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卷面总分值:12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冗.杂(rǒng )媲美一泄千里获益匪.(fēi)浅
B.剽.悍(biāo )怜悯阴谋鬼计病入膏肓.(huāng)
C.涟漪.(yī)沉默一跌不振顶礼膜.(mò)拜
D.荫.庇(yìn)招徕辛苦恣睢脍.炙人口(kuài)
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利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面对如诗如画的梦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走马看花
....地拍照着。

B.若是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路,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何等完美
..
无缺。

...
C.这篇文章味同嚼蜡
....,实在激不起阅读的爱好。

D.杨修为人清高,又恃才放旷
....,最后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A.“中国好声音”的举行,不但能够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进展,而且能够查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B.朱军在央视的主持节目生涯正在方才开始,就以独特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C.在北中国的冬季,而能有温晴的天气,冬季的济南真的算得上个宝地。

D.在课外的时候,她教咱们跳舞,我此刻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小孩演出跳舞。

4.以下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看一个人的前途,第一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能够支配的。

②采纳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因此,成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专门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
饱满的人一辈子。

④若是你老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
那么你永久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A.①③⑤②④
B. ⑤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④①⑤②
5.下面句子提取骨干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依照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C.《战马》是终结篇。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6.为下面这那么消息拟写题目最适当的是()(2分)
本报讯(江西日报)“深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气氛。

”由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直机关工委、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省出版集团公司、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8家单位一起主办的“书香赣鄱·风光独好”全民阅读活动,将在“4·23”世界念书日来临之际,陆续推出全民阅读系列惠民活动。

据了解,主办方4月17日将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华文化城举行“书香赣鄱:在学习中崛起”全民阅读泰豪论坛,论坛由王蒙、邬书林、郝振省和我省以念书改变命运的励志典型张立勇担任演讲佳宾。

4月18日,“书香赣鄱”全民阅读数字平台、江西省版权公共效劳平台上线开通仪式将在昌举行。

4月23日至25日,“书香赣鄱·风光独好”全民阅读大型现场宣传活动将在红谷滩新区绿地广场举行。

届时,我省将有33家单位进场展销优秀出版物,全省所有新华书店及部份民营书店同时开展八折优惠售书活动。

另外,全民阅读活动还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奖背记、趣味游戏、名家名联书法展现、动漫体验、图片宣传等活动。

A.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B.世界念书日将好戏连台
C.“书香赣鄱·风光独好”惠民
D.“书香赣鄱:在学习中崛起”全民阅读泰豪论坛近日举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存(2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④,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⑤,山深闻鹧鸪⑥。

【注释】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

②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京师。

⑤愁余:使我发愁。

⑥鹧鸪:鸟名。

传奇其叫声凄苦。

7.下面明白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属于一首怀古伤今之词。

B.前两句以实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国的无穷想念。

C.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望时产生的各类复杂情感。

D.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8.下面对《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两句是说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时的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表达了对中原的想念及对中原地域长期沦陷未能收复的可惜之情。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在词中的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滔滔东流的江水;国家尽管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

此刻常常被引喻成如此的哲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因为历史毕竟要进展。

C.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词人在黄昏时刻听到了鹧鸪伤感凄切的鸣叫声,流露了词人悲观失望的心态。

D.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的格局,大开大阖,起伏抑扬,手法亦妙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
郑同北见赵王
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①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何足问?尽管,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行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②喜也,臣故意大王不行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③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④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壤地不削,社稷之血食⑤乎?’王曰:‘然。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⑥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那么不可,说以义那么不听。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假设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注释:①传士: 博学之士②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③许由:尧舜时期的贤人。

④不受:不同意尧的禅让⑤社稷之血食:社稷之神取得祭祀⑥孟贲:与后面的“荆庆”,都是战
国闻名武士。

9.对下面句子朗诵节拍的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B.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C.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D.臣南方草鄙之人/也
10.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①草鄙.之人()②兵固.天下之狙喜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练的语言归纳郑同的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同为劝谏君王,郑同与《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存。

