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7P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A经常性调查和一时性调查B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统计调查中搜集的资料是:
A次级资料,没有原始资料B以数字资料为主,也有一些情况资料
C数字资料D以次级资料为主,也有一些原始资料
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有时是一致的B是毫无区别的
C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D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方法论科学C新兴科学D实质性科学
2、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A量的方面去研究质的方面B质的方面去研究量的方面
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6、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时,每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
C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也不是填报单位
7、某商业企业为了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决定进行一次典型调查,所选择的调查单位应是:
A先进的典型B中等的典型C后进的典型D各类的典型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分组组限B确定组数C确定组距D确定分组标志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B,2C,3D,4B,5D,6B,7A,8D,9B,10C,11C,12A,13D,14D,15A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F,2F,3F,4F,5T,6F,7F,8T,9T,10F,11T,12F,13F,14T,15T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ABD,2AD,3BCE,4BE,5ABD,6BCD,7ABD,8ACD,9ACE,10BD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B产量指数C动态指数D静态指数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政治算术,2一览表,3调查目的,4可比性原则,5累计法,6平均数,7中位数与众数,8统计指标(数值),9报告期,10样本,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
(1)已知a0=89404,an=125000, n=5
则:
(2)b0=12.5, n=5,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1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区别主要是:
A数学处理方法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D说明意义不同
13、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4、若物价下降,销售量增加,则销售额指数:
A为零B降低C增长D不能确定
15、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1.1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对资料再分组D平行分组体系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
A随机原则B可比性原则C随意原则D准确性原则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大量性。()
2、质量指标一般都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3、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4、重点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少数重点单位的数量特征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5、强度、比较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4、某市随机抽查100个家庭用户电力消费量,得下表资料,试求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全市家庭用户电力平均消费量的置信区间。(列表计算)
用电量(度)
户数
45—55
8
55—65
20
65—75
36
75—85
24
85以上
12
合计
100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统计学A试卷编号:0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专门调查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相对数时间序列D时点序列E平均数时间序列
835
84
100
1005.99
1197.6
850
56
100
658.82
1176.47
860
35
100
406.98
1162.79
合计
400
500
4852.28
6006.37
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
A单位: 元/吨
B单位: 元/吨
因为甲单位采购单价低的采购金额多,而乙单位每批采购的金额一样,所以甲单位平均采购价格低。
1、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根据“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25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应递增百分之几?2000年我国人口数为12.5亿,“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率如控制在0.9%内,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多少?
125.44
2508.8
65—75
36
70
2520
-1.2
1.44
51.84
75—85
24
80
1920
8.8
77.44
1858.56
85以上
353.44
4241.28
合计
100
-
7120
-
-
12256
平均用电量: 度
样本标准差: 度
已知:n=25,F(t)=95.45%,查表得t=2
56
100
860
35
100
合计
400
500
3、某工厂三种产品产量及现行价格的资料如下:
产品
名称
单位
价格(元)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A
件
500
600
2000
2500
B
台
1000
1100
500
550
C
吨
200
210
1500
1800
合计
--
--
--
--
--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产量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列表计算)
3、某工厂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计算如下:
产品
名称
单位
价格
产量
总产值(万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P1q1
P0q1
P0q0
A
件
500
600
2000
2500
150
125
100
B
台
1000
1100
500
550
60.5
55
50
C
吨
200
210
1500
1800
37.8
36
30
合计
--
--
--
--
--
248.3
216
9、按组距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
A分配数列B组距数列C分组数列D分布数列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品销售量C商品库存额D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
1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
C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D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
抽样平均误差 度,所以: 度,
全市家庭用户电力平均消费量的置信区间,估计的下限:71.2-2.22=68.98度;估计的上限:71.2+2.22=73.42度。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80
总产值指数= ,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68.3万元。
其中:由于价格变化的影响:
价格指数 ,使总产值增加:32.3万元。
由于产量的影响:
产量指数= 使总产值增加:36万元
4、
用电量(度)
户数
x
xf
45—55
8
50
400
-21.2
449.44
3595.52
55—65
20
60
1200
-11.2
则:2005年的人口数为: 亿人
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000÷13.07=9563.89元/人
2、
采购单价
(元/吨)x
采购金额(万元)
采购数量
A单位m1
B单位m2
A单位m1/x
B单位m2/x
800
120
100
1500
1250
820
105
100
1280.49
1219.51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企业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资料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的计算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异?(列表计算)
采购单价
(元/吨)
采购金额(万元)
A单位
B单位
800
120
100
820
105
100
835
84
100
