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说课稿-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介绍我的课堂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该单元以名人为写作对象,共有四篇文章。

《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这几篇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分别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权权劝学》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阐明了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

文章只有100多个字,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故事大意。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至9年级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和感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同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情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结合工具书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习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虽然本文比较浅显易懂,但七学生接触文言文时间不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些畏难情绪,或者文言朗读的诸多不习惯,因此,本课的重点放在通过停顿、语气、语调等朗读训练,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教学难点放在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突破,需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下才能完成,因此本课教学,有感情的朗读是不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
1 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有感情的朗读,注重情感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朗读。

本课语言描写较多,因此,注重朗读,以读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合作研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千万别怕学生讲不全答案而自己给学生满堂灌。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孙权劝学》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讲述的是一个小故事,学生学起来较感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只要抛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对稍有难度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师生共同研讨去完成即可。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根据班级学生的一些现象,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部分同学,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却越来越差,于是就开始找各种理由去拒绝学习,比如听不懂了,老师不重视了,家庭环境不好了,等等,那么这些理由能不能成为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代关于学习的故事,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2 资料助读
我以课件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吕蒙、鲁肃。

介绍这些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3读课文疏通文意
具体有三个任务: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3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气。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这为解决难点做了铺垫。

四课文研讨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疏通文意后,学生对文中孙权,吕蒙,鲁肃等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真正读懂他们,读透他们还得继续深入到字里行间。

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什么? 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4评价孙权、吕蒙、鲁肃。

课堂延伸主要是让学生说说吕蒙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和结合自己的学习态度想对吕蒙说什么。

就是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不愿学习,或者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在于学习态度,而不是能力的问题。

最后进行总结。

五总结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完全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要再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拒绝学习了,古人已经用实践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知识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成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整个教学的高度浓缩。

我的设计是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善劝重才
吕蒙治学:虚心听劝
鲁肃叹学:真诚爱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