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二章 社会交换论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随之产生,社会组织也是在这种交换中形成的,
即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间接化,交换物会趋
向一般化并产生调节交换的规范,从而逐步形成
社会组织。
2021/8/28
13
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 生平及著作 • 理论旨趣 • 基本概念界定 • 社会交换的基本过程 • 宏观社会交换的特征
2021/8/28
14
生平及著作
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它可以是物质的,如金钱;也
2可021/以8/28 是非物质的,如声誉,赞扬。
7
基本概念
• 6、成本(cost,又称为代价)。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进行某行动同时失去的机会和报酬,如为 了考试获得好成绩放弃了与朋友的约会;二是指 进行某行动过程中蒙受的痛苦、受到的惩罚等,
如为了争得冠军,带伤忍痛进行高强度训练。
• 7、投资。投资是指“与某特定的社会遭遇有关 的个人的全部特征和经验”。投资与成本两个概
念极为相似。
• 8、利润(profit)。指在一项行动结果中,报 酬减去成本所剩下的纯粹奖励。
• 9、剥夺。指某人在得到某一特定奖励后所经历
的时间长度。 2021/8/28
8
基本概念
• 10、满足。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的时间里得到的 报酬已足以使他不再马上需要更多的报酬。
•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后者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 约合同进行的;后者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 感;后者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
2021/8/28
18
基本概念的界定
• 布劳认为,社会报酬有两种:一种是内在性报酬 (internal reward),即从社会交往关系本身 中取得的报酬,如乐趣、爱、感激、社会赞同等; 另一种是外在性报酬(external reward),即 在社会交往关系之外取得的报酬,如金钱、商品、 劝告、邀请、帮助、服从等。
效的命题组成的,因而缺乏理论解释力。他提出
社会学分析应该回到最明确的事实——人的行为
中去,社会学主要研究的单位是人,而非功能论
所强调的社会角色和社会结构。他运用严格逻辑
规则的演绎法构造其基本理论命题,以小群体的
研究验证个体的交换行为,再推论到一般社会行
2021/8/28
6
基本概念
• 1、行动。行动者个体的行为,旨在追求报酬,避 免惩罚。
• 主要代表作:《人类群体》(1950);《社会行为:它 的基本形式》(1961);《返回到人》(1964);《社 会交换的性质》(1967)。
2021/8/28
5
理论策略
• 霍曼斯最初是一个有批判倾向的功能主义者。他
认为,结构功能理论太抽象、太空洞,忽视了对
社会中人的研究,而且形式上也不是由一系列有
• “公平分配原则”的标准:行动者过去的经验;行动者 认同的比较群体
2021/8/28
12
对于宏观社会结构的解释
• 霍曼斯的所有命题都是关于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
但他认为,这些命题同样能对社会作出解释。一
种社会制度只有在它能满足人们的一组基本需要
时,才能把人们从其他的报酬中吸引过去,当它
失去了提供报酬的能力时就难以维持,新的制度
2021/8/28
25
生平及著作
• 生平简介:爱默生(Richard M. Emerson, 1925-1982)
• 主要代表作:〈权力-依赖关系〉(Power- Dependence Relations)(1962,《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权 力-依赖关系:两个实验〉(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Two Experiments)(1964,《社会测量学》上发表);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1976, 《社会学年度评论》上发表);〈交换网络中的权力,衡 平和承诺〉(Power, Equity, and Commitment in Exchange Networks)(1978,和库克(Karen S. Cook)联合 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社会交换理论〉 (Social Exchange Theory)(1981,在他人合编的《社会 心理学:社会学的观点》中发表)。
• 2、互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只 有通过它人们才能把自己的行动变成追求报酬、避
免惩罚的行动。
• 3、情感。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致, 如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情感也是一种可以
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
• 4、刺激。环境中的暗示,能指引个体作出行动上 的反应。
• 5、报酬(rewards,又称为奖励)。指能够满足个
• 攻击-赞同命题(The aggression-approval proposition)
• 理性命题(The rationality proposition)
2021/8/28
11
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
• 霍曼斯认为,人们在交换中,要对成本和报酬、投资和 利润的具体分配比例做出判断,在投资相同的情况下, 总是希望得到的利润与付出的投资成正比,任何一方都 不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这就是“公 平分配原则”。
府形式、政治制度(如立法机构)、审判制度。
同时,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中也包括那些“反制
度的成分”,它是由尚未实现的以及尚未在明确
的制度形式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和理想构成的,并
成为一个社会变迁的最终根源。
2021/8/28
24
爱默生(森)的交换网理论
• 生平及著作 • 理论旨趣 • 交换论的核心假设 • 交换关系 • 社会圈 • 分层网
• 资源提供者可能得到的一般性报酬可以分为四种 形式,按其价值由小到大排列为:金钱、社会赞
同、尊敬和服从。
• 社会交换的形式:内在性报酬型;外在性报酬型; 混合型。
2021/8/28
19
社会交换的基本过程
• 社会吸引 • 社会竞争 • 社会分化 • 社会整合
2021/8/28
20
宏观社会交换的特征
2021/8/28
9
理论假设
• 将人视为趋利避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人, 社会互动乃是互动双方计算得失、权衡利弊,平 等互惠的交换行为。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维持 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交换的对象不一定是看得 见的物品,其他如声望、喜爱、帮助、赞同等, 也同样可以成为交换的对象。如果交换的双方不 能彼此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及利润,那么就没有交 换的必要,社会互动就不会发生。
第十二章 社会交换论
