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安全警示教育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安全警示教育要点
一、交通安全
1.认识信号灯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过。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走注意事项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靠路边(距路边缘线1米以内)行走,并注意前后车辆。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或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不要用衣物,雨具挡住视线。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放学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横过车行道时,必须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须事先看清左右来往车辆,待车辆过后直行通过,不要追逐,猛跑。

(6)过交叉路口,要注意交通信号灯,熟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

(7)不准在停着的车后突然横穿马路,也不要走在路中间突然回头走。

这些行为会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造成交通事故。

总之,过马路时,一定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安全乘车
(1)不搭乘黑车和报废的车辆。

(2)坚决不搭乘超载的车。

(3)不搭乘承载违法违禁物品的车。

(4)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能站在道路中间拦车。

(5)上车时,应等车辆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

(6)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

(7)乘坐公交车时,如果没有座位,一定要紧紧抓住扶手或座位。

车辆拐弯或急刹车时更应如此。

(8)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尽量不要喝水、吃东西,在车厢内来回走动,更不能戏耍打闹。

(9)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

当打开车门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以及车门下面是否有小坑,地井等危险隐患。

(10)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

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

二、火灾逃生和自救
教室失火别慌张,听从老师指挥是关键,疏散出去最安全。

逃生自救的方法:1.教室一旦失火,在火势尚小时,可立即用教室里配备的灭火器扑火自救,或用衣物将火压灭;2.火势发展,立即跑到室外,如教室里已充斥大量烟气,撤离时可用手绢、衣袖等捂住口鼻,并弯腰低姿势快行,防止烟气吸入;3.一层教室失火,烟火封住教室门时,可从窗口跳出去。

二、三层教室失火,
烟火封住门时,可用窗帘、衣物等拧成长条,制成安全绳,一头拴住在暖气管上或桌椅腿上,两手抓住安全绳,从窗口缓缓下滑;
4.别的教室失火,当火势尚未控制楼道时,应立即离开教室,迅速进入安全通道向外疏散。

灾来了不要怕!
火灾来了不要怕,先把心情定下来。

如果火苗烧得小,想法把它消灭掉。

如果火苗烧得大,跑到屋外空地上。

赶快拨打119 ,千万不要贪财物。

千万不要跳下楼,千万不要躲衣柜。

三、应该怎样预防触电?
1.有高压电线的地方不能放风筝,因为风筝很容易落在电线上,极有可能引发触电。

2.不在变压器旁边逗留、玩耍,更不能因为淘气损坏变压器,这样是特别危险的。

3.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发现地上有电线、电缆,千万不要走近,更不要伸手去拉,以免触电。

如果发现掉下的电线把人击倒,千万不要伸手拉他,否则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用干燥的木棍等绝缘体将电线拨开。

4.户外活动遇到雷雨时,不要站在大树、烟囱、尖塔、电线杆等底下,也不要站在山顶上,因为高耸、凸出的物体容易遭受雷击。

5.在开阔的水面游泳或划船的同学,在雷雨时要赶快离开水面,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6.不爬电线杆,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7.教室、宿舍内的电灯、风扇要由专人管理,插头不要随便拔出与插入,防止触电的事故发生。

8.搞清洁的时候,把电源的总开关打开,切断电源。

不用湿布抹开关、电线、电灯和光管。

9.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时,立刻报告老师请电工维修,千万别自作主张去进行修理。

10.家里、学校的所有插座都是通电的,千万不要用手指、铁丝、钢笔等捅插座,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造成触电。

11.移动台灯、电风扇、电视机等电气用具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然后再移动。

12.不要攀登电杆或摇晃电杆,也不要在电杆附近玩,以免发生触电。

四、防溺水安全
(一)游泳安全应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三)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五、防校园欺凌和不法侵害寻求帮助
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很多,常规的求助对象有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

