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易错点检测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易错点检测卷-(含
答案)
阅读理解易错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小蝴蝶花
①小蝴蝶花生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清香。
它看看左右,不过是些平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的花,也很不惹眼,更没有什么清香。
它骄傲地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呀!”
②不久,小蝴蝶花被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
初到这里,它有些头昏目眩。
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
数不尽的名花在争艳斗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小蝴蝶花一下子变得自馁(něi)了:“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
③小蝴蝶花正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批孩子观看了牡丹、碧桃之后,又来访问它了。
有一个孩子大嚷:“来看哪,这是什么花呀?”
④“它叫小蝴蝶花。
”另一个孩子答。
⑤“多么好看的小蝴蝶花呀!”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的跟前……
⑥小蝴蝶花心情平静了。
它这才知道,过去自己在小花、小草中间骄傲起来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碧桃中间感到自馁也是没有理由的。
⑦骄傲和自馁是亲生兄弟,都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
1.用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小花、小草中间时的想法;用波浪线画出小蝴蝶花在牡丹、碧桃中间时的想法。
2.读第⑥段,说说小蝴蝶花的心态变化:在小花、小草中间—________;在牡丹、碧桃中间—________;听了孩子们的话后—________。
3.骄傲和自馁是相反的两个方面,为什么结尾说它们是“亲生兄弟”呢?
___________。
4.你认为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____乌黑的羽毛,一____剪刀似的尾巴,一_____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5.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量词。
6.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这个成语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7.文中划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显得多么生动、从中我们体会到这是________的春天。
8.第二自然段中的“斜”字写出了燕子________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________,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________姿态。
课外阅读。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
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
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的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
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
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个人要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____,这个人却一直向___________走。
10.这个人始终不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11.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是因为:(对的打“√”,错的打“×”)
(1)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变。
( )
(2)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 )
(3)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 )
1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请选择)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听一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后再去做。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
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
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
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3.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新鲜——________ 响亮——________ 飞奔——________ 14.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清闲舒适:________
生命力旺盛:________
1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
16.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中写草原的天________,空气________,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________,欢乐的牧羊人在________。
读短文,完成练习
盲人摸象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叫大臣牵来一头象,让几个盲人去摸,然后,让他们说出大象是什么样子。
摸到大象牙齿的人说:“大象犹如一根长长的萝卜。
”另一个盲人摸到大象耳朵,就说:“大象好似一个簸箕。
”“不对,不对!”一个长得又矮又小的盲人摸着象腿说:“大象就像一根又圆又粗的柱子,搬都搬不动。
一个摸到大象身子的盲人说:“依我看,大象犹如一堵墙。
”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于是说:“我觉得大象又细又长,仿佛一根绳子。
”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说:“______”
17.短文中一共有几个盲人在摸象?他们分别摸到了大象的哪些地方?
___________。
18.他们几个人谁说得对?为什么?
___________。
19.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国王的话。
20.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文章,按要求作答。
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足两万,每年入冬,风紧雪骤,奇冷刺骨。
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撑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
居民们
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袭扰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这把巨伞的伞柄是全市最高的一座11层的塔楼,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市区周围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索与桩柱连结,绳索之间串着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塑料膜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
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
太阳能收集器可发挥聚热功能,虽然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用就可以补偿。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小家庭,出门在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
另外,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
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必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巨伞下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巨伞的利弊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然而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
每到隆冬,各地游人,兴会于“巨伞”之下。
21.每到隆冬,各地游人,兴会于“巨伞”之下。
下列那个词语最恰当()
A.络绎不绝B.挨挨挤挤C.人来人往D.熙熙攘攘
22.文中的这个“神话”已成为现实的原因是()
A.努斯基市冬天风紧雪骤,奇冷刺骨。
B.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
C.居民们希望用巨伞来抵挡严寒。
23.巨伞为居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
B.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
()
C.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
()
24.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欣赏的态度原因是什么?在正
确的选项后打“√”。
A.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
B.家家户户省下不少取暖费用。
()
C.游人往来于威努斯基市,让这儿成为美国一处新景点。
()课内阅读:《肥皂泡》(节选)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jiāo jiào)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
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若用扇(shān sh àn)子在下面轻轻地扇(shān shàn)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
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若是扇得好,一个火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báo bó)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25.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6.按要求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近义词:飘浮——( )突然——( )
反义词:干燥——( )凝固——( )
27.什么时候玩肥皂泡比较好,为什么?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28.“我”爱玩吹肥皂泡,是因为()
A.童年时候吹肥皂泡,“我”的心里充满快乐、骄傲与希望。
B.吹肥皂泡能使我们在下雨天消遣时光。
C.肥皂泡透明、美丽,能飞得很高很高。
参考答案:
1.看来,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花,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为伍,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呀!
