. 目标细菌耐药状况
C. 抗菌药物特点
D. 抗菌药物生产厂家
38.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与()有关。
【A|C】
A. 抗菌药物组织浓度
B. 抗菌药物的代谢方式
C. 抗菌药物半衰期
D.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39.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
【A|B|D】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 经验治疗应以静脉或肌注治疗为主
D.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0. 可用于伪膜性肠炎的抗菌药物有()。
【C|D】
A. 克林霉素
B. 红霉素
C. 甲硝唑
D. 万古霉素
41. 可作为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参考指征的是()。
【A|B|C|D】
A.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B.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者,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感染,如结核分支杆菌
4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
【A|B|C|D】
A. 胃肠道反应
B. 光敏反应
C. 癫痫患者诱发癫痫
D. 心脏毒性
43.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
【A|B|D】
A. 增加初始恰当治疗概率
B. 获得协同作用
C. 抑制不良反应发生
D. 预防耐药性的产生
44.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包括()。
【A|B|C|D】
A. 病原体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B. 需长程治疗,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结核和非结核分歧杆菌
C. 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和感染
D.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45. 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正确的是()。
【B|C|D】
A. 由科主任决定用药
B. 须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C. 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D.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天
46. 面对多重耐药菌,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做到()。
【A|C|D】
A.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B. 无需按药动学特点选药
C. 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送检
D. 执行MDR医院感染核心防控措施
47. 某患者考虑为衣原体感染,以下药物可选的是()。
【A|B|C】
A. 左氧氟沙星
B. 多西环素
C. 阿奇霉素
D. 美罗培南
48. 目前国家卫健委要求哪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行专档管理()。
【A|D】
A. 碳青霉烯类
B. 头孢菌素类
C. 喹诺酮类
D. 替加环素
49. 能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抗菌药物是()。
【A|C|D】
A. 万古霉素
B. 美罗培南
C. 替考拉宁
D. 利奈唑胺
50. 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抗菌治疗可选()。
【A|D】
A. 替考拉宁
B. 氯霉素
C. 头孢噻肟
D. 万古霉素
51. 青霉素G的抗菌谱包括()。
【A|C|D】
A. 肺炎链球菌
B. 肠杆菌属
C. 肠球菌
D. 化脓性链球菌
52. 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抗菌药物为()。
【A|B|C】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磷霉素
D. 氯霉素
53. 肾功能减退患者不需调整剂量的药物有()。
【A|C|D】
A. 大环内酯类
B. 糖肽类
C. 利奈唑胺
D. 克林霉素
54.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A|C|D】
A.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严密监测肾功能情况
B. 尽量联合使用,增强药效
C.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D. 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须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55.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症包括()。
【A|B|C】
A. 多重耐药但对该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严重感染,包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等
B. 严重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C. 粒缺伴发热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D.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
56. 替加环素抗菌谱广,可用于()的治疗。
【B|C|D】
A. 铜绿假单胞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大肠埃希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57. 头孢菌素类对()作用差,不宜用于治疗上述细菌所致感染。
【A|C】
A.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肠球菌属
D. 肺炎球菌
58.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正确的说法是()。
【A|B|D】
A. 手术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B.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C. 大部分手术都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D.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在于预防外科切口或手术污染菌感染
59. 为了提高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尿液标本采集时,宜()。
【B|D】
A. 采集夜尿
B. 采集晨尿
C. 嘱患者睡前多喝水
D.尿液在膀胱内滞留至少4h以上
60.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包括()。
【A|B|C】
A. 预防浅表切口感染
B. 预防深部切口感染
C. 预防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D. 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61. 下列关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方案调整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B|C|D】
A. 肾功能不全者首选经肝胆代谢和排泄的药物
B. 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经双通道(肝肾)消除的药物
C. 肾功能不全患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肾毒性的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程度严格调整给药剂量
D. 剂量调整通常以减量法、延长给药间隔和二者结合的给药方案
62. 下列关于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宜用于治疗轻症感染
B. 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C.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减量使用
D. 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一般无需剂量调整
63. 下列哪些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感染有效()。
【A|C|D】
A. 利奈唑胺
B. 妥布霉素
C. 替考拉宁
D. 万古霉素
64. 下列哪些药物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A|B|C】
A. 头孢哌酮
B. 头孢曲松
C. 甲硝唑
D. 阿莫西林
65. 下列药物中,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是()。
【A|C|D】
A. 大环内酯类
B. 氨基糖苷类
C. 头孢菌素类
D. 林可霉素类
66. 下列药物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是()。
【B|C】
A. 头孢呋辛
B. 头孢唑林
C. 头孢拉定
D. 头孢丙烯
67. 厌氧菌感染可以选用()。
【A|C|D】
A. 亚胺培南
B. 氨基糖苷类
C. 甲硝唑
D. 克林霉素
68. 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质量控制与管理,主要措施包括()。
【A|B|C|D】
A.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组织制度
B.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与监督反馈
C.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D. 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69. 医疗机构应当对哪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开展调查()。
【A|B|C|D】
A. 使用量异常增长,半年来使用量排名,始终居于本机构异常前列的抗菌药物
B. 临床经常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
C. 企业违规销售的抗菌药物
D. 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抗菌药物
70. 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B|D】
A.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B.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
C.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D.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71.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处方权。
包括()。
【A|B|D】
A. 抗菌药物培训考核不合格
B. 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C. 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
D. 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72. 以下关于抗菌药物的经验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经验用药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用药
B. 经验用药就是指大夫个人的用药习惯
C. 经验用药需要评估病原体,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
D. 参考内容包括病原菌的分布频率;某类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当地药敏资料
73. 以下关于糖尿病足感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溃疡面小于2cm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 溃疡表面炎症大于2cm且累及筋膜时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C. 治疗上要配合外科清创+负压吸引有效
D. 血糖控制是根本
74. 以下疾病应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是()。
【A|B|C】
A. 中性粒细泡缺乏伴发热
B. 布鲁菌病
C. 感染性心内膜炎
D.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75. 以下哪类抗菌药物不是通过影响细菌叶酸代谢而发挥抗菌作用()。
【A|B|C】
A. 青霉素类
B. 头孢菌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喹诺酮类
76. 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药物有()。
【B|D】
A. 万古霉素
B. 多粘菌素
C. 林可霉素
D. 制霉菌素
77. 预防用抗菌药物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A|B|C】
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 人工关节移植手术者
78. 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主要药物包括()。
【A|B|D】
A. 四环素类
B. 氟喹诺酮类
C. 氨基糖苷类
D. 大环内酯类
79. 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是()。
【A|B|C】
A. 头孢曲松
B. 头孢唑肟
C. 头孢他啶
D. 头孢拉定
80. 属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名称的是()。
【A|C|D】
A. 特殊使用
B. 常规使用
C. 非限制使用
D. 限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