保护自己:被欺凌不需要懦弱,需要的正当合法并且有效的保护自己,逃避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后续的成长问题。

性格的养成是众多小事件慢慢的积累而成,一个逃避问题的孩子,始终会遇到无法逃避的生活。

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是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团结同学:统计而言最容易受到学校欺凌的孩子大多是孤单的,不能与其他学生很好交流的孩子。

他们在学校中的存在感很低,不容易得到关注,所以最容易成为被欺凌者。

团结同学是指融于一个平等的圈子,而不是降低自己巴结别人。

树立自信:不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将被欺凌当做命运,不要自卑。

在行为上思想上强大自己,不去畏惧凌霸,但是也不要将强硬反抗作为唯一的手段。

旁观者叙述的并不是被欺凌者的实际情况,但是被欺凌者可以去学会复制旁观者的所作所为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六、防食物中毒
1.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吃食品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拿,要垫一个干净的食品袋或用你自己的餐具。

2.餐具卫生。

每个人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碗、筷、勺,吃饭之前用开水烫一遍),饭后洗干净存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内或纱布内,妥善保存好,吃过油腻的饭菜餐具要用洗涤剂刷洗干净,并用自来水冲洗。

一个星期要用50%高锰酸钾溶液水浸泡餐具10-15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冲干净即可,使餐具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3.饮食卫生。

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最好在开水里烫3-5分钟再食用。

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新鲜、干净,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

绝对不能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

剩饭菜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食用时一定要再蒸熟、煮透,夏季气候炎热一定要喝开水。

生水中含有大量矿
物质和细菌,未经煮沸饮用也会发生中毒。

外出参观、旅游购买饮料、食品时,一定要购买有注册商标、厂家、产地、近期出厂的商品。

最好不到没有卫生合格证、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摊点购买食品,以防上当受骗引起食物中毒。

另外认不准的野菜、磨菇等不要乱吃。

4.注意服药。

服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服用,千万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以免造成药物中毒。

敌敌畏、磷化锌等杀虫剂和灭鼠药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5.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当人们吃了含有大量病菌和病毒素的食物后,胃肠粘膜受到刺激,一般半小时到数小时之内就会爆发疾病。

可使许多人同时发病,病状大致相同,多呈急性肠炎症状。

病人明显的症状是先恶心、头晕、出冷汗,紧接着就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

如果病毒素渗入血液,作用于神经,还会引起抽筋、昏迷等,严重者会致死。

所以发生食物中毒后要立即医治。

发现可疑食物中毒,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在急救病人的同时,立即向医院或上级防疫部门报告情况,并要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时收集剩余食物及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

食品贮存场所及炊具、餐具、容器等暂不要清洗,在食品卫生监督人员采样结束后,要对中毒现场进行全面流水线处理,以防中毒的再次发生。

七、防地震安全
1.地震灾害发生前的征兆
对地震灾害,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

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会出现一些征兆,了解这些征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地震。

这些征兆主要有: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
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

一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地震的波动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等异常现象。

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3)气象物理异常变化。

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列车通过,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天空会出现电闪雷鸣或倾盆大雨等。

(4)除了上面的异常现象,有的人也有异常感觉。

2.地震应急求生办法
(1)如果在室内,发
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
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
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
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
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发生地震时,室
内人员不要试图跑出室
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
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
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
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
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
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
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
阳台和窗下躲避。

(3)发生地震时,同学们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甚至跳楼,来不及时,可以迅速躲到课桌下或课桌旁,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八、预防校园踩踏
1.在楼梯通道内、上下楼梯都应该保持举止文明,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参加集体活动或集会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排队,有序入场或退场,前后两人间隔1米距离,班与班之间间隔3米,要做到先出后进、先下后上。

3.如发现拥挤时,同学们应该立即停止前进。

高年级的同学要主动礼让低年级的同学。

要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4.发生特殊事故时,同学们不能惊慌,不准擅自一窝蜂冲出教室,应弄清情况,由老师或班长负责,有组织、有秩序的安排学生撤出教室。