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2.骄傲自馁平静3.因为它们都是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都是不对的心态。
4.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妄自菲薄【解析】1.此题考查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题目要求分别找到“小蝴蝶花在小花、小草中间时”和“小蝴蝶花在牡丹、碧桃中间时”的语句,可定位到第一段和第二段,然后找出蝴蝶花的想法即可。
2.考查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中的蝴蝶从一开始的骄傲到后来的自卑,最后又变得平静。
整个心态变化的过程从文中即可体现。
3.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文中明确指出,骄做和自馁是亲生兄弟的原因是都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观的幼稚表现。
根据这句话总结概括即可。
4.这则阅读材料通过描写小蝴蝶花在草丛中,在花园里的不同境遇和感受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不因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短处而自馁,这样我们才会在不懈的努力下,不断进步,永远快乐!所以我们应该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5.身双对6.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灿烂无比7.花草叶灿烂无比8.飞行快灵活
【解析】5.考查填写合适的量词。
第1自然段,是描写燕子外形的一句话。
要说明燕子是一()乌黑的羽毛,一()剪刀似的尾巴,一()轻快有力的翅膀;填上合适的量词,所填写的量词只要能突出表现燕子的主要形态特征即可。
可填“身、条、双”这三个字。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条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6.考查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所描写的景物。
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从中不难找出答案。
本段所描写的景物有: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这些景物构成了春天,好像是一幅光彩夺目的画卷。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7.考查对画线句子的深刻理解。
“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这句话中作者写了花、草和叶,说它们“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句子特别形象生动。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使我们从中体会到这些景物构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烂漫无比”烂漫:光彩四射,绚丽多彩。
阳光灿烂,景色秀美。
无比:非常。
8.考查对重点字的理解。
“斜”在第2自然段中没有,是在原文第3自然段中,一个“斜”字写出了燕子飞的特点,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而且还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灵活的姿态。
9.魏国楚国南方北方10.马好。
路费多。
赶车的本领高。
11.√××12.B
【解析】9.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10.考查学生分析短文和概括能能力。
从文中可知:1.马好。
2.路费多。
3.赶车的本领高。
11.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1)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变。
正确。
(2)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错误。
(3)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错误。
1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短文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13.清新嘹亮飞驰14.悠闲生机勃勃15.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
16.格外蓝特别清新草地上散步歌唱
【解析】1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近义词的填写,首先明确自身词语的含义,然后写出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的含义即可。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语,
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义的词语。
15.本题考查的是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分析,仔细分析文章,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7.短文中一共有5个盲人在摸象。
他们分别摸到了大象的牙齿、耳朵、腿、身子和尾巴。
18.他们说得都不对。
因为他们都只是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就给大象下结论。
19.你们都错了。
你们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
20.示例: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部分,而应看全局,那样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事物的情况。
【解析】17.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个人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
18.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他们摸象后的回答,不难看出,他们都回答错了,因为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便给大象下定义。
19.主观题。
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上下文,去补充短文内容。
进行合理想象。
20.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21.A 22.B 23.A√B√C√24.A√B√
【解析】21.本题考查成语的意思和运用,解答此题是要理解文章大致内容,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作答。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挨挨挤挤:挤来挤去。
亦用以形容人多杂乱。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
也形容忙于应酬。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要理解文章大致内容,抓住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即可。
定位在第一段,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的飞速进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一句中即可得出答案。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要理解文章大致
内容,抓住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即可。
从“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如春。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是小家庭,出门在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比从前亲切和睦多了。
”“伞面上还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
”三句中即可得出答案。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要理解文章大致内容,抓住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即可。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人们赞赏这项工程主要是因为这项工程使小城冬天也温暖如春,可以为全城提供热水,使邻里之间变得和睦了。
25.jiāo shàn shān báo 26.飘游忽然潮湿溶化27.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裂。
28.A
【分析】25.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6.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
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或反义词。
2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从原文“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
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可以得出玩肥皂泡比较好的时间是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裂。
2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从文章第二自然段可以得出“我”爱玩吹肥皂泡,是因为在吹肥皂泡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希望。
所以选择A 项,其他两项原文并没有这样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