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性别与法律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选举权问题
在西方传统理论中,选举权是一项具有重要象征 意义的权利。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一个人能 否被视为公民的基本问题。
(一)拒绝承认女性选举权பைடு நூலகம்
(二)选举平等的产生与发展
五、同工同酬问题
第三节 法律史中的性倾向问题
一、对同性恋的反对 (一)文化、宗教上的“恶魔化” (二)医学上的“病理化” (三)法律上的“重罪化”
6.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 国法律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版。 7.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载 《生活》2004年第1期。 8.赵梅:“选择权与生命权:美国有关堕胎问 题的论争”,载《美国研究》1997年第4期。 9.张剑源:“性倾向、性别认同、同性恋立 法运动回顾及相关问题研究”,载《环球法 律评论》2008年第4期。
(一)休妻的限制 古代习俗和法律虽然通过“七出”确定了休妻的 七个主要条件,但由于“七出”所包涵的范围过于 广泛,因此又订立了“三不去”,用以保障妻子不 被任意休掉。“三不去”包括:“有所娶无所归” ,也就是妻子的家族散亡,假如妻子被休则无家可 归;“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也 就是尽到了为妻子的义务;“前贫贱后富贵”,指
第三章 性别与法律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法律史中的女性 西方法律史中的女性 法律史中的性倾向问题 经典案例——观察与思考 延伸阅读
【核心内容】法律上的性别问题不仅是一个当 代问题,也是一个随着传统而发展的历史问题。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被烙上了 性别差异的显著印记。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性别 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需要从法律史方面加以展开 的话题。对比中国和西方,这种法律史上的差异 性较为明显,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因在于自由主义的发展,在这种场景之下,传统权 威也得到了消解。 1.自由主义的兴起 2.传统权威的消解 二、离婚制度的演进 西方的离婚制度走过了一个从禁止、限制离婚的 阶段到自由离婚的发展过程。这也反映了女性在 法律史上的地位变化。 (一)限制离婚阶段 1.宗教约束 2.习俗限制 3.法律限制 (二)自由离婚阶段
1. [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等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 柱等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3.[英]马林诺斯基:《野蛮人的性生活》,刘文达 等译,团结出版社1989年版。 4.[芬兰]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李彬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译:《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二、同性恋社会认知的转变 三、同性婚姻与民事结合 (一)同性婚姻 (二)民事结合
第四节 经典案例——观察与思考
一、公主之死 1.刘辉的犯罪问题 2.与刘辉通奸的张容妃、陈慧猛的罪责 3.张容妃、陈慧猛哥哥的罪行
【讨论】
1.如何理解父亲对子女的父权? 2.如何理解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依附关系?
二、简·爱的无效婚姻
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但后来发达富贵了。上 述三种情况下,丈夫不能休妻。
(二)恤刑制度 恤刑之说最初见于《尚书·舜典》:“惟刑之 恤哉!”
1.同罪异罚 2.缘坐问题 3.优待孕妇
三、基于差序价值的评述
第二节 西方法律史中的女性
在西方法律史的语境下,女性的问题与父权制、宗教 等问题密不可分。与中国不同,西方法律史的女性问 题往往能够最终导致政治哲学层面的思考,并在法律 上得到反映。 一、父权制及其解体 (一)父权制 在许多古老的社会中,婚姻习俗和法律以父权制家庭 或扩充的父权制家庭形式为前提 (二)父权制的解体 父权制的解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主要思想动
【思考与讨论】 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但在法律上非常简单。读 完这段节选之后,我们或者可以作如下思考: 1.这个过程中,谁获得了胜利? 2.当一个人无法解除婚姻之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为什么在一个不自由的性别观念之下,任何人都可能 是受害者?
4.如何看待宗教对离婚的限制?
第五节 延伸阅读
三、堕胎问题的发展 与其他问题不同,堕胎是一个发生较晚的问题。 由于古代堕胎技术的不成熟,堕胎的风险极大。 在社会压力的影响下,关于堕胎技术的研究没有 得到有效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我们目睹了生 育力从自然的、纯粹的生理活动向国家或个人 所能够控制的方向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中充斥着 偏见和无止境的争执。直到20世纪,堕胎问题才 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 (一)否定堕胎阶段 1.宗教层面的批判 2.道德层面的否定 3.法律层面的禁止 (二)堕胎权的承认
第一节 中国法律史中的女性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一个贯穿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制度。 女性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处于依附地位,与此同时,女性还得 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特殊保护。这种歧视与保护的混同,与 当时的特定社会秩序和社会思想密不可分。
一、尊卑有序 (一)婚姻制度 (二)男性家长权 (三)继承制度
二、女性保护 就制度而言,中国关于女性的法律并不止是单纯地 强调男尊女卑的差序结构,也比较关注对女性的保 护。这一点也是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