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反思-为作品配乐_大连理工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评价的标准
方法
1、情境导入
1、演示动画片?喜洋洋?。〔作品无声〕这节课请同学们来为动画配音好不好?
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
设疑导入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信息处理
一、编辑声音文件。1 翻开录音机程序
2.演示录制和播放 ,修改和剪辑。
3.演示编辑和保存。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 ,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但是本课的内容还需要课后稳固提高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但要教会电脑技能 ,还应渗透美学知识 ,教会学生艺术手法为课件配音。
知识与技能::利用PPT中的制作背景音乐和解说词。
过程与方法:用Windows里面的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 ,并在幻灯片里进行播放。
情感与态度、价பைடு நூலகம்观: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在配乐中体会制作的乐趣。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电脑的掌握已经非常熟练 ,但是平常从未接触过配乐配声方面的知识 ,因此需要教师演示 ,配合大量练习。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 ,教师示范 ,学习合作学习 ,交流学习进行的。
〔二〕教学策略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过程性评价设计:学生练习为生。
教学或活动过程
〔十五〕教学准备阶段:检查耳机、耳麦情况 ,自备幻灯片。
〔十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教案格式:
课题
为作品配乐
六册第二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为作品配乐?
年级:六年级
教材:第六册 第二单元?友谊伴我行? 第7课?为作品配乐?
设计者:
教材分析
1、本课主要是学习PPT设置画面 ,是在学习上单元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 ,为后续的学习做下了铺垫。
2、重点:利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设置灵动的画面
3、难点:学生上机操作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师演示突破本课重、难点。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的文件方法。
3、作品制作
教师示范
学生看完进行自主操作练习。
示范法
通过练习稳固本课所学内容
4、作品共享
1、学生练习
2、总结
3、展示优秀作品
学生上机练习本课所学知识
利用声音剪辑和插入完成作品。
生练习 ,互相帮助。
让学生回忆归纳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幻灯片中播放声音。
1.演示在当前幻灯片中播放。
2.演示循环播放
A 翻开Windows中的录音机程序
B在录音机中进行录制和播放练习 ,学生进行简单的修改和剪辑。
C 将剪辑后的文件保存。
D设置文本动画的发送方式。
E将声音插入幻灯片
F试一试自动和在单击时播放声音。
G练习循环播放
讲解法、 操作法、演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