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2.5模高三语文试卷
2020届如皋2.5模拟考试 语文 -学生版
![2020届如皋2.5模拟考试 语文 -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aad242b9f3f90f77c61b44.png)
2019~ 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语数英学科模拟(二)语文 I 试题答案在微信公众号!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历史悠久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财富。
独特的服装款式总体风格以平易为主,追求的是衣随人动,流露出悠然之美,体现出汉民族▲的民族性格。
汉服服装艺术在当今服饰▲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化历史舞台奏响辉煌强音的时刻,又一次振兴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威望。
从汉服中得到灵感而创作时装的世界顶尖级设计大师更是▲。
A.自得其乐时尚不胜枚举B.安贫乐道风尚不胜枚举C.自得其乐风尚不可思议D.安贫乐道时尚不可思议2.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人类发展的实践理性表明,知识成果只有“善”用才具有力量,才具有道德价值。
▲所以学者要关注学术结果的“善”,关注学术结果的道德价值,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
①甚至关系着社会的历史走向和国家的发展。
②这就是说,知识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它的目的之善。
③否则有些知识对人类的公众福祉将是一种损害。
④因此,学者应当关注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
⑤自由的学术实践活动是最具力量性和决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⑥因为某一项影响深远的知识成果应用会迅速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
A.③②④①⑤⑥B. ③⑤⑥①④②C.⑥⑤①③②④D. ⑥⑤①④②③3.下列各句是某大学校长告诫2020 级新生要珍惜时光的诗句,最得体的一项是(3 分)A.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B.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C.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 分)A.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B.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C.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D.曲院回廊留月久,中庭老树阅人多。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中心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中心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7621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6.png)
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中心中学2025届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常上网听音乐的人,对“国风音乐”这个词都不会陌生。
国风音乐的主体元素,是一种曾被称为“古风歌曲”的小众音乐形式,其特征是混合了琵琶、古筝等传统民乐的配乐以及半文半白、意境典雅的歌词,受到部分年轻人的喜爱。
这些年轻人自己写词、谱曲、放到网上传播,形成了一个青年音乐群体。
后来,古风歌曲吸收融合了带有古典气质的流行音乐、民谣世界音乐等音乐类型的部分特征,曲风更加多样,外延更加宽泛。
于是,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渐渐都被统称为国风音乐。
近年来,国风音乐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结绳纪”国风音乐盛典,2016年在“鸟巢”举办的国风主题演唱会,可以说是国风音乐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
以国风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不下500场。
而在互联网上,国风音乐视频播放量节节攀升,仅视频弹募网站哔哩哔哩一个平台,就可实现每年1亿次以上;在抖音上,一个唢呐演奏者有几百万粉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2018年底,还出现了一档以国风音乐为卖点的选秀类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
有专家判断:国风音乐已迎来真正的爆发,将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热点。
在专业音乐人看来,国风音乐并非一个“音乐类别”,而更像是一种“音乐现象”。
它并非凭空诞生,而是传统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的一种现代转化。
这一概念有很强的包容性,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元。
在内容上,既包括民族器乐,也包括流行歌曲;在音乐风格上,除了传统的五声音阶之外,亦可包含说唱、摇滚、民谣、电音等元素,能满足广大听众群体的不同口味。
如皋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真题
![如皋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199a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6.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miǎn)拘泥(nì)潜移默化(qián)B. 奔腾(téng)纷至沓来(tà)摧枯拉朽(xiǎo)C. 鸦雀无声(yāo)恍若隔世(huǎng)蹑手蹑脚(niè)D. 惊心动魄(pò)纷繁复杂(fēn)雅俗共赏(yǎ)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我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B. 近期,我市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D.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市场营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信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纵观全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她的言谈举止,流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C. 在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4. 下列各句中,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的科技事业中。
B. 那里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简直是“神速”。
D. 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勤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地区水资源匮乏,农民们的生活非常困难。
B. 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劝学》一文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是()。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61cb5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d.png)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所有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泯灭的,只有中华文明。
