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三例报告.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
功三例报告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三例报告【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上消化道出血GIB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急症,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统计AMI以GIB为诱因者占1.4%,国内报道单纯GIB 病死率约为10,单纯AMI死亡率为30左右,近10年来,采用溶栓疗法后下降至8左右[1]。
据文献报道,老年GIB合并AMI者死亡率为38.1[2],显著高于单纯GIB或AMI者,甚至大于两者的总和。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出现GIB合并AMI者,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本文就我科抢救成功的3例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李,男,78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30年,加重2天”于2001年3月12日入院。
既往有“冠心病20余年、高血压10余年”病史。
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查体血压(BP)130/70 mmHg,心肺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部压痛。
次日出现呕吐少量咖啡色胃内容物,量约30 ml,解柏油
样便,量约50 g,大便潜血阳性,血红蛋白浓度(Hb)110 g/L;心电图未见异常。
予静滴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泮托拉唑40 mg抑酸,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止血芳酸0.2 g+止血敏0.5 g、口服云南白药止血治疗,呕吐、便血症状缓解。
3日后晨起患者突感上腹部疼痛明显加重,伴呼吸困难、全身出冷汗。
查体Bp 90/50 mmHg,双肺底可闻及明显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未闻及杂音。
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上抬0.2~0.3 mV;肌钙蛋白(cTnI)阳性;肌酸激酶同工酶()68 U/L;Hb 91 g/L。
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
经扩冠、镇痛、升压、改善心肌代谢等抢救治疗。
1周后心电图ST段弓背上抬恢复正常,cTnI 阴性,Bp120/60 mmHg;3周后,Hb恢复正常。
例2,患者季,男,82岁,因“解柏油样便3次,每次量约50~100 g”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
既往有“胃溃疡、冠心病、右肾萎缩”等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20/75 mmHg;心肺未闻及杂音;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痛。
Hb 86g/L;大便潜血阳性。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予抑酸、止血治疗,拟查电子纤维胃镜。
当天15时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全身出冷汗。
查体血压120/85 mmHg,呼吸32次/分,双肺满布湿罗音;心率96次/分,频发早搏9~1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Ⅲ/Ⅵ级,向左下传导。
急查床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V3~V5导联ST段下斜型下移0.15~0.3 mV。
肌酸激酶(CK)667 U/L,cTnI 阳性。
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
3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经扩冠、利尿、强心治疗1周,适当扩容,共输血400 ml,复查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cTnI阴性,CK 129 U/L,Hb 90 g/L。
例3,龙,男,74岁,因“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一月余,加重3天”于2007年7月17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查体血压98/60 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心电图示V4、V5 T波双向;Hb 76 g/L;大便潜血阳性。
追问患者既往有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病史。
予抑酸、止血治疗。
次日凌晨4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出冷汗,含服硝酸甘症状不缓解。
急查心电图提示V4~V6导联ST段水平下移1.5~2.5 mV,伴T波倒置;cTnI阳性;CK 460 U/L;。
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扩冠、抑酸、改善心肌营养及共输血400 ml等治疗1周后,心电图恢复正常,CK、均正常。
讨论 1.本组具有以下特点①均为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8岁,基础疾病多,均有2种以上疾病;②消化道出血时,使用过止血药物,可能为心肌梗死诱因;③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1例以呼吸困难为主,1例为原有上腹疼痛加重;
④2例心电图检查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例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⑤治疗难度大,因并发症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2.老年GIB并AMI的发病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常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管腔变窄,使动脉的灌注对血容量的依赖性增加[3];②GIB使血容量急骤减少,在已有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灌流量骤降,使心肌持续性缺血超过1小时,致心肌坏死而发生心肌梗死[4];③GIB后凝血机制被激活,机体处于高凝状态;④GIB后应用止血药物使血
流减慢,血液浓缩,血黏度增加,易使血栓形成[5];⑤GIB 后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心肌梗死[2]。
3.老年GIB并AMI,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多出现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可能为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脏发生退行性病变,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壁顺应性减低,心排血量减少,心功能储备差,一旦发生急性心梗,易造成急性左心衰竭[6];②老年患者多伴肾小动脉硬化,对血容量下降非常敏感,GIB时,血容量减少,而急性心梗、左心衰致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肾灌注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1]。
4.本组3例抢救成功,除与患者消化道出血量相对较少、心肌梗死面积不大有关外,可能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关。
故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同时,亦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心电图变化即刻检测血清心肌标记物,以及时发现其心血管系统合并症,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治疗以抑酸、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营养代谢治疗为主,抗凝、止血剂慎用;贫血明显时,适当小剂量、分次输红细胞;急性左心衰竭时,给予利尿剂治疗;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可适当扩容;老年合并多种疾病,出现消化道出血时,禁用
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9-2077. [2]陈伟.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梗死21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4,24252-53. [3]姚光辉,余新,张毓英,等.168例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4,4143-44. [4]黄凤珍,尚衍寅,庞栋,等.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8例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4317-318. [5]陈庆英.高龄上消化道出血并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成功1例[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4222. [6]刘海涛.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40例分析[J].临床研究,2007,4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