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波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波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红外线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结核药物和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和胸腔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的同,并加用红外线理疗局部治疗。
1个月为1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胸腔积液吸收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愈60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51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76.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红外线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内科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红外线;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
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tis)属肺外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敏状态的胸膜腔引起的炎症。
临床常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等。
近年来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临床上治疗效果远比肺结核以及其它肺外结核效果好,但病人往往因治疗不及时形成脓胸及胸膜肥厚,且少量胸水无法进行胸穿。
近年来,我院采用红外线疗法配合标准强化抗结核治疗及胸腔穿刺抽胸水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红外线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远红外线,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和营养状态,增加吞噬细胞功能和血管通透性,促进胸液吸收,达到减少胸液,减轻胸膜肥厚的目的[2]。
这种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患者200例,诊断均符合《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中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
我们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8岁;中等量胸腔积液64例,少量胸腔积液36例。
对照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岁;中等量胸腔积液60例,少量胸腔积液40例。
两组患者病程均在1周至1年之内,且均有慢性发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及患侧胸痛症状,胸腔积液均为渗出液,腹水生化: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g/L,白细胞计数大于500×106/L,淋巴细胞比例均在80%以上。
两组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均为强阳性,并排除癌性腹腔积液、肝硬化腹腔积液、心源性胸腔积液等其他疾病所致炎性腹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标准强化抗结核治疗[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和胸腔穿刺抽腹水为常规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红外线局部治疗。
进行红疗法具体做法是:材料:飞利浦红
外线理疗灯,方法:打开理疗灯,预热2~3分钟,灯头对准患侧胸部,照射距离10~20厘米远,以温热对皮肤有舒适感为宜,不要过近以防烧伤皮肤。
每次20分钟,30天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执行1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体征改变。
B超检查腹腔积液吸收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无胸痛等症状,体温正常,胸部超声或CT检查胸腔腔积液消失;显效: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胸部超声或CT检查胸腔积液大部分吸收;有效:胸痛等症状好转,腹腔积液部分减少。
胸部超声或CT检查胸腔积液少部分吸收伴部分胸膜肥厚和粘连;无效:胸痛等症状无明显好转,胸腔积液未消失,CT检查:伴明显的胸膜肥厚和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数资料采用(%)来表示,计量资料用(χ-±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胸膜受结核菌的感染,易引起渗液。
引起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发生。
如不及时治疗,可影响肺功能。
因而及早抽尽胸液、减少纤维蛋白及纤维分隔的形成,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是治疗关键。
在临床上部分病例虽经抗痨、积极胸穿抽液和胸腔内注入抗痨药物等综合方案治疗,由于胸膜局部炎症、胸膜肥厚、粘连等因素,影响胸膜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及血管通透性。
即使向胸腔内注入药物[3],胸膜亦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以致疗效不甚理想,所以改善胸膜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及血管通透性,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尤为重要。
而红外线疗辅助治疗町达到此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常规抗结核药物和胸腔腔穿刺抽胸水治疗的同时,加用红外线理疗局部治疗,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红外线疗法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加快循环等,增强局部自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促进胸水吸收。
另外,红外线疗法局部加热作用与药物具有协同作用:①加温可破坏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
②由于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增加了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和渗透。
③加温可提高细胞内药物的浓度及反应速度。
④加温可改变药物的代谢机制,增加药物与DNA的作用或抑制DNA的修复。
因此红外线局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显著疗效。
且其操作简单、易接受,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庆军.65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和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0):2847-2848.
[2]杨雨宾.结核性胸膜炎的综合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2):58-59.
[3]梁世桥.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327-328.
[4]钱起龙,郑伟,陈玉玲,等.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41):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