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3工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3工业
第三节工业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1.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

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 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

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比如汽车生产不仅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
出示板书:
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
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教师指导)
1.完成课本P102“活动”: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面包的生产联系图。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是为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学生讨论交流填写下表:
定义主要工业部门
重工业
轻工

(承转)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2.角色扮演
学生自愿扮演农民、建筑师、军人、科学家,分别来评述对工业重要性的认识。

鼓励学生扮演其他多种角色并谈谈对工业的认识。

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设计中国工业分布
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上标注自己设想的工业分布情况。

钢铁工业——东北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石油工业——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关注地理热点问题意识的培养。

(承转)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究竟是怎样的?来印证
你们的设计好吗?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板书教学
对照图 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发展工业,逐渐形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并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大批工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中心成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并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图4.21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2.设疑导读
(1)你能说出沿海、沿江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吗?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你能说出主要能源工业吗?
学生根据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
基地》制作的电脑动画,依次指出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的四个工业基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分别是什么?
师生小结:上游——水能;中游——煤炭;下游——石油。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工业分布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那么从沿江、沿海两方面来说,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教师承转:学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学生讨论交流:政策、环境、劳动力等因素。

(4)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性吗?(不太合理。

)
(5)为使工业分布日趋合理,国家在这方面采
取了哪些措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
(6)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对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发展都有好处。

那么发展乡镇企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工业分布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
——缩小城乡差距;
——能使工业分布更加均衡;
——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课堂小结
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和发展特点。

教学重难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种工业产品,让学生判断哪些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

学生讨论,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 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2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包括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

(师问)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什
么特点呢?
填写下表。

项目高新技
术产业
传统
工业
科技人员比

产品附加值
生产增长速

产品更新换
代周期
投入的研究
开发费用
(2)教师引导学生读图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要特点。

学生看图分析、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3)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

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举出我国沿海、沿边和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实例,向学生介绍。

例如: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所在地,其光电产业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2.完成活动练习内容
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P107“活动”中提供的资料,谈谈你们还知道哪些高新技术产业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三、课外作业
课后通过互联网查找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信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