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宝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5.6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5NA个
B . 标准状况下,0.5×6.02×1023个CCl4分子所占体积约是11.2 L
C . 14 g乙烯(C2H4)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D . 1L 0.5 mol·L-1氯化钡溶液中所含Cl-的个数为0.5 NA
2. (2分)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的是()
A . H2
B . Cl2
C . NH3
D . CO
3. (2分)工业上以硫磺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有害气体。

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
A . NaOH溶液、酚酞试液
B . 石灰水、石蕊试液
C . 碘水、淀粉溶液
D . 氨水、酚酞试液
4. (2分)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与其某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 . 元素X可能为锂
B . 原子半径大小:r(M)>r(w)
C . X2W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
D .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H3>MH3
5. (2分) (2015高二上·上海期末) 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2()
A . 熔融态不导电
B . 水溶液呈中性
C . 熔点比BeBr2高
D . 不与NaOH溶液反应
6. (2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 电解水
B . 碳酸钙的分解
C . 铝与盐酸反应
D . 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
7. (2分) (2020高一下·泸县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船体上镶嵌锌块,可以减缓船体被海水腐蚀的速率
B . 粗铜精炼时,电镀液中的c(Cu2+)保持不变
C . 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
D . 阴极电保护法是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
8. (2分) (2018高二下·南京期末)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Zn+H2O-2e- = ZnO+2H+
C . 该电池充电时应将Zn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 该电池放电时OH-向石墨电极移动
9. (2分)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 ①④⑥⑦
B . ②③⑤⑦
C . ①③④⑤
D . 全部
10. (2分)(2015高二上·秦安期末) 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用装置①精炼铜,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B . 装置②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
C . 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 . 装置④可以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0分)
11. (9分) (2018·绵阳模拟) 三氯氧磷(POCl3)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化。

塑胶助剂等行业。

某兴趣小组模拟PCl3直接氧化法制备POCl3,实验装置设计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熔点/℃沸点/℃其他
PCl3-11275.5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
POCl32105.3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B装置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

还有________。

(3) 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进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4)通过佛尔哈德法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元素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待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II.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的AgNO3溶液40.00 mL,使Cl-完全沉淀。

III.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L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mL。

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填标号),滴定終点的现象为________。

a.FeCl2
b.NH4Fe(SO4)2
c.淀粉
d.甲基橙
②C1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列出算式)________。

③步骤III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如无此操作,所测Cl元素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 (6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SO4溶液,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13. (9分) (2020高二上·荆州期末)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 K和1 173 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K1K2
973 K 1.47 2.38
1 173 K 2.15 1.67
请填空:
(1)反应①的K1表达式是________。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反应③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写字母序号)。

A .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 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 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
D . 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③当使CO2和CO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不”、“逆反应方向”或“正反应方向”)
14. (6分)
(1)Ⅰ.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F—F键能为160 kJ·mol-1 , S—F键能为330 kJ·mol-1 ,试写出S(s)和F2(g)反应生成SF6(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Ⅱ.V、W、X、Y、Z是由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W、X、Z均由2种元素组成,X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Z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Y、W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8;V由一种金属元素A和两种非金属元素B与C组成,其化学式构成为A(BC3)3 。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写出物质W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写出V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将少量的X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Y,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5)写出气体X的结构式________。

(6)以Z为燃料,活性炭为电极,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制成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0分)
11-1、
11-2、
11-3、
11-4、12-1、12-2、12-3、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
14-5、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