•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整个西方社会学 界逐渐流行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它给社会学的发 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其创始人是霍曼斯,另
外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布劳和爱默生。
• 社会交换论者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
2021/8/28
2
理论渊源
• 经济学 • 人类学 • 行为主义心理学 • 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思、齐美尔和帕累托)的思想
2021/8/28
3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 生平及著作 • 理论策略 • 基本概念 • 理论假设 • 核心命题
2021/8/28
4
生平及著作
• 生平简介:乔治·C.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 1910-1989)
• 生平简介:彼得·M·布劳(Peter Michael Blau 1918-2002)
• 主要代表作:《社会整合理论》(1960)、《科
层组织动力学》(195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
和权力》(1964)、《美国职业结构》(合著,
1967)、《互动:社会交换》(1968)、《社会
交换中的公平性》(1971)、《社会结构研究的
• 宏观结构是由若干群体组成的结构,其分析单位不 是个人,而是群体。布劳认为,吸引、竞争、分化、 整合等基本的交换过程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都普 遍存在,群体之间的交往与个人之间的交往就其基 本过程而言是一致的,但是必须承认宏观过程会出 现一些无法还原于微观过程的突生性质。在微观结 构中,人与人的交往是直接的,而在宏观结构中, 人与人的交往大量的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 往往是远距离的,需要某种机制来传递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结构。布劳认为,共同价值提供了这一机制 或者说媒介,共同价值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间接交 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地各方能以同一 的情景定义进行交换。
2021/8/28
22
制度化
• 布劳认为,共同价值促进了宏观结构的间接交换,但它 只为宏观交换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要使宏观交换 关系得以维持、稳定并发展,则必然需要有一个制度化 的过程。
• 制度化的核心是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涉及各种 具体交换关系的、并且是稳定的普遍的规范,以调整各 个社会单位之间间接和复杂的交换关系模式。
• 11、价值。是指某一具体行动获得报酬或受惩罚 的程度。
• 12、惩罚(punishments)。刺激所具有的伤害 或阻止需求得到满足的能力。
• 13、期望。报酬、惩罚或代价的程度,个体把这 些报酬、惩罚或代价与某一特定刺激联想起来。
• 以上概念是构成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石,它 们相互结合,形成一系列命题。
2021/8/28
21
共同价值
• 如果说个人能提供的报酬是微观结构中产生吸引 的基础,那么共同价值则在宏观结构中也起着基 础的作用,没有它,超越个人之间面对面互动的 交换就根本不可能。
• 共同价值的主要功能是扩大各种社会交往与交换 的范围,是大规模社会沟通的媒介。布劳认为, 社会价值可划分为下列四种类型:特殊主义价值、 普遍主义价值、合法化价值和反抗理想。社会结 构可划分为下列四个方面:社会整合、社会分化、 社会组织与社会变迁。四种社会价值分别于四个 社会结构相对应。
2021/8/28
23
制度化
• 布劳运用他的社会价值分类观点,对社会制度进
行了分类。为保持特殊主义价值的存在,社会需
要整合性制度,包括亲属制度和宗教制度;为保
持普遍主义价值的存在,社会需要生产和分配制
度,包括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分层制度;为了
使社会在追求社会目标时动员作用和协调努力,
社会需要组织制度,其原型是政治制度,包括政
2021/8/28
10
基本命题
• 成功命题(The success proposition)
• 刺激命题(The stimulus proposition)
• 价值命题(The value proposition)
• 剥夺-满足命题(The 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
换还作了一个限定,“社会交换仅局限于下述行
动:这些行动视他人对报酬的反应而定,而且在
这些预料中的反应并不马上发生时行动便停止”。
一种行为是不是交换,要看行为者是否把对方的
回报作为行为发生的尺度,那些不期望他人回报

202的1/8/2交8 往不属于交换。
17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社会交换是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 愿性回报行为”。
途径》(1975)、《不平等和异质性》(1977)、
《关于社会结构的宏观社会学理论》(1977)、
《比较理论的观点》(1984)、《相互关联的社
会属性》(1984)、《我的宏观社会理论与实证
性研究》(1987)
2021/8/28
15
理论旨趣
• 受默顿的影响,布劳也赞成中层理论的取向。他 “试图在日常生活的研究与一般理论之间提供一 个连接的纽带”,因为前者否认社会生活的某些 突生特征,后者则太过抽象玄虚。他反对心理还 原论,希望“通过分析支配着个体和群体之间关 系的社会过程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结构”。在检 讨霍曼斯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布劳提出了一些 有针对性的扑救办法以扩大社会交换论的应用范 围,其研究涉及到解释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 秩序、社会冲突、权力关系等类型的社会结构。
2021/8/28
16
基本概念界定
• 社会交换:布劳指出,“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
受到交换的考虑的指导……为了使行为导致社会
交换,有两个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一是该行为的
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
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该
限定把没有目标取向的、由无理性的情绪冲动所
引起的行为排除在社会交换之外。布劳对社会交
为的最佳方法是将行为当作一种为了有形或者无
形的商品和服务所进行的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
既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
同情、怜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都是在权衡了
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
后才有所行动的,也就是说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
2021/8/28
1
本章主要内容
• 理论渊源 •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 布劳的社会结构交换论 • 爱默生的交换网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