这个历史事实,以前当然也知道,。
,。
那么漫长的历史,,,很让人费解。
①中断和泯灭太正常了②而是为中华文明震撼③这种震撼中并不包括自豪,更多的只是惊讶④不是为他们震撼⑤而既不中断也不泯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⑥但是这次把别人家的遗址全部看了一遍,才产生全身心震撼A.③①⑤⑥④②B.⑥④②③①⑤C.③④②⑥①⑤D.⑥①⑤④②③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日记凸显..了知识分子对灾难的反思,这正如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所言的,“灾难文学必须有与灾难相匹配的尊严”。
这要求作家需要具有对时代整体视察的视野,对世间万物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类运气配合体感同身受....的洞察力,对传统美学精神休戚相关的明白力。
因此,我们在日记中感受到的反思,绝不仅仅限于这场灾难,而是..对灾难反思的反思。
(乙)它反思的是我们生活方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否惠及..每一小我私家?我们的每一小我私家是否拥有说真话的勇气?(丙)在作家的理性中无疑体现着这样一种爱——那无数的远方和人们都与我有关,不仅有医护人员的颂歌,还有雷神山、火神山建设者们的平凡;不仅有快递小哥的投递,还有志愿者那平凡而详细的坚守;不仅有救治的举措,还有无可怎样的神伤。
1.文段中的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凸显B.感同身受C.而是D.惠及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42470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7.png)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清明前后,防火防灾工作都比较吃重,这里既有气候原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在安全两个字面前,唯有始终绷紧一根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加以防范,才能杜绝安全隐患不再产生。
B.在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下,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今年6月将在全国主要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
C.对于网络语言,没有必要一味地排斥,毕竟它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简单直接地表达也是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之上成长出来的。
D.狂揽31项大奖,讲述皇后乐队的音乐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11天,票房近8000万,虽然它没有引发全民狂欢,但还是让很多人热血沸腾,梦回那个摇滚盛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听一曲苏轼的《水调歌头》,品味人生悲欢离合,令人感慨不已。
寥寥数字,便道出万千情感。
________。
当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仅是诗词歌赋,还有()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救百姓于病痛之中;春秋战国时,荆轲牺牲生命刺杀秦王,为报太子知遇之恩;三国时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古人。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组织维新变法;毛泽东为求国内和平只身冒险,与蒋介石重庆谈判,这是今人。
中华民族若是一个巨人,中华文化就是巨人的大脑,而民族精神则是巨人的灵魂。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巍然()于世界之林,中华文化才能成为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朵()的奇葩。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3502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8.png)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下半叶,阶级概念的式微与市场经济的兴盛带来巨大的转折。
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同时投射到文化领域,一批陌生的观念迅速卷入雅俗之辩。
“俗”所依赖的大众从平民、无产阶级更换为消费者,“雅”代表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精英。
脱离阶级形成的文化对立之后,雅俗之辩的阵营围绕艺术与商品两个范畴开始重新组织。
通俗文化可以追溯至工业化与都市化,二者造成了现代社会的“原子化”。
一方面,土地不再成为劳动的基础,乡村社群的瓦解、宗教的衰落以及机械化与异化的工厂劳动动摇和侵蚀了古老的社会结构与价值结构,心理与道德的认同感正在消失,这时的“个体就很容易受大众媒介和通俗文化这样的核心公共机构的操纵和利用。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异于古典社会,而且,市场经济将向文化消费提供发达的商业网络。
这个意义上,一些批评家力图更为严格地区分“通俗”与“民间”——譬如“通俗文学”之中再度派生出“民间文学”概念。
现代性降临对于文化生产与消费形成不可忽略的后果。
一种观点认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之别的标志是生产者。
“通俗文学”生产者是作家个体——他们同时享受知识产权获取的经济报酬;“民间文学”多半是民间无名氏的集体创作,并且按照传统的民间社会脉络传播,诸如瓦舍勾栏的说书演唱、乡村祭祀之际的社戏以及市井之间的道听途说。
“艺术”与“商品”催生的雅俗之辩投射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学,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
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五四新文学曾经拥有的活力开始逐渐复苏。
重温“现实主义”口号的时候,“现代主义”美学突然降临,两种美学的激烈交锋带来音量超常的理论喧哗。
然而,进入80年代后期,这种交锋开始演变为“高雅文学”的内部事件,大众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另一批作家,譬如金庸或者琼瑶。
“朦胧诗”的诗人或者先锋小说家曾经毫不掩饰地向世界摆出一副孤傲的姿态——雅俗之辩开始的时候,孤傲与“高雅文学”的相互认同不言而喻。
如皋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如皋高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e0c7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f.png)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纤夫(qiú)遗憾(yí)招徕(lái)B. 奔腾(tēng)摧残(cuī)难以置信(zhì)C. 漫步(màn)摧毁(huǐ)沦陷(lún)D. 气氛(fēn)振奋(zhèn)坚定不移(y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C. 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纪律,也损害了学校形象。
D.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雪花飘飘,仿佛天上的精灵在空中舞蹈。
B.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
C. 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如银铃般动听。
D. 这本书如同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海洋。
