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力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 匀速滑动,该弹簧测力计的 测量范围是_0_~__5_N_,分度值 是_0_.2_N__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是_3_._4_N_N。
例3、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22所示,相同的小车从 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 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玻璃表面 图22
(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
⑵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不能说成 “惯性力”或“惯性作用”
【10东营】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 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
惯性也越来越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产生危害
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 B.投出的篮球,离手后仍能向前飞行 C.乘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往地上撞几下,锤 头就套紧了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
“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
滑轮
滑轮
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
码的个数. 细线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 细线
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挤压”、
“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
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
A、以赵宏博为参照物,申雪是静止的 B、赵宏博对申雪的支持力大于申雪受到的重力 C、申雪对赵宏博的压力与赵宏博对申雪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衡力
D、赵宏博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⑵条件:
①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0宿迁】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 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⑶物体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10成都】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其中不正确的是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 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
第27题图
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
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
例7、物体受到
的合力是

⑶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9、力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体不受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⑵物体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中考总复习—力
作 者
中考要求:
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
2、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3、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惯性现象,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5、理解二力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存在,只有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不行,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一定存在一个 受力物体和一个施力物体。
不受力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 运动。
定律还揭示: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仍可以运 动,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惯性、惯性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
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 快慢无关,与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无关。
实验得出的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平面越
光滑,一小切车物受到体的在摩没擦有力越受小到,外小力车运动得越 远 速作,度用若不表会的面减时绝慢候对,,光 这滑 样总, 物保即 体持摩 以静擦 恒力 定止为的状零速态,度物永体远的运 动或下匀去。速笛直卡线儿运补充动…状…态。
研究方法: 分析、推理。
定律告诉我们 :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不受 力时静止; 物体原来是运动的,会保持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利用:投篮、加煤、锤子松了…… 防止:安全带、公路上的限速标志。
8、二力平衡
⑴概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能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
平衡。
【10滨州】2010年2月16日,花样滑冰运动员申雪、赵宏 博为中国队获得了第21届冬奥会的第1枚金牌。如图所示,是他 们在比赛中的一个情景。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例4、如图6所示,用扳手拧螺母 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 、b、c各点,关于作用效果,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作用在a点作用效果最大; B. 作用在b点作用效果最大; C. 作用在c点作用效果最大; D. 作用在a、b、c三点作用效果 是相同的。
图6
5、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力的三 要素。
2、力的作用效果:力力可可以以改改变变物物体体的的运形动状状态
改变物体的速度 改变运动的方向
3、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N) 1千克=9.8牛,对吗?为什么?
4、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常用的 是弹簧测力计)
①原理: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就越长。
②使用:注意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 过它的量程,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 度线,不能使指针与外壳摩擦。
练习:“两个物体没有接触一定不会发生力
的作用。”“两个物体接触了一定会有力的 作用。”这两句话对吗?
例1、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 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必 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加的力。施力 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