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致命伤,你了解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的致命伤,你了解多少
作者:谢际春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2年第01期
有的夫妻可以輕松走过坎坷不平,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却把婚姻视为爱情的坟墓、绝望的深渊。
很多婚姻存在着的两大致命伤,你了解多少呢?
口头禅:“我想一个人静静。
”“和你说了也没用!”“我没事儿。
”
李萍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好老公,大张名校博士毕业,为人稳重内敛。
然而,结婚一年多来,她却没能从这段婚姻中得到多少幸福感,因为大张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告诉她。
李萍聊自己的事时,他的回应也非常简短。
有一次,大张因为工作失误受到通报批评,这么大的事情,他回家后愣是一个字没提,甚至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不高兴。
还是大张的同事担心他出事,悄悄给李萍打了一个电话,叮嘱她多开导他。
李萍心里很不是滋味,对大张说:“明明咱俩是最亲近的夫妻,你出了事居然是别人告诉我的!你就这么不信任我吗?”大张解释说:“我不是不想告诉你,我是怕你担心。
就算告诉你,也解决不了问题,还让你跟着着急上火,何必呢?”
李萍说:“至少,我可以陪着你啊。
”大张毫不犹豫地说:“不用!我工作上的事你又不懂,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就好了。
”说完,他走进了书房。
当书房的门关上时,李萍觉得他们之间的心门也关上了。
很多人,尤其是男人,错误地认为不把情绪说出来是不让伴侣担心。
事实上,不分享情绪和感受,伴侣反而更加担心,而且会让伴侣有被排斥在外的感觉。
有的夫妻约定“不要带情绪回家”,这是一种特别危险的做法。
首先这种约定是做不到的,我们很难完美地控制情绪;其次,有的夫妻为了遵守约定,会先找一个地方疏导、宣泄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回家。
如果宣泄情绪时,遇到一个善解人意的异性,就很可能会发展为外遇。
很多婚外情的起因是伴侣不了解自己——不是不了解他的经济情况、社会关系,而是不了解他内心的情绪与感受。
针对大张的情况,李萍可以一方面培养两人的共同爱好和其他方式的联结;另一方面找到适合大张的间接方式来表达感受和抒发情绪,如散步、运动、旅行等。
如果他喜欢静,那么摄影、绘画、书法等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关于其他方式的联结和沟通,重点强调身体接触和爱抚,带着爱、心疼地抚摸他的后背或拥抱,即使不说话,也会起到巨大的安慰作用。
口头禅:“家和万事兴,忍一时风平浪静。
”“我忍了你几十年了!”“我不想和你说话!”“你给我闭嘴!”“滚!”
雅雯深信,她和丈夫阿成之所以没有离婚,完全是她够能忍。
阿成脾气急、孩子气、爱玩。
结婚后,雅雯希望阿成下班后回家,两个人一起吃饭、聊天,饭后可以散散步。
可是,阿成更喜欢和朋友一起玩。
雅雯一说这事,阿成就发火,冲她大吼大叫:“我是跟哥们儿在一起,又没有找女人!你怎么这么唠叨?烦死了!”雅雯气得不行,可是她觉得丈夫根本无法沟通,除了忍耐,她想不出别的办法。
除了雅雯,李东也很苦恼,妻子米娜经常一言不合就冷战。
前两天,他们计划旅行,李东想去西藏,米娜想去日本。
李东说了一句:“日本有什么好玩的,你去日本就是为了购物!”米娜的脸就拉长了,冷冷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之后连续3天没和他说话。
李东只好第101次道歉:“我错了,我应该听老婆大人的话,咱们去日本吧!”米娜淡淡地说:“好吧,我原谅你了,下次不许再犯!”
听见这句话,李东忽然觉得很不舒服:我有什么需要让她原谅的呢?为什么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凭什么?看见米娜,他忽然觉得当初心动的感觉在渐渐消失。
这两人的苦恼,都是由于缺失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有效处理冲突。
面对夫妻冲突时,要么一味忍让,只求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么是用情绪发泄,彼此热战或是冷
战。
而无论是热战或冷战,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既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也不能了解对方的需要,更无益于解决矛盾,最后让夫妻关系疏远,婚姻破裂。
婚姻要求夫妻必须要有长久相处之道,而这其中,如何处理分歧、矛盾和冲突是重中之重。
理想的状况是两人结婚前就对此有预见,然后协商出一旦出了状况如何处理,即对处理方法和过程进行约定。
约定项目不足的,婚后要随时补充调整。
夫妻冲突不可避免,然而可以不断提高处理冲突的能力。
1.不能让冲突在情绪层面终止。
人有情绪在所难免,可吵架之后若不找到解决办法,吵架就只会带来坏情绪和伤害。
所以,吵完还是要理性反思和协商、约定。
2.许多冲突只是源于夫妻喜好不同,而不是矛盾,要降级处理。
3.增加包容度。
4.尽量、尽早说出自己的真心感受,不提倡违心道歉。
5.好好说话,学会非指责、非攻击地去沟通。
摘自婚姻与家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