答案:B4.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春暖花开B. 绿树成荫C. 满载而归D. 风和日丽答案:A5.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强烈的一句是()A. 他笑了笑,没有说话。
B. 他笑了笑,只是摇了摇头。
C. 他笑了笑,嘴角微微上扬。
D. 他笑了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夏天的雨雨,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它以不同的形式降临人间,滋润万物,带来生机。
夏天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
清晨,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人们纷纷躲进屋内,欣赏着这场雨带来的清凉。
雨中的景色格外美丽,树叶、花草都披上了雨衣,显得更加翠绿。
不久,雨停了,太阳重新露出笑脸,天空中挂起一道彩虹,美得如梦如幻。
夏天的雨,也带来许多烦恼。
雨水渗进地里,导致庄稼生长不良;雨水打湿路面,行人出行不便;雨水进入电器,容易引发短路。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9c5b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png)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现有的认知中,科学与艺术相去甚远。
科学属于理工科,艺术属于人文学科;科学家往往被想象为一丝不苟、衣着整洁,艺术家则是不修边幅的形象;科学研究是集体协作、分工明确,艺术创作是内心独白;科研成果通常表现为公式、符号,高深莫测,艺术作品则非常亲和,大家都懂。
概括来说,科学和艺术最大的不同是:科学求真,艺术求美。
但是,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同科学和艺术的分歧。
物理学家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都是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科学、艺术之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同。
”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表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
”数学家外尔甚至说:“我一辈子就是想把真和美结合在一起,如果实在结合不了,我就选择美。
科学理论的成就在于美学价值,缺陷的地方恰恰就是艺术上不足的地方。
”顶级科学家高调宣传“美高于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其实,science(科学)这个词来自拉丁文scientia (科学),表达的是希腊文episteme(知识)的意思。
而艺术、技术等词统统来自希腊文techne(艺术)一词。
古希腊人认为,艺术、技术是比科学“低等”的存在。
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高于人工,越是没用的东西越高级,越是自由的事物越是无功利。
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崇尚科学就是遵循自然;而艺术、技术的产生,本质上都是造出了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是违背自然的。
202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e534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8.png)
202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7月2日报道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杂志网站6月29日发表文章《德国铁路集团押注“一带一路”,增加对华列车货运》称,德国国有铁路集团——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计划大幅提高对华运输能力,寄希望于北京“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计划继续支持陆路运输。
文章称,德国铁路公司货运部准备明年将中欧班列铁路货运服务增加17.6%,从目前的8.5万个标准集装箱增加到10万个。
虽然铁路在欧中货运总量中所占份额仍然微不足道——仅占1.5%,但交通运输业观察家预测:随着双方企业利用列车运输优势,铁路货运量将出现增长。
文章称,由于欧中班列对德国铁路公司投资组合日益重要,2018年年底德国铁路公司成立了欧亚货运公司。
公司董事长卡斯滕•欣内说:“我们预测货运能力增加,依据的是公司成功地扩大了中国与我们欧洲铁路网连接的目的地,我们的铁路网是欧洲最大的铁路网。
”(节选自《看好“一带一路”前景德铁拟增加对华列车货运》,2019年7月《参考消息》,有删减)材料二: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
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18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79亿人,旅客周转量34218亿人公里,是1949年的128.5倍和220.8倍,年均分别增长7.3%和8.1%。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卷)
![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卷)](https://img.taocdn.com/s3/m/1ae256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5.png)
B.虽然美国政坛的变化让美国社会产生了已经进入后种族社会的感觉,但仍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说法忧心忡忡。
C.美国政客们削弱政府对民众收入和财富集中的管制的行为,很可能会加剧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D.美国肇事警察往往能逃脱法律惩罚,导致美国警察针对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和拉美裔的暴力执法屡见不鲜。
从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到2008年这40年间,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收入的差距只缩小了3%。在2005年,黑人中个人年收入的中位数是16629美元,而白人则是28949美元。按照这种缓慢的进展速度,537年后才有可能实现黑白两个族群之间收入的平等。而且,如果政客们继续削弱政府对收入和财富集中的管制,那么就连这些可怜的改善也会倒退回去。就房产来说,黑人拥有自己房产的人数占非裔总人口的47%,拉美裔当中该比例是49.7%,而75%的白人拥有房产。按照1983—2004年这20年间的官方统计数字,非洲裔和拉美裔家庭财富的中位数从相当于白人家庭收入的7%微微上升到10%。照这样的趋势,要实现财富方面的平等需要634年。
如皋2.5模高三语文试卷
![如皋2.5模高三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ce9b59303d8ce2f006623f7.png)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数英学科模拟(二)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汪曾祺把小说当散文来写,其创作风格故意与“戏剧化小说”的传统风格。
一方面是因为他学养丰富,对自己故乡的风俗人情,有一种博识的杂家风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生性,崇尚自然,反对小说人为的戏剧化,过于巧合的故事化。
A.南辕北辙耳熟能详淡泊B.南辕北辙如数家珍淡薄C.背道而驰耳熟能详淡薄D.背道而驰如数家珍淡泊的一项是(3分)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A.《古文观止》已被您借走数月,近日我又想重温此书,还望能璧还于我。
B.有幸跟随先生您学琴多年,但我天资不高,尚无成就,真是忝列门墙。
C.这次公司品牌的推广方案有关部门已报上,还请主席您于百忙之中钧裁。
D.能参与此会我已经诚惶诚恐,现又推举我为作协主席,我实在愧不敢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1月11日至4月6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
