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动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的启动是指从关机状态到运行状态的过程。

在计算机系统中,当用户按下电源按钮后,计算机硬件开始执行自检、加载操作系统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实现系统的启动。

系统启动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加电自检(Power-On Self-Test,POST):计算机硬件会进行一系列自检,包括检测内存、外设等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自检通过,将会发出一条短而连续的蜂鸣声作为成功的信号。

2.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的加载:MBR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扇区,会被加载到内存中。

MBR中包含了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位置信息。

3.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加载:引导程序的作用是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并启动它。

系统根据MBR中的信息找到引导程序所在的磁盘扇区,然后将引导程序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

4. 操作系统内核的加载与初始化:启动程序读取操作系统内核的映像文件,并将其加载到内存中。

内核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

5. 系统初始化:内核加载完毕后,开始进行系统的初始化。

这个过程包括初始化各种设备驱动程序、建立进程控制块、建立用户态与核心态之间的转换机制等。

6. 用户登录界面的显示:系统完成初始化后,会显示登录界面。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然后进入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总结来说,系统启动的过程是通过硬件自检、加载硬盘上的引导记录和操作系统内核,以及初始化系统资源等一系列步骤来实现的。

这些操作完成后,用户可以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