(8分)
14.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
(1)人一辈子自古谁无死?。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该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既是结构上承先启后,又是内容上情景融合,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一个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背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丹,被誉为是把中国传统古典与现代生活艺术沟通的桥梁.她对《论语》的点评是:“《论语》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一辈子大道,并在人们的践行中凝聚成咱们民族的灵魂。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个句子,就启发人们要想取得跟多的知识,只有
把熟悉知识进程和巩固知识进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收成心灵的愉悦与欢欣.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

(15分)
让父亲再也不辛酸
①父亲,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个英雄,咱们仰慕过他,也崇拜过他。

但随着岁月流逝咱们渐渐长大时,却很少有人计算过这位英雄在咱们的成长中作出多少捐躯。

咱们不明白父亲脊背何时开始再也不挺拔,不明白父亲为何低下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头,更不明白眼角的泪珠,为何爬上父亲那尽是皱纹的脸?
②直到读了胡德斌的微型小说《父亲》后,我才明白了那么多的“不明白”,原先父亲在用他的沧桑让咱们体味爱的深沉和亲情的灼热,让咱们感受世界的风风雨雨和千沟万壑。

《父亲》讲述的是一个被儿子嫌弃的老父亲,迫于生计的无奈,在街上做起了油果生意。

一天,他遇上了一个为毕业作品犯愁的女孩,他就以让女孩买下他的全数油果作为许诺女孩为他画像的条件。

两个月后,当他在美术馆里看到那幅画着他并签名“父亲”的画时,他深感内疚,也感动得老泪纵横。

从此以后,他天天都蹲在美术馆前,手里捏着皱巴巴的钱,说是要给“女儿”的。

③老人之因此如此感动,我想是因为当“父亲”那个称呼离他愈来愈远时,却是一个陌生的女孩让他寻回了那失落的父爱。

在他看到画并费力地读出画题后,“他痛楚梗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这或许确实是情感表达的极致。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老人却用那“浑浊的老泪”表达一名风烛残年父亲的伤痛。

他和儿子也曾其乐融融,而现在却渐行渐远。

或许更多的是表达对一个陌生女孩让他从头找回作为父亲的欣慰和感激。

不管这泪是什么缘故而流,但如此一个父亲的眼泪,一个男人的眼泪,足以让咱们沉思。

④《父亲》中的“父亲”是苍老而落寞的。

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如此的父亲,在风雨的侵蚀中日渐苍老,在爱的失落中日渐落寞。

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用他的脊梁肩负着妻儿所有的重托,生活的重荷不许诺他们倒下,只能为一个千金重的“爱”字奋斗、拼搏,直至流尽他身上最后一滴血。

在咱们成长的同时,父亲也在慢慢苍老。

咱们延续了父亲的生命,却残酷地浪费了他的青春。

咱们常以为父亲是最高大的,但最顽强的男人也会脆弱。

愈甚的是,当有的人发觉父亲那被生活压弯了的脊梁再也无法经受他成长的重量时,他就冷落了父亲,乃至抛弃了父亲。

⑤在南京大伙儿宣传板上张贴一封《悲伤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曾轰动一时,而刊登于《经济日报》的农人父亲来信《儿子在大学怎没学到良心》更是震撼人心。

一样辛酸的父亲声泪俱下的倾诉,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换来的却是小孩在外的灯红酒绿,父亲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小孩的奢与骗。

⑥如此的做法
.....算不算是对父爱的一种浪费和踩踏呢?羊尚有跪乳之恩,鸦且有反哺之义。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让咱们都来呼吁:让父亲再也不辛酸。

15.本文以“让父亲再也不辛酸”为题,“辛酸”的本义是辛辣和味酸,本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6.老父亲在美术馆看到女孩为他画的签名为《父亲》的画时,为何“老泪纵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六段中“如此的做法
.....”在文中具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文章结尾作者向人们呼吁“让父亲再也不辛酸”,什么缘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0.右图是中国美术馆于2005年11月26日在北京展出的闻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

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动人的地方。

(8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蛇的文化解读》完成20-25题(15分)
蛇的文化解读
(1) 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

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不同庞大,种类繁多。

现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

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那么散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以树栖、洞居为主。

它与先民交织混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说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

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动物之壮大适应性与超强繁衍力,挑战着生存极限。

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觉其匍匐疾进之行踪;奇寒的冰雪下,隐约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

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

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

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

蛇以肉食为主,擅长乔装,擅长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类动物,且武器壮大,多技并用。