而这种追求,应在“设计”上都能得到体现。
另外,面对这些中国设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届展览也希望给出一些启示。
①因此,最终确定以“新时代·新生活”作为本届大展主题。
②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新时代的共同追求。
③与之相关的供给、服务等方面也随之一变,逐渐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当下,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⑤作为展览,其主题应符合专业要求,也应反映中国设计所获发展特点。
A.⑤①④③②B.⑤①②④③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2.5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2.5模拟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1f8357eff9aef8941e067c.png)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学期2.5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历史悠久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财富。
独特的服装款式总体风格以平易为主,追求的是衣随人动,流露出悠然之美,体现出汉民族的民族性格。
汉服服装艺术在当今服饰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化历史舞台奏响辉煌强音的时刻,又一次振兴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威望。
从汉服中得到灵感而创作时装的世界顶尖级设计大师更是。
A.自得其乐时尚不胜枚举B.安贫乐道风尚不胜枚举C.自得其乐风尚不可思议D.安贫乐道时尚不可思议2.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类发展的实践理性表明,知识成果只有“善”用才具有力量,才具有道德价值。
所以学者要关注学术结果的“善”,关注学术结果的道德价值,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客观性、真理性。
①甚至关系着社会的历史走向和国家的发展。
②这就是说,知识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它的目的之善。
③否则有些知识对人类的公众福祉将是一种损害。
④因此,学者应当关注学术行为的社会效果。
⑤自由的学术实践活动是最具力量性和决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⑥因为某一项影响深远的知识成果应用会迅速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
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⑤⑥①④②C.⑥⑤①③②④D.⑥⑤①④②③3.下列各句是某大学校长告诫2020级新生要珍惜时光的诗句,最得体的一项是A.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B.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C.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4.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B.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C.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D.曲院回廊留月久,中庭老树阅人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继升,冀州阜城人。
如皋高考模拟题语文试卷
![如皋高考模拟题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bafdaf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0.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精神矍铄翻箱倒柜B. 畏首畏尾津津有味C. 前仆后继破釜沉舟D. 欢歌载舞振聋发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
B. 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
C.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正逐渐消失。
D. 他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早晨都要跑步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每天早晨跑步锻炼身体已成为习惯。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变换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C. 原句:这座桥全长500米,宽20米。
变换后:这座桥500米长,20米宽。
D. 原句: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变换后:我非常喜欢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B. 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享有很高的声誉。
C. 为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裁判员严格执行比赛规则。
D. 这位领导工作认真负责,深受群众的爱戴,被誉为“人民公仆”。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消息太令人兴奋了!”他激动地说。
B. “你应该去参加这个活动,它对你的成长很有帮助。
”他说。
C. “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我好奇地问。
D. “这个难题我已经思考了好几天了,还是没找到解决办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抒情诗,作者为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这首诗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豪放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如皋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如皋高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b5be3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0.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赏识狰狞纷至沓来B. 璀璨恣睢恣意妄为C. 沉湎落魄气壮山河D. 沉默拮据拘泥不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B.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要加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C. 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D.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言谈举止透着一股书卷气。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应对。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D. 这个工厂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顾客纷纷退货。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着电视,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B. 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放弃这个机会?C. 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仿佛在说:“我成功了!”D.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B. 雪花飘飘,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向春天问候。
