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
2011年末,元宝山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煤炭等5种,其中煤炭储量为6亿~8亿吨,主要分布在元宝山露天矿区 和红庙煤矿两个自然矿区,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境内现有野生动物32种;种子植物146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 35种,人工栽培种子植物111种。
人口
2011年末,元宝山镇辖区总人口人。 2017年末,元宝山镇常住人口人。 截至2018年末,元宝山镇户籍人口人。
2011年,元宝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96户,人数3535人,支出11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7.3%,月 人均275元,比上年增长13.2%;城市医疗救助88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801人次,共支出168.06万 元,比上年增长45.7%;城镇生活无着人员救助25人次,支出1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 1880户,人数3202人,支出3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2%,月人均82.5元,比上年增长26.2%;敬老院1处,农村 五保分散供养79人,支出17.3万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5人,支出13.8万元,比上年增长 35.4%;农村临时救济350人次,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医疗救助18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 作医疗3350人次,共支出8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0人,安置义务兵、士 官等2人。新增就业人员3100人,有1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人。
201年末,元宝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卫生院2所,诊所6个;病床110张,固定资产总值830 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5人,其中执业医师27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25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89.0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04万人,参合率93%。
元宝山镇境内河道属西辽河流域,主要河流为老哈河,从玉皇村流经王家店村至南庙村出境,全长12千米, 河密度0.27千米/平方千米,流域面积44.16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3.60立方米/秒。
元宝山镇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冰雹、低温霜冻、病虫害、地震等灾害情况干旱一般发生在春秋两季。1951 年,建昌营村一带受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217亩,因灾减产28.67万千克;2001年,哈拉卜吐村一带遭遇从春 至秋持续性干早且伴有春季低温,造成1.6万亩农作物绝收,1.4万亩农作物因灾减产50%以上。冰雹灾害发生频 率年平均为1-2次,多集中在7-8月,1959年7月13日11时,八家村骤降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5504亩,减产达 40%;1986年8月9日下午,哈拉卜吐村一带遭遇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9285亩,因灾减产31.20万千克。病 虫害每年都有发生,1952年6月,建昌营村发生钻心虫和疽盗虫害,农作物减产25余万千克。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元宝山镇辖建昌营、南荒、南庙、长胜、四合、木头沟、王家店、刘家店、八家、马架子、玉皇、 哈拉卜吐、松木头沟、新地、四道井子、塔卜乌苏1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元宝山镇下辖16个行政村:建昌营村、南荒村、南庙村、长胜村、四合村、木头沟村、玉 皇村、王家店村、刘家店村、八家村、马架子村、哈拉卜吐村、新地村、松木头沟村、塔卜勿苏村、四道井子 村, 镇人民政府驻云杉路城区国槐街中段。
元宝山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冬春季多大风天气,春季干旱 少雨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6.6℃-7.0℃,1月平均气温-12.0℃,极端最低气 温31.2℃(1956年1月21日);7月平均气温23℃-24℃,极端最高气温42.7℃(1955年7月23日)。生长期年平 均130天;无霜期年平均130天左右,最长达145天,最短达12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 量340~3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72~194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41天。全年八级以上大风日50~60天,平均风速 3.50~4.00米/秒。
交通运输
2011年末,元宝山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络。叶赤(叶柏寿—赤峰)铁路从境 内通过,过境里程30千米,设有玉皇、马林车站,日均有8列客车停靠,年货运吞吐量达50万吨。赤元(赤峰— 元宝山)公路、平元(平庄—元宝山)公路均从境内经过,过境里程分别为15千米、20千米。境内设有元宝山客 运站,日发送24辆客车,日客运量409人次。
2011年末,元宝山镇有商业点117个,职工23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99万元,比上年增长6.3%;城乡 集市贸易成交额479万元,比上年增长5.8%。
社会事业
1
文体事业
2
教育事业
3
科技事业
4
医疗卫生
5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元宝山镇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6个,建筑面积210平方米,藏书多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 体育场地39处,安装各类健身器材405件(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30%。
历史沿革
1955年7月,属昭乌达盟。 1956年,属赤峰县。 1958年,属平庄区。 1958年,设立建昌营公社。 1961年10月,建昌营公社更名元宝山公社。 1966年,更名新山公社。 1975年6月,新山公社复为元宝山公社。 1984年3月,元宝山公社改为八家乡。 1987年7月,八家乡改为元宝山镇。 2005年,建昌营、马林2镇并入元宝山镇。 2010年末,元宝山区恢复云杉路街道、新增马林街道。
元宝山镇
地理环境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自然资源
05 人口
07 社会事业
目录
06 经济 08 交通运输
元宝山镇,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地处元宝山区东北部,东与风水沟镇接壤,东南隔老哈河 与辽宁省建平县老官地镇相望,南与美丽河镇相连,西与红山区红庙子镇毗邻,北与松山区夏家店乡隔阴河相望。 区域面积314.0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人。
2011年末,元宝山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025人,专任教师135人;小学2所,在校生2854人,专任教师 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70人,专任教师13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 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末,元宝山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2人,经营管理人才23人,技能人才36人,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41人。
谢谢观看
1958年,设立建昌营公社。1961年10月,建昌营公社更名元宝山公社。1966年,更名新山公社。1975年6月, 新山公社复为元宝山公社。1984年3月,元宝山公社改为八家乡。1987年7月,八家乡改为元宝山镇。截至2020年 6月,元宝山镇下辖16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元宝山镇有工业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 商店或超市45家。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2011年,元宝山镇财政总收入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比上年增长98.20%。
截至2018年末,元宝山镇有工业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 商店或超市45家。
2011年,元宝山镇有耕地面积17.17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16.41万亩,农业总产值4.7 亿元,比上年增长5.6%。农业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5.6%。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高粱为主,生 产粮食吨,其中玉米吨,小麦38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8亩,产量123吨; 蔬菜种植面积5.1万亩,产量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黄瓜、茄子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 饲养量头,年末存栏5823头;家禽饲养量250.56万羽,生产肉类7062吨,禽蛋4274吨,鲜奶吨;畜牧业总产值 1.48亿元,累计造林14.41万亩,防护林亩,经济林1845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3.25万株,林木覆盖率32.80%, 大型农业机械334台(辆),小型农机具200台(套);名优特农产品有樱桃、葡萄、虹鳟鱼等;绿色环保产品有 黄瓜、番茄等。农民人均纯收入9073元。
2011年,元宝山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职工4529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7.84亿元,比上年增长41.26%; 工业增加值2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3%,占生产总值的76.8%。是赤峰市重要的煤电能源生产基地,形成了以 煤电能源、铜产品加工、煤化工和油漆化工、建筑材料生产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地理环境
1
位置境域
2
地形地貌
3
气候
4
水文
5
自然灾害
元宝山镇地处元宝山区东北部,东与风水沟镇接壤,东南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老官地镇相望,南与美丽 河镇相连,西与红山区红庙子镇毗邻,北与松山区夏家店乡隔阴河相望。 区域面积314.04平方千米。
元宝山镇
元宝山镇地处燕山山脉延伸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带,北依元宝山,南临老哈河。境 内地形起伏,北部山地,西部丘陵,南部平坦。境内最高峰元宝山,海拔802米;最低位于老哈河河床,海拔470 米,南北高差3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