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制作人:高雪)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要求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
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探讨东北地区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4、能够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2.难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自主学习:
一.地理条件
1.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和_______________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地区范围农业的生产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归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冬季_____,夏季_______,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可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地区范围农业生产的______。
②一般来讲,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_,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
ⅰ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________;
ⅱ中部和东北部_______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
ⅲ周围山地环抱,______资源富厚,木材蓄积量占天下总量的31%
③土壤肥沃__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_______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农牧兴____、____促农牧的农村经济格局。
②交通:东北地区交通_____,对外联系方便,_________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_____农业提供机遇。
③开发历史:开发时间较___,人口密度较____,有利于_____农业和_____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________地组织农业生产就形成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显著,根据____、地貌、_____和_____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地区范围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包括______平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
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水稻多种植在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_____盆地;
麦子(以春麦子为主)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北部最集中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____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____丘陵和_____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产区,辽南是重要的______产区 .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牲口产基地。
呼
伦贝尔市三河地区:_______、________;松嫩平原西部:_________生产基地。
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______和______方向发展。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_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商品率:商品率达_____以上,其中__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出特点
⑴________________生产: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4.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⑵_______________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为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图4.10)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自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情况退化。
例如:__________和黑土退化严重,_______、盐碱化和_______加剧,_________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2.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区:①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______和竞争力;
②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财产链条;
③推进农业向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方向发展,建设__________基地;
(2)西部草原区:
围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主题,大力发展_____农业和______畜牧业
(3)山区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多元开发_________产品。
半山区实现____________;山区发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配套加工。
发展重点是:林木、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菌、___________、水果及________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_____型生产向_________________并举的转变。
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
B、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冬季温凉。
C、东北地区的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
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
例2、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且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耕作
B、宜农荒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土壤肥沃,自然生产力高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同步探究
一、单项选择题
( )1.“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 )2.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 )3.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
C .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
D .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 )4.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 .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 .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 .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 .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 )5、下列选项中,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的顺序的是
A 、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 、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C 、作物:春小麦、冬小麦、甜菜
D 、土壤:沼泽土、黑土、黑钙土、
( )6、下列关于东北气候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B 、东北的气候可以种植喜凉的作物,如甜菜
C 、东北的无霜期从南部的250天至北部的150天
D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是因为土壤肥沃而形成
(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 、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B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C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D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 )8、下列关于东北耕作区粮食作物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耕作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C 、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D 、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 )9、关于林区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
B 、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C 、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D 、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 )10、下列商品粮基地中,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
A 、松嫩平原
B 、辽河平原
C 、三江平原
D 、华北平原
( )11、右表是2001年我国a 、b 两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 、b 省区分别是
A 、内蒙古、江苏
B 、广西、黑龙江
C 、湖 北、海南
D 、 河南、新 疆
( )12A 、平原地区农业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B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养畜牧业
C 、山区要大力发展林业,加快森林的砍伐速度,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D 、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鹿、中草药材等。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3~17题。
( )13.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
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被冲刷变薄
B .气候干旱
C .生物活动微弱
D .秸秆还田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156.7 42.3 18.2
()14.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A.a B.b C.c D.d
()15.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B.玉米C.高梁D.水稻
()16.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17.一般情况下,b处河流()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18指出四幅图中,地形名称与图中排序相符的是
A.①三江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江汉平原
B.①江汉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三江平原
C.①江汉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三江平原
D.①三江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江汉平原
()19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
B.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
20、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 _ 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
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
A.人均耕地少B.土地贫瘠C.热量不足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
国最多
21、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是________平原,与该地种植同种农作物的美
国农业地域是______(①②③④)
(2)②④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但
经营方式各具特点,一般④处是以______________经营,
⑤处则以___________经营。
(3)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
比,⑤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为_____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停止开垦北大荒沼泽地的决定,这一保护湿地的举措有何意义?
(1)生态学意义:
(2)经济学意义:
(3)政治学意义
例1、A 例2、D
1---5 CDCDA 6--10 BCDDC
11--15 BCAAD 16--19 BDCC
20、(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C (5)D
21、(1)三江④
(2)商品谷物农业家庭农场国营农场
(3)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
(4)乳畜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22、(1)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和水源地,能调节气候,保护环境,还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等的栖息地。
(2)沼泽动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
(3)我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