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
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展示了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本课是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
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社会变迁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学生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存在认知上的模糊地带,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
的变迁历程,了解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新中国成立以
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历程,我国在、经济、文
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变迁背后的原因,以及人民群
众在变迁过程中的奋斗与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我国社
会变迁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分别从、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详细讲解新中国成立
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如大跃进、改革开放等,引
导学生分析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认
识和感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社
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6.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需体现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
可以采用流程图、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形式,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展示。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分析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等。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历史知识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 说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知识点儿整理:
《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2.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变迁:
–1952年至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逐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WTO),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变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推行新文化运动。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如“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带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
–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
4.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变迁:
–195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自己的科技事业,成立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氢弹、人造卫星等。
–1980年代,我国实施“863计划”,推动高技术研究发展。
–21世纪初,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在高铁、5G、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
5.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迁:
–1950年代,我国开展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等运动,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近年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以上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
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步作业练习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75年
D. 1982年
答案:B. 1954年
2.我国在哪个省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A. 新疆
B. 青海
C. 甘肃
D. 内蒙古
答案:A. 新疆
3.下列哪个事件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变迁的内容?
A. 土地改革
B. 文化大
C. 改革开放
D. 香港回归
答案:D. 香港回归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变迁的内容?
A. 五年计划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加入世界贸易
D. 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D. 国有企业改革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哪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成果?
A. 航天
B. 核能
C. 高铁
D.
答案:D.
1.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变迁的主要内容。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变迁主要包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2.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变迁的主要内容。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变迁主要包括:1952年至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逐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WTO),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变迁主要包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推行新文化运动;1950年代至1960年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如“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实施;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带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
4.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变迁的主要内容。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变迁主要包括:195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自己的科技事业,成立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氢弹、人造卫星等;1980年代,我国实施“863计划”,推动高技术研究发展;21世纪初,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在高铁、5G、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
5.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内容。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包括:1950年代,我国开展
土地改革、公私合营等运动,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
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近年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人民群众
生活的影响。
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人民群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获得了权利和自由,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途径参与国家生活。
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居住条件、出行方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文化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