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芜.杂(wú)诬蔑.(miè)给.予(ɡěi)空.白(kōnɡ)
B.河畔.(pàn) 掩.盖(yǎn) 估量.(liànɡ) 肤.浅(fū)
C.卓.越(zhuó) 谬.论(miù) 豁.然(huò) 引擎.(qínɡ)
D.诅.咒(zǔ) 嫉.恨(jí) 诽.谤(fēi) 衷.心(zhōnɡ)
解析A项“给”应读“jǐ”,“空”应读“kònɡ”;B项“量”应读“liánɡ”;D项“诽”应读“fěi”。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悼词卓越肤浅估量烦芜丛杂
B.给予嫉恨诬陷诬蔑浅尝则止
C.趋逐菲谤诅咒沮丧坚韧不跋
D.建树衷心淹没掩盖豁然开郎
解析A项有两处错误,“烦”应为“繁”;B项有一处错误,“则”应为“辄”;C 项有三处错误,“趋”应为“驱”,“菲”应为“诽”,“跋”应为“拔”;D项有一处错误,“郎”应为“朗”。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
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
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
解析“提出”是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
“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
本句中专家是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用“提醒”。
“产生”是出现。
“引发”是引起、触发。
此处用“产生”。
“合适”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形容词。
“适合”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
此处应用“合适”。
答案 C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晚报植树节”
活动,参与者将在省会绿化基地栽培各种树苗,为省会绿化添枝加叶
....。
B.我把读书看做一种学习,有时候读完一本书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
....的感觉,好像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一些事情也能想通了。
C.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必然带来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如果因
此瞻前顾后、浅尝辄止
....、望洋兴叹,就会丧失发展良机。
D.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辐
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
....,我国许多地区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解析A项,望文生义。
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B项,使用正确。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C项,使用正确。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D项,使用正确。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答案 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解析A项双重否定不当,应改为“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或“没被我列举的还有不少”。
B项种属并列不当,“生活用品”中包含“床上用品”,应将“以及床上用品”删去。
C 项语序不当,“五年以后”比“两年以后”忘得多是很正常的现象,要想体现出二者的递进关系,应将其位置调换。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12分)
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用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的发现类比,用意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强调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从文章内容看,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一个“简单事实”,请概括“简单事实”的内容。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8.一个简单的事实,却“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剥削阶级惧怕人民了解真理,掌握真理,故从意识形态上麻痹人民,控制人民。
9.“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相反”的做法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认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三、课外拓展(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悼念乔治·桑
[法]雨果
我哀悼一位逝去的女性,向一位不朽的女子致敬。
我以往热爱她,赞赏她,尊敬她;今天,在死亡的宁静肃穆中,我瞻仰她。
我称赞她,因为她的创造是伟大的,而且我感谢她,因为她的创造是美好的。
我记忆犹新,有一天,我曾经给她写信说:“我感谢您心灵如此伟大。
”
难道我们失去她了吗?
没有。
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
远非如此,几乎可以说,这些形象发展了。
它们变成了无形,却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清晰可见。
这是崇高的变形。
人形有隐蔽作用,它遮住了真正神圣的面孔,这面孔就是思想。
乔治·桑是一种思想;这思想如今离开了肉体,获得了自由;她辞世了,而思想却活着。
乔治·桑在我们的时代享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其他伟人都是男人,她却是伟大的女性。
本世纪以完成法国革命和开始人类革命为其法则;在这个世纪里,由于性别的平等属于人类平等的范围内,因此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
妇女必须证明,她可以拥有我们男性的所有禀赋,而又不失去女性天使般的品质;强大有力而又始终温柔可爱。
乔治·桑就是这种证明。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给法国蒙上耻辱,就必须有人给它带来荣耀。
乔治·桑将是我们的世纪和法国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
这个誉满全球的女性完美无缺。
她像巴尔斯一样有一颗伟大的心灵,像巴尔扎克一样有伟大的头脑,像拉马丁一样有崇高的心胸。
她身上有诗才。
在加里波第创造了奇迹的时代,她写出了杰作。
用不着一一列举这些杰作。
何必把大家记得的事再鹦鹉学舌一遍呢?标志这些杰作力量所在之特点的,是善良。
乔治·桑是善良的。
因此,她受到憎恨。
受人赞美有个替身,就是遭人嫉恨,热情有一个反面,就是侮辱。
嫉恨和侮辱既是表明赞成,又想表明反对。
后人会将嘲骂看做得到荣耀的喧闹声。
凡是戴上桂冠的人都要受到抨击。
像乔治·桑那样的人都是为公众谋福利的。
他们逝去了,他们一旦逝去,在他们本来那个显得空荡荡的位置上,便可以看到实现了新的进步。
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
大地像天空一样,也有隐没的时候;但是,人间像上天一样,重新显现,跟随在消失之后: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就像火炬一样以这种形式熄灭了,却以思想的形式重新放光。
于是人们看到,原来以为熄灭的东西是无法熄灭的。
这支火炬越发光芒四射;
从此以后,它属于文明的一部分;它进入了人类广大的光明之中;它增加了光明;因为把假光熄灭了的神秘的气息,给真正的光提供了燃料。
劳动者离开了,可是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去世了,但是从他的坟墓里冒出了至高无上的哲学,而他又从坟墓的上方给人们提出劝告。
米什莱谢世了,但是在他身后耸立着一部历史,勾画出未来的历程。
乔治·桑长辞了,但是她给我们留下妇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权利。
变化就是这样完成的。
让我们哭悼死者吧,但是要看到接踵而至的现象;留存下来的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由于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驱,一切真理和一切正义都迎我们而来,而这正是我们所听到的翅膀拍击的声音。
请接受我们逝去的名人在离开我们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东西吧。
让我们面向未来,平静而充满沉思,向伟人的离去给我们预示的光辉前景的到来致敬吧。
10.“既有东西逝去,就有别的东西继续存在。
”从全文看,这句话中逝去的“东西”指什么?“别的东西”又指什么?(4分)
(1)逝去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命(2)思想
11.“每当这样一个杰出人物去世,我们便仿佛听到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翅膀拍击的巨大响声”的含意。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杰出人物离开我们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包括真理和正义。
12.作者认为乔治·桑给法国带来了荣耀,根据文章内容,分条列举乔治·桑给法国带来的荣
耀。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她创作出了杰作,表现了善良;②她是为公众谋福利的杰出人物;③她是一个强大有力而又温柔可爱的完美女性;④她展露了法国女性的天才,并赢得了妇女展露女性天才的权利;⑤她是一种思想,是令人自豪的思想先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1)这段话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请用一句简明的话加以概括。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在表达方式上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伴随着赞美而来的往往还有嫉恨、侮辱与嘲笑。
(2)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且议论深刻而富有哲理。
这样写,进一步强化了对乔治·桑
的肯定和赞扬,表明嫉恨与侮辱无损于乔治·桑的荣耀。
四、语言运用(15分)
14.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5分)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
答:马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他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15.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同学们仿照例句的形式再写两个句子。
(5分)
例句:马克思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深刻的思想,还在于他那最美好的梦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屈原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浪漫的文学,还在于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怀。
(示例二)鲁迅的影响,不只在于他那犀利的文笔,还在于他那伟岸的人格。
16.将下列语句的序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5分)
农民工版《春天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觉的意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引起人们普遍的艺术共鸣
②恰恰就是这种完全自发与自然的态度
③反而产生超越原唱者的力量感
④它是完全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
⑤不但让人不会嫌弃他们的粗陋
⑥彻底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习惯
解析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判断。
答案④⑥②⑤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