850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A经常性调查和一时性调查B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4、统计调查中搜集的资料是:
A次级资料,没有原始资料B以数字资料为主,也有一些情况资料
C数字资料D以次级资料为主,也有一些原始资料
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有时是一致的B是毫无区别的
C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D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方法论科学C新兴科学D实质性科学
2、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A量的方面去研究质的方面B质的方面去研究量的方面
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
6、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时,每个国营工业企业是:
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
C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D既不是调查单位也不是填报单位
7、某商业企业为了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决定进行一次典型调查,所选择的调查单位应是:
A先进的典型B中等的典型C后进的典型D各类的典型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分组组限B确定组数C确定组距D确定分组标志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B,2C,3D,4B,5D,6B,7A,8D,9B,10C,11C,12A,13D,14D,15A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F,2F,3F,4F,5T,6F,7F,8T,9T,10F,11T,12F,13F,14T,15T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ABD,2AD,3BCE,4BE,5ABD,6BCD,7ABD,8ACD,9ACE,10BD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B产量指数C动态指数D静态指数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政治算术,2一览表,3调查目的,4可比性原则,5累计法,6平均数,7中位数与众数,8统计指标(数值),9报告期,10样本,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1、
(1)已知a0=89404,an=125000, n=5
则:
(2)b0=12.5, n=5,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1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区别主要是:
A数学处理方法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D说明意义不同
13、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4、若物价下降,销售量增加,则销售额指数:
A为零B降低C增长D不能确定
15、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1.1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对资料再分组D平行分组体系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
A随机原则B可比性原则C随意原则D准确性原则
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大量性。()
2、质量指标一般都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3、总体与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4、重点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少数重点单位的数量特征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5、强度、比较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4、某市随机抽查100个家庭用户电力消费量,得下表资料,试求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全市家庭用户电力平均消费量的置信区间。(列表计算)
用电量(度)
户数
45—55
8
55—65
20
65—75
36
75—85
24
85以上
12
合计
100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统计学A试卷编号:0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专门调查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相对数时间序列D时点序列E平均数时间序列
835
84
100
1005.99
1197.6
850
56
100
658.82
1176.47
860
35
100
406.98
1162.79
合计
400
500
4852.28
6006.37
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
A单位: 元/吨
B单位: 元/吨
因为甲单位采购单价低的采购金额多,而乙单位每批采购的金额一样,所以甲单位平均采购价格低。
1、我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4亿元,根据“十五”计划规定,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25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应递增百分之几?2000年我国人口数为12.5亿,“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率如控制在0.9%内,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多少?
125.44
2508.8
65—75
36
70
2520
-1.2
1.44
51.84
75—85
24
80
1920
8.8
77.44
1858.56
85以上
353.44
4241.28
合计
100
-
7120
-
-
12256
平均用电量: 度
样本标准差: 度
已知:n=25,F(t)=95.45%,查表得t=2
56
100
860
35
100
合计
400
500
3、某工厂三种产品产量及现行价格的资料如下:
产品
名称
单位
价格(元)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A
件
500
600
2000
2500
B
台
1000
1100
500
550
C
吨
200
210
1500
1800
合计
--
--
--
--
--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产量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列表计算)
3、某工厂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计算如下:
产品
名称
单位
价格
产量
总产值(万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P1q1
P0q1
P0q0
A
件
500
600
2000
2500
150
125
100
B
台
1000
1100
500
550
60.5
55
50
C
吨
200
210
1500
1800
37.8
36
30
合计
--
--
--
--
--
248.3
216
9、按组距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
A分配数列B组距数列C分组数列D分布数列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品销售量C商品库存额D平均每人商品销售额
1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
C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D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
抽样平均误差 度,所以: 度,
全市家庭用户电力平均消费量的置信区间,估计的下限:71.2-2.22=68.98度;估计的上限:71.2+2.22=73.42度。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B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E典型调查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80
总产值指数= ,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68.3万元。
其中:由于价格变化的影响:
价格指数 ,使总产值增加:32.3万元。
由于产量的影响:
产量指数= 使总产值增加:36万元
4、
用电量(度)
户数
x
xf
45—55
8
50
400
-21.2
449.44
3595.52
55—65
20
60
1200
-11.2
则:2005年的人口数为: 亿人
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000÷13.07=9563.89元/人
2、
采购单价
(元/吨)x
采购金额(万元)
采购数量
A单位m1
B单位m2
A单位m1/x
B单位m2/x
800
120
100
1500
1250
820
105
100
1280.49
1219.51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企业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资料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的计算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异?(列表计算)
采购单价
(元/吨)
采购金额(万元)
A单位
B单位
800
120
100
820
105
100
835
84
100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