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綦江区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你在答题之前,请在下面问题的备选项中选择一项你认为和真实情况最接近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此问卷仅作调查研究之用,不计算成绩。

谢谢合作!
1.你最喜欢下面哪种类型的语文教学形式?()
A.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述以提高语文素养。

B.师生合作共同参与学习、实践以提高语文素养。

C.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自学来提高语文素养。

D.通过做大量的阅读练习题来提高语文素养。

2.平时,你喜欢语文课外阅读吗?()
A.喜欢,并经常选择适合自己课外读物。

B.一般,只是偶尔读一些课外读物。

C.不喜欢,只读老师指定的篇目。

D.除读语文教科书外,什么也不读。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称.道(chēng)窒.息(zhì)春寒料峭.(qiào)藏污纳垢.(hòu)
B.依傍.(bàng)车辙.(zhé)金蝉脱壳.(qiào)惟妙惟肖.(xiào)
C.镌.刻(juān)要塞.(sài)杳.无消息(yǎo)屏.息敛声(píng)
D.滞.留(zhì)奔丧.(sàng)殚.精竭虑(dān)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颁发倦怠诚惶诚恐任劳任怨
B.酷似婆娑颔手低眉器宇轩昂
C.畸形吹虚和颜悦色鹤立鸡群
D.曼延摄取濒临绝境抑扬顿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7月15日,万众瞩目
....的“俄罗斯世界杯”在莫斯科迎来了巅峰对决。

B.高铁的不断发展,人们出行条件的不断改善,也让思念的脚步轻盈
..了许多。

C.阅读是一池清泉,它能洗涤
..内心的污垢;阅读是一树繁花,它能点缀平淡的生活。

D.“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习总书记在两会期间说的这句话震耳欲聋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
字塔结构”。

B.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如“汉阴”即指汉水南岸。

C.《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形
式。

D. “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5.下面是一位同学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后发表的获奖感言,有几处不得体,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4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获得这个奖,是我的荣幸,更是老师的荣幸;获得这个奖是我的父母辛勤培育的结果,更是同学们帮助的结果;当然,这也是我自己才智过人的体现。

在此,我当仁不让了。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对老师的工作鼎力相助,对同学们的学习悉心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





6.名著阅读。

(4分)
(1)试验证明:___________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__________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2分)(出自《昆虫记》)
(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发动“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2分)
7.综合性学习。

(10分)
为了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读书”为主题读书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拟写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30字)(3分)
2018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重庆市教委在三峡广场举行2018年“全民阅读” 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 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导演陆川朗读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献给自由奔跑的生灵,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是献给坚强生活的妈妈,我读的《》是献给。

(4分)
(3)关于阅读方式,有人喜欢传统阅读,有人喜欢上网阅读,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5)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
(7)杜甫《春望》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面辽阔,天空高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5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军士吏被.甲()(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3)军.霸上()(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层次清晰。

第一段是事件背景的呈现,第二段写皇帝劳军的情况,最后写劳军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

B.持节是一种古代礼仪,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
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C.本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汉文帝,全文通过记叙他劳军的故事,刻画了一位开明、识大体的皇帝。

D.本文在写作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特别是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凸显人物的特点。

12.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试联系全文,说说群臣为何而惊。

(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21分)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3.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3分)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有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你觉得白杨树还可以象征我们身边的那些人物?请举
一例并阐述理由。

(4分)
A.第②段对黄土高原景色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对高原的赞美是本文的重点。

B.“力争上游”、“笔直”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美。

C.“单调”一词从正面为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做铺垫,说明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

D.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贵族化楠木的憎恶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19分)
假如汉字会说话
乐琦
①认识一个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

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②汉字,可以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

今时今日,当我们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纯粹,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

关于汉字的产生,我们常常会追溯到仓颉。

在《淮南子·本经训》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我们的祖先开始用汉字记录生命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

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

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

自此,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意义系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几千年来,汉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承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自信,很重要的一个来源是文字。

汉字,体现着中国人的形象思维。

比如,我们看下雨的“雨”字,点点滴滴,正如从天空降落水滴的样子。

汉字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

④每个中国人一生大约会说汉字四亿次,有出处的汉字总数近十万个,而经常用的汉字却不到四千个。

以往的汉字学习,大家更关注汉字怎么读、怎么写,至于字的本源意义,却甚少涉及。

我们说一个人的汉语很好,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是会读、会写汉字,还是进一步了解字的本源意义?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有人问某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或这样用,对汉字充满好奇心,的确,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
是我们语言的根。

比如,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如果有人问你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你也许会说:“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这么说的。

”那么,追根溯源,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表达?
⑤关于“水龙头”,这就说到“龙”字。

