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
鄂州职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潘 峰
摘 要: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数学逐渐成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它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高职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应从高职数学教学的建模思想渗透角度出发,先分析其作用,然后重点分析其渗透方法,旨在为高职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模思想 数学教学 渗透 高职教育
文章编号:IS SN2095-6711/Z01-2015-10-0046
一、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的作用
从数学建模的指导思想来看,主要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等。

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将数学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将数学建模应用于高职数学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益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要求高职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思想,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将其转化为数学形式,指导学生采用理想化的抽象方法来建模假设,对问题进行求解。

这样一来,有效发挥数学模型的桥梁作用,将数学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思想,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抽象思维能力,并归纳出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理论、计算机等来综合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据大量实践显示,对于看似完全不同的实际问题,经过简化后,最终得出的数学模型却是相似的。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使用类比归纳、寻找规律等数学思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3.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对数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且认为数学就是一些理论、计算技巧,数学学习没有用处。

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应用性、实践性,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分析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建模思想渗透其中。

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知识讲解中渗透建模思想。

在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基本按照“阐述定义——论证推导过程——分析知识的应用方法”模式,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知识讲解中应用建模思想后,通过实际案例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升数学学习的目的性。

比如在“函数”的学习中,其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把握。

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将其与生活实际案例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比如职工与工资的对应关系、实数与立方的对应等,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建模思维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生活阅历、认知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案例。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知识应用中渗透建模思想。

在高职教育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因此,这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来讲,需要培养学生的以下数学应用能力:根据所学的知识理解工程上遇到的原理、概念;将生产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当然,对于复杂难懂的理论推导、计算等,则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将有限的课时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鉴于上述情况,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与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肌肉重量与体重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对于正常人来讲,其肌肉与体重之间呈正比例的关系。

据测量,小明同学体重为200磅,肌肉为80磅,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体重160磅的小刚同学,其肌肉的重量是多少?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在知识考核中渗透建模思想。

在传统的高职数学考核中,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但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一考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满足不了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高职数学考试考核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模式,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比如加入开卷考、论文写作等模式。

在选择考核方式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除考查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能组织数学建模竞赛。

具体来讲,教师为学生提供建模信息和数据,根据建模的需要,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建模任务,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讨论。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数学建模的练习,用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有益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建模思想渗透到知识讲解、知识应用以及知识考核中。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中.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长
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
[2]杨 飞.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科技
致富向导,2013
[3]刘 浪,吕 扬.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
讨[J].考试周刊,2013
[4]李宏平.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J].大学数
DOI:10.16534/13-9000/g.2015.2202
4
2.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