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养花》1、本文是一篇,作者是,原名,字,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养花过程中体会到了“
”这些养花的乐趣。
2、为什么作者照顾花草,却还反过来感谢花草?
3、如何理解“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
4、本文先总说“因爱花而养花”,然后分述,最后总结。
在写养花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
等几件事来表现养花的乐趣。
5、理解字词的意思:计较:;奇花异草;门道:;自生自灭:;置之不理:
;秉烛夜游:。
《古诗二首》1、《四时田园杂兴》(一)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达了对繁忙但充满乐趣的农村生活的;诗人先
写儿女辛苦劳作图,再写,从中透露出农民其乐陶
陶和儿童的情趣。
2、《四时田园杂兴》(二)描写了农村的,表
达了作者对农村之美的喜爱之情。
诗人先写景物,表现江南
农村中的优美景色,再写蜻蜓蝴蝶在飞的景物,“”“”从侧面反衬出农人之忙碌,农家之辛苦。
3、《四时田园杂兴》(一)中诗人描写的劳动有,《四时田园杂兴》(二)中描写了
等景物来表现初夏农村的自然风光的。
其中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运用了的写法,作用是。
4、理解诗句、字词的意思。
傍:;未解:;耘田:;桑阴:;篱落:。
《山中杂记》1、这是一篇,作者是,原名,她被称为,她的代表作有。
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时所见到的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生活
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
2、课文是按照的顺序介绍动物的,尤其是在写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亲,并重点描绘了的情景。
文中对的介绍是略写,对的介绍是详写。
3、作者在文中描写哪些动物?,重点
描写的动物是。
4、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妩媚:;庞然大物:
;瞥见;;玲珑娇小:
朦胧:;弱不禁风:;蹒跚:
《长城赞》1、本文是一副,作者是,上联从
描写了,下联从描绘了,
赞美了,抒发了。
2、文中哪些语句是作者观察到的景象?
文中哪些语句是作者由观察到的景象联想到的内容?
3、为了突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运用到的动词有。
《索桥的故事》1.本文作者,原名,代表作品有:
这篇课文的文学体裁是。
2.课文先介绍了索桥的,然后描写了“我”走索桥的,并由此引出了的动人故事,再写“我”走下桥的感受,最后点明主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索桥是什么样子的?
2.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工程?
3.索桥的故事,都有哪些故事?“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是什么?
4.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色?
句子理解:
1.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
我走过他
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
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
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
2.“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
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我站在铁索桥上》1.本文的体裁是,作者,课文
通过追忆的激烈战斗,歌颂了红军的
精神。
2.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攀着,冒着,冲破”体现了什么?
4.默写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
《你,浪花的一滴水》1.解词:功勋: 渗透: 浪费: 壮丽:
2.本文是一首,作者,歌颂了雷锋
的精神。
3.作者把雷锋比作了什么?
4.雷锋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5.为什么这首诗用“你,浪花的一滴水”做题目?
《金色的鱼钩》1.本文是一篇,叙述了时期,
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不惜,尽心
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真实故事。
2.这篇课文的线索是,围绕线索写了: 。
3.找出课文中,对老班长典型的外貌描写的语句,并思考,这段外
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4.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有哪些困难?
5.你认为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6.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7.句子理解: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
8.本文在描写老班长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白衣天使》1、本文是一篇(),记述了护理专业的创始
人()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选择了当()。
她开拓了
现代(),创办了(),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2、本文先引出描写对象(),再具体介绍(),最后写人们对她的()。
二、1、解释下列词语:
优裕:跻身:淡薄:
哗然:缅怀:溘然长逝:
先驱:婉拒:奠基:
2、每天夜晚她总要提着风灯巡视病房,一夜间巡视的路程有七公里。
“每天夜晚”和“七公里”这些词有什么作用?
三、思考回答:
1、南丁格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马克思为南丁格尔写通讯这个事例?
四、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1、国际护士节是哪一天?
2、本段前两句表现了南丁格尔怎样的精神?
3、南丁格尔双目失明后还为护理事业做了些什么?
4、“南丁格尔奖”奖励的对象是谁?
《野草》1、这是一篇,是著名作家写的。
本文以
种子发芽时的“发出的()”和野草掀翻石块的“()的力”为例,鼓励人们要()。
2、本文运用()的手法,通过描写()高
度赞扬了()。
二、思考回答:
1、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
2、文章表面赞颂的是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实际赞颂的是什么?
3、文中盆花、石块、野草分别代表什么?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三、阅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小草生命力顽强的四个动词写在下面:
2、写出一个带“笋”的成语()。
《琥珀》1、本文是一篇以故事形式介绍琥珀的,文章记叙
了一块奇特的琥珀的,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
2、本文先写了琥珀形成的()、()和(),然后写了()的经过及琥珀的()。
二、思考回答:
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文中说小苍蝇的“身上已占满了灰尘”,并且说苍蝇和蜘蛛在
“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是否有事实
依据?
3、课文为什么用“黄色泪珠”比喻老松树树脂?
4、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三、阅读本课最后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两个小东西是指()和()。
2、“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由此可以想象出:
3、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
4、文段中哪些地方写了真实的情景?哪些语句描述了想象的情景?
《蝶恋花》1、这是一首(),“蝶恋花”是(),答李
淑一是(),是()写给()的。
作者假托杨花柳絮,
将革命斗争与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虚构了两位烈士的忠魂游月宫
的所遇、所闻、所感。
2、这首词上阕写两位烈士牺牲后上(),()捧酒;下
阕写()为()舞,烈士听到胜利的消息()。
二、思考回答:
1、诗人以“杨柳”比喻两位烈士的用意是什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如何理解“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三、默写这首词,回答问题:
1、起句连用两个“失”表达了()。
2、“忽报”二字将想象从天上拉回(),“泪飞顿作倾盆雨”运用了()的手法,这种奇特的想象,充分体现了烈士轻飏飞
动的灵魂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