“龙”这个字背后的文化源远流长。

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因此,“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由此,人们自然而然,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

⑥汉字,这一人类文明里传承千年的文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

实际上,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在古代,读书人“不污字纸”,他们对汉字和中国文化充满敬畏。

直到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中国人几乎都会贴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时候的汉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贴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希望。

⑦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中文,爱上汉字,迷恋汉字。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深入研究了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他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汉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

高本汉的学生林西莉写了一本风靡全球的《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汉字的故事。

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且在清华大学全程用汉语演讲。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十八个月大就开始学习中文,她用中文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让世界见识到中文这一语言的独特魅力。

还有一位叫斯睿德的美国人,用二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字源,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
⑧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用汉字来领悟天地之美,领悟历史与空间的辽阔,把对汉字的感悟升华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18.阅读全文,说说汉字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⑦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说“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仿照选文对“水龙头”的诠释,解释“元旦”一词。

(80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是一个象形字,因为它的样子正如从天空降落的水滴,点点滴滴的。

B.民族的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

文化的自信,唯一的来源是文字。

C.中国人大年初一贴春联,既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希望,也是敬畏汉字和中国文化的表现。

D. 学习汉字不仅仅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还应该探究字的本源意义。

因为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
文化内涵。

22.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某机构对11000名网友进行了关于“最有价值汉字”的投票
调查,排名前十的“最有价值汉字”统计如下表:
四、写作(55分)
23.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1)刘晓丽因妈妈私自翻看自己的日记很生气,不想和妈妈说话,但冷静几天后,晓丽决定给妈妈写封信进行有效沟通,以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请你代刘晓丽给妈妈写封信,不少于500字。

(2)《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回味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3分) B 。

(A.“垢”应读“gòu”; C.“屏”应读“bǐng”; D,“丧”应读“sāng”)
2.(3分)A (B.“手”应为“首”;C.“虚”应为“嘘”;D.“曼”应为“蔓”)
3.(3分)D(应改为“振聋发聩”)
4.(3分)C(《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5.(4分)①“更是老师的荣幸”修改为“更离不开老师辛勤的培育”。

②“是我自己才智过人的体现”修改为“有我自己的一点努力”。

③“当仁不让”修改为“欣然接受”。

④“鼎力相助”修改为“尽力协助”。

⑤“悉心指导”修改为“尽力帮助”。

(任找4处即可)
6. (1)(2分)蜜蜂蚂蚁
(2)(2分)○1张学良,杨虎城。

○2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逼蒋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等均可)
7.(1)重庆市教委举行2018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

(3分)
(2)(4分)示例一:我读朱自清的《背影》是献给年老蹒跚的父亲;示例二:我读魏巍的《我的老师》是献给慈爱育人的老师;示例三:我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献给远行漂泊的游子。

(作者1分,作品1分,内容恰当2分,)
(3)(3分)示例1:我认为传统阅读读好。

因为:传统阅读可设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所以我认为传统阅读好。

示例2: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所以我认为网上阅读好。

(观点1分,理由2分,共3分,只写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两者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1) 徙倚欲何依 (2)都护在燕然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半卷红旗临易水
(5) 天接云涛连晓雾 (6)冰霜正惨凄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二)9.(4分)(1)同“披”,穿着 (2)营垒 (3)驻军、驻扎。

(4)必,一定
10.(4分) (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2)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11.(3分)C
12.(4分)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惊”;为文帝礼仪周至而“惊”。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0分)
13.不矛盾。

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2分);说它"实在是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就是作者赋予它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等美好的精神品格(2分)。

(只答不矛盾不给分)
14.(共6分)(1)“扑”与“奔驰”相照应(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迎面扑来的情景,准确地表现了汽车行驶的速度之快(2分)。

(2)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倔强”表现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2分)。

15.(4分)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1分),两个“没有”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抑”,“但是”一转,变抑为扬,肯定的是“伟丈夫”(1分)。

突出了白杨树的独特风格与个性,很自然地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2分)。

16.(4分)开放性试题。

示例:白杨树还可以象征中国航天人,因为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埋头苦干,他们
乐于奉献,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的奇迹。

17.B
(二)(20分)
18.(4分)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古人一脉相承的智慧(1分),体现着中国人的形象思维(1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分),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1分)。

19.(4分)主要用了举例子的方法(2分),列举了高本汉、林西莉等人讲汉语、用汉字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上中文,爱上汉字,迷恋汉字(2分)。

20.(4分)示例:“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1分)。

“旦”是一个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1分)。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的第一天(2分)。

21.(3分)B
22.(4分)①都属于道德范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都体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和普遍的价值观念。

③公众期待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④公众期待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

(任意答到两点即可,每点2分)
四、写作(55分)参照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