同学们,希望大家牢记上下楼梯的安全,并养成良好的上下楼梯的习惯,遵守上下楼梯的秩序,时时处处都注意安全。

九、防诱骗敲诈
应掌握以下八种方法:
1.反抗法。

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以要寻找对防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2.感召法。

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犯罪行为。

3.周旋法。

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4.耍赖法。

突然倒地打滚或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5.呼叫法。

突然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6.认亲法。

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三婶”。

7.放线法。

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

8.抛物法。

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时,快速脱身报警。

十、防中暑
1.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2.如何预防中暑?
(1)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

(2)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等。

(3)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麻、丝类的衣服,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4)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降低劳动强度,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

(5)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

(6)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

(7)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8)补充足够的水分。

(9)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7小时为宜。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10)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3.中暑后应该怎么办?
主要是降温。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松解衣扣,散热,扇风,冷敷额部、胸部,用酒精擦身,喂服含盐清凉饮料,服药可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

用手指掐人中、百会、涌泉、合谷、内关、足三理等穴位。

夏季防中暑
赤日炎炎似火烧,
冷饮爽口少饮好。

大中午时不出门,
勤换衣服勤洗澡。

水果解暑洗净吃,
不喝生水肠胃保。

十一、课间意外事故
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2.追逐伤害。

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

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因为奔跑,很容易撞在开启的门窗上、墙转弯处、课桌的棱上、消防设施上、玻璃上等,从而造成门牙磕断、腿脚骨折等伤害。

3.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

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

如何预防课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遵守学校课间活动要求,活动要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不要拥挤,不追逐打闹,不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

同学之间玩耍要文明,不踢打、不推搡,不拿东西乱扔向对方或他人。

2.不携带管制刀具、烟花爆竹、打火机等入校。

课间不要玩耍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游戏。

3.遵守学校运动设施使用规定。

不私自在秋千、双杠、滑梯等体育运动设施上做危险动作;不在学校施工场地、水井、配电房等危险区域内玩耍;不攀爬教学走廊的护栏或倚在护栏上向下探望;不准从楼上、教室向下(向窗外)扔
十二、防运动伤害
(一)体育课、课外活动或做其他运动时要检查
必须穿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最好不要穿皮鞋和凉鞋。

2.衣服上不要有别针、胸针等,口袋里不要装小刀,剪刀等尖锐的物品。

硬币也不要带。

3.头发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手腕、手指、耳垂、脚腕上不要带各种金属或玻璃的、塑料的装饰品,手表最好也要脱掉。

5.戴眼镜的同学,如果摘下眼镜可以运动,就不要戴了。

如果确实不行,做动作时就要加倍小心,可以用一根有弹性的小绳子把眼镜拴紧,别让它掉下来。

(二)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动作
运动前最重要的就是热身运动,这样能使我们的生理机能和心理较快进入运动状态,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十三、异常天气灾害的预防
大风、雷击、暴雨、冰雹等是我们常见的异常天气,它来的快、时间短,发生凶猛激烈,常带来突发性灾害。

在雷暴天气时,我们小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处,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作为避雷场所。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如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要远离孤立的高楼、电线杆、房檐、电器设备、广告牌和围墙。

2.如果在野外,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和大树下避雨,这里最易受到雷击。

3.雷暴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打手机。

4.如有强雷鸣闪电时,最好在室内,要将门窗关闭;拔去电器插头;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使用淋浴洗澡。

5.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抖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

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和抢救。

十四、预防水灾
我们是水灾的最大受害者,那么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1.平时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
化,做好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天色不好,就尽量不要出门;在路途遇到暴雨,就要及时向高处转移,千万不要在低洼地、河道、沟渠边停留。

3.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

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4.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5.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所以同学们在躲避洪水时不要长时间在里面。

6.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