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毛骨悚然。

(4)蛇有千差万别。

一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千克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8克。

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要挟,可与人和谐相处。

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前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

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

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久生命之象征。

伏羲、女娲神话即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

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

蛇无疑是龙的要紧原形,足以说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腹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

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显现,表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和人对蛇的熟悉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阻碍。

在人类初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中已有蛇神之尊容。

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说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

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

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显现甚早,不可胜计。

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

成语中之“牛鬼蛇神”,本来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有始无终”,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轻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挖苦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上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那么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畅快,造诣之精深。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众所周知。

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漂亮仁慈,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

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法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归纳与提炼。

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有效价值。

以蛇为药,为时已有数千年之久。

《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

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加倍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必将大获进展。

(8)又逢蛇年,使咱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

蛇之 _________
此皆可鼓励着咱们,在困难眼前毫不畏缩,勇往直前。

21.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8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研读第(6)段,简要归纳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可否删掉?试加以分析。

(3分)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
..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下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蛇对生存环境寒暑不惧冷暖皆宜,世界各地散布着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量大约有70千克。

C.蛇是龙的要紧原型,蛇在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腹地位。

D.毒蛇中眼镜王蛇和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蛇对人要挟不大,与人和谐相处。

25.选文第(8)段横线处要填入能表现蛇精神品质的句子。

请将所填短语写在横线处,使前后文
意连贯。

(最少要三点,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综合性学习(6分)
从最一般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转变万千的精致菜肴,“吃”转达着国人的生存聪慧,
展现着国人的生活风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

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抚州”为
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l)【猜一猜】请你认真阅读以下三那么谜语,任选两那么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物)。

(2
分)
①身子扁又圆,味道香又甜,仰望一圆月,万家欢团聚。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样长,扭在锅里翻波浪,有人拿筷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咱们的生活。

请你
夸一夸你所喜爱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那么谜语的谜底除外),能够描述色香味,也能够说
明制作进程。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咱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咱们的心。

细细体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愿,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例如,说一说家乡美
食所包括的意义。

(2分)
例如:
例如:长寿面——细细长长,软而可口,祝愿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写作(50分)
在人一辈子道路上,人世间可供你选择的东西很多。

可是,有时因为选择的目标太低而
一生碌碌无为,有时因为选择的目标过高而穷其一生之力也难以达到,有时也会因为选择的
失当而处处碰鼻,有时更会因为选择的错误而遗恨终生……人一辈子处处有选择。

请自拟
一个包括“选择”那个词语的题目,写一篇很多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显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临川一中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一、语言积存与运用(12分)
1.() 2. ( ) 3 .( )
4 . ( ) 5. () 6.()
二、古诗文积存和阅读(22分)
7.( ) 8.( )
9.( )
10. ①草鄙.之人()②兵固.天下之狙喜也()
11.翻译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15~20题,共15分。

15.(2分)
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本文表现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章,完成第21~25题,共15分。

21.(3分)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
2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综合性学习(6分,每题2分)
(1) (2分) 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文(50分)
临川一中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语文答案
1.D A泄—泻 fēi---fěi āo---biāo 鬼—诡 C.跌---蹶 mó-- mò
2.A 走马看花:比喻观看不认真或印象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此处用词不妥。

3. C
10.①草鄙.之人(见地短浅)②兵固.天下之狙喜也(本来本来)
11.大王您若是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它们呢?
12.例如:有谋有略擅长辞令机智聪慧谦虚高雅
13.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
14.⑴留取丹心照汗青⑵道阻且右⑶归来倚仗自叹息⑷何事长向别时圆
⑸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五、受到冷落.得不到关注与关爱。

(2分)
1六、女孩让他从头寻回了那失落的父爱.找回了作为父亲的欣慰的感激。

(2分)
17、父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换来的却是小孩在外的灯红酒绿,父亲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小孩的奢与骗。

(2分)
18父亲在风雨的侵蚀中日渐苍老,在爱的失落中日渐落寞,呼吁人们给予父亲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3分)
1九、关爱父亲议论(2分)
20、作者为咱们塑造了一名典型的农人形象。

他幼黑的脸,深深的纹,粗糙的手.显示他辛勤劳苦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粱,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仁慈和质朴;他缠裹的白色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4分)
21①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显现:②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③蛇在戏曲领域中也常常显现。