D. 那座山峦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二、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中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 诗中的“戍鼓断人行”暗示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C. 诗中的“月是故乡明”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D. 诗中的“寄书长不达”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担忧和无奈。
如皋语文高三期末试卷答案
![如皋语文高三期末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451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c.png)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魄(pò)恣意(zì)淹死(yān)B. 沉着(zhè)轻蔑(miè)融会贯通(róng)C. 悠然(yōu)雕琢(diāo)碧血丹心(bì)D. 赴汤蹈火(fù)纵横捭阖(bǎi)殊途同归(shū)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C. 我对他的成功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以前一直被认为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我能否请教一下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B. 您真是位高人,您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C. 这件事我已经尽力了,您就别再责怪我了。
D. 我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咱们就这么定了。
答案:B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暖意。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出类拔萃。
C.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引人入胜。
D. 他的演技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D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符合文化传统的一项是()A.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 您真是才华横溢,令人敬佩。
C. 您太客气了,哪里哪里。
D. 这件事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竭尽全力。
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主要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特点主要有:多愁善感、才华横溢、叛逆精神、重情重义等。
2. 请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答案:《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变革的渴望。
3.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
答案: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复杂,林黛玉聪明、敏感、多愁善感,薛宝钗端庄、贤惠、温柔,贾宝玉对两人都十分喜爱,但又无法抉择。
如皋语文高三期末试卷真题
![如皋语文高三期末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1332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f.png)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翱翔(áo xiáng)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漠视(mò shì)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蕴藏(yùn cáng)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D. 残酷(cán kù)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这场讲座内容丰富,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让我们受益匪浅。
D. 随着疫情的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遮天蔽日(zhē tiān bì rì)B. 毛遂自荐(máo suí zì jiàn)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C.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D.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B.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如皋市高三2.5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如皋市高三2.5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82354cad02de80d4d840e0.png)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数英学科模拟(二)数 学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6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 2 3.20 4.充要5.5 6 71 8.39. 10.2 11.6π1213.625⎡⎤-⎢⎥⎣⎦, 14.()ln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解】(1)由cos 2cos a A b c C =-,结合正弦定理可得sin cos 2sin sin cos A AB C C=-, 即sin cos 2cos sin cos sin A C A B A C =-, 整理得sin cos cos sin 2cos sin A C A C A B +=, 即()sin 2cos sin A C A B +=, 所以()sin 2cos sin B A B π-=, 即sin 2cos sin B A B =.因为()0B ∈π,,故sin 0B >,所以1cos 2A =. 又()0A ∈π,,所以3A π=.………………………………………………………6分(2)212sin sin 2sin sin 2sin sin 32B C C C C C C C ⎫π⎛⎫-=--=+-=⎪ ⎪⎪⎝⎭⎝⎭,因为203C π⎛⎫∈ ⎪⎝⎭,,所以1cos 12C ⎛⎫∈- ⎪⎝⎭,C ⎛∈ ⎝.所以2sin sin B C -的取值范围是⎛ ⎝.…………………………………14分 16.【证明】(1)∵ 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P A ⊥BD .又四边形ABCD 是菱形, ∴ AC ⊥BD ,又P A ∩AC =A ,P A ,AC ⊂平面P AC , ∴ BD ⊥平面P AC .而BD ⊂平面PBD ,∴ 平面PBD ⊥平面P AC .………………6分 (2)设AC ∩BD =O ,连结OE .∵ AC ⊥BE ,AC ⊥BD ,BE ∩BD =B ,BE ,BD ⊂平面BED , ∴ AC ⊥平面BED . ∵OE ⊂平面BED , ∴ AC ⊥OE .∵ P A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 ∴ AC ⊥P A .又AC 、P A 、OE 共面, ∴P A ∥OE .