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模块1第二单元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性质与变化 (1)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2) 物质变化中的“ 三馏”“四色 ”“五解” 和“十八
化”归类
变化 三馏
四色
五解
物理变化 蒸馏、分馏
焰色反应
潮解
化学变化 干馏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 色反应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 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 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
答案:B
[归纳提升] 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认识物质结构与组成
考向 2 物质的分类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SiO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 B.水泥、陶瓷、硅酸和水晶均为硅酸盐产品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漂白粉、水玻璃、氨水和汽油均为混合物
解析:A 项,SO2、SiO2 为酸性氧化物,CO 既不是酸性氧 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错误;B 项,水 泥、陶瓷是硅酸盐产品,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错误;C 项, 烧碱、冰醋酸为电解质,而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错误;D 项,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 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汽油为多种烃的混合物,正确。
(1)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2)用铂丝蘸取 Na2SO4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3)Na2CO3·10H2O 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于 物理变化( ) (4)用 CCl4 萃取溴水中的溴属于物理变化( ) (5)激光法蒸发石墨得 C60 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 (6)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1)× (2)× (3)√ (4)√ (5)√ (6)√
A.新型冠状病毒组成元素中含有 C、H、O B.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C.3M 防颗粒物口罩均使用 3M 专有高效过滤材料——聚丙 烯材质,聚丙烯属于高分子 D.不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解析:A 项,新型冠状病毒成分为蛋白质和 RNA,组成元 素都含有 C、H、O,正确;B 项,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 消毒液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危害,错误;C 项,聚丙 烯材质的成分为聚丙烯,聚丙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正确; D 项,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为减少传染性, 不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正确。
(4)乙醇(CH3CH2OH)与甲醚(CH3OCH3)二者为不同物质,互 为同分异构体( )
(5)Li、Na、K 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6)H3PO4、H3PO3、H3PO2 均为三元弱酸( ) 答案:(1)× (2)× (3)× (4)√ (5)× (6)×
2.【深度思考】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 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物质找出 来,填在横线上:
(3)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 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一定属于________。 ①吸热反应 ②可逆反应 ③氧化还原反应 ④分解反应 答案:(1)①⑤ (2)①②③④ (3)②③④
原子核的变化(核裂变、核聚变)是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属 于物理变化,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原子不能用 化学方法再分,所以核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4) 与 水 反 应 生 成 酸 的 氧 化 物 不 一 定 是 酸 性 氧 化 物 ( 如 NO2) , 与 水 反 应 生 成 碱 的 氧 化 物 不 一 定 是 碱 性 氧 化 物 ( 如 Na2O2)。
(5) 某 酸 分 子 含 有 n 个 氢 原 子 , 不 一 定 是 n 元 酸 ( 如 CH3COOH、H3PO2 都是一元酸)。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
_吸__热__反__应_,_放__热__反__应___
3.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 (1)转化关系
(2)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方程式
强酸制弱酸 CH3COONa+ HCl
强碱制弱碱
强氧化剂 制弱氧化剂
FeCl3+NaOH Cl2+KI
C_H__3_C_O_O__-_+__H__+_=_=_=_C__H_3_C_O_O__H_ __F_e_3_+_+__3_O__H_-__=_=_=_F_e_(_O_H_)_3_↓__ _____C_l_2_+__2_I-__=_=_=_I_2+__2_C__l-____
答案:D
4.(2020 年山东模拟)钛酸钙(CaTiO3)材料制备原理之一是
CaCO3+TiO2
CaTiO3+CO2↑。下列有关判断不. 正. 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 和 C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3 属于含氧酸盐 3 属于强电解质
解析:A 项,CaCO3+TiO2
CaTiO3+CO2↑,反应中
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 项,TiO2、
CO2 和碱反应可以生产盐和水,都是酸性氧化物,正确;C 项,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由反应可知 CaTiO3 属于 含氧酸盐,正确;D 项,CaCO3 是盐,属于强电解质,正确。
答案:A
[归纳提升] 物质类别中的“一定”和“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碱性氧化物(如Mn2O7 为酸性氧化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 Na2O2 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非金属 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酸、碱( 如SiO2、Fe2O3)。
考向1 物质组成的判断 1.(2019 年晋城模拟)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 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解析:瓷器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物;丝绸的主
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有
机物。
答案:A