22作比较、列数字。

(1分)通过与蜓蚓的比较,具体突出了盲蛇体形之小;通过列数字说明了盲蛇体重之轻(2分)
23不能删掉〈1分〉。

“不下”是“很多于”的意思,说明与蛇相关的成语数量很多于70个。

若是本掉,与实际情形不符,改变了原意,不能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24.C
A中的“大量的”说法不妥,原文是“究其大宗,那么散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即其它地址也有散布,但不是“大量”。

B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千克以上”,故B项中的“大约有70千克”说法不妥。

D “无毒蛇对人要挟不大”的说法与原文“无毒者对人毫无要挟,可与人和谐相处”存在不同。

25.第八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可填写上文涉及到的蛇的精神品质,能够围绕蛇的顽强、勇敢、进取等方面来写,内容要踊跃向上。

至少写出三点。

参考例如:生生不息,顽强坚忍;不畏强敌,以柔克刚;逶迤前行,勇者无惧
26.【答案】(1)①月饼②面条③油条(任选两那么,若是三那么都做,按顺序改前两那么;每题1分)(2)例如:①一小碗糖水煮杨梅果,那颗粒硕大的果实汁液溢出,连汤液都漫上一层红色,白糖酽在杨梅果的汤液里,酸酸甜甜,回味无穷。

②第一用豆浆机磨诞生豆浆,接着用纱布过滤,然后将豆浆用小锅隔水加热煮沸,慢慢地,豆浆表面就会结出一层皮,用手一揭,一张豆腐皮就做成了。

(内容贴切1分,语言表达得体1分)
(3)例如一:年糕:“糕”谐音“高”,祝愿人们生活步步高。

例如二:粽子——翠绿的粽叶,软糯的滋味,包括着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示诗歌【译文】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中间不知有过量少人的悲伤眼泪。

我站在高处向西北眺望长安,可惜无数的群山一层又一层,遮住了我的视线。

但青山毕竟无法阻挡奔流的江水,依旧向东奔流不息。

黄昏中我独立江边,深山里又传来几声鸟啼,更令人难过。

【赏析】
这首词为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

关于本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超级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

幼安自此起兴。

”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眺时产生的各类复杂情感。

前两句以虚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国的无穷想念。

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二句突出了了青山之遮与江水之流的对立和冲突,它写出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历史毕竟要进展,这一深邃的哲理而千古流传,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梁启超评曰:“《菩萨蛮》如此高声镗,不曾有也”(《艺蘅馆词选》引)。

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的格局,大开大阖,起伏抑扬,手法亦妙极。

文言文【译文】
郑同北上拜见赵王。

赵王说:“您是南方的博学之士,来那个地址有何见教?”郑同回答说:“我是南方一个鄙陋无知的人,有什么值得您向我请教。

固然尽管如此,大王您已经把问题摆在了我眼前,我又怎么敢不回答呢?我年轻的时候,父亲曾教给我兵法。

”赵王说:“我不喜爱兵法。

”郑同听了这话鼓掌仰天大笑,他说:“兵法本来确实是天下最狡诈的人喜爱的东西,我原先就猜想大王您不喜爱它。

我早先也曾用兵法游说过魏昭王,昭王也说:‘我不喜爱。

’我就说:‘大王的行为能比得上许由吗?许由并无被世俗的名利牵累,因此不同意尧的禅让。

可是此刻大王已经同意了先王遗留下的江山,您想要维持先人的灵魂安然无事,国家的领土不被侵占,社稷之神取得祭祀吗?’魏昭王说:‘那是固然的。

’我又说,此刻若是有人带着随侯之珠,持丘出产的美玉,揣着万金之财,一个人独自在野外露宿,本身没有孟贲那样的威武、荆庆那样的果断,身旁也没有强弓利箭来防御,那么不超过一个晚上,就会被人害死的。

此刻有壮大贪婪的国家进逼大王的边境,向大王索取国土,晓之以理、动之以义,它们都可不能听从,在这种情形下,大王您若是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它们呢?大王您若是不讲求用兵的策略,那么邻国的野心就会得逞了。

”赵王说:“寡人请求你多加指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