又OE ⊂平面BED ,P A ⊄平面BED ,∴ P A ∥平面BED . …………………………………………………14分17.【解】(1)连结OM .在Rt △OP A 中,OP =2,POA θ∠=, 故AP =2tan θ.据平面几何知识可知,MB =MP ,124BOM BOP π∠=∠=-2θ,在Rt △BOM 中,OB =2,4BOM π∠=-2θ, 故BM =2tan 4π⎛- ⎝2⎫⎪⎭θ.所以()f θ=AP +2BM =2tan θ+4tan 4π⎛- ⎝2⎫⎪⎭θ.显然θ02π⎛⎫∈ ⎪⎝⎭,,所以函数()f θ的定义域为02π⎛⎫⎪⎝⎭,.……………………………7分(2)令=α4π-2θ,则θ=2π-2α,且α04π⎛⎫∈ ⎪⎝⎭,.PABCDE(第16题图)OOA BMN(第17题图) Pθ所以()f θ=2tan 22πα⎛⎫- ⎪⎝⎭+4tan α=2sin 224tan cos 22πααπα⎛⎫- ⎪⎝⎭+⎛⎫- ⎪⎝⎭=2cos24tan sin 2ααα+=24tan tan 2αα+=21tan 4tan tan ααα-+ =13tan tan αα+≥ 当且仅当13tan tan αα=,即tan α=此时tan α=α04π⎛⎫∈ ⎪⎝⎭,,故α=6π,θ=6π. 所以当θ=6π时,投资费用最低,()f θ的最小值为.………………………14分 18.【解】(1)据题意,椭圆C,即c a =.① 当直线AP 经过点F 时,直线AP 的方程为1x yc a+=-,即0ax cy ac --=,由原点O 到直线AF=,=. ②联立①②可得,2a =,c =,故2221b a c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 ………………………4分(2)据题意,直线AP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AP 的斜率为k ,则直线AP 的方程为1y kx =-,联立22141x y y kx ⎧+=⎪⎨⎪=-⎩,,整理可得()224180k x kx +-=,所以0x =或2841k k +.所以点P 的坐标为228814141k k k k k ⎛⎫⋅- ⎪++⎝⎭,,即2228414141k k P k k ⎛⎫- ⎪++⎝⎭,. 联立2211x y y kx ⎧+=⎨=-⎩,,整理可得()22120k x kx +-=,所以0x =或221kk +.所以点M 的坐标为2222111k k k k k ⎛⎫⋅- ⎪++⎝⎭,,即2222111k k M k k ⎛⎫- ⎪++⎝⎭,.显然,MN 是圆O 的直径,故AM ⊥AN ,所以直线AN 的方程为11y x k=--.用1k -代替k ,得点Q 的坐标为22284111k k k k ⎛⎫-- ⎪ ⎪ ⎪++ ⎪⎝⎭,,即2228444k k Q k k ⎛⎫-- ⎪++⎝⎭,. ………………………9分① 由2AP AM =可得,2P M x x =,即22822411k kk k =⋅++,解得k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不妨取k =, 则点P ,Q的坐标分别为13⎫⎪⎪⎝⎭,,79⎛⎫⎪ ⎪⎝⎭,,故AP =AQ = 所以△APQ的面积为1122AP AQ ⨯⨯==………………………12分② 直线MN 的斜率22212111221OMk k k k k k k k --+===+; 直线PQ 的斜率222222224141414885414k k k k k k k k k k k ----++==--++. 所以2122152125k k k k k k-==-为定值,得证. ………………………16分 19.【解】(1)当1a =时,()2134ln 22f x x x x =-++,其中0x >.故()1314222f =-+=-. ()1'4f x x x=-+,故()'11412f =-+=-. 所以函数()f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为()221y x +=--,即20x y +=.………………………4分 (2)由()2114ln 22f x x ax a x a =-+++,可得()'4a f x x a x=-+. 据题意可知,不等式2114ln 422a x ax a x a x x a x ⎛⎫-+++<-+ ⎪⎝⎭对任意实数()1x ∈+∞,恒成立,即22ln 10x a x -->对任意实数()1x ∈+∞,恒成立, 令()22ln 1t x x a x =--,1x >.故()22'22a x at x x x x-=-=⋅. ① 若1a ≤,则()'0t x >,()t x 在()1+∞,上单调递增,()()10t x t >=,故1a ≤符合题意.② 若1a >,令()'0t x =,得x =.当(1x ∈时,()'0t x <,()t x在(1上单调递减,故()10t t <=,与题意矛盾,所以1a >不符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1a ≤. ………………………10分 (3)据题意()()21124ln 322g x f x a x ax a x a =+=-+++,其中0x >. 则()24'4a x ax ag x x a x x-+=-+=.因为函数()g x 存在两个极值点1x ,2x ,所以1x ,2x 是方程240x ax a -+=的两个不等的正根, 故()2204400a a a a >⎧⎪∆=-->⎨⎪>⎩,,,得14a >,且12124x x a x x a +=⎧⎨=⎩,.所以()()221211122211114ln 34ln 32222g x g x x ax a x a x ax a x a +=-++++-+++()()()2212121214ln ln 612x x a x x a x x a =+-+++++ ()()()212121212124ln 612x x x x a x x a x x a =+--++++()()214244ln 612a a a a a a a =--⨯+++28ln 51a a a a =-+++; ()121212'4431a ag x x x x a a a a x x a=-+=-+=-+,据()()()1212'g x g x g x x +≥可得,28ln 5131a a a a a -+++-+≥, 即288ln 0a a a a --≤, 又14a >,故不等式可简化为88ln 0a a --≤, 令()88ln a a a ϕ=--,14a >,则()1'840a a ϕ=->>,所以()a ϕ在14⎛⎫+∞ ⎪⎝⎭,上单调递增, 又()10ϕ=,所以不等式88ln 0a a --≤的解为141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41a <≤. ………………………16分20.【解】(1)由1n a =可得,()241n n S a =+,即2421n n n S a a =++, ① 则2111421n n n S a a +++=++, ②将②─①可得,22111422n n n n n a a a a a +++=-+-, 整理得()()1120n n n n a a a a +++--=, 因为0n a >,所以12n n a a +-=为定值,所以数列{}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在①中,令1n =,可得2111421S a a =++,解得11a =.所以21n a n =-. ………………………5分 (2)由k t t r r k a b a b a b +=+=+可得,111212212212t r k k q t q r q ----+=-+=-+, 所以11t r t k q q ---=-,11r k r t q q ---=-.又2t k r =+,即t k r t -=-,所以1111t r r k q q q q -----=-,整理可得2t k r q q q +=. 于是210r k t k q q ----=.又2t k r =+,所以()2r k t k -=-,令t k n -=, 则2210n n q q --=,所以12n q =-或1.因为1q ≠,所以12n q =-.所以n 为奇数,10q -<<,112nq ⎛⎫=- ⎪⎝⎭,所以当1n =时,q 取得最大值12-. ………………………10分(3)由题意得1221*232nn n n k c k n k -=-⎧⎪=∈⎨⎪⋅=⎩N ,,,,, 所以()()21321242m m m T a a a b b b -=+++++++()()221312131213m m m m m -+-=+=+--;21122122312331m m m m m m T T b m m ---=-=+--⨯=+-.所以222121221312(1)333131m m m m m T m m T m m ---+--==-+-+-≤ 所以若221mm T T -为{}n c 中的项只能为1c ,2c ,3c . ① 若()212213131m m m ---=+-,则130m -=,所以m 无解;② 若()212213231m m m ---=+-,则12310m m -+-=.显然1m =不符合题意,2m =符合题意.当3m ≥时,即()1231m f m m -=+-,则()13ln32m f m m -'=-,设()13ln32m g m m -=-,则()()213ln320m g m -'=->,即()13ln32m f m m -'=-为增函数,故()()30f m f ''>≥,()f m 为增函数. 故()(3)10f m f >=>,所以,当3m ≥时,方程12310m m -+-=无解, 即2m =是方程唯一解. ③ 若()212213331m m m ---=+-,则21m =,即1m =.综上所述,1m =或2m =. ………………………16分21A .【解】(1)因为A =⎣⎢⎡⎦⎥⎤2 -1-4 3,所以A =⎪⎪⎪⎪⎪⎪2 -1-4 3=2,所以矩阵A 的逆矩阵A-1=⎣⎢⎡⎦⎥⎤32 --12--42 22=⎣⎢⎢⎡⎦⎥⎥⎤32 122 1. ………………………5分 (2)∵AX =B ,∴X =A -1B =⎣⎢⎢⎡⎦⎥⎥⎤32 122 1⎣⎢⎡⎦⎥⎤2 -2-4 6=⎣⎢⎡⎦⎥⎤1002. ………………………10分21B .【解】据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sin 2cos x y =⎧⎨=⎩,θθ(θ为参数),可得椭圆C 的普通方程为2214y x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12x y t ⎧=⎪⎨⎪=+⎩,(t 为参数)代入椭圆C 的普通方程,化简得,2134120t t +-=.设点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则12124131213t t t t ⎧+=-⎪⎪⎨⎪=-⎪⎩.,所以12813AB t t =-.即线段AB 的长为813. ………………………10分 22.【解】(1)以点C 为原点,CB 、CA 、CC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如图所示,设CM =t .则B (1,0,0),A (0,3,0),A 1(0,3,6),M (0,0,t ). 所以A 1B →=(1,-3,-6),AM →=(0,-3,t ). 因为A 1B ⊥AM ,所以A 1B →·AM →=0.所以1×0+(-3)×(-3)-6t =0,解得t =62. 所以CM 的长为62. ………………………4分 (2)因为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所以CC 1⊥平面ABC .又BC ⊂平面ABC ,所以CC 1⊥BC . 因为∠ACB =90°,即BC ⊥AC , 又CC 1 ∩AC =C ,CC 1 ,AC ⊂平面ACC 1 所以BC ⊥平面ACC 1,即BC ⊥平面AMC .所以CB →是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CB →=(1,0,0). 设n =(x ,y ,z )是平面BAM 的一个法向量, BA →=(-1,3,0),BM →=(-1,0,62).由⎩⎪⎨⎪⎧n ·BA →=0,n ·BM →=0,得⎩⎪⎨⎪⎧-x +3y =0,-x +62z =0. 令z =2,得x =6,y =2,所以n =(6,2,2). 因为|CB →|=1,|n|=23,所以cos 〈CB →,n 〉=CB →·n |CB →||n|=22.据题意可知,二面角B —AM —C 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 —AM —C 的大小为45°. ………………………10分23.【解】(1)据题意,动点P 到定点F (1,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m :x =-1的距离相等,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P 的轨迹E 是以F (1,0)为焦点,直线l :x =-1为 准线的抛物线,所以轨迹E 的方程为y 2=4x . ………………………3分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ty +1,根据图形的对称性,不放设0t >,且设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 1,y 2.联立241y x x ty ⎧=⎨=+⎩,,整理得y 2-4ty -4=0,故121244y y t y y +=⎧⎨=-⎩,.所以()2221212212211224444A B y y y y y y AB AF BF x x t +-+=+=+++=+=+=+. 显然,点M 的坐标为10t ⎛⎫- ⎪⎝⎭,,设过点M 的曲线E 的切线方程为1y kx t =-. 联立241y x y kx t ⎧=⎪⎨=-⎪⎩,,整理得2221220k k x x t t ⎛⎫-++= ⎪⎝⎭,据题意,22212240k k t t ⎡⎤⎛⎫∆=-+-⋅= ⎪⎢⎥⎝⎭⎣⎦,可得k t =-,代入上式,可得21x t =.所以点N 的坐标为212tt ⎛⎫- ⎪⎝⎭,. 所以点N 到直线AB :x -ty -1=0的距离d ==.所以△NAB 的面积()()(()32222221111442222t t S t AB d t t t ++=⋅=⋅+=⋅=⋅,0t >,()()()()13222221222433121212'221t t t t tt S t t t t+⋅⋅-+⋅-=⋅=+⋅.令()'0S t =,解得1t =(负舍).当()01t ∈,时,()'0S t <,()S t 在()01,上单调递减; 当()1t ∈+∞,时,()'0S t >,()S t 在()1+∞,上单调递增.又()32122S =⋅=所以△NAB 的面积()S t 的最小值为 ………………………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数英学科模拟(二)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汪曾祺把小说当散文来写,其创作风格故意与“戏剧化小说”的传统风格。
一方面是因为他学养丰富,对自己故乡的风俗人情,有一种博识的杂家风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生性,崇尚自然,反对小说人为的戏剧化,过于巧合的故事化。
A.南辕北辙耳熟能详淡泊B.南辕北辙如数家珍淡薄C.背道而驰耳熟能详淡薄D.背道而驰如数家珍淡泊的一项是(3分)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A.《古文观止》已被您借走数月,近日我又想重温此书,还望能璧还于我。
B.有幸跟随先生您学琴多年,但我天资不高,尚无成就,真是忝列门墙。
C.这次公司品牌的推广方案有关部门已报上,还请主席您于百忙之中钧裁。
D.能参与此会我已经诚惶诚恐,现又推举我为作协主席,我实在愧不敢当。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1月11日至4月6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
而这种追求,应在“设计”上都能得到体现。
另外,面对这些中国设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届展览也希望给出一些启示。
①因此,最终确定以“新时代·新生活”作为本届大展主题。
②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新时代的共同追求。
③与之相关的供给、服务等方面也随之一变,逐渐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当下,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⑤作为展览,其主题应符合专业要求,也应反映中国设计所获发展特点。
A.⑤①④③②B.⑤①②④③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颜真卿忠肝义胆,视死如归,故其书大气磅礴、雄浑刚健,尽显大丈夫浩然之气;苏轼以“物我相忘”的超然境界应对人生打击,其书则尽显平淡天真之趣;王羲之一生追求心性与道的结合,其书因此达到了清雅脱俗的境界。
A.书者艺术风格的形成由生活经验所决定。
B.书者是通过书法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心志。
C.书者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刻苦磨炼的结果。
D.书者艺术风格和自身思想境界息息相关。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
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
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
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
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
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
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
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
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注:图,河中虞乡人。
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
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
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
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
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
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
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
昭宗东迁,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阻,一谢而退。
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
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
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的一项是(3分)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A.车驾播.迁播:迁移B.不名.官位名:占有C.图见唐政多僻.僻:不正D.良.有以也良:认为……好的一项是(3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A.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B.司空图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在乡里备受推崇,后来又得到王凝的赏识。
C.司空图被朝廷任职,但因先前王凝征他为从事而不忍离去,最终被弹劾。
D.梁太祖篡位,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推辞不做,可见其忠义。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5分)⑵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5分)8.作者补叙了司空图的轶事,请简要概括这些事体现出的美好品性。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刘禹锡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9.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5分)10.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知足不辱,▲ ,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2)▲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3)飞湍瀑流争喧豗,▲ 。
(李白《蜀道难》)(4)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5)▲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枚《阿房宫赋》)(6)▲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种树者必培其根,▲ 。
(王守仁《传习录》)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街口子刘丽华一条街越长,街口子往往越多。
一个街口子里面,就像是一个收纳柜,工厂、学校、医院、住宅、菜市场等统统收纳在内。
家门外的街口子有宽有窄。
如果是赶路不是散步,大家都是抄近走。
没有公交车的年代,看电影赶时间,我们总选择近路,疾走钻进一个街口子,左拐右拐,走出一道口子,就看到醒目的“人民电影院”五个字。
上学我们也不走正街,都是进口子,走小道,小学如此,中学如此。
上班了,依然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在窄窄的小道上,你尽管想点什么,不必担心前方撞上谁,也不用考虑后面被追尾,来来回回很安全。
假如那时也兴计步数,一天一万步,足有。
街道两旁大多是口子对口子,便于通风。
一到夏夜,口子处都是纳凉的居民,有住附近的人家,早早泼洒一地井水,水迅速被滚烫的地面吸干,不用多少时辰,地面就转凉了。
那时,一张竹床,可容纳老老少少一家子;一条板凳,也能落座三口人;还有坐折叠凳,小矮凳的,看哪里凉快,往哪里坐。
大家话着家常,摇着蒲扇,互通耳闻目睹的新鲜事,一缕缕桂花香从老远的地方穿街过巷飘来……食堂旁边的那口老井,井边总有洗不完的东西,每天休息时光,职工或家属提桶抱盆,搓衣洗被,一只吊桶上上下下在井口折腾,“扑通”一声,吊桶下井,拉绳一扬,吊桶在井水里翻个大跟斗,一桶水就满了,再左手一把,右手一把,交替着将一桶水拉上来。
打水者一般是壮实的男士,问谁要水?我要,我要,一片回应,喊的喊,笑的笑,男女老少挤挤挨挨,有用搓衣板搓洗的,有在水泥桌上刷洗的,有双脚在盆里踩洗的,有拧被单拧得两人笑岔了气的……形态各异,七嘴八舌,热闹非凡。
街口子处,都是交通要道。
口子处的门面走俏,口子那点空地也不会白白空着,那里是刻章、配钥匙、修钟表、补鞋、修伞等匠人谋生的“根据地”。
还有小裁缝,也常年在那里支一块案板,放一部缝纫机做衣服,蒸汽熨斗一天到晚都在冒热气。
那些来城里卖鸡蛋、包谷的农妇村姑,会事先进百货商店扯上几尺花布,来找这街边的小裁缝缝制。
她们不讲究做工,取衣快就好,等卖完了山货余粮,新衣也可取了,随便一试穿,便高高兴兴回家。
还有,寒冷的冬日,我们都惦念街口子处那个卖烤红薯的老人,买上一个烤红薯,手暖了,又填饱了肚子。
那时,满街小卖部也很多,孩子们都喜欢帮家里打酱油,因找的零钱就是自己的脚步钱,可买糖果吃,哪怕下雨天,也照打不误。
那小小的人儿,撑一把成人的雨伞,穿上一双很夸张的雨靴走出街口子,踩在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上,脚下发出“吱吱”的声响,来到街对面靠口子的那家小卖部,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那不及柜台高的小人儿,店家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听到“打酱油”的叫嚷声,然后从伞下伸出一只抓着酱油瓶的小手,另一只捏着两毛纸币的手尽量往柜台上伸。
店家接过瓶子和纸币,问:“打多少钱”,“打一毛钱,剩下的买辣椒糖”。
雨停了,小人儿抱着酱油瓶,舔着辣椒糖,心满意足横穿街去,回到原来的街口子,一群小伙伴在玩老鹰捉小鸡,听到一片邀请声,把酱油瓶往墙边一放,扎进小鸡堆,当家里等着酱油炒菜的母亲找来时,小家伙已经玩得昏天黑地了。
县城那条老街,改建成两层店铺的新街后,原来一个个露天的街口子,就变成一个个封顶的街口子,口子两边都设有摊位。
不再日晒雨淋的街口子,更适合做小本生意的租用。
黄金地段那个街口子有个棉货大妈,口子两旁的摊位都是她的,生意做得好。
据说那口子她一签租就是十五年,可她后来把一边摊位让给了一位创业破产、丈夫中风的杨阿姨,每天当杨阿姨要兼顾家里时,大妈就替她打理生意。
从此,杨阿姨家的日子越过越顺,大妈也有口热饭吃了,因一到饭点,杨阿姨就给她带饭来……一个街口子,成就了一段小城佳话。
站在一座城市的高楼,俯瞰脚下,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大街,串起整个城市,成千上万的居民,都容纳在大街小街的口子里。
每每经过,我都仿佛看到街口子深处升起的烟火,听见街口子里传出的阵阵笑语欢腾。
(有删改)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A.文章中一幅幅的画面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极具历史感,如全家夏天纳凉图、打水、分水图等,写出了一代人独特的记忆。
B.“其情其景,就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高柜台》”,作者以此表现小孩打酱油时的童真童趣,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气息。
C.文章写棉货大妈让摊位,杨阿姨给她带饭,这与上文打水、分水的画面形成对比,表明街口子的一切,包括互助精神都从未改变。
D.文章以“街口子”为标题,既交代了文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这一口语化的称谓,又能吸引读者兴趣,给读者一种亲切之感。
13.请简要分析“街口子”里人们过去的生活状态。
(6分)1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文学社群与文学流派张涛在文学流派研究学术史上,文学流派与文学社群是怎样的关系,学术界争议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