2.(2020 年陕西模拟)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 RNA 病毒,下列说法错. 误. 的是( )
3.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从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__包__含__关 系。
[ 自主测评 ]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 (2)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 应的酸( ) (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物质分类的几大误区
(1)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 一定是碱。如
①NaHSO4、CuSO4、NH4Cl 属于盐,溶液呈酸性。 ②Na2CO3、NaHCO3 属于盐,溶液呈碱性。 (2)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由不同原 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其实不然,如O2、O3 组成的混合 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 和 13C 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3)误认为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 物,如Na2O2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强还原剂 制弱还原剂
Fe+CuSO4
____C_u_2_+_+__F_e_=_=_=__C_u_+__F_e_2_+___
易溶制难溶 Na2SO4+BaCl2 ___B_a_2_+_+__S_O__24-__=_=_=_B_a_S_O__4_↓___
[ 自主测评 ]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化学
化学性质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元素
游离态 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
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1)________同__种__元__素__形__成__的__不__同__单__质__________ 叫 同 素 异 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 O2 和 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物__理____ 性质 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化__学___变化。
氯化钠 氢氧化铁胶体
生铁
类别 烃 离子化合物
混合物
合金
性质 不可燃 熔融态能导电
能产生丁 达尔现象
易发生电 化学腐蚀
解析:A 项,乙烯属于烃类可以燃烧,错误;B 项,氯化 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正确;C 项,氢氧化铁胶 体属于混合物,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D 项,生铁属于合 金,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正确。
⑨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 化学变化;⑩煤旳液化是煤为原料制取甲醇等液态化合物,有 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综上所述,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②③⑤⑦⑧⑩。
答案:D
2.(2020 年北京一模)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
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乙烯
组成(分子、原子或离子)及物质变化的
3.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微观实质。
4.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 3.变化观念——从不同物质的变化关 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 4.社会责任——认识传统化学文化贡
的分散系。
献和古典文献中的化学工艺。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深度思考】(1)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 物质变成无毒物质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______________。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质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所含的总能量 ⑥物质的种类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层次、不同 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 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物质的一门科学。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种类。
2.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 2.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微观粒子
和性质的关系。
考向1 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1.(2020 年延安月考) 下列变化 一 定 属 于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 ①金属导电 ②燃烧 ③煤的干馏 ④焰色反应 ⑤无水
硫酸铜吸水 ⑥工业制氧气 ⑦白磷转变成红磷 ⑧久置浓硝
酸变黄 ⑨丁达尔现象 ⑩煤的液化
A.①④⑨
B.⑥⑧⑩
C.②⑥⑦
D.②③⑤⑦⑧⑩
解析:①金属导电,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② 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③煤的干馏生成苯、甲苯 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④焰色反应是电子跃迁,没有生成新 物质,不是化学变化;⑤无水硫酸铜吸水,生成新物质 CuSO4·5H2O,是化学变化;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⑦白磷转变成红磷,有新物 质红磷生成,是化学变化;⑧久置浓硝酸变黄,是由于硝酸吸 收浓硝酸分解出的 NO2 气体,有新物质 NO2 生成,是化学变化;
(1)NaCl、KCl、KClO3、BaCl2________; (2)HClO、KClO3、Cl2、NaClO4________; (3)H3PO4、NaOH、H2CO3、H2SO4________; (4)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 答案:(1)KClO3 (2)Cl2 (3)NaOH (4)空气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分类标准
化学反应类型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 _化__合__反__应__,_分__解__反__应__,_置__换__反__应,
数目多少
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_
按反应中_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与__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_有__无__电__子__转__移___ 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_可__逆__反__应_,_不__可__逆__反__应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