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花未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花未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感悟。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感悟。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邀请学生分享对“花未眠”这个的理解和联想。
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生活背景,了解其对生活的态度。
二、课文阅读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
a.作者为什么说“花未眠”?
b.作者是如何观察事物的?
c.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四、写作练习
1.以“花未眠”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审美情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课堂讨论
a.你是如何理解课文中的“美”?
b.你认为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
c.你觉得如何将作者的观察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写作练习
1.让学生以“生活中的美”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审美情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课堂讨论
a.你在写作过程中,是如何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的?
b.你认为作者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何启示?
c.你觉得如何将课文中的美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写作练习
1.让学生以“我眼中的美”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课后作业
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的感悟文章。
2.阅读其他关于生活美学的文章,积累写作素材。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感悟,使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细节,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如何表达这种美。
2.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细腻地表达个人对美的感受和观察。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美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文字描述。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补充:
第一课时
二、课文阅读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自己对花的感受的?”
学生回答:“作者用了很多比喻,比如‘花是醒着的,却仿佛在梦中’。
”
教师回应:“很好,作者的确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花的感受,我们看看这些比喻背后隐藏了哪些深意。
”
三、课堂讨论
1.教师引导:“请大家想想,作者为什么说‘花未眠’?”
学生甲:“我觉得是因为作者观察到花在夜晚依然开放,有着生命力和活力。
”
学生乙:“我补充一下,可能还因为作者觉得花有一种超越时间的美。
”
第二课时
二、课堂讨论
1.教师提问:“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我们的生活有何不同?”
学生丙:“作者更注重细节,她能看到我们平时忽略的美。
”
学生丁:“对,作者好像有双发现的眼睛,能在普通的事物中看到不普通的地方。
”
教师点评:“很棒,这种能力就是审美能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
”
三、写作练习
1.教师指导:“现在,请大家尝试用文字描述你眼前的一件物品,注意观察它的细节。
”
学生戊(写作中):“我眼前的笔,它的笔尖在光线下闪着银光,仿佛是智慧的火花。
”
第三课时
二、课堂讨论
1.教师引导:“你们觉得如何将课文中的美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学生己:“我觉得可以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它们。
”
学生庚:“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新的角度去看事物,发现不一样的美。
”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美,并且尝试用文字表达这种美。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像作者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力,提供个性化
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对于内向或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在小组内先交流,再选代表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在写作练习时,允许学生犯错,给予他们充分的修改机会,引导他们通过修改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4.结合多媒体教学,适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美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美的标准和多样性。
5.注意不要过度解读课文,以免学生产生困惑,应着重培养他们的直观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6.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美学原理和审美教育,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能有理性的思考。
7.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组织